关于中国情景喜剧之痛,我们采访了英达和满昱
文 │ 薄荷
一个现象是,《我爱我家》成了近两年观众惋叹中国情景喜剧的最佳佐证样本。
在新作数量极少的情况下,情景喜剧却不断出现在公共讨论中,与此同时,是大众对于《我爱我家》《闲人马大姐》《武林外传》等经典剧作的热情回潮。
比如有媒体发出感叹,“下半辈子,我就靠这几部情景喜剧活了”,也有郑重其事讨论“中国情景喜剧20年沉浮”的。
导演英达或许会觉得奇怪,近几年在各式各样的采访上,他都免不了要应对有关“情景喜剧的现状和未来”的各种问题。而这一切也并不奇怪,毕竟中国情景喜剧的根和芽,都源于他所执导的这部《我爱我家》。
开山鼻祖《我爱我家》还创造了一个重要的影视概念:文学师。
这就要提到开创中国情景喜剧先河的另一位先生,梁左。他不但在《我爱我家》中负责编剧,还要负责统稿,因此有了区别于一般影视剧总编剧的职务名称。
但是在更多人眼里,梁左所蕴含的深厚文化素养,才是“文学师”这一概念的灵魂所在。
如今大师已逝,英达导演所带领的英氏喜剧团队,仍在人世间耕耘,游走,寻找。英达不避讳他对情景喜剧现状的悲伤,“灭的现在。要不是我们正在拍摄的《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这部剧的话,现在能让大家都说得出来的情景喜剧,没有。”
而新一代的“文学师”也后继有人,他们或与英达相伴数十年、从英氏体系中长成,亦或者是新鲜热血,正在成为新的“英氏人”。他们不避讳对这一行的悲观和乐观,但是在他们看来,情景喜剧所蕴含的能量终究是有限的,它的故事内容决定了承载量,是“让人们在此情此景之中感受一刻的快乐”。
这“快乐”的背后,是情景喜剧人们越过的那道极高的创作门槛,20年多来,未曾改变。
虚着写
从寻找细节彩蛋到行业分析,在种种回溯性的文字分享中,人们对于《我爱我家》的了解程度,已经胜于任何一部情景喜剧。
如今再提起情景喜剧,还有一部后起之秀《武林外传》,家喻户晓并乐于被谈论。这两部作品常常被拿来相提并论,粉丝们也常常争得面红耳赤。相比之下,《闲人马大姐》《东北一家人》《家有儿女》等国民度同样高的作品,却少见于大众最敏感的神经元上。
究其原因,无非是一个开启了新时代,另一个则“再创世纪”。
尽管英达曾公开表示过对情景喜剧的界定,只有带观众拍摄、现场录入笑声的,才能被划归为情景喜剧。事实上,英达带出了很多优秀的情景喜剧人,如吕小品、林丛、尚敬等人,也将自己原汁原味的笑声打包成罐头,送进了他们的作品里。曾经有观众生疑,为什么这些情景喜剧的笑声如此相似,这是有一群特约演员呐?将带有情绪的笑声,插在合适的地点,即使是“罐头笑声”,似乎也没有过期的味道。
尚敬导演、宁财神编剧的《武林外传》借了古装的壳,讲的是网络流行语和职场法则,宁财神就表示,自己其实不太懂武侠。
这可以被看做是情景喜剧不断本土化的一个成功结果,跳脱出了家长里短的温情琐碎和藏在里面的犀利,《武林外传》转而以脑洞大开的玩梗技能,成功归拢了Z世代。
以语言包袱为主的《我爱我家》,则更加“老少通吃”,通过妙趣横生令人拍案叫绝的对话,再能生出更深层次的滋味来,兼具一句双关和隐喻映射,甚至被称为是讲北京人民故事的、现代版的《红楼梦》。
傅老:“不光打架,还得挑动它们自相残杀,这个具体的办法就叫做这个——以鼠灭鼠法,啊!先逮住它一只大老鼠,最好还是公的,然后在它的屁股里塞进一粒黄豆,啊!再用线把它缝死,然后把它放回窝里去。这个老鼠它无法排泄,它就很难受啊,而且那粒黄豆呢,还在继续地膨胀,那当然就更难受了,这个,于是闹得它逮着谁咬谁,把这一窝老鼠全都咬死,最后它自己,也活活地憋死啦!”
圆圆:“真惨,我想它当时一定疯了,因为它咬死的都是它们自己家的人。”
傅老:“自己家的鼠!”
圆圆:“反正是它的太太啊,孩子啊,兄弟姐妹什么的,只要它一清醒过来,一定会后悔万分的。”
傅老:“圆圆,你这个情绪很不对头啊,消灭老鼠这是对敌斗争嘛!”
讲得是老鼠,其实是人。
回看英达之后的作品,聚焦了下岗职工、刚出现的驾校和驾校教练、社会转型期的东北国企职工,写了形形色色的人,但都是小人物。
如今和英达一起创造《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文学师满昱,回忆起当时参与《闲人马大姐》的编剧工作,跟梁左、梁欢、白志龙等人共同完成剧本,英达每周组织大家开选题会,总结上一周的写作,再讨论商量本周的内容。
满昱回忆,英达对剧本的要求很高,即便故事框架和创作手法重复了,主题和内容也都要是新的。
“我刚驻到《闲人马大姐》剧组那会儿,导演就给我们宿舍都订了报纸,没过几天电视也来了。”当天发生的热点事情,立刻便能化成素材融进马大姐的生活里,再用两天时间拍摄和剪辑,争取让观众和马大姐热点同步,电视机内外一个世界。
然而他们发现,即便努力扩充信息量、紧跟时代步伐、最快地将其转换为故事素材,也远远追不上自己的作品实际播出的时间。五天的创作时间后,还需要一个月的送审时间,而等到播出,马大姐的故事便成了人民群众的回忆录。
英达开始给编剧们提要求,“要预测”。
怎么预测?!比如写世界杯,提前一个月开写,写到最后有了开放性结局,马大姐表示,“世界杯到底谁赢了呀,走,咱们看看去?”就按照这种“虚写”的方向走了下来。不算最满意的,但是在当时已经别无他法。那时,是1999年。
英氏喜剧不断向前奔跑,试图抓住时代的每一个碎片,拼出小人物热腾腾的生活景观。
从《我爱我家》最初播出的遇冷,到黄髫白发全民追看,情景喜剧以小见大的魔力在二十余载后才真正释放。在后来者看来,这些作品成了镜子,无论是请回答1998还是东北往事图鉴,都能为人们了解过去的时代提供注解。
情景喜剧和相声
时间再往前推移,《闲人马大姐》最初拍摄时,满昱还不是它的编剧之一。
跟梁左老师相似,满昱在成为文学师之前,也是搞相声创作的,他本是跟随在《闲人马大姐》里拍戏的师父李建华去剧组,却遇上了跟梁左、英达写剧本的机会。他回忆起平时不太苟言笑的梁左先生,话不多,但是连夜为他试写的批注了密密麻麻的修改意见,改了一版,成了。
“当时的感受?一下子破茧成蝶的那种感觉。”
满昱回忆,喜欢提携后进的梁左听闻他学过相声会用包袱,表示“这就好办了”。《我爱我家》红透两岸三地,因此到《闲人马大姐》面试的中戏科班出身的编剧如过江之鲫,然而经过梁左几乎没有成功的,“说他们这些会写剧本的,我要教他们写包袱可费劲了。”
梁左
(时任《我爱我家》总摄像师及制片王小京 摄)
英氏喜剧的骨血和秘钥,不在于能够立刻找到时代脉搏,是先建立人物形象,再一点点丰满以人为中心烟火凡尘的故事。而创作的过程相对接近于相声,故事的结构、台词,也跟相声的妙处紧密相连。当时前来应聘的编剧要现学相声十分困难,甚至是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也会串戏串到满头大汗,怎么在顾及到人物和情节的情况下,还能顾及到包袱的节奏,这一点对编剧和演员的要求是一样的。
尽管和相声有相似之处,但是情景喜剧和相声不同的,在于前者跟观众“隔了一堵墙”。
相声需要跟观众有所互动,而情景喜剧需要在不跟观众互通的情况下将他们逗笑,还不能被观众的反应的影响到。葛优曾经有一场戏,就是因为观众的笑声太强烈,几次拍摄中断。
有趣的是,随着“被改造的物种”电视相声的崛起,它和情景喜剧的境况,跟当年掉了了个。在情景喜剧最辉煌的时期,相声几近没落。
英达为《我爱我家》请来了不少名演员,甚至连编剧也集结了亲朋好友,但是每个人心里都没底,开场之前仍然处在惴惴不安中,“下午排练,上午对词,十点钟集合对词,就真跟拍一个小话剧一样,对词完之后吃饭,吃完饭下午排练,整整一下午,戏走了一遍又一遍,到晚上要见观众,所有人血液全上来。”
《我爱我家》全体工作人员
(时任《我爱我家》总摄像师及制片王小京 摄)
即便英达和梁左在内容上有本能的兴奋感,但实在不知道结局会怎样。
直到正式拍摄,录制第一集时,第一个包袱响了,轰的一声,大家笑了。
满昱认为,那是划时代的一天。但是开创了中国的情景喜剧之后,这个新物种所运用的大量相声手法,反而让相声界的人很惋惜,“因为这么多的相声的手法,等于是相声老前辈留下来的宝贵遗产,没有被相声传人们发扬光大,却被一个情景喜剧给用了。”
很难说相声和情景喜剧,哪个艺术创作的过程更难一些,但是《我爱我家》开创的有底蕴、经得起细品的剧本艺术,将中国情景喜剧送上了高峰,也为之后其他作品超越前辈、开拓翻新增加了难度。
走戏
国内情景喜剧的范围界定,已经不再局限于是否带观众拍摄了。
受制于客观环境,即便是“情景喜剧之父”英达,带观众拍摄的作品也不是全部。最初的热潮后,从英氏出走的情景喜剧人开始撑起了国内情景喜剧市场的大半壁江山,从拉开的时间线可以看到,他们风格也开始慢慢显山露水,不再像《我爱我家》《闲人马大姐》时期有英达做统筹,因此故事都带有英氏的味道。英氏“门派”开始散落江湖。
在演员拍摄《我爱我家》时,梁左的剧本原话一字不改,哪怕是一个“的”。
而走到更开放更多元的新时代,我们发现,编剧的效能在逐渐减弱,导编演的话语权发生了位移和融合:
在拍摄《炊事班的故事》前,导演尚敬会带着剧组进行很长时间的排练,叫“带机走戏”。通常一部室内剧带机走戏只需要1-2遍,但尚敬排练情景喜剧次数要更多,“因为很多喜剧点都是在排练中二次创作出来的。
而根据张一山口述,拍摄《家有儿女》的感受是——
“对情景喜剧来讲,每场戏拍的过程中三个机器在录,你在表演的同时要知道哪个机器亮灯在拍,哪个机器在拍我,哪个在拍别人,互相不能挡镜头和光。演员跟导演要一起改剧本,让它更有意思,全靠编剧一个人把剧情写那么有趣是很难的事。”
到了《武林外传》的院线电影《龙门镖局》,则成了“5集剧本就敢开机,而且目标是大片”。
据郭京飞回忆,“宁财神当年想用最少的钱拍个最大的片。”但现实是,“他出了5集剧本就开机了,没有团队,得自己写剧本、考虑统筹、考虑每集来串戏的明星,根本不敢去外景。”所以,想象中的“大片”变成了《龙门镖局》。
(新京报《中国情景喜剧25年的40个秘密》)
但很明显,即便是依然沿用过去的编剧中心制度,《我爱我家》也难以复制。
这其中有天时地利的原因,有那个时代社会文化的集体影响,如果放在今天这个全民吐槽的时代,《我爱我家》的高光时刻恐怕会降临地缓慢一些,或许会怀才不遇、时隔多年被伯乐发掘。
当然,《我爱我家》的成功,更重要的是跟英达、梁左、王朔等人的才华有直接关系。出身文艺世家的梁左,父亲范荣康为《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带给了他嗅到社会问题的敏感性,身为作家、编剧的母亲谌容则给了他文艺上的熏陶,《我爱我家》不同于其他情景喜剧的原因,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它的思辨性的人文关怀。
左起:王朔、英壮、英达、梁左
(时任《我爱我家》总摄像师及制片王小京 摄)
互联网世界带给情景喜剧的冲击便在于此,严肃内容的绝对权威瓦解,全民吐槽时代又消解了人们对于情景喜剧最初的新鲜感和迷恋,同时带梗的喜剧作品有一定的观赏门槛,使得快速涌入市场的段子文化侵占了份额,日益强大的资本力量也越来越难以接受没有大明星、制作周期长的情景喜剧。而情景喜剧,明明原本是成本极小的艺术作品。
难就难在,剧本创作难度高,对演员要求也高,对观众的要求,也高。
“《我爱我家》一年才写了20集剧本,40集的《闲人马大姐》连写到拍完用了一年,已经提速了。看我们写《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100集写一年。我认为这个速度已经是很快了,真是很快了。”
英达找满昱来写《新大头儿子小头爸爸》时对他说,“满昱,你这些年在外边为了生存干了不少活,但干活跟创作是不一样的,你要注意,这(《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可不是你要干一个活,这将是你的一个代表作。”
《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依然采用“老+新”模式
左二为李建华
回忆在英氏喜剧的高光时刻,2003年到2008年的那5年,恍如隔梦。
在没法创作的时候,满昱接电视剧剧本,英达也执导电视剧、拍摄网络电影,满昱回忆起英达在片场经常声嘶力竭地喊,从美术到服装,因为一点小瑕疵就要推翻重来,而英达的专业水准,可以震惊剧组里本来应该是专业负责该项工作的人。除了多年磨合的团队成员以外,能够很快跟上英达这本“百科全书”的人,并不多。
粉丝组织“我爱我家全球影迷会”的会长凉油锅,目前被英达收至麾下,已经可以独立创作剧本故事。
他和其他“家迷”一样不掩饰对这部剧的浓厚情感,也对它了解甚深,到了能够背诵全部台词的地步。他说起对梁左先生和英达导演的崇拜,以及是怎么培养新生代编剧的,“大部分剧本都是一个字一个字给改的,至少我现在写的东西,英达导演连标点符号都会改。”
凉油锅会有一些焦虑,即便有做这行的基础,但是距离前辈们的差距,“还是很大很大。一定要赶紧赶上来。”
而满昱则对情景喜剧的未来抱有悲喜交加的态度,情景喜剧却始终是他的精神故乡,《闲人马大姐》是他最快乐的时期,在最难的时候他也会惆怅,“我可以去学习,可以去适应,但是我总觉得还是有一种游子想家的感觉。”
写作的人曾拥有酣畅淋漓的岁月,看剧的若干人等也感叹,现在影视环境,恐怕出不来这样直接的作品了。
然而在1993年,《我爱我家》也始终没有在北京台播出囫囵。梁左早前写过一个相声《特大新闻》,在元旦晚会播出之后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胡启立派办公厅主任找姜昆谈话,说“昨天政治局开会前15分钟都在讨论你的相声,后来大家说还是不要拿天安门开玩笑。”
不过后来姜昆听说,很多高级领导并不反对《特大新闻》。时任国家副主席王震曾说过,“你讲得对,军事博物馆都卖家具了,就是要讽刺他们。”包括胡启立本人后来也表示,“你们写这个东西应该说没什么问题,也不会有人给你们上纲上线。但是整个社会的情绪比较浮躁,你们就不要配合这种浮躁的东西再添把火了。”
姜昆把这些谈话和梁左一说,梁左一边抽烟一边感叹,“足以看出党中央对我们这个作品的重视,我估计在国家历史上,政治局开会讨论相声,这是头一回,估计也不会有下回了。”当时梁左也预感到,从那个时候起,节目审查会更加严格起来。
(媒体人、《我爱我家》影迷 郑捕头)
而英达觉得《我爱我家》之所以能成功,“原因非常简单,是它对现实的批判比较犀利。后面的作品都不如前面。喜剧怎么可能不伤人呢?”然而现在他很少做“刺儿梅”了,“全都弄得特别柔软,谁都不伤”。
如今的英达,已经做完了第一季《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播出成绩和口碑都属上乘。第二季对他来说,仍然是用心打磨的作品,即便是做给孩子看、有诸多制约的儿童情景喜剧。他想要努力的往这行里添柴,保证它燃烧着,不熄灭。
人们记得《我爱我家》,但是似乎已经忘了再关注这个还在努力、已经60岁的中国情景喜剧之父。
可是人们还是会眷恋那个时代,一个情景喜剧诞生即高峰的辉煌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