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传承⑨|“信得过班组”,是这样炼成的!

融媒体工作室 中国石化报 2022-06-14


1991年7月14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来到齐鲁石化视察工作时,为烯烃厂“信得过班组”题词。




“信得过班组”是如何炼成的?记者来到齐鲁石化退休员工王庆才老人家里,探寻答案。


年轻时的王庆才在装置前


走进王庆才家,第一眼就被茶几上厚厚的一摞物品所吸引。


曾经的调度日志、工程手册、流程图……王庆才留存至今


泛黄的老照片、手绘的示意图、调度日志、情况汇报、老报纸、邀请函、获奖证书……齐鲁石化30万吨乙烯开工建设的相关资料,被老人完整保存至今。


因表现优秀,王庆才获得过不少荣誉


当年清理循环水管线的经历,是乙烯建设时期令他至今都难以忘怀的事,那真可谓是“信得过”的集中体现。


拿着已经泛黄的老照片,这位已经72岁高龄,但身体依然硬朗、思路依然清晰的王庆才老人,略显激动:“这些杂物,是当时我们半蹲半爬从管线里一点点清理出来的。”


当年,王庆才和同事半蹲半爬从管线中清理出的部分杂物


1984年7月,36岁的王庆才把孩子留在兰州,和妻子一起从兰州化学工业公司来到齐鲁石化,成为齐鲁石化烯烃厂调度科的一员,主要负责协调解决建设时期现场遇到的各种问题。


1986年5月28日晚上召开的调度会,确定了一项紧急任务。为了确保1986年7月开工锅炉一次点火成功,乙烯建设指挥部决定提前对界区内地下循环水管线进行清理排查,由调度科牵头,水汽车间、维修车间配合。


就像人体血管一样,循环水管网是否通畅,决定了项目能否正常、安全运行,一旦堵塞,影响重大。


当时的循环水管网平面图

 

深知责任重大的王庆才,毫不犹豫地包揽了任务,他立下“军令状”,2天内保证完成界内10华里地下管线清查任务



乙烯地下循环水管线中,直径最大的1.35米,最小的只有0.9米。进入管线后,多数时间,人只能爬行着一点点前进清理,累了只能在管线内蹲会儿。


5月底天气炎热,可管道里却异常阴暗潮湿,管道内残留着试压的积水,管道壁上也布满了水珠。每次从密闭的管线内钻出时,汗水混合着积水,大家早已浑身湿透,成了“水”人。大家的膝盖也在不知不觉中红肿起来,可没有一个人打退堂鼓。


清理出的杂物,大家会集中存放


装置建设时期,工作、生活条件非常简陋。工地没有食堂,大家进入管线后,一查就是半天,直至中午才能出来,透口气、喝口水,简单地吃点自带的饭菜。稍事休息后,大家就又立即钻进管线,投入到排查工作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天时间里,王庆才他们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10华里管线全部清理完毕!木料、砖头、草袋子、纸箱壳、砂轮片、石头、焊条头、铁块等各种杂物全部被清理出来,管线畅通啦!


清理完毕后,王庆才手绘了一张循环水管线清理示意图,清理过的管线用红色标注,一目了然


时任开工指挥部指挥的李承友在听取了清理情况汇报后,赞叹道:“你们为乙烯建设排除了隐患,为‘86.7’开工锅炉按时点火做出了贡献。”


一项任务刚刚结束,来不及整理,大家又投入下一个工作



1990年10月,烯烃厂裂解车间一班几位工人找到了时任裂解车间党支部书记的王庆才,说:“领导天天检查我们的劳动纪律,怎么对我们这么不放心?”王庆才则说到:“要是大家能管理好自己,就用不着别人查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没过几天,裂解车间运行一班、二班就向车间递交了一份“免检申请书”,提出要实行“自我管理”,争创信得过班组,并立即行动起来。


当年,烯烃厂裂解车间争创“信得过班组”的班员合影


1990年12月,裂解车间检修,为了早一天开工创效,大家都是日夜赶工。有天晚上,一班一名职工在高塔上进行安全监护,为了防止自己打瞌睡,他找到一根绳索,将身穿军大衣的自己和塔柱拴在了一起,坚守了一夜。第二天早上,大家见到他时,他的眼睛炯炯有神,当然黑眼圈也是异常明显,身体被冻得像筛糠一样发抖。


“这就是自我管理精神,这就是齐鲁石化人对‘团结勤奋,争创一流’企业精神的最好诠释,那一幕至今记忆犹新。”王庆才的声音有些哽咽,眼里噙满泪花。


72岁的王庆才老人,动情讲述当年发生在身边的一个个故事


1991年2月20日、3月6日、5月1日的《中国石化报》头版头条,连续刊发有关齐鲁石化一线班组实行自我管理、争创免检班组的新闻报道和评论员文章,发出在全系统开展争优秀创免检的倡议。


随后的7月,朱镕基副总理来厂视察并题词,这一幕深深地印在了齐鲁石化人心里,“信得过”成为大家执着的追求。


1991年《中国石化报》头版头条连续刊发齐鲁石化一线班组争创免检班组的新闻报道


“能够投身30万吨乙烯开工建设,参与、见证‘信得过’班组创建,一辈子都感到自豪、光荣。”王庆才感慨地说。


采访结束时,王庆才特意嘱托,要代他转达他对齐鲁石化大家庭的祝福:

“看着齐鲁石化一步步壮大,并朝着更高目标奋进,全体干部员工传承企业精神、共建美好家园,心里特别高兴,祝福齐鲁石化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我国石油石化工业的发展史

既是一部艰苦创业史

也是一部石油精神、石化传统的传承史

新时代、新任务

石化人将永远铭记、传承、弘扬这种力量!

END



● 传承⑧|露天地里创造“奇迹”

● 传承⑦| 她,中国石化工业现代化的里程碑

传承⑥|巴山蜀水间的石油故事


素材来源 齐鲁石化新闻中心 刘芳芳

编辑 魏佳佳


转发,点赞,在看,我们需要你的“已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