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延安双修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篇——新时代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体系构建

杨开 规划中国 2023-03-26

延安,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圣地、精神家园;

延安,城市双修、城市设计的双试点城市;


2017年3月,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和时代背景下,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规院”)受延安市委托,组织了包括风景园林、交通、文化与旅游、历史文化名城和市政等多个专业的技术团队,并联合中国西北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北院”)华夏所全面打响了“延安双修”的攻坚战!


通过一年来的努力,延安双修已经从总体规划设计阶段转向部分具体项目的施工阶段,具有延安特色的城市双修工作思路与方法也逐渐清晰,多层次、多专业的技术工作体系使延安双修工作纲举目张,使项目实施能够有条不紊、科学持续;抓重点、找靶向的技术工作原则使延安双修总体规划秉要执本,使宏观对策能够抓住本质、针对痛点。


本文是延安双修工作系列介绍的第三篇,作者系统总结了延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如何认知延安历史文化价值与特色,构建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体系以及协调城市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对保护延安历史文脉、弘扬延安精神、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具有战略性意义,欢迎分享。


作者│杨开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所 高级规划师


延安,古称肤施、延州,战国时期“设县筑城”,拥有2000多年的建制建城史,是华夏民族起源地、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新中国红色政权发展壮大的革命圣地,也是人民政权与人民城市的摇篮。1982年,延安成为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延安革命纪念馆


延安历史建制沿革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踏入了新征程,并明确提出“强调坚定文化自信”的战略要求,指出我国在2020年至2035年实现“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的宏伟目标,“文化-名城-保护-彰显”的一整套体系,在大国崛起中的战略地位愈加重要。为了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关于文化自信以及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要求、新举措,结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双修”试点工作推进,作为延安双修工作开展的重要技术指导,先期开展延安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本次规划系统认知延安历史文化价值与特色,构建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体系,协调城市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对保护延安历史文脉、弘扬延安精神、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具有战略性意义。


1 价值彰显,系统保护

规划深入挖掘了延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文化价值特色,研究范围拓展,视角多元,方法系统,突出彰显了延安作为中国“红色圣地,精神家园”的核心地位,并进一步提升、完善延安华夏文明起源、古代军事重镇以及黄土黄河风情文化的综合历史文化价值体系。以价值为导向,依托遗产载体,关联文化空间,将保护目标、重点、和展示利用策略融入其中,彰显价值,突出特色。

延安历史文化价值特色体系构成图


延安历史文化价值特色多元载体


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陕西时指出:“黄帝陵、兵马俑、延安宝塔、秦岭、华山等是中华文明、中国革命、中华地理的精神标识和自然标识。”延安的宝塔、祭奠圣地的黄帝陵不仅是中华大地的地理标识与标志景观,同时在华夏儿女的精神世界具有“标识”意义,所以被称为“精神家园”。


首先是作为红色圣地的“精神家园”:在延安的13年(1935年至1948年),是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走向胜利的13年,是党发展历程中辉煌的时期。这个时期,我们党的思想、理论、政策不断发展,作为“三大法宝”之一的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形成了宝贵的延安精神,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艰苦奋斗”都是在延安时期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影响世代。

红色文化线索价值体系构建逻辑


1938年毛泽东在凤凰山脚下窑洞撰写《论持久战》


1941年:毛泽东为延安中共中央党校题词"实事求是"


毛泽东思想体系与论著形成在延安的空间对应关系



延安中心区红色文化遗产分类分布


同时,延安也是华夏民族的“精神家园”。延安是华夏民族的起源地之一,黄河文明在延安一带孕育发展,黄帝统一各部族,形成华夏民族,为中华民族之前身,是中华民族起源与繁衍的关键性区域,延安境内至今保存了众多历史遗迹,历史价值十分突出。位于延安市黄陵县的黄帝陵是国家祭祀的核心场所,是我国正史中记载的最早的、唯一的一座黄帝陵寝,被誉为“华夏第一陵”,是海内外中华儿女文化认同、民族认同的重要标志和圣地。


延安黄帝陵清明公祭大典


通过价值体系的构建与价值内涵的分析,建立“价值导向”的保护要素系统,为下一步的保护与展示利用明确保护对象,并强调在保护的各个层次中突出和彰显延安名城的价值内涵。


2 凸显格局,保护风貌

2.1 保护格局,突出“五城拱卫”独特格局

据史料记载,延安市区内先后曾建五城,有“五城三山、二水绕城”之说。延安的五座古城分别为:府城、北卫城、南卫城、东卫城(肤施城)和高奴城,它们盘踞于三山二水交汇处,组合形态状如莲花。《梦溪笔谈》(沈括北宋)延州今有五城,说者以谓旧有东西二城,夹河对立;高万兴典郡,始展南北东三关城。杜甫诗云:“五城何迢迢,迢迢隔河水。”“延州秦北户,关防犹可倚。”可知天宝中已有五城,格局体系完整。

清光绪延安府城城郭图


规划中,强调保护“三山踞五城”、“五城拱卫”的独特格局。整体保护五座古城城垣,开展古城墙遗址勘探,抢救性保护高奴故城、北关城、南关城城墙遗址。整体展现古城的历史延续性,加强宣传和展示,积极申报文物保护单位。标识已消失城门、城墙、城壕的位置,开辟文化主题空间,增强名城故居的可识别性,加深公众认知。

延安古城格局保护要素与空间关系


五城格局分析及现状城址遗存


城墙(明清府城)格局保存状况与结构


城墙城门遗址的展示方式——禁止复建,意象展示


2.2 严控风貌,彰显圣地形象

延安古城的保护迫在眉睫,就现状问题而言,古城“三山两水环绕古城”的格局特征已经被过度的开发建设所淹没,建设体量大,高度高,古城风貌特色逐步丧失。保护规划将重点保护延安古城传统格局和特色风貌,保护历史街巷格局,划定视线通廊和高度控制区,让“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的延安古城风貌与圣地形象得以延续。


规划提出保护“三山两河整体环境”,在延安中心区更大的范围对建筑高度进行控制。以圣地标志——岭山寺塔(延安宝塔)统领全城视线,强调重要观景点望塔可见,如山顶、河边、主要城市路、重要历史景观节点,通过视线廊道加强分散的文保单位之间的联系。尊重地貌,通过高度控制凸显地貌特征,塑造层次丰富的城市景观。山水主导,增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的视廊,满足滨河地段看山1/2可见的要求。“点”、“线”、“面”控制相结合。面:三山两河交汇处的老城区为建筑高度控制重点地区。线:延河、南川河滨江地带。点:重要历史地段,如王家坪、杨家岭、枣园、桥儿沟等风貌区。

高度视线控制分析


古城格局与山水环境控制


中心城范围视廊与高度控制分析


2.3 集中成片,保护风貌区

为了进一步突出延安古城格局的完整性与风貌延续性,强化城市文化活力与品质的提升,延安城区范围规划划定8片历史文化风貌区。分别为凤凰山历史文化风貌区、清凉山历史文化风貌区、王家坪历史文化风貌区、杨家岭历史文化风貌区、西北局历史文化风貌区、枣园历史文化风貌区、桥儿沟历史文化风貌区和南泥湾历史文化风貌区,8片风貌区的面积共计538.41公顷。


风貌区未来重点实施保护与功能提升,活化利用,突出展示。构建依托风貌区的中心城区特色功能区网络结构,突出强化各个风貌区的独特价值特色,分类引导。严格控制风貌区内建设风貌与功能业态,未来突出特色环境塑造,与城市开放空间融合。

8片历史文化风貌区空间分布


桥儿沟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要素与区划


桥儿沟历史文化风貌区


杨家岭历史文化风貌区


3 全域保护,突出主线

延安市域内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淀深厚,类型多元丰富,不仅拥有华夏文明起源的重要古遗址、中国红色革命的重要旧址,并且自然景观浑厚壮美、质朴豪放,是我国黄土高原和黄河沿线上历史与自然文化交相辉映的璀璨明珠。


着重挖掘区域线性文化遗产的脉络与价值,制定市域“主线”保护体系:


红军进驻延安线路、秦直道和宋明古驿道是延安市域内的三条核心保护廊道,集聚串联了极其丰富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依托三条线性文化遗产构建市域保护体系的“主线”结构,系统保护、突出重点,强化关联。

延安市域文化遗产保护结构


红军进驻延安红色线性文化遗产,是全国长征文化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载了红色革命历史和长征精神,包含了红军长征线路、进驻延安线路、转战陕北线路等多条红色文化支线。沿线保存了包括革命阵地旧址、重要会址、领导人旧居、战役遗址的大量、珍贵的红色文化遗存,具有突出的保护和展示价值。规划提出进一步梳理各红色支线遗产的内在关联,保护线路本体及周边环境,突出长征落脚点、瓦窑堡会议、洛川会议旧址等关键节点的保护与展示,沿线增设、优化红色文化讲解、展示、服务等设施的规划措施。

市域红色文化线路发展脉络


秦直道修筑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是为攻防匈奴的重要军事通道,跨越南北1400里,战略意义突出。秦直道途径延安市五县区,通道遗存保存完整,沿线丰富的军事文化遗迹展现了延安“塞上咽喉”的军事地位与价值特色。规划重点保护秦直道线路古道本体及沿线军事堡寨、长城遗址等关联性遗产,强化展示利用,并进一步开展秦直道遗址勘探并细化保护界线。


宋明古驿道是延安南下与关中平原连接的重要通道,古道沿线风景瑰丽,分布着大量历史文化遗迹,有文安驿、甘谷驿、三川驿、丰林、伏陆等驿站、故城遗址,还有雁门关古堡、寨子畔、交道、烽火台等古遗址。规划提出加强古驿道线性遗产的整体保护,进一步挖掘古驿道沿线相关文化遗存,突出沿线历史村镇的互动保护与发展。

秦直道空间示意及沿线主要历史遗存


4 遗产关联,强化展示


4.1 突出遗产体系的“系列化”与“关联性”

延安市的文化遗产类型多样,数量庞大,但如何将这些分散的点状遗存串联起来,强化文化资源的网络性,突出遗产保护与展示的合力?是规划中解决的一个重点问题。首先是对文化遗产进行分类梳理,突出文化遗产的系列特征,丰富系统地展示延安“全系列”历史文化特色,包含红色文化系列、古城格局系列、宗教文化系列、黄土风情系列等主题,避免文化价值展示的“单一化”。第二是进行资源整合提升,在遗产线路组织、功能互动、展示模式上进行创新,强化文化遗产间的互动关联,最大程度强化遗产体系的“合力”。第三是细化一个系列的展示对象分类,进行深度展示利用。如在古城进一步梳理红色文化遗产的类型、序列和联系,细化红色遗产的8项分类,突出党中央各个历史时期与重大历史阶段的不同发展轨迹,深化展示红色遗产的丰富内涵。

延安近代红色革命空间拓展线路图


延安遗产展示体系的丰富与多元


遗产展示体系构建


4.2 历史城区展示体系构建

历史城区是延安历史文化名城展示的核心区域,规划提出合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以支撑历史文化价值为目标,系统展示古城格局特色,延续和传承历史文脉,进而提升老城的人居环境水平。历史城区着重展示山水格局、五城城垣遗址和传统景观,并通过线路串联分散的历史文化要素,凸显不同的文化主题。主要展示线路包括:红色文化展示线路、古城风貌展示线路、地域风情展示线路。嘉岭山、岭山寺塔、延河、延河大桥的组合景观是革命圣地的标志景观,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应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展示,设置观景台,并严格控制它们周边的城市建设,展现历史照片所呈现出的圣地景象。同时强化其他各个类型的文化遗产的展示、教育、特色服务等功能。

延安中心城规划遗产展示结构


5 管理导向,精准落实

未来,延安将进入名城保护与利用的“提质”期,现有的保护问题与弊端需要依托实践与行动来进行解决。为促进延安名城保护规划的落实,规划中强调结合国家层面关于名城保护的最新动态与专项工作“相对接,促融合”,突出管理导向的近期保护行动计划制定。例如紧扣“城市双修试点”工作的推进,制定开展各片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落实计划,开展历史城区中重要节点的“保护修复、价值彰显”实施行动计划,如近期保护规划重点对古城墙遗址、历史文化风貌区进行重点保护实施。结合中央部署的“五年划定”工作,规划明确建立一套完整、系统、数字化的名城文化遗产档案库,收集、整理和保存延安市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逐步将名城保护要素和主要规划数字化、电子化,构建形成名城保护管理数据库,促进名城系统保护的“一张蓝图”。

规划配合“五年划定”工作进行保护内容数字化录入


在突出规划引领、时效反馈的同时,规划基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制定了长远的名城实施管理策略,在政策法规完善、机构机制建设、资金人才保障、数据档案建设、公众参与监督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与建议,以确保延安名城未来保护规划顺利实施与有效管理。



院所两级主管领导:张菁、张广汉、鞠德东、胡敏

项目编制人员:杨开、徐明、张之菡、王曼、李陶、张笑楠、丁超凡、林俊程等



相关链接:

纲举目张 秉要执本——延安“生态修复 城市修补”总体规划实践思考

城市双修 大美延安——延安城市双修工作简介



延安双修系列报道持续进行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