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东营市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 —— 人本视角下的品质提升思路与方法

城市设计研究分院 规划中国 2023-06-02

       本文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设计研究分院总体城市设计专题的第六篇:基于东营总体城市设计编制的体会与思考,欢迎分享。


东营,一座黄河入海口的生态水城。


东营市位于山东省东北部黄河三角洲地区,紧邻渤海,是著名的胜利油田所在地,是一座因油而生、因油而兴的城市。黄河从这里入海,形成了河海交汇的旷世奇景。城市内河湖湿地众多,与城市有机共生、交织共融。近年来通过组织黄河口国际马拉松等赛事活动,东营的城市影响力与知名度在不断提升。


作为住建部首批城市设计试点城市,新时期东营总体城市设计将人居环境品质提升作为核心目标,在加强城市风貌特色、优化城市空间格局的基础上,重点梳理了东营现阶段城市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大中见小、秀外慧中”的总体设计策略,并与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紧密结合,明确城市建设开发新方向与新模式,推动全面实现建设美丽幸福新东营的宏伟目标。



认知思考:东营的“大”与“小”


1.1

“河海相拥、城绿交融、疏朗大气”的城市特色


长期以来东营市高度重视城市规划建设工作,城市环境建设水平相对较高。城市湿地、湖池、河渠资源非常丰富,在自然环境上形成了河渠纵横、湿地野阔的自然景观特色。在历史文化上东营因油而生,在西城区仍具有明显的石油工业城市风貌。


东营疏朗大气、优美舒缓的城市风貌


上世纪九十年代,城市开始向东快速拓展。历史原因造成新城区建设普遍以大空间、大尺度为特点,各地块建筑密度普遍较低。河湖水系、公园绿化、道路绿化给整个城市提供了充足的开敞空间与绿色景观。例如东营龙跃湖湿地公园占地1837公顷,远大于北京奥森公园和杭州西溪湿地。整个城市形成了“大空间、大绿地、大水面、大湿地”的主要特征,充分体现了“河海相拥、城绿交融、疏朗大气”的城市特色,向来访者展示了大气磅礴、优美舒缓的城市形象。


"大"成为东营城市空间的突出特征


东营与北京空间尺度对比


1.2

“大中无小、秀而无趣”的城市问题


“大”是东营城市空间最突出的特征,每个到过东营的人对东营的“大”都印象深刻。虽然“大空间”已经成为东营的典型特色,在给城市带来优美形象的同时,也带来了城市空间形态相对松散、空间品质缺乏魅力、公共场所缺乏活力等诸多问题。东营的东西城横跨约30公里,这接近于北京西六环至东五环之间的距离,但居住人口远远低于北京的城市人口密度,地广人稀,很多地块面积很大但建设容量很低;东营新城区的街道普遍宽度很大、建筑退后多,导致道路基本成为了为机动车服务的空间,人行环境普遍不佳;城市虽然拥有数量众多的公园与广场,但实际上很多场所的功能与景观基本雷同,公共空间利用率很低,城市场所活力明显不足。


大空间下的城市问题


相比东营的“大空间、大绿地、大水面、大湿地”的城市特色形象,东营下阶段亟待解决的是“大中无小、秀而无趣”的问题,也就是城市建设缺乏丰富细节、缺乏高品质的空间场所。这次总体城市设计在加强城市风貌特色、构建山水格局以及景观系统优化的基础上,重点面对以上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与探索。相比以往的总体城市设计,我们形象称之为总体城市设计的2.0版。


构筑“两核三片、两带多轴”的城市空间格局


总体思路:问题导向、品质提升、落实行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普遍得到了快速发展,而传统规划建设理念过于偏重城市物质空间的建设,景观环境设计也是强调壮观宏大的形象塑造,却往往忽视了人是城市空间最本质的使用者,没有从人的体验角度来思考营造我们的城市空间,这直接导致我们很多城市形态相对松散、空间品质缺乏魅力、公共场所缺乏活力等诸多问题。这在快速城镇化发展背景下的国内城市中具有普遍性与代表性,尤其是很多新城新区矛盾问题更加突出。我们很多新建的城市新区,街道宽阔整洁、绿化景观很美观,但常常空无一人,甚至产生了很多所谓鬼城,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与警惕:我们的空间到底是为了谁而建设?是为了好看还是为了好用?


市民开始重点关注公共服务与环境品质问题


中央城市工作以来,中国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逐步从增量发展转向存量发展,城市空间的建设目标由形象塑造转向品质提升。本次总体城市设计在总体思路上体现新发展理念,将人居环境品质提升作为核心目标,强调上台阶、修内功,关注对象由粗放拓展转向内涵提升、由形象塑造转向人文关怀、由空间构建转向生活体验。


“大中见小,秀外慧中”的总体设计策略


通过全面梳理东营“大中无小、秀而无趣”的现状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大中见小,秀外慧中”的精细化设计策略。在继续加强东营大美特色的同时,与宜居环境建设、文化内涵塑造相结合,将城市环境建设再上一个台阶,力图打造一个大气中有细节、环境中有生活、景观中有文化,可赏、可用、可品的魅力宜居城市,让“品质”渗透到城市每个空间,让每个场所鲜活有趣起来。这个精细化设计策略具体分解为聚气理序、画龙点睛、乐水尚园、增韵添趣四个方面。



设计策略:以小见大、秀外慧中的设计策略


3.1

聚气理序:优化空间人本尺度,提升城市人文活力


针对当前城市框架过大、地广人稀的问题,明确提出收缩用地框架,促进城市紧凑发展的要求。首先通过划定城市空间收缩边界,严格控制城市向外蔓延扩张,将建设重点向城市内部引导聚集;其次针对城市布局分散、中心过多同质的问题,明确中心布局体系,建立清晰的城市空间组织序列,集中打造若干重点节点、重点区域,而不是均匀分布、四面开花;对部分密度过低的存量街区提出更新改造要求,针对建设强度较低地块进行填充式改造,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升公共空间的人气与活力;针对城市街区普遍过大的现状,推行“小街区、密路网”理念,对西城区封闭大院进行开放式改造,打通断头路,缩小街坊尺度。东城区有条件地区适当增加支路,提高道路网密度,增加步行空间与交往机会。


实施填充式改造,提升利用效率

改造封闭大院,增加支路网密度

强化公共中心体系,明确城市重点建设地区


3.2

画龙点睛:塑造整体景观风貌,建设多个城市客厅


依托居民心理与行为认知构建城市景观网络体系


借助大数据分析活动热点分析,在居民心理认知地图基础上构建具有东营特色的景观网络体系,强化景观节点的功能完善与品质提升通过大联接、小内聚策略,各公共节点强调空间的紧凑与活力的提升。设计提出依托现状白鹭湿地与森林公园构建城市南北两个生态绿肺,成为东城、西城和垦利三个片区之间相互联系与分隔的开敞绿核。其中南部绿核结合会展中心,在公园内增加休闲游乐、商业服务等公共服务用地,与新城区政府商务区一同建设中央文化生态公园。通过融入各类公共活动与设施建设,真正让湿地、森林、水鸟成为城市美好生活的一部分,让“大水面、大绿地”真正成为可游、可赏、可用、能够为市民服务的生态游憩空间。


东营市森林湿地公园详细规划方案


针对现状高层建筑组织缺乏秩序、外围高层住宅建设失控的问题,提出强化中心、严控背景、精细化设计的要求。一方面延续东营舒缓开阔的空间特征,整体背景以多层为主进行严格控制,另一方面结合城市空间结构明确高层建筑集聚地区,区域内鼓励发展高层建筑,凸显城市形象,在此基础上对城市重要视廊、景观界面以及天际线进行精细化设计管控,从而形成舒缓开阔、疏密有致的立体形态。


强化中心、严控背景,精细化设计的高度分区管控策略


3.3

乐水尚园:凸显绿水融城特色,营造美好水城生活

理水为脉,将公众活动引向滨水公共空间


虽然东营河湖水系众多,但主要以生态和观赏功能为主,人们日常生活和水的关系并不亲近。本次总体城市设计提出理水为脉、梳绿织网,依托水系、绿道来营造亲近自然的水城生活通过联通城市水系,提高滨水岸线公共性与连续性,使片区与社区公共中心与滨水空间充分结合,将公众活动引向滨水公共空间,充分体现水城特色与价值。例如在梳理存量用地的基础之上,以广利河、东营河、东一路水系以及登州路水系形成的环状滨水空间作为东城区特色空间系统骨架,近期重点改造六个空间节点,成为居民日常公共活动的重要场所。

东城环城水系与公共空间建设指引


通过建设环形绿道系统将城市周边多个大型郊野公园串联起来,形成一条环绕城市的绿色项链,为居民提供慢跑、自行车以及运动健身的优质场所。在城市内部实施增绿提质策略,新建与改造多处城市级公园,逐步开放油田大院内部绿地,采取针灸方式增加居住区级公园与街头绿地数量,为居民提供多层级、多主题、多选择的休闲场所,同时进一步提升公园服务设施的水平与品质。


环城绿道与城市增绿提质建设指引


针对有路无街、现状道路功能单一、人行环境不佳的状况,针对性提出密路活街的设计策略,按照景观大道、活力主街以及生活次街对城市街道空间进行分类指导,建设改造一批尺度精致、设施完善、活力充足的环境友好型街道。


街道空间分类指导与生活次街空间示意


3.4

增韵添趣:精雕细琢公共空间,提升城市文化内涵


传统空间组织模式将城市划分为一个个功能单一、封闭独立的小单元,单元之间缺乏互动,造成城市活力不足。针对现状问题规划提出活化社区的概念,通过建设十五分钟生活圈与活力中心,推动城市社区由内向封闭向开放共享转变,提供更加多样化、功能混合的共享空间
以西城区的一个生活圈单元为例,现状以大院为单位的社区散布,设施布局内向,空间形态混杂,沿街商铺过长,公共绿地不足。通过打通大院与大院之间的封闭关系,连通各个大院的开敞空间系统,共同建设活力中心,使各个单元的设施能够在整个生活圈内共享,满足多样化的居住生活需求。

活化社区,建设十五分钟生活圈


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而我们的空间场所往往单调无趣,缺乏细节与内涵,很难吸引与留住人。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建设中要因地制宜,认真了解与研究人的行为,通过增加石油教育、生态科普、运动健康、时尚娱乐、家庭亲子以及历史民俗等城市多元活动,提高环境艺术品质,增加趣味空间,提供多元化、全龄化的参与体验。


提高环境艺术品质,增加趣味体验空间



行动落实:总设指导下的东营新行动


4.1

建立衔接法定规划、面向实施的设计管控体系


本次总体城市设计通过对接控规管理单元,对东营中心城区21个片区从总体控制、公共空间、景观系统、建筑风貌等方面制定设计指引。2017年《东营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获得市政府正式批复。在其指导下东营陆续开展了中心城区片区管理单元的城市设计和控规的修编工作,将城市设计要求作为专章内容分别纳入控规总则和实施细则中,形成“用地使用图则+城市设计导则”共同构成城市建设管控通则的管理体系,实现带城市设计要求出让土地。


对接控规管控单元,制定中心城区分区设计指引


4.2

出台多项城市设计法规,推动多个项目陆续实施


在总体城市设计成果指导下,多个城市设计相关法规、条例与标准制定工作同步开展。其中包括《东营市城市设计指引》、《东营市城市设计技术导则》、《东营市城市设计管理办法》等法规与技术规定。一大批重点地段城市设计项目相继完成,东营城市规划编制与管理体系正在逐步完善。


东营中心城区城市设计导则(节选)


总体城市设计按照“城市客厅”、“滨水场所”“绿色网络”以及“宜居社区”制定了行动实施计划。目前森林公园、白鹭湿地、北二路景观整治、城市绿化绿道提升工程等多项行动陆续开展,打造了利三沟水系、东青高速绿化带以及广利河三条生态绿化廊道,新建改建秋月湖公园、清风湖公园等城市公园15处,沿城市居民区周边水系建成绿道107公里,城市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居民获得了极大幸福感。

多个改造提升行动使城市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结 语

本次东营总体城市设计在发挥其战略性引领作用的同时,技术路线上最大的特点就是结合城市实际发展状况,针对城市活力不足等现实问题,重点关注了人本视角下的品质提升思路与方法,并在规划思路、设计策略与具体行动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对城镇化下半场城市建设的转型升级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项目完成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设计研究分院

主要完成人员:刘力飞、王宏杰、何凌华、鞠阳、顾宗培、郭君君、王颖楠、管京、顾浩、杜燕羽

撰文:刘力飞、郭君君


祝福祖国70华诞∣CAUPD城市设计研究分院推出总体城市设计专题


点击图片 阅读全文

济南总体城市设计——应对快速变化的总体城市设计方法


点击图片 阅读全文

石家庄总体城市设计战略 ——城市风貌特色的挖掘与塑造


点击图片 阅读全文

长沙市总体城市设计与风貌区规划——新时代总体城市设计方向初探


点击图片 阅读全文

马鞍山总体城市设计


点击图片 阅读全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