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马进:实践出真知——一个建筑学“原教旨主义者”的自白
马 进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南京邦建都市建筑设计事务所 (UAG)合伙人、总建筑师
01
求 学 道 路
我的外公和大舅都是国画高手,可能有点遗传的缘故,我从小就爱画画,当然绘画的主题都是三国名将﹑飞机大炮什么的。我6岁的时候,和大舅去逛西安的钟楼,回来后画了一张钟楼的轴测图,要知道,西安钟楼是四角攒尖顶,外楼梯是对称的两跑楼梯,对于一个建筑系学生,能够画对就很不容易了,6岁的小孩在下面转了一圈后,能回来凭记忆画出轴测图来还很准,大舅不禁惊讶万分,这件事说了很多年。我母亲听说后,就像留声机一样不断重复:“你要成为贝聿铭”——那时候老贝刚刚在中国盖了香山饭店,还不是那么火,天知道我母亲一个家庭妇女怎么对他念念不忘的。多年以后我开始学习建筑学,才知道贝聿铭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大师!
进入了本科,在一年级时做第一个小别墅课程作业,我做了一个螺旋形上升的别墅,各个房间围绕中间的螺旋楼梯逐层展开,今天看来和网红的作品“齐云山树屋”居然雷同。这个东西形状怪异,求透视很难,我就干脆凭感觉打草稿画透视。然后老师布置做卡纸模型,并且拍照。等照片出来,和我“画”的透视放在一起看,一模一样!这个课程作业得了年级最高分,正当我得意洋洋时,听说系主任看到作业后没有夸奖,说了一句:“内凹尖角处没法施工!”我才明白建筑原来不是画画这么简单的事。
在大学里,我还有一个最重要的老师,就是图书馆。母校的建筑系当时虽然很破败,但是有一个特别好的阅览室,尤为可贵的是,这个阅览室从周一到周六天天开到晚上10点整。西建大建筑学专业历史长,有传统,藏书和外刊量都还是过得去的。阅览室有空调和暖气,晚上没啥人,非常舒服。我如果没课,几乎是天天泡在这里,这段静夜读书是我一生难忘的学习经历。当时复印是很贵的,我舍不得钱,就下死工夫用速写本做笔记,通过抄录案例和记录关键文字来把资料留在手上,几年功夫大约是满满5本厚速写本吧。
那个年代没有互联网,也没啥出国机会,国内的建筑杂志办得不堪入目。我主要阅读GA Document、Architecture Review﹑Architecture Record﹑EL﹑A+U﹑Detail﹑Domus和新建筑(日),通过他们了解了世界最新的建筑资讯。除了一些像理查德迈耶、诺曼福斯特这些大师的英文原版专辑外,我印象最深的是曾经在书架深处翻到一本库伯联盟的大厚本作业集,当时好像是海杜克执掌库伯联盟的时代,满纸都是令人迷惑而又着迷的装置和有点神秘主义的空间练习,我有段时间对这本书产生了别样的“恋情”,悄悄把它还放在它原来呆的那个角落,生怕给别人发现后移走,让我再也看不到它。我隔几天就去偷偷把这本书翻出来欣赏一番,大概持续了一年时间。大学毕业后,我也曾梦想能到库伯联盟深造,可一直没有缘分。
我本科以年级第一的名次毕业,然后顺利考上东南大学的硕士,进入“正阳卿小组”,师从王文卿先生。当时钟训正、王文卿两位先生都接近退休年龄,淡泊名利,萌生退意。而正值国家经济大发展之际,东南大学建筑设计院特别缺人,他们就打发我去设计院实习。在东大院,我遇到了高民权老总,他才旅美归来,带来很多境外设计经验。他特别关注建筑细节,给我讲了很多KPF的细节处理诀窍,让年轻的我一下子开了眼界,对材料和构造产生了持续一生的兴趣。
1998年我参加了人生第一次投标,而且是个“大项目”——南京国际展览中心工程,地上建筑规模为9万m2,在当年可是个惊人的项目。竞争对手都是全国各大设计院,包括设计过国家著名会展项目的建筑大师也参加了投标。当时全国都没有什么新建的大型会展建筑出现,东大院在这方面的经验更是一片空白,没啥信心,院长只安排了一位才工作一年的师兄和我这个“借来”的研二学生两个人做这个大项目。我利用了我多年泡图书馆的功夫,迅速找到德国莱比锡会展中心等案例进行分析,还运用了在学院资料室翻到的诺曼福斯特四本全集中的伦敦斯坦斯泰德机场的“模数控制”和“服务核心”的经验,从会展摊位3x3米的基本模数出发,确定了五个展厅可分可合,辅助房间和结构结合的思路。该项目出人意料地地顺利中标,让全院上下大跌眼镜,尤其是两名主创都是新兵,其中还有我这样一个第一次参加实际项目的“菜鸟”。
2001年这个项目建成,并且获得了全国勘察设计银奖。今天,我在自己的办公室就可以远眺这座玄武湖畔的大型建筑,看到当年特意在朝向湖面的西立面设计的三片白色张拉膜,像停泊在水边的帆船一样和湖面和谐,心里还是有些得意的。
硕士毕业后,我面临着现在大多数硕士毕业生都会面临的选择:是继续深造还是开始实践工作。这时,东大设计院的老院长孙光初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在东大设计院工作,同时可以读在职博士研究生,导师是钟训正院士。到今天我都非常感激孙院长给我的这个机会,它使我走上了一条关键性的道路:理论与实践结合。说起来这句话非常平常,也是高校教师本来就该具备的特征,可是在片面强调“科研基金”“学术论文”的今日各个建筑院校中,这一点偏偏难以实现。
我的博士论文选题也是我在四年实践中发现并一直关注的当代建筑构造的建构问题,我平时就积累了大量资料和实践经验,并且在实际项目中进行运用来验证我的思考,所以从开题到完成答辩只用了7个月,并在2005年将论文出版成书《当代建筑构造的建构解析》。国内的建构理论由于脱离实践,一直只能停留在对弗兰普顿的《建构文化研究》的翻译和解释层面,不敢越雷池一步。不谦虚地说,直到现在,我都没发现国内在建构方面,有能在“系统地结合实践解析建构理论”方面超过我的这本书的论著出现。
02
职 业 成 长
我博士毕业后还留在东大院的创作所,担任副所长。创作所几乎全是东大院最棒的年轻建筑师,人均硕士学历,天天熬夜做投标和一些重要的委托项目,真的是吃的最少干的最苦。最忙的一年我记得全年有96个项目,我负责管理1/3,也就是一年做了30多个项目,大部分是投标。所以那些年我是经历过约200个项目的,很多项目是和国内外一流设计机构竞标,常常和现代集团﹑清华﹑同济﹑华南的投标组一起黑着眼圈在走廊里排队等汇报。这种高强度的设计经验培养,几乎成为我们那一代建筑师的共同特质。后来逐渐发现这种快节奏高强度的工作有极大的副作用,我开始出现设计价值的迷失。我曾经做过一年的测试,为了提高中标率放弃自己的设计初衷,把方案做的“媚俗”一些,居然发现自己降低水准就会疯狂中标,某一年居然拿下2600万的合同(当年东大院全年设计合同约2个亿)而成为产值冠军。
▲我指导的学生作业——度假酒店设计
03
职 业 成 熟
我们南京邦建都市(UAG)这个平台是“事务所+工作室”混合制的,既需要有一定量的业务来支撑运营,又需要制定一些带有我们自己特色的研究方向。我们对待每一个项目都秉承工程实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理念,每一个研究方向又都通过大量的实践项目得到不断的精进,从而让创作更具有前瞻性。我们一直在理论研究、设计研发和实践工作的投入方面维持着合理的比例,确保作品的引领作用,也促进研究和设计相互支撑的良性发展。我们的研究课题包括了:
(1)集约用地条件下的中大型复杂公共建筑的设计方法:这主要用在我们擅长的社区中心项目中,也会在一些中小型社区商业街区﹑城市商务酒店中运用。主要是建立外部因素逐次介入条件下的设计条理,将方案筛选和演进固定成标准程序,最近也在研究如何“从剖面入手设计”的方法,来解决TOD模式下的多层空间与交通衔接问题。
▲南京高淳国际企业研发园办公大楼
▲南京六合雨庭广场
▲南京百水工业园社区中心
(2)建筑材料与构造的建构研究:我们的建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筑表皮(幕墙是其中一种)和连接节点上。在幕墙方面,我根据我们项目的特点,主要探索有限造价下的局部幕墙表现方式。我们将常规材料的创新构造作为一个突破口,提出了复合功能的立面整合设计策略。
▲南京湖南路凤凰广场改造项目
▲南京丁家庄A13社区中心
▲南京石埠桥社区商业街区
▲南京空港新城会展中心及酒店(在建)
▲南京石埠桥幼儿园
早期的创新主要集中在校园公共空间的设计上,出现了在垂直方向上的改进,以及强调建筑与园林结合的校园。
我们也长期致力于用混合小街区的策略来改变住区在城市空间里“兵营式”排列的单调模式。2014年完成的大华锦绣华城M地块住区街区就实现了用围合式来塑造重点城市节点的目的,得到王建国院士的高度评价,并获得2014年江苏省建筑创作一等奖和2016年中国建筑创作奖入围奖,是当年获奖的唯一的商品房项目。近两年,我们还承接了南京旧城的一些小型地块更新项目,也将继续努力推行这种街区类型,希望能由此推动中国城市活力街道空间的复兴。
这五个研究方向中,我个人主导的是第(1)(2)(3)项,参与的是第(5)项。可以看出,我在设计中坚持的主线还是建筑材料与构造的建构研究,这条主线从当代工业化建造技术出发,延伸向中国传统建筑的现代演绎,这是我的主要发展方向。按照弗兰普顿的建构的广义概念,建构是与空间和结构生成﹑场所营造共生的。而且,面对纷繁复杂的业务类型,仅仅靠一条主线是没法“包打天下”的,我必须为我的主线拓展生长的土壤。所以,围绕这条主线,我又展开了复杂公共建筑的设计方法和教育建筑的创新空间类型这两条设计方法论和空间类型学的研究,而这两个辅线中又会贯穿着我的那条主线。
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研究结合设计,使我们邦建都市(UAG)发展得非常稳健。我们保持了公共建筑与居住建筑平衡的发展,不单在公共建筑领域获得良好的声望,而且也创立了南京最好的住宅方案设计团队。我们在公共建筑设计中注重的空间创新﹑建筑表皮精细化﹑室内外一体化等成果可以极大地促进我们住宅建筑设计的水准,提高竞争力。同时,住宅强调的人性化和体验感也反哺着公共建筑设计的进步。我们打破了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分割,参照国外的建筑设计事务所的经验来界定服务范围:前端的策划部分倾向于与专业策划公司合作,专注于建筑方案的生成;设计深化中强调各个工种的配合、控制施工图质量的审核、负责构造的设计与材料的选定、跟踪后期工地服务——提供全流程服务不仅仅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业主、保证作品品质,也同时培养了全面发展的设计团队 。
▲南京中海燕矶听潮住区
▲南京大华时代华府住区
▲南京五矿澜悦方山住区
▲徐州大华潘安首府住区
▲海口南海桃源住区
我们的平台成立十年,已经建成上百个项目,在行业里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同时也培养出18名硕士。邦建是南京获奖项最多的建筑设计事务所:据统计,自2010年来,团队共计获得国家、省部级奖项二十多项,获得了学界和社会的高度评价。
04
结 语
建筑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传统学科,虽然不断引进的新知识新体系在不断充实着这个学科,但是以培养“职业建筑师”的角度来衡量,手把手的匠人师承方式还是不可或缺的。高校体制的理论和事务所的实践应该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西方很多著名的院校在设计课教学中会聘请各事务所的优秀建筑师来做兼职教师,确保了设计教学中研究和设计的平衡。在我国建筑行业市场化之前,各个高校下属的设计院为教师提供了实践平台,也成为一个与西方制度的抗衡,为我们这些年建筑行业培养了大量合格的人才。但是,近年来,以科研论文为唯一导向的高校评估体系,加上高校设计院面临激烈竞争被迫发生的市场化倾向,已经打破了这个平衡,越来越削弱了设计课代课教师的设计实践能力,导致建筑学的学术研究和设计实践之间严重脱节。
实际上,很多毕业生已经反映学校授课和实际工作完全是两回事,业界纷纷吐槽象牙塔内外割裂严重。我最近参加几次论坛,发现各个设计机构已经做出了非常扎实的研究成果,其数据的详实和案例的生动远远不是高校里某些闭门造车的论文所能企及的。当然,由于一线设计的工程思维局限性,不通过磨合,职业建筑师也并不能直接胜任设计教学工作。其实,这种磨合对于职业建筑师来说,是很好的整理经验、将自己的实践体系化的机会。在教授学生时,“教学相长”也能让职业建筑师有很好的收获。建筑学科外沿在迅速扩大,的确需要在大学里进行综合性的教育,但是偏实践的设计课教学特别是建造方面,还是需要相当比例的有实践经验的老师进行教学——目前这方面的人才塌陷较为严重。
· 马 进 ·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南京邦建都市建筑设计事务所 (UAG)合伙人、总建筑师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南京市规划局专家库专家成员
本科就读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博士就读于东南大学,师从工程院院士钟训正先生,从事一线设计实践 20 余年,从事教学工作 12 年,并负责本科四年级教学组长的工作。曾在100余项大型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项目中担任方案主创和项目负责人,获得过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项目银质奖、江苏省建筑创作一等奖,二十余项国家级、省级奖项,并多次在国内外一流设计机构参加的大型国际竞赛中获胜。长期坚持设计实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设计研究来源于设计实践的理念,拥有丰富的设计实践经验和深厚的建筑理论底蕴。主持的东南大学 UAG 工作室已经成为成果卓著的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培养了大量优秀的硕士毕业生。
主要研究方向:大型复杂公共建筑的设计方法、教育建筑的空间类型、当代建构理论及实践运用。
专著:结合实践,发表了大量相关研究论文,并出版《当代建筑构造的建构解析》等专著。
【AT人物】精彩回顾
◆第02期:荣朝晖:北上广之外的另一种可能
◆第03期:薄宏涛:和首钢园一起走过的五年
◆第04期:凌克戈:挑战自我的方法论者
/ 《建筑技艺》学堂 /
/ 《建筑技艺》近期活动 /
/ 《建筑技艺》代理产品 /
光辉城市的VR软件云平台Mars,新增企业专属云,多人异地联机汇报功能,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 关于《建筑技艺》 /
《建筑技艺》(AT)前身为《建筑技术及设计》,创刊于1994年,国内外公开发行。隶属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崔愷院士任编委会主任。
《建筑技艺》微信现有微信粉丝330000。微信和杂志推广合作电话:010-57368776,894675596@qq.com。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建筑技艺微信
欢 迎 订 阅 《 建 筑 技 艺 》 杂 志
32元/本,全年384元,赠送四本《建筑幕墙》杂志。可在邮局订阅,邮发代号82-680,亦可在www.atd.com.cn(请认准唯一官网)通过支付宝、银行电汇等订阅。咨询电话:010-57368776。
(杂志近期主题包括:“在地建筑、木建筑、绿设计、BIM、装配式建筑、医疗养老建筑、旧建筑改造、室内外一体化设计、火车站建筑、机场建筑、超高层建筑、产业园”等,欢迎订阅)
长按识别下方小程序码直接微信订阅《建筑技艺》杂志
/ 重要启事 /
《建筑技艺》2015年推出《建筑幕墙》杂志和微信,关注幕墙技术的小伙伴可以添加关注微信号BCWjournal。
/ 《建筑技艺》代理产品 /
/ 关于《建筑技艺》 /
《建筑技艺》(AT)前身为《建筑技术及设计》,创刊于1994年,国内外公开发行。隶属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崔愷院士任编委会主任。
《建筑技艺》微信现有微信粉丝330000。微信和杂志推广合作电话:010-57368776,894675596@qq.com。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建筑技艺微信
欢 迎 订 阅 《 建 筑 技 艺 》 杂 志
32元/本,全年384元,赠送四本《建筑幕墙》杂志。可在邮局订阅,邮发代号82-680,亦可在www.atd.com.cn(请认准唯一官网)通过支付宝、银行电汇等订阅。咨询电话:010-57368776。
(杂志近期主题包括:“在地建筑、木建筑、绿设计、BIM、装配式建筑、医疗养老建筑、旧建筑改造、室内外一体化设计、火车站建筑、机场建筑、超高层建筑、产业园”等,欢迎订阅)
长按识别下方小程序码直接微信订阅《建筑技艺》杂志
/ 重要启事 /
《建筑技艺》2015年推出《建筑幕墙》杂志和微信,关注幕墙技术的小伙伴可以添加关注微信号BCWjournal。
欢迎关注建筑幕墙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