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故事】吴雨露:努力与坚持,才会让幸运眷顾你
专业成绩排名第一、平均学分绩点3.83的她,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和省政府奖学金;作为班级干部的她,曾多次获得“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等荣誉称号;作为参赛者的她,曾在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金奖……她就是来自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森林保护181班的吴雨露,2021年校长奖学金的获得者之一。很多人认为吴雨露是幸运的,但在吴雨露看来,“只有越努力才会越幸运”。
取长补短,勤学多做
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取长补短,勤学多做。”
吴雨露在分享学习技巧时直言,虽然她是一名理科生,但是数理化并不是她的长项。在理科考试中,她时常会因为难以理解知识点而失分,所以在选修课程时她选择了偏向文科的课程,希望以此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让文理科齐头并进,“让该属于自己的分数一分也不丢”。与此同时,在遇到难题时她也会经常请教老师同学,“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多请教他人也能取长补短。”
疫情期间,吴雨露参加了学院举办的“战胜慵懒,‘疫’起学习”习惯养成系列活动,每天以记录和分享生活和学习的方式参与打卡,养成自律的好习惯。对此,吴雨露表示:“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可以让人克服惰性。我相信,越自律才能越自由,只要坚持,大学绝对是一个可以‘弯道超车’的地方。
对于学习,吴雨露一直秉持着一丝不苟的态度。学习是一个枯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吴雨露学会了总结失误的原因并从中吸取教训。她认为,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很重要,当知道如何学习时,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也自然会迎刃而解。她说:“我个人认为,学习是学生的第一要义,我一直都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学有余力再参加其他活动。”
潜心科研,勇于突破
永不放弃成长的机会
大学期间,吴雨露积极参加学术研究和学科竞赛。作为第一作者,她在核心期刊《生态科学》发表了论文《木兰科6种植物叶片碳氮化学计量关系及氮磷养分重吸收特征》;多次和团队一起参加省级、国家级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并分别获得金奖和银奖。其中金奖项目《国内首创双源融合,超效率、高精准,林业有害入侵生物防治整体解决方案——中国林业绿色防控的引领者》,以双源融合引诱剂、诱捕剂等作为核心产品,打破日本技术垄断,相关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同类领域领先水平,市场前景广阔。
“自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看到了更高更远的世界。”每一次取得研究成果,吴雨露除了欣喜以外更多的是感恩,因为她深知,自己成功的背后,离不开团队的力量。
吴雨露坦言,是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让她在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里不断进步,让她学会了永不言弃。“刚上大一时,看到拿到奖学金的条件很高,感觉自己拿到的希望渺茫。很幸运在大学四年里遇到了很好的老师、很厉害的伙伴,是他们的指导和帮助让我不断地进步,在他们的帮助下我才能有机会获得各类奖学金。”
提到导师,吴雨露的语气里满是感激,“我的导师是闫道良老师,他是一个学识渊博、平易近人的老师,也是我科研的启蒙老师,是他让我了解了植物学的魅力,他努力耐心的态度一直在感染着我,也让我更加坚定要努力成为像他一样的老师。”
服务奉献,勇于作为
用行动彰显青年责任和担当
新生研讨课时,吴雨露曾受邀和学弟学妹们分享专业领域的知识,为新生答疑解惑;在专业分流方向指导会上,她全力搜寻相关资料,以便给困惑的同学们提供全面有价值的分析和参考。
在学习上,她是主动分享学习资料的学姐和前辈;在生活里,她是关心同学,为军训中的新生送去解暑饮品的好学姐……作为一名青年党员,吴雨露时刻不忘作为一名青年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在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后,同样身为90后党员的吴雨露写到:“作为当代青年党员,我们有责任也有能力肩负起为人民服务的重担,用实际行动抗击疫情。90后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用实际行动彰显了青年党员的责任和担当,我们一定能为祖国撑起一片天。青春,是用来努力和奋斗的,要让青春盛开在党和人民需要我们的地方,以国家和人民的需求为己任。”
选择林学,选择森林保护,选择科研,这条看似平坦的道路背后有着很多未知的困难,但是吴雨露毫不畏惧,“我会选择继续深造读研,坚持在林学领域深耕,为实现自己的梦想义无反顾地前行。”
星光不问赶路人,正如吴雨露所说:“越努力越幸运,结果定不负你。”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成功也总是拥抱努力的人,愿你我都能和吴雨露一样在努力后收获幸运,不负时光。
精彩回顾
浙江农林大学
图文 / 郝璞玉 吴思语
排版 / 袁菱伶
责任编辑 / 尧甜
审核 / 郝璞玉
终审 / 陈胜伟
出品 / 浙江农林大学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