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什么时候可以逃离我的家庭
从我开始记事儿起,父亲总是很凶,每每事情不如意,他便暴跳如雷。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发生在小学六年级。那次,我平生第一次和父亲起了争执。
小学临近毕业,班里都在张罗着一起来场集体毕业旅行。当班里的三位同学来邀请我一起参加时,我激动坏了,有些受宠若惊。因为离别在即,我也非常想去。
当我向爸爸提出这一要求时,他一如往常拒绝了我,在他眼里,旅行是无聊的玩意,且又白白花费金钱。按平时的习惯,我会马上转头离开的,但那一次可能是我太渴望与同学们一起话别,忘记了平时父亲的严厉,竟然又将毕业旅行的意义向父亲重申了一次,还说我有一些储蓄,不必再花家里的钱。
还没等我说完,父亲就急了,猛地一拍桌子,大喝一声“住嘴!”随之而来的,是裹挟着怒气的谩骂。我吓坏了,顿时缩作一团地,不敢再吭声了。最后幸得母亲解围,我才逃离了父亲的责骂。事后,母亲提醒我说,要尊敬父亲,听他的话,凡事小心谨慎。
我不知道类似这样的童年往事对我日后成长所造成的影响。直到后来的某一天,我参加了一次个体咨询,咨询结束之际,心理咨询师推荐我尝试下团体咨询。她说,在团体治疗中,我可以更好地认识我和家庭的关系。
在小组中,讲到母亲这一部分时,我不禁痛苦落泪,很是伤感。因为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原来我一直以她为生活的蓝本。仿效之下,我也变得毫无个性。
随着在团体咨询中对自己了解的深入,我逐步将各种事情联系在一起来分析,我看到了父亲对我的影响,也更清楚母亲在我性格形成中所扮演的角色。
我很感谢我的母亲,她对我和哥哥们爱护有加,但在一定程度上,她软弱怕事的性格使她常常很在意保护自己,潜移默化中,我和哥哥们受到了一些不健康的教导。
写到这一点,我觉察到,其实我不但对父亲昔日的管教很愤怒,同时对母亲,我也有很强的恼怒感,很讨厌她。不过,我又觉得她很可怜。想到自己居然这样批评她,我又在心里责怪自己,自己怎么这么不孝顺、这么差劲、这样没教养!真是矛盾极了。
当组员一再表达他们觉得我在小组中不投入,并表示与我有一段距离的时候,我内心实在很痛苦,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也有同样的感觉。其实我自己一直都想改善,想和别人有深交,因为我的确很孤单、很寂寞。每逢看到别人有知己,相处得如鱼得水时,我很痛苦,同时也在心底里讨厌自己。
我要谢谢组长对我的容忍,并对我所作的引导。由于我知道她并无责怪的意思,因此我鼓起勇气开始学习表达自己。
说实在话,我当时很害怕。但奇妙的是,当小组中每个人都专注在我身上时,我居然不害羞了;当有人问我怕什么时,我竟然可以很坦白地告诉他们我是害怕讲错话。
一直以来,我完全没有察觉原来童年时父亲严厉的管教至今仍然影响着我。我只知道自己虽然对事物会有反应,却总是有太多的顾虑,除了害怕自己太快回应而冒犯了人,又害怕自己误解对方的意思。
于是,我往往努力收集别人的看法,希望其中可以印证自己的观点。但由于这种种的行动,结果通常再没有机会作回应和表达。虽然我会因此感到很不畅快,却又自我安慰,美其名为慎言和谨慎小心。不过,在小组中,我发觉这是我自圆其说的处理方法,其实我是怕错,是严重缺乏安全感。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十多次小组以及对自己的问题作了认真的分析处理之后,我近日发觉自己有了不少进步。例如,我仍然很慎言,但在努力之下,我已多次在与同事或家人相处时主动发言。不但发表意见,而且偶然还可以表达一下感受。当我发觉自己减少了许多顾忌,可以较为直接、很自然地将自己想到的说出来的时候,我实在感到很舒服。我希望自己可以继续努力改进。
今天的故事来自于林孟平老师的著作《小组辅导与心理治疗》中记录的真实案例。在阅读这些故事时,主人公生命中感受的恐惧与忧虑令人心疼,但同时也总能看到,他们在穿越恐惧与忧虑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勇气和新鲜的活力。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团体中的瞬间是如此的闪闪发光。
公益团体心理咨询招募
今年9月,北京同志中心联合LL(Love & Life)团体,将推出针对于性少数人群的公益团体心理咨询。
「LL(Love & Life)团体」是一个已经运行四年多的成熟团体。通过每周1.5小时,20次的团体咨询,
我们希望可以:
提高自己的觉察、反思、领悟力
将这些能力运用于现实世界
让自己更好地去爱、去工作、去生活。
更重要的是,在这20次的团体中,我们不仅仅提升了自己,还在这之中看到了生活和生命。
价格与报名方式
本次的团体咨询,依然是北京最公益的咨询价格:150元/次,共20次。
每次只需要花费两张电影票的价格,就可以经历前所未有的体验,完成自我的改变,非常划算。
只有10个名额,手慢无!
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即可进入报名页面,填写信息并支付入组访谈费用后,工作人员会审核报名情况并添加你的微信~
“我们无需立刻看到遥远的路尽头,我们只需看到可以抵达那里的路就好了。”
——昂山素季
想要详细了解我们专业的团体心理咨询
马上猛戳「阅读原文」喔
【活动推荐】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