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谁来救活老记者?

2017-11-08 骅古 传媒圈

文丨骅古   来源丨财经记者圈(ID:caiji007)

原载于丨《南方传媒研究》


导读:时代变了,老记者就一定要成为过去吗?不是的!本文作者认为,记者年富却力不强,过早地进入“老”年、淡出新闻一线,跟本人的心态关系很大。


今日媒体人,干活工具不再是笔记本和电脑,制作的新闻产品也不仅仅是文字加图片了。信息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老记者更加需要学习和更新知识,否则只能加速老化,能力不济,恐慌也不管用。


记者到底多大年纪才叫“老”?当今传媒圈,浸淫五六年,被封或自封“资深”很正常;十年以上的,称“老”就毫不夸张了。


虽然也属一门专业,可是跟医卫、教育或工程技术等行当比,却颇为不同——起码,干新闻这一行的,不是“越老越值钱”,而是往往相反。因此,一般来说,大学毕业从事媒体工作十年八年,很多人就面临何去何从的选择了。

传媒业的变局,导致专业媒体人的地位在动摇,新闻传播不再为少数专业媒体人所垄断。人人都是记者,个个手里都有麦克风,使得专业媒体人被淹没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信息爆炸时代,专业媒体人便不可避免地被裹挟,卷入信息的工业化大生产中。而这种大生产的结果是直接导致新闻质量整体的下降,导致新闻专业主义和媒体人的专业光环渐渐消逝。

新闻专业性的滑坡和式微,往往要牵扯到记者业绩的考评。专业媒体都有一套绩效考核体系。但是,这类制度有没认真执行、执行效果怎样,则是另一回事了。


由于业绩考评往往较多地侧重于“量”——篇数和篇幅,或者是点击量和阅读量,而不是“质”——譬如实在的传播效果和良好的社会效益,于是记者业绩的考量成了量的比拼,记者的能力表现为体力而不是思考力的比拼,记者的价值便以规模生产而不是精品制作的能力来衡量。



在这样的生态中,老记者显然处于劣势。试想,你行动“稳重”、体力恢复缓慢的“老同志”三五天磨一篇,可是人家动作迅速、体能“快充”的年轻人一天“出货”三五篇。你的作品主题突出、角度独特、特点亮点鲜明,总体质量是高些,每篇值个五六百元;人家作品方方面面略显平庸,总体质量一般,每篇一二百元也不成问题。可是一个月、一年下来,“老记者”在收入方面被拉下的差距就大了。如是,让“老”人情何以堪!


其实,欠专业的业绩考评遭受诟病已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家两家的事了。业绩考评的不专业,必然导致新闻生产质量把控的失准和导向的失灵,必然影响新闻生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影响团队能力的提升和凝聚力的增强。老记者的过早退出是不是跟这考评制度的执行有关呢?

笔者无意评价哪家媒体绩效考评机制的制订是否体现了系统思维和公平意识,执行是否具有专业眼光、是否认真遵循规则,只是关注其效果,但愿能够发挥正面作用,让人心服。


老记者的过早“出局”跟官本位意识的根深蒂固也脱不了干系。官本位思想意识很庸俗很陈腐,与科学民主的现代社会主流思想格格不入,可是,以官阶衡量人的价值,在当今社会仍属相当一部分人的“共识”,能当官特别是大官,跟赚大钱一般,是有本事的体现,当然是受人羡慕和尊敬的。


以官本位的意识来考量一个记者的价值,其逻辑便是“你记者当得好,就该混个像样的职位”。于是,摸爬滚打多年捞不着一个实在的头衔,不管在圈内还是圈外走,让人难免有种拘束感。成天跟一班后辈混,是不是有点儿像个高三学生坐在小学一年级课堂一样?你大人还和小孩一道玩不?玩什么?不玩,老记者就这样无奈地被边缘化了。



如果确实有能力,而且能够发挥作用,妥善“安置”这样的老记者,也不是太难的事。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解决不当官也能享受相应待遇这一办法,是否可供参考?一些媒体设立特殊“荣誉衔”,让部分业务拔尖但无领导职务的记者编辑享受较为体面的薪酬待遇,也是留住人才的有效措施。

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却是,更多的老记者在体力劳动的比拼中越来越感觉无力。“干这么多年还是个记者啊?”面对这样的询问,谁不感到难堪?!

老记者之所以越来越少,除了“老兵”的被废被淘汰,还因“牛人”纷纷退到了幕后。部分能力特别强、业绩特别突出的媒体人,很快脱颖而出,担任了领导职务。因为忙于会议、管理和指挥调度,他们再也不能在新闻最前线冲锋陷阵了。

媒体工作是需要积累的。不管知识、资源,还是经验,都要经历时间的积淀。无师自通的天才和少年英雄毕竟属于极少数。我们没必要拿西方哪家媒体哪个记者或者主持人多大年纪还活跃在第一线、每年参加两会采访的外媒有多少大叔大妈级的记者,也不必列举当年采访马航事件中多少小鲜肉记者摸不到发布权威信息的核心机构的门,只能采访同行,获取二手资料等“趣事”。


思维的新与旧、能力的强或弱不能简单地以年龄划等号。某些老记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眼光的确特别犀利,突破能力特别强,提炼主题、选择角度和表现手法也有独到和老辣之处,某些方面甚至成“精”了。


只要善于学习、善于积累和利用积累,记者职业生涯是可以延长的。从前记者当到退休的,并不罕见。笔者同单位的一位前辈就是退休后返聘继续当记者多年,而且仍然不停地上山下乡、进村入户,成天忙得不亦乐乎,作品不少,并且篇篇反响和社会效果都不错。



所以笔者认为,记者年富却力不强,过早地进入 45 28400 45 13047 0 0 4629 0 0:00:06 0:00:02 0:00:04 4629“老”年、淡出新闻一线,跟本人的心态关系很大。今日媒体人,干活工具不再是笔记本和电脑,制作的新闻产品也不仅仅是文字加图片了。


信息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老记者更加需要学习和更新知识,否则只能加速老化,能力不济,恐慌也不管用。我总觉得,只要脑力没有退化得太严重,老记者的思考力是应该好好利用起来的,因为操作某些题材譬如体现历史纵深感的报道,他们或许还有优势。


如果坚持读书、坚持研究问题,主动与年轻人为伴、以新锐为师,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跟上传媒发展步伐,利用积累资源、发挥自身特长,是不是可以继续有所作为呢?胸怀新闻理想,而且身体状况不算差、学习能力未丧失的“老”记者,谦虚点、老实点,觅得较好材料,制作新闻精品,并且找到用户、精准服务用户,你的价值不就凸显了?


时代变了,老记者就一定要成为过去吗?不是的!

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是报道。如果做报道的人不能与时俱进,业务能力停滞不前、专业水准等同业余,无论当官与否,不敢“出手”,媒体圈不见老记者,便是再正常不过了。

激情燃尽,不愿拼搏,荒废了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这样“老”去的记者没人能够救“活”。


推荐文章,点击标题阅读

芒果台走心文案又来了!

起底大剧营销:一线卫视急追视频网站

各大剧目纷纷宣称“收视第一”,究竟谁才是第一

第一代“新媒体”已经老了,谁将主导我们读什么内容

未来将至,人们更需要科技,还是更需要娱乐?

这个暑假,电视观众在老去,视频观众正年轻


-完-


长按二维码识别,一键关注传媒圈公号

《传媒圈》微信自媒体平台,是一个领先的聚焦传媒、影视、品牌、营销等领域的信息库和智慧库,36万勤于思考人士的品质之选。

如希望交流,请加个人微信号:dianyingquan。


觉得不错,请点赞和分享朋友圈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