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全球66%千万美元广告选择电视:2018电视广告开支将会增长

2017-12-11 苟于清 传媒圈

编译丨苟于清    来源丨德外5号(ID:dewaiwuhao)  

原载丨WARC    作者丨WARC


营销数据服务商World Advertising Research Center(WARC)最新发布的《全球广告趋势报告》及对WARC大量的案例研究数据表明,获得成功的高预算广告中,约有2/3都是在电视上投放的。

 

WARC自1980年起开始发布针对全球广告支出的年度报告,对全球96个国家和地区的广告监测组织和行业机构进行问卷调查,报告涵盖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广播、电影、手机和户外广告等多种渠道。

 

报告显示,近几年来,电视渠道的广告投放趋势平稳,与之呼应的是电视广告在全球广告支出中占有的份额同样保持稳定,在监测的所有投放渠道中继续排名第一。


电视广告的占比有轻微下降,但仍在所有渠道中排名第一,图片来自WARC


根据广告估值约占全球2/3的12个关键市场(包括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中国、法国、德国、印度、意大利、日本、俄罗斯、英国和美国)的数据,2016年电视广告以1418亿美元的金额占到了广告总支出的34.9%,虽然比起2010年峰值的40.5%有所下降,但在过去十年里只跌了0.9%。


而研究显示,随着广告总预算金额的提升,分配给电视媒体的预算比例也随之提高,数字渠道的广告预算比例则有所降低。预算在50万美元以下的广告平均有8%是在电视媒体上投放,金额为50万到1000万美元之间的中等预算广告在电视媒体投放的比例则提高到了25%至60%,而1000万美元以上的高预算广告约有66%都是投放在电视上。


约66%获得成功的高预算广告都选择了电视渠道,图片来自WARC

 

此外,WARC对全球媒体机构的调查显示,2018年电视广告的开支将会增长,在全球范围内,时长30秒的电视广告每千人成本(CPM)平均会有5%的上升。


相关链接:

“广告投放回归电视”到底说的是什么?

文丨翟鹏    来源丨央视广告经营管理中心


“广告投放回归电视”到底说的是什么?这个题目实际上是个伪命题,广告投放的潮流从来没离开过电视媒体,所以谈不上回归。真正回归的应该是广告主的媒介观,是经过市场考验后对电视媒体价值的再认识。


一、解决广告界的哥德巴赫猜想——品效合一

                             

(1)重视媒体品牌是对品效脱节的修正


受众契合度、性价比、流量是媒体“效”的范畴,这是营销人员花钱办事一定要首先考量的指标,根据CTR多年的连续研究,这三项一直稳定的居于前位;而作为“媒体之所以是媒体”的重要维度“媒体形象和媒体影响力”在过去几年中一度被营销人员有意无意的忽视,因此广告在实际的反馈中出现了“品效”脱节的问题。


2017年开始,媒体的品牌形象重新回归到广告主选择媒体的重大考量中,这是对品效脱节的修正,也是对真正的媒介价值的回归——媒体不只是“传播介质”,只有品牌影响力的平台才有资格称媒体,才能品效合一。



(2)媒体对于实际购买行为的影响


事实上,被广告主长久以来忽略的一个谜题是,在品效的追求中,即使是在“效”的范畴内,比如性价比,流量的评估中,也解决不了受众“购买行为倾向”的问题。


这就广告界常说的“广告费的一半去哪儿了?”的哥德巴赫猜想。同样的收视率,或者同样的点击率,是否代表有同样的购买行为倾向呢?大正市场研究给出了媒体品牌价值在其中的重要影响,即通过联合分析的方法,计算出在不同媒体投放广告所带来的“偏好份额”来评估消费者“购买行为倾向”;不同媒体的收视率和广告效果的相关性也有了清晰的表现:



追求品效合一是广告的归宿,电视媒体是广告主的选择,这个趋势,权威的研究机构的调查结果都给出了论证和支持,也是市场实践的结果。


二、历史是个圈——大屏回归和受众迭代


(1)有效的注意力在哪里,广告才会在哪里


大屏的地位也是小屏永远无法取代的,大屏无论是伴随式收看,还是认真围观,都是轻松而正面的,而小屏给人的感觉总是给人分散而疲惫的。手机族,低头族这种脆弱,消极的注意力关系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必然会得到反省和改善。


2017年广告主的预算分配体现了对大屏的青睐,CTR数据显示,电视屏占比最高,广告年度预算在亿元以上的企业,广告预算占比平均超过65%;广告预算在5亿以上的广告主选择智能大屏(OTT/IPTV)的投放的比例近半,未来会有爆发式增长。


电视的先天的优势就是大而优,这种轻松的感官体验给了讲故事一个很好的语境,让故事更有整体感,更让人乐于接受,更让人印象深刻。这是媒体环境差,干扰度高,广告碎片化,广告回避率高的小屏永远做不到的。


(2)受众迭代让电视永葆生机


都说新成长起来的一代是互联网原住民,但是忘记了他们也是电视媒体的原住民,他们对于媒介的态度遵循的还是“使用和满足”理论,什么有用就选择什么,而忠诚度和粘性都在逐步下降。因此只能说电视受众和互联网受众的交集越来越大,而不能说受众从这个媒介流失到那个媒介。


电视多年来稳定的开机率和收视率恰恰说明受众池是活水,而不是老年人在贡献,因为电视节目永远是面向全体受众的,尤其是主流消费群体。


受众是成长的,是周期的,他们在成长中不断选择媒介,就像你不能指望打“王者荣耀”的小朋友去关注《海峡两岸》,然而他成长到可以在严肃内容面前坐下来的时候,他可能已经冷漠了曾经的热爱。所以无论个人,还是一代人,某个时刻,都会和电视相伴,都会回到电视。


三、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媒体环境


通常来说,媒体环境就是指广告环境,就像雾霾环境让厌恶担忧一样,好的媒体气候会让广告投资商觉得安心,可以说,媒体环境系数直接影响广告投资市场中的安全系数。


从去年开始,净化媒体环境和限娱开始愈加严厉,广电总局继去年6月出限令对网大、网剧、网综进行严管后,今年又推政令,全部限制明星参与的真人秀进入黄金档,旨在净化荧屏,鼓励文化类,创新性节目引导潮流。


无限的迎合商业和庸俗娱乐只会惹怒社会舆论,失去受众支持,失去广告主在风险评估中的信任票。有责任的电视媒体应该有自觉,自醒,作为主流媒体的央视一直珍视自己的媒介环境,坚持做有品质的清流节目,或许会寂寞,但回报总会到来。2017年上半年,央视广告刊例花费逆势上扬9%,品牌数量增加31%,收视时长增长16.4%;可见广告主在投资评估中不仅认可的是你的ROI媒介价值,还有持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一句话总结:当我们说“广告投放回归电视”这个商业意味浓厚的话题时,我们其实说的是媒介观。如果把媒体人格化,那就是他的魅力、他和别人的关系以及我们对他的期待。


推荐文章,点击标题阅读

这支广告让我果断放弃iPhone X

起底大剧营销:一线卫视急追视频网站

各大剧目纷纷宣称“收视第一”,究竟谁才是第一

第一代“新媒体”已经老了,谁将主导我们读什么内容

未来将至,人们更需要科技,还是更需要娱乐?

这个暑假,电视观众在老去,视频观众正年轻


-完-


长按二维码识别,一键关注传媒圈公号

《传媒圈》微信自媒体平台,是一个领先的聚焦传媒、影视、品牌、营销等领域的信息库和智慧库,36万勤于思考人士的品质之选。

如希望交流,请加个人微信号:dianyingquan。


觉得不错,请点赞和分享朋友圈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