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进入下半场,电视媒体还有机会吗?
文丨戴元初(“北京时间”新闻中心总监)
来源丨视听界(ID:jsbc-shitingjie)
当整个传媒生态发生彻底改变,信息消费的主要终端既不是报纸也不是电视,甚至也不是PC端,而是移动终端——手机的时候,媒体内容价值的重心已经发生了根本的迁移。
这一点已经被无数媒体界同仁充分感知到了:无论是市场竞争力还是舆论影响力,都无法通过曾经的内容生产逻辑自然获得了。于是,以媒介融合为主要路径的媒体转型成为包括电视媒体在内的中国传统媒体寻求绝地突围的重要方式。
然而,在移动互联时代到来之前的新媒体舆论场话语权争夺中,由传统主流媒体转型或是建设的新媒体似乎没有获得太多的竞争优势,人们在互联网空间中能够接触到的主流媒体信息主要是具有某些政策壁垒的领域,其他领域,总体而言,因为众多用户生产内容(UGC)的鲜活、接地气、互动性好而占尽了风光。
也正因为如此,那些以集聚网民智慧的社交媒体平台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就这个意义而言,电视媒体在迄今为止的媒体融合尝试中,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范本,即便是芒果TV也很难说成功。
今天,当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和手机网民占网民总数的百分比都接近极限的时候,曾经以粗暴的方式野蛮收割用户注意力的方式越来越显得捉襟见肘,曾经很风光的市场化网络平台也同样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
在这样一个被学界和业界公认的进入互联网发展下半场的游戏场景中,电视媒体还有机会吗?结合最近一两年国际国内媒体同行的实践探索和理性反思,基本可以得出肯定的答案。
当然,说有机会不等于电视媒体在新一轮内容生产与传播的竞争中必然胜出,而是说,如果电视媒体能够抓住机遇,主动进入媒体深度融合的空间中,突破思维定势和内容生产的传统逻辑,有可能实现弯道发力从而与其他新生代媒体平台并驾齐驱,甚或弯道超车的效果。
所谓深度融合,本质上讲就是一次异地重建的过程。突破思维定势和传统的内容生产逻辑,就是要真正跳出原来熟悉的传统媒体生态圈,在全新的媒介生态中涵养自身的新媒体秉性,逐渐让自己从网络访客转化为网络新居民,并通过内容生产流程再造、团队结构重塑、新鲜血液引进等方式,建构起一个全新的内容生产、分发和用户黏性保持的运作机制。
在这样的运作机制下,一家媒体就是一个对于新传播生态保持高度敏感的有机体,它会随着媒体技术的进化升级而保持同步进化。
具体而言,一家传承了电视媒体基因的新型媒体,会始终保持对新媒体技术进化的敏感,当技术驱动的内容生产手段出现风口级应用的时候,毫不犹豫地将其引入内容生产流程,并将其改造为新闻内容生产的全新工具:
当直播作为众多商业网络平台培养网红主播、吸引用户关注,增加平台流量手段,资本和人才蜂拥而入的时候,有责任感的新型主流媒体,特别是脱胎于电视媒体的视频主流媒体,理所当然地应该汲取网红主播们在各类直播平台上赢得围观者关注的内在技巧和操作逻辑,从而形成重大事件和突发新闻传播的新媒体直播模式。
同样的方法也可以移植到短视频的应用。当短视频作为网络发展的又一个风口级应用出现的时候,它的主要优势在于其碎片化的内容可以充分填充用户的碎片化时间,而生产主体是广大网络用户。脱胎于电视的新型视频媒体则应该通过专业化改造,以新闻短视频的方式使其成为新闻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工具。
上述转化已经在先进的媒体转型探索者中有初步成功的尝试,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京报在新闻短视频领域做得风生水起,“北京时间”、浙视频在视频直播领域多有建树。
虽然现在说它们是成功范例还为时尚早,但是,它们对于新媒体领域的敏感,并以新闻媒体的职业态度对网络内容生产手段进行专业化改造,同时对内容生产流程按照网络传播规律进行重塑的做法,大体是符合媒体深度融合的方向的。
假以时日,真正具有互联网精神且秉持电视媒体主流价值传播使命的新型主流媒体是可以期待的。
推荐文章,点击标题阅读
-完-
长按二维码识别,一键关注传媒圈公号
《传媒圈》微信自媒体平台,是一个领先的聚焦传媒、影视、品牌、营销等领域的信息库和智慧库,36万勤于思考人士的品质之选。
如希望交流,请加个人微信号:dianyingq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