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郝圆 2018-06-01

文丨郝圆    来源丨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

(ID:lanjingcj)


5月4日,3岁的小朋友王凤雅小朋友因视网膜母细胞瘤不幸去世。


她的家人来不及悲伤就被互联网迎面扑来的满腔义愤包围,“诈捐”、“重男轻女”、“为了儿子,虐待女儿”……王凤雅一家人被几篇互联网推文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然而,如今“新闻反转”似乎已经成为热点事件中的规定动作。随着调查一步步深入,真相浮出水面:王凤雅的父母不存在诈捐行为,一些媒体、自媒体也删除了之前的报道。


在这一场互联网大V对王凤雅一家的“舆论围猎”中,每个人都是输家,有着无法掩饰的焦虑与恐惧。


从《王凤雅小朋友之死》到《农村家庭的残酷现实》

 

2017年9月,河南省太康县2岁半的王凤雅被查出视网膜母细胞瘤,家人利用多个网络众筹平台为她募捐,5月4日,王凤雅小朋友不幸去世。


当日,自媒体“有槽”发布一篇名为《王凤雅小朋友之死》的文章,称王凤雅父母用众筹募得的15万善款带着儿子去北京治疗兔唇,却放任女儿的眼病不断恶化。这篇文章瞬时点燃了网友的情绪,网友针对王凤雅的父母提出两点“指控”:


图片来源:知乎


1.“诈捐”:王凤雅家人收到15万捐款,却并未对女儿积极治疗。


2.“重男轻女”:王凤雅家人拿女儿的善款去为儿子治疗兔唇。


在几位大V的“煽风点火”下,这场舆论之火烧得越来越旺。


作家陈岚在微博实名报警,称3岁女婴王凤雅疑似被亲生父母虐待致死。


图片来源:微博


漫画作者“卷卷”也因此在自认为掌握了“小凤雅事件真相”的情况下,虚构诸多情节,用长漫画的形式讲述“小凤雅的悲情一生”,家人重男轻女、虐待凤雅的画面跃然纸上,从感官上进一步刺激着大众的神经。



果壳网主笔游识猷则在微博评论此事,“这是诈骗。这是遗弃。这是杀人。” 引爆了微博超过11万的转发。


正当网友义愤填膺的喊着“天堂空荡荡,恶魔在人间”时,关于红星新闻、丁香医生则渐渐揭开了事件的另一面。


据红星新闻报道,王凤雅弟弟治疗在前,且费用全部来自嫣然天使基金,不存在挪用捐款可能。与此同时,根据众筹平台披露,王凤雅家人在“水滴筹”真实募集的善款只有3.8万元。自媒体丁香医生通过实地走访,写成《王凤雅之死:农村家庭的残酷现实》一文,还原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在面临一个全然陌生的癌症时,所作出的无奈选择。



舆论从集体愤怒转向集体怜悯,只用了不到一周……这背后究竟是谁在做推手?


“诈捐叙事框架”下的流量收割

 

在本次舆论反转中,作家陈岚、漫画作者卷卷、果壳网主笔游识猷是三个关键节点,她们在媒体上共同构建了“诈捐”与“重男轻女”的叙事框架。


从章子怡诈捐门开始,“诈捐”成为了最容易激怒网友的一个符号。它所代表的不是单纯的欺骗,而是伪装弱势,恶意利用他人同情心,可谓罪加一等。当“诈捐”发生在贫困的农村患病女孩家庭时,弱势更弱,恶意愈恶,最容易击中网友的“围观式正义感”,在发泄情绪几乎零成本的网络环境,舆论压力如洪流一般倾覆。


不知何时起,只要儿子、女儿的字样同时出现在一个“负面/悲情事件”中,围观者很自然地就会脑补“重男轻女”的情节,在全世界女权运动日益兴盛之时,任何疑似“重男轻女”的观点与行为都将在互联网平台引发巨大反弹。



而这两种叙事框架的内核都是“愤怒情绪消费”。


愤怒是最容易被激起的一种情绪,在这种状态下人们很容易失去理智,尤其是在互联网匿名的情境中“愤怒”变得更加简便易得。每一起公共事件都将掀起群体性愤怒,在发泄感情的过程中新闻事件中本应最重要的事实退居二位,观点与情绪成为最容易收割流量的利器。


公共事件中匆忙发声尖锐评论的自媒体往往就是利用了网络传播的这一特点,而网民总是很容易被媒体的舆论所引导,就这样在一次次新闻反转中,网友真情实感的义愤填膺也变得一文不值。

 

新闻反转背后的焦虑与恐惧

 

每当新闻反转时,自媒体人或许比谁都焦虑、都无奈。


经过内容创业巨大红利期,阅读量下滑、粉丝增长放缓,以“写字”为生的自媒体人面临着生存危机,短视频的兴起与频繁的封号潮更是加剧了这种焦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抱着“对韭当割”的心态追逐热点,“快速反应”、“噱头十足”是这种生存法则下的最高奥义。


越来越多的新闻反转也让人们对媒体的信任彻底崩溃了,在这个“后真相时代”,作为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受众似乎已经接受自己永远不会知道“全部的真相和真相的全部”这一现实,甚至渐渐地对于事实不再苛求,转向寻求情感的共情。


“我们开始不在意谎言,不担心说谎的危害,而更多地去关心某种主张所包含的情感因素,以及这种主张对个人的价值。”《卫报》专栏作者马修·德安科纳这样描述“后真相时代” 特征。焦虑的自媒体与容易恐慌的网友不谋而合,于是,情感泛滥,事实已经不够用了……


好的文章,要体察到人性的痛点,表达大众的情感共鸣,但作为掌握关键话语权的自媒体人,首要一点应该是尊重事实,“不要急着评判其他人,要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你所拥有的特权。”


下一次,可不可以慢一点?



推荐文章,点击标题阅读

慎海雄:央视要用科技和创意吸引年轻受众

中国广播电视的春天来了?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变迁

谁在打造抖音红人?

别了,报纸

慎海雄: 央视新媒体要努力让网民爱不释手

新华社网红编辑:通稿到“爆款”只一个好标题

演员黄勃,受邀进中南海参加座谈,他凭什么

蔡伏青新任广东广播电视台台长,张惠建卸任

“咪蒙”也要学习广告法,工商将监测千个公众号

2018年,中国广电行业七大非典型猜想!

媒体融合进入下半场,电视媒体还有机会吗?

未来将至,人们更需要科技,还是更需要娱乐?


-完-


长按二维码识别,一键关注传媒圈公号

《传媒圈》微信自媒体平台,是一个领先的聚焦传媒、影视、品牌、营销等领域的信息库和智慧库,36万勤于思考人士的品质之选。

如希望交流,请加个人微信号:dianyingquan。


觉得不错,请点赞和分享朋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