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期刊目录|《世界宗教文化》2020年第6期中英文目录及摘要

世界宗教文化 社科期刊网 2021-02-06



世界宗教文化

2020年第6期


双月刊。1980 年创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主办。本刊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核心期刊。

投稿邮箱:religion@cass.org.cn

本刊不以任何形式收取版面费


中文目录

特 稿

历史必然性与文化创新性

——关于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的理论逻辑及实践路径

郑筱筠(001)


理论前沿 数字人文与互联网宗教

互联网宗教研究与治理:上层架构、中层策略与落地路径

释明贤(008)

竺佛念所“译”大乘经典的计算机辅助文本分析研究

林 乾 何书群(016)

互联网宗教传播与国家安全的关联性探讨

——以受众与传播效果理论为视角的分析

赵 冰(023)


专家论坛 东南亚宗教

东南亚华人基督宗教社团的特性及其对民心相通的贡献

张 鹏 杨林坡(030)

马来西亚华人传统宗教认同的差序性

——以吉隆坡一场道教化中元普度为中心的考察

刘守政(035)

早期伊斯兰复兴运动在新加坡的发展及其影响

辉 明(042)


国际视野 古代环地中海宗教思想 

希伯来圣经中的亚舍拉女神研究

舒 也 高雅坤(051)

埃及《门户之书》中的奥西里斯神话与“玛阿特”

李 川(059)

米哈伊尔·普塞洛斯《编年史》中的神学观念与古典因素

赵法欣(066)


现状研究

近十年(2011—2020)中国宗教学“三大体系”的发展路径

黄 奎 石衡潭 刘国鹏 晏琼英 吕其俊 向 宁(074)

推进宗教中国化的理论探索

王潇楠(088)

“政规教(信)随”范式下的民间信仰治理

——以福建闽南地区为例

王超文(096)

滇藏缅印交界区宗教文化互动的耦合机理

——基于贡山县丙中洛地区的探讨

李佩燊 周智生(102)


学术专题 宗教实践与理论

尼耶舍:走向“梵我合一”的方便法门

周广荣(110)

论犹太教的祈祷及其修行功能

陈玉梅(120)

认知理论视域中的唯识“五位百法”

——以《大乘百法明门论》为中心

景满华(126)


深度解读

“三教论衡”摭谈

普 慧 易 斌(134)

论太公信仰与唐代武庙的创立

王 博(140)

伊斯兰教中国化的文化融合传统

——以山东学派为例

冯 峰(148)

新文化运动前后基督教与唯科学主义的建设性对话

杨 宏 马青云(156)


学海扬帆 神山与圣山信仰研究

中国古代时空体系中的泰山

刘晓峰(163)

蓬莱、方丈和瀛洲三神山命名的含义

杜玉俭(170)

从发现到定型:五台山圣山认同的形成

王国棉(177)


老挝琅勃拉邦佛寺建筑艺术

董若雨供稿(封二)

比利时梅赫伦耶稣升天庆典

李 想供稿(封三)

泰国曼谷黎明寺

西 庵供稿(封四)


本期英文目录

梁恒豪翻译

2020 年第1—6 期目录

(185)


内容提要

历史必然性与文化创新性

——关于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的理论逻辑及实践路径

郑筱筠


内容提要

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中国共产党总结1949年以来宗教工作的成功经验作出的科学论断,是党的宗教工作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宗教中国化发展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表明,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既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深化的历史过程。本文拟从历史必然性和文化创新性作为切入点,对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展开论述。

关 键 词

宗教中国化 理论逻辑 实践路径 历史必然 文化创新

作者简介

郑筱筠,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世界宗教研究系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邪教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互联网宗教研究与治理:

上层架构、中层策略与落地路径

释明贤


内容提要

科技与宗教的结合,让“互联网宗教”呈现出一门当代显学的发展潜质。从宗教界一线实践出发来看,互联网宗教的研究与治理有必要在上层理念架构上确立认识论基础、可行性基础和发展目标;在中层行动策略上厘清技术优越性与技术边界,在技术和价值之间实现制衡;在落地路径上及时总结现有的实际操作经验,清晰而务实地提出需求并满足需求。展望未来,互联网宗教更要把握时代机遇、肩负历史使命,为构建实体与虚拟双重世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可能性与可行性。

关 键 词

互联网宗教 宗教视角 舆情监测 命运共同体

作者简介

释明贤,武汉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市政协委员,武汉石观音寺住持。



竺佛念所“译”大乘经典的计算机辅助文本分析研究

林 乾 何书群(Michael Radich)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计算机文本分析工具TACL 全面地分析了竺佛念的《十住断结经》《菩萨处胎经》《中阴经》和《菩萨璎珞经》,在《十住断结经》和《菩萨璎珞经》中发现较多的抄袭内容,并通过分析这几部经文中的不同寻常之处,认为这四部经有可能都是竺佛念自己编写而不是翻译的。

关 键 词

竺佛念 大乘佛经 疑伪经 说法师 计算机文本分析

作者简介

林乾,青岛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何书群(Michael Radich),海德堡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互联网宗教传播与国家安全的关联性探讨

—以受众与传播效果理论为视角的分析

赵 冰


内容提要

当前,互联网宗教传播正在成为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中的一个新变量。其在促进中国宗教自身发展,向公众展示中国宗教推动社会和谐、进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在特定条件下具备引发国家安全风险的能力。对此,本文将从互联网传播的受众与传播效果两个角度出发,尝试从理论角度探讨互联网宗教传播对国家安全的潜在消极影响及作用机制。

关 键 词

互联网宗教 国家安全 总体国家安全观 群体极化 沉默的螺旋

作者简介

赵冰,法学博士,上海电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上海高校智库复旦大学宗教与中国国家安全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东南亚华人基督宗教社团的特性及其对民心相通的贡献

张 鹏 杨林坡


内容提要

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在沿线国家和区域的推广,侨务和宗教领域的公共外交与中国国家形象、经济发展及海外利益之间的关联日益密切,具备跨区域、跨族群、跨文化属性的东南亚华人基督宗教社团也尝试依托中国-东盟公共外交网络积极促进民心相通。我国不仅应该将此类社团视为周边命运共同体构建进程当中的特殊资源,而且需要将政府主导的传统公共外交与民间机构开展的非传统公共外交结合起来,以期更加积极有效地为中国外交服务。

关 键 词

公共外交 中国-东盟关系 华人社团 基督宗教

作者简介

张鹏,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博士;杨林坡,北京语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中共中央党校法学博士。



马来西亚华人传统宗教认同的差序性

—以吉隆坡一场道教化中元普度为中心的考察

刘守政


内容提要

马来西亚的道教仪式专家经常参与各地社区的中元普度仪式,但有简化处理和深度参与两种面向。通过对2019年吉隆坡某次为期三日的道教化的中元普度仪式进行分析,发现在遵循原乡道教仪式传统程序的基础上,本场普度仪式突出了闽南道教传统深度参与族群宗教认同与构建的特色。与槟城地区中元普度相比,一个突出小族群原乡宗教传统认同取向,一个淡化传统佛、道地位且走向社区宫庙联合,展现为华校、华教等公益事业服务新特点。槟城中元普度的联合宫庙,甚至开始融入到更大规模的以正一派和全真道为认同取向的华人“道教化”运动。可见,马来西亚华人传统宗教认同呈现出一种差序性特征,至少可分三层格局,其中族群宗教认同是基础,民间宫庙的联合次之,最后是全国性的道教化运动。

关 键 词

吉隆坡 闽南籍族群 中元普度 道教

作者简介

刘守政,华侨大学海外华人宗教与闽台宗教研究中心副教授。



早期伊斯兰复兴运动在新加坡的发展及其影响

辉 明


内容提要

19世纪后期,伊斯兰复兴主义思潮从中东传入新加坡,它的早期发展阶段在穆斯林社会内部引发了一场以宗教为名义的社会政治运动。起初,阿拉伯人和土生爪夷发起的马来语宣教运动促进了马来民族的形成。进入20世纪后,伊斯兰复兴运动发展成为伊斯兰现代主义改革运动,促使马来社会从宗教阶段发展到政治阶段,从此马来人的政治发展进入了民族主义新阶段。

关 键 词

新加坡 伊斯兰复兴运动 阿拉伯人 土生爪夷

作者简介

辉明,深圳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



希伯来圣经中的亚舍拉女神研究

舒 也 高雅坤


内容提要

在古代近东地区的神话信仰中,有着一位亚舍拉女神,它体现了古代近东地区的原始母神崇拜。古代近东地区的阿提拉等不同的女神形象,被认为是亚舍拉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神话中的不同形态。在希伯来圣经中,保留着亚舍拉女神崇拜的一些痕迹。古代犹太教奉行雅威一神崇拜,这一一神信仰排除了亚舍拉女神等其它神灵。在犹太教推行一神信仰的过程中,亚舍拉女神被有意遮蔽、排斥和掩盖了。

关 键 词

亚舍拉 原始母神 希伯来圣经 女性主义

作者简介

舒也,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高雅坤,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



埃及《门户之书》中的奥西里斯神话与“玛阿特”

李 川


内容提要

《门户之书》中“天平”仅见于奥西里斯的审判大厅,隐喻幽都审判的公正。奥西里斯的公正以其神话为基础,它将死亡问题放置到伦理学的、价值论的框架中予以重审。这种伦理转向通过引入审判神话改变了拉神的神话传统。能否遵循玛阿特而生活,乃审判神话之钤键。玛阿特兼顾自然秩序和人伦秩序两端,以神话的方式含蓄地点出了人的应然存在状态。这种建立在神明原则基础上的信仰伦理学只是在理论路线上有所改变;在实践上则具有妥协性和两面性;“神道设教”或“神道助政”是其基本的思想面貌。

关 键 词

《门户之书》 奥西里斯 玛阿特 神明原则

作者简介

李川,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米哈伊尔·普塞洛斯《编年史》中的神学观念与古典因素

赵法欣


内容提要

米哈伊尔· 普塞洛斯的《编年史》是11世纪拜占廷帝国的一部史学名著,其吸引力不仅在于作者提供给我们的重要历史信息以及独特的撰史方法,更在于书中所体现的看似矛盾的思想立场。一方面,这部《编年史》中浸染着浓厚的基督教神学观念,但同时还有大量作者对古希腊、罗马作家的模仿及对古典知识的运用,这两者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者历史观念的生成。《编年史》中神学观念与古典因素的结合具有历史合理性,同时也体现了拜占廷文明所具有的特殊性。

关 键 词

基督教 古典文化 拜占廷文明 中世纪

作者简介

赵法欣,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近十年(2011—2020)中国宗教学“三大体系”的发展路径


编者按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5.17讲话”精神,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谢伏瞻院长关于繁荣我院哲学社会科学、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简称“三大体系”)的指示,本刊曾编发了世界宗教研究所学部委员与资深学者的评传、访谈与专题论文,就构建与发展中国特色宗教学“三大体系”的历史进程与经验进行总结与反思,引起宗教学界强烈反响。兹刊发本所中青年学者就近十年来宗教学“三大体系”发展路径的回顾与展望所做的一组笔谈,以展示新时代中国宗教学研究应该禀持的继承性、时代性、专业性与创新性原则。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的守正创新

黄 奎

黃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邪教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基督教学科的理论创新与学术研究

石衡潭

石衡潭,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


天主教研究的外拓与内化

刘国鹏

刘国鹏,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


苏非主义研究取得新进展

晏琼英

晏琼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佛教研究的突破及热点

吕其俊

吕其俊,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宗教学与数字人文研究的新趋势

向 宁

向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数字人文宗教与宗教舆情研究室助理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邪教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推进宗教中国化的理论探索

王潇楠


内容提要: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对宗教中国化概念内涵、目的、行为主体、具体操作方案等问题的研究情况,提出了相关看法。要在实践层面推进宗教中国化,要求我们进行更加深入的国情调查,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操作方案。

关 键 词:

宗教中国化 理论探讨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作者简介:

王潇楠,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



“政规教(信)随”范式下的民间信仰治理

—以福建闽南地区为例

王超文


内容提要

福建省的民间信仰治理经验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强的示范效应。近年来,中国宗教治理机制呈现出一种“政规教(信)随”的新范式,福建特别是闽南地区的民间信仰治理工作,一直在不断地进行创新性的探索。泉州、漳州等地结合自身实际,在城市化进程和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实现了民间信仰的导之有序和治理的行之有效。这些案例既呈现了闽南民间信仰的变迁形式和发展态势,亦为我国的民间信仰事务走向善治、良治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地方性经验。

关 键 词

民间信仰 治理 闽南 政规教(信)随

作者简介

王超文,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暨巴哈伊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滇藏缅印交界区宗教文化互动的耦合机理

——基于贡山县丙中洛地区的探讨

李佩燊 周智生


内容提要

怒江州贡山县丙中洛镇地处横断山腹地,有10多个少数民族交错杂居,民族民间信仰与藏传佛教,东方宗教文化与西方宗教文化在这里融汇共生,是滇藏缅印交界区的多元文化共生的缩影。文章以微观的视角窥探宏观的多元文化互动,通过对丙中洛不同宗教文化之间在历经相互摩擦、碰撞后最终与当地文化元素互动共生的分析,探讨了多元宗教文化互动的内在耦合机理。

关 键 词

丙中洛 宗教文化 互动 耦合机理

作者简介

李佩燊,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讲师,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周智生,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博士生导师。



尼耶舍:走向“梵我合一”的方便法门

周广荣


内容提要

尼耶舍是印度怛特罗宗教常用的本尊敬拜科仪,通常指瑜伽行者口诵真言,调整身姿与呼吸,用手将代表本尊的梵语声字,如种子字、真言、根本字母等,布列于身体的各个部位,使众神及其神格属性皆备于行者之身,达到“神我合一”的境界或目的。本文通过考察怛特罗教经典中尼耶舍事仪的形态与类型,认为吠陀时代的“梵我合一”思想、六派哲学时代的“声常住论”,以及南印度经典湿婆派悉陀医学的“肉身观”,构成了尼耶舍法门的思想基础。

关 键 词

尼耶舍 怛特罗 梵我合一 声字实相 字母安神

作者简介

周广荣,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副主任,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



论犹太教的祈祷及其修行功能

陈玉梅


内容提要

犹太民族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撑是其民族宗教,而犹太教的祈祷在其信仰中则有着独特意义,这一跨越几千年的宗教表达和宗教现象,作为一种主要方法和精神路径,维持着犹太教的持久活力,支持着犹太民族整体的精神修行。本文通过对犹太教祈祷的深入分析,阐释其内在运行机制和修行功能,以及对犹太民族发展的持续影响,由此也为我们拓展思维方式提供相应的参考借鉴意义。

关 键 词

犹太教 祈祷 修行 敬畏

作者简介

陈玉梅,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认知理论视域中的唯识“五位百法”

——以《大乘百法明门论》为中心

景满华


内容提要

《大乘百法明门论》中的“五位百法”涵盖了人认知过程的全部范围,隐含着完整的认知逻辑,其中认知的整体功能结构是心王法,认知的具体作用过程是心所法,认知的对象包括具体的色法、抽象的心不相应行法和本质的无为法,认知的目的是体认人、法两种无我性;“五位百法”在佛教的“见—行”实修中具有很高的指导价值;它与现代心理学在认知导正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互通性;其认知理论具有本源性、系统性、目的导向性和实践指导性的特征。

关 键 词

五位百法 唯识 心王 心所 认知理论 

作者简介

景满华,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博士后。



“三教论衡”摭谈

普 慧 易 斌


内容提要

“三教论衡”主要指评价和衡定儒、释、道三教的价值和地位。随着东晋佛教的广泛传播,儒道就社会功利和世俗伦理等方面对佛教展开攻击,佛教则选择性地回应;三教论衡曾引起最高统治者关注与表态,但在唐睿宗后三教不分先后基本成为定制。三教论衡不仅没有走向暴力冲突,甚至成为皇帝诞节庆典上的节目。中古时期三教论衡的基本文献收录均出于佛家之手,主要参与者为文人士大夫,对文学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关 键 词

三教论衡 中古文学 三教汇通 儒教 文化碰撞

作者简介

普慧,文学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教授。易斌,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论太公信仰与唐代武庙的创立

王 博


内容提要

在儒教礼制发展的漫长历史进程中,唐代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转型期。一方面,唐政府大量吸收了自周以来的前朝旧仪,最大程度的予以吸收消化,另一方面出于转型期的唐王朝在实施国家仪式之际屡遭挫折,结合时代的实际情况需要制订新的礼仪内容。本文所探讨的太公庙便是其中较有代表的一例。玄宗以太公庙作为武庙与文庙相对应,是在迫于府兵制崩坏,而国家面临边患威胁亟需补充兵源,寻觅良将的困境下做出的对策。玄宗通过太公庙表达了国家渴求贤臣良将的需求,并希冀太公及其陪祀能成为武将的楷模。

关 键 词

武庙 太公庙 礼仪制度 开元礼

作者简介

王博,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敦煌学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伊斯兰教中国化的文化融合传统

—以山东学派为例

冯 峰


内容提要:

山东学派是极具中国化特色的伊斯兰教经堂教育流派。杨仲明提出的“义以穆为主,文以孔为用”的理念,高度总结和概括了山东学派“伊儒会通”的文化融合传统,特别鲜明地表现在山东学派经师的文化生活之中。山东学派经师穿衣挂幛的求学生活、传道授业的讲学经历与经外五艺的业余爱好充分表明了中国传统文化涵养伊斯兰教教义礼仪的可能性,这对于当代我国伊斯兰教坚持中国化方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 键 词:

伊儒会通 穿衣挂幛 传道授业 经外五艺

作者简介:

冯峰,廊坊师范学院讲师。



新文化运动前后基督教与唯科学主义的建设性对话

杨 宏 马青云


内容提要:

本文以中西文化关系为基本论域,在回顾新文化运动前后基督教与唯科学主义相遇、互动的时代背景基础上,从宗教对话理论的视角梳理、钩沉代表性人物的相关思想观念、文化主张、言论辩难,归纳该时期基督教和唯科学主义之间围绕宗教—科学之关系,发生的排斥与对抗、包容与并存、会通与互益三种主要对话模式,并重点分析后两种对话的建设性意义,由此呈现双方认知与互动的逻辑、会通与互益之成效,鉴知这一特殊社会场域中西文化互动及基督教中国化的一个侧面。

关 键 词:

宗教对话 基督教 唯科学主义 新文化运动

作者简介:

杨宏,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博士研究生;马青云,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中国古代时空体系中的泰山

刘晓峰


内容提要:

本文主要从古代时空体系出发,对泰山文化的深层结构展开思考。作者认为,古人思想中的泰山,方位处于东北报德之维。在时间空间化、空间时间化、时空一体化的古代时空观念中,东北这个方位从时间上是冬天的结束,也是春天的开始。这一时空重要的转折点结构了泰山文化的根本特征。泰山的古代封禅、泰山的司理阴界治鬼传说、泰山碧霞元君信仰等,均与这一根本特征密切相关。作者还提出古代的五岳方位最初应为中央与四维,但因为共工撞折不周山的传说而以西北为中心发生变形的假说。

关 键 词:

时空观 泰山 东北 报德之维 终始

作者简介:

刘晓峰,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蓬莱、方丈和瀛洲三神山命名的含义

杜玉俭


内容提要:

蓬和莱本义都是指草,在战国荒地被开垦殆尽的情况下,只有墓地才能常见到这些草,“蓬莱”遂演化成坟墓的代称。战国中期兴起的“形解销化”仙术,即尸解,需在坟墓中完成,故方士以本指坟墓的“蓬莱”代指仙岛。“方丈”本义为“一丈见方”,暗示坟墓的规模,“瀛洲”是方士对邹衍“大九州”的误读。先死后仙不符合世俗白日飞升的愿望,方士们掩盖仙山命名的本义,遂使仙山之名代表的早期方仙道晦而不明。

关 键 词:

蓬莱 方丈 瀛洲尸解

作者简介:

杜玉俭,文学博士,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从发现到定型:五台山圣山认同的形成

王国棉


内容提要:

隋唐之前,中国视印度为佛教世界的中心,视域外僧人为弘法者、译经者;隋唐之后,中国佛教本土认同逐渐强化,域外僧人的角色随之不断转变。在五台山圣山认同的形成过程中,域外僧人是巡礼活动最初的权威参与者,随后又率先接受佛教世界多元认同。“圣山化”之后产生的“国际化”的互动情境,有助于族际间文化交流,是五台山成为中外佛教文化交流枢纽的关键因素。

关 键 词:

五台山 域外僧人 巡礼 圣山认同

作者简介:

王国棉,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五台山研究》杂志编辑。


CONTENTS

Special Contribution

Historical Inevitability and Cultural Innovation: Theoretical Logic and Practical Path of Adhering to the Direction of Religious Sinicization

Zheng Xiaoyun(001)


Theoretical Forefront: Digital Humanity and Internet Religion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on Internet Religion: Upper-level Structure,Middle-level Strategy, and Practical Pathway

Shi Mingxian(008)

A Computer-aided Analysis on Zhu Fonian’s Translation of Mahāyāna Sūtras

Lin Qian Michael Radich(016)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et Religious Communication and National Security:Analy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udience and Communication Effect Theory

Zhao Bing(023)


Specialist Forum: Religions in Southeast Asia 

The Properties of Chinese Christian Religious Communities in Southeast Asia and Their Effects of People-to-people Communication

Zhang Peng Yang Linpo(030)


The Orderly-diversity of Traditional Religious Identity of Malaysian Chinese:

A Case Study of Taoist Zhong Yuan Festival in Kuala Lumpur

Liu Shouzheng(035)

The Development and Influence of Early Islamic Revival Movement in Singapore

Hui Ming(042)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Ancient Mediterranean Religious Thoughts 

Research on the Goddess Asherah in the Hebrew Bible

Shu Ye Gao Yakun(051)

Osiris Myth and Maat in the Egyptian Book of Gates

Li Chuan(059)

Theology and Classism in the Chronographia of Michael Psellos

Zhao Faxin(066)


Studies of Pres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Paths of the “Three Systems” of Chinese Religious Studies in the Past Ten Years

Huang Kui Shi Hengtan Liu Guopeng Yan Qiongying Lv Qijun Xiang Ning(074)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of Promoting the Sinolization of Religion in China

Wang Xiaonan(088)

Governance of Folk Belief under the Paradigm of “Government Regulating, Religions (Faith) Following”: Taking Southern Region in Fuji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Wang Chaowen(096)

The Coupling Mechanism of Religious and Cultural Interaction in the Border Area of Yunnan,Tibet, Myanmar and India: Based on the Bingzhongluo Area of Gongshan County

Li Peishen Zhou Zhisheng(102)


Academic Special Subjects: Religious Practice and Theory

Nyāsa: A Convenient Way to the Unity of Brahman and I

Zhou Guangrong(110)

On the Prayer of Judaism and Its Spiritual Practical Function

Chen Yumei(120)

Cognitive Theory of Yogacara School: Focusing on Dasheng Baifa Ming Men Lun

Jing Manhua(126)


In-depth Reading

On the Balance of the Three Religions

Pu Hui Yi Bin(134)

On Taigong Belief and Establishment of the Wu Temple in the Tang Dynasty

Wang Bo(140)

The Cultural Integration Tradition of the Sinolization of Islam: A Case Study of Shandong School

Feng Feng(148)

The Constructive Dialogue between Christianity and Scientism before and after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Yang Hong Ma Qingyun(156)


Academic Exploration: Research on Sacred and Holy Mountain

Mount Tai in Ancient Time and Space System

Liu Xiaofeng(163)

The Meaning of the Names of the Three Sacred Mountains of Penglai, Fangzhang and Yingzhou

Du Yujian(170)

From Discovery to Customization: The Formation of Wutai Mountain’s Holy Identity

Wang Guomian(177)


Architectural Art of Buddhist Temple in Luang Prabang, Laos

Provided by Dong Ruoyu(Cover Two)

Celebration of the Ascension of Jesus in Mechelen, Belgium

Provided by Li Xiang(Cover Three)

Liming Temple in Bangkok, Thailand

Provided by Xi An(Cover Four)


Contents

Translated by Liang Henghao 

Contents of No.1~6 in 2020

(185)

往期回顾

《世界宗教文化》2020年第1期中英文目录及摘要

《世界宗教文化》2020年第2期中英文目录及摘要

《世界宗教文化》2020年第3期中英文目录及摘要

《世界宗教文化》2020年第4期中英文目录及摘要

《世界宗教文化》2020年第5期中英文目录及摘要



 点击阅读原文,订购学术期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