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写真 | 治理洱海,客栈暂停营业后的大理

南周绿色 千篇一绿 2022-05-14

洱海边挖色镇一家客栈大门紧锁,窗户上贴着:保护洱海自行停业。这家客栈投资一千多万,开业一年左右的时间就遭遇最严厉的治污行动,和洱海边几千家客栈餐厅一样自行停业。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摄


◆ ◆ ◆

摄影 | 翁洹 撰文 | 汪韬 

视觉 | 钱潇  统筹 | 冯飞


玻璃窗上“2017 Happy New Year”的贴纸颜色还未褪去,就被“保护洱海,自行停业”的封条抢走眼球。对于大理洱海边近两千家客栈来说,2017年并不快乐。


大理的田间地头,满是保护洱海的标语牌。 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摄


36岁的女店主枯坐在雕着花边的浴缸上,呆望着窗外的洱海。4月的大理像冬天一样阴冷,在海景房里泡浴缸发呆曾是极致享受,而此刻她看到的是发黄的洱海,正如自己不知如何还债的愁绪。


经营著名的大花猫连锁客栈的北京人田野向南方周末记者展示花费10万元设置的净水设备。客栈的所有污水都是排放到市政管道,而不是直接排放到洱海里。 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摄


简易化粪池被堆放在一处空地上。由于洱海边上很多村民家里都没有化粪池,生活用水都是直排放进洱海。在政府的要求下,每家每户都准备安装这种简易化粪池。 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摄


6000万年前隆起的苍山,350万年前陷下的洱海,和唐宋同期的大理、南诏古国,相较于这漫长的地质和历史更迭,当下大理发展与保护的冲突故事短暂却激烈。


一名正在洱海里捕鱼的村民。 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摄


畜禽养殖、农田面源、居民生活、服务业等污染源汇集,截污设施不足,管网覆盖率低,在Ⅱ类和Ⅲ类水之间徘徊的洱海已经处于从中营养向富营养化转变的阶段。2017年1月,洱海暴发了蓝藻。


江上村的村民在收获独蒜。种完这一季度后,洱海边的大部分耕地都不能再种植作物。 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摄


十年间,大理旅游人数翻了四倍,无论贡献率多少,客栈服务业均被视为增长最快的污染源。包含在保护洱海的“七大行动”内,2017年4月1日起,洱海流域水生态保护区核心区内所有餐饮、客栈经营户自行暂停营业,接受核查。此后,证件齐全的在污水拉走的情况下可继续营业,不全者只能等待环湖截污工程投入使用后再去办证。


保护洱海的标语随处可见。 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摄


龙龛村是洱海边有名的优质客栈聚集地,村头竖立着形形色色客栈的招牌。 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摄


挖色镇的洱海边上,摄影工作室的工作人员在为客户拍婚纱照。 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摄


备受关注的千里走单骑·杨丽萍艺术酒店(又名“太阳宫”)也自行暂停营业。2017年4月16日,舞蹈家杨丽萍召开发布会,表示酒店证照齐全,暂停营业是为了配合检查。


“我不会破坏生我养我的洱海。”杨丽萍说。关于排污,“太阳宫”最开始的做法是用隔绝的水泥池集中处理,后来是小型专用设备处理。政府统一安装了排污管网,又植入到了主管网。


在洱源县外,从茈碧湖往洱海引水的管道大部分已经铺设好。 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摄


暂停键按下后的夜晚,昔日喧闹的旅游小镇重归小渔村的昏暗和宁静。


“只能这样啦。”云山美地客栈的老板石头哥正把洱海客栈的家私运去泸沽湖的新店。


大理是张网,自投罗网的外地人又如蜘蛛网一样缔结着外面的世界。创作、修身、经商、吃睡。他们说大理是生活和生意的结合,城市足够现代,农村足够原始。但在现代化的影响下,大理也回不去白螺蛳土墙的那个时代了。


就在自行暂停营业后不久,看了中央环保督察组的通报,在客栈里吃着泡面的客栈老板们忽然意识到“长痛不如短痛”。北上广深等大城市也面临污水直排的问题,客栈暂停营业是为了等待环湖截污工程的完成,而这个耗时耗力的工程其实在全国各地都急需上马。


云山美地客栈的老板石头哥说,这次两个客栈都被关停,他只能把洱海客栈的家私运去他泸沽湖新开的店里,他打算先把新店好好经营起来。 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摄


洱海岸边,由于湖水富营养化,长满了黄绿色的水草,显示洱海治理刻不容缓。 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摄


在洱源县茈碧湖里,引水进洱海的管道已经开始铺设。 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摄


环境管理中常有两种视角: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和自下而上的公民行动。地方政府、客栈餐饮业和农民皆深知,洱海为立身之本。


地方政府表示将通过合作社、生态农业提高农产品价格,保障农民收益,也正在制定客栈管理办法以规范管理。双廊镇还新成立了客栈餐饮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以解决暂停营业期间房东和租客的租金纠纷等问题。农民开始安装化粪池,当地企业也一直积极收集牲畜粪便制作有机肥。在停业后,双廊客栈协会理事会决定自筹环保基金,用于游客环境教育、滩地清洁,聘请专家指导恢复经营后的污水和垃圾减量。


才村的陈大哥跑才村码头到古城的电瓶车营运,由于游客渐稀,陈大哥的日收入少了将近一半。  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摄


才村的一家餐厅停业了,但是这不影响当地村民在家里自己做饭。 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摄


十米深的湖水缔造了洱海幽蓝的本色,也意味着缓慢的水体更新周期。和世界上那些曾被污染的大湖一样,洱海治理,也是一场各方并肩的马拉松。


王老板坐在自己客栈的海景客房里,正苦恼着如何应对停业后一个月1.5万利息的偿还。早期她卖掉了北京的房子,和朋友合伙筹集了800多万投入大理新开的客栈里,营业没半年就遇到整治行动。 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摄


【本文首发于2017年4月20日《南方周末》。原创作品,转载须联系后台取得授权。】



· End ·




快和我一起发掘有意思的绿产品

学校除霾,进退两难

家门口的都市桃源梦

对话穿山甲:多一点智商,少一点贪婪

中国航企:210亿碳交易费,交还是不交?

野生动物摄影获奖作品竟这般普通

为什么你不认识孩子教科书上的环保标识?

全球最绿200家公司,中国最多,为何感受不到?

中国绿产品:希望不只特供奥运会

带上这只绿色套套,成为一枚亚马逊环保斗士

屎能量:超级“便便”变石油

排放物只有水丨来自“未来”的终极环保车

他们将污泥处理厂建成了童话城堡


长按二维码,关注千篇一绿

南方周末旗下新媒体


最具影响力的绿媒体

环境产业的公共意见平台

中国绿色公号联盟总舵


电话:020-83000817

邮件:nfzmgreen@126.com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