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直击昆明COP15:歌声、承诺、宣言

杨凯奇 千篇一绿 2022-09-05

记得加小千为星标  ★  不遗失彼此。

  


随着COP15主席、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的槌子落下,《昆明宣言》通过。由于COP15第一阶段并不涉及具体谈判,“昆明框架”尚未出炉,《昆明宣言》是第一阶段最重要的成果。

曾有人担心各国对“30×30目标”分歧过大,从而使其不列入《昆明宣言》,或是缩水。最终,昆明宣言使用的措辞是“注意到许多国家对‘30×30目标’的呼吁”。


2021年10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COP15)在昆明召开,引领未来十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进程。 (视觉中国/图)

◆ ◆ ◆

南方周末特派记者 杨凯奇
发自 昆明


金秋十月,春城昆明是一片“绿色海洋”。

欢迎进入COP15时空。2021年10月11-15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在昆明举办,从长水机场开始,整座城市被装点一新:珍稀动植物海报沿着绿意盎然的主干道,铺到大街小巷;绿植编织的雕塑前,年轻人不断涌来打卡自拍;191万盆花卉组成的庞大花阵,随季节变换品种,花香将持续至2022年。


2021年10月2日,游客在昆明市金碧广场立体花坛前自拍。昆明市在重要片区、道路设置立体花坛,喜迎COP15。 (新华社/图)

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载入史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诞生了《生物多样性公约》,每隔两年,公约的196个缔约方会组织一场国际会议,简称COP(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与满眼的鲜花绿植相比,COP15会场基调沉重。宣传片滚动播放着影响生物多样性的情景:森林砍伐、物种减少、冰川融化……造成这些问题的压力仍在加剧。COP15的目标是制定一个全球框架,引领未来十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进程。10月12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COP15高级别会议上指出,“一个雄心高效、目标明确、标准清晰的框架,能够让人与自然的关系重回正轨。”

带着谋划、观点、故事、艺术,不同背景的人士齐聚盛会,表达对生物多样性的关切和热爱。各国政界、民间的声音充满希冀,学者则相对谨慎,他们深知,要将各方意愿落实为全球行动,注定是一条荆棘之路。

10月13日,大会的主要成果《昆明宣言》通过。宣言承诺,确保制定、通过和实施一个有效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扭转当前生物多样性丧失,并确保最迟在2030年使生物多样性走上恢复之路,进而全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2050年愿景。


◆ ◆ ◆

代表云南的歌声

“中国未来将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2021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COP15开幕式上致辞。

开幕式的许多元素,展现了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案例。

在播放完云南“一路象北”的宣传片后,32名身着少数民族艳丽服装的表演者走进会场,极具张力的歌声响起,女声嘹亮高亢,男声低沉浑厚,山地民族特有的歌喉,诉说着他们对自然生灵的依恋。曲毕,听者似乎沉浸在这歌声里,一时竟忘了鼓掌。

2021年10月11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开幕上的云南民族特色演出。 (新华社/图)


歌者张美珍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们是来自云南红河州石屏县的彝族人,演唱的是本民族传统民歌“海菜腔”和“花腰作唱”,两首歌都是国家级非遗,“海菜腔”有七百年历史。他们曾前往五十多个国家演出,“这是能代表云南的歌”。

“海菜腔”是彝族人在湖中打捞海菜,边劳作边歌唱形成。海菜是一种可食用的藻类,曾经遍布洱海、滇池等云南高原湖泊。但高原湖泊水质脆弱,易受污染影响,而海菜对生长环境的水质要求极为严苛,被视为“水质风向标”,一度在上述湖泊销声匿迹。近年来,随着云南加大力度治理高原湖泊水质,海菜花又盛开了。

古特雷斯认为,在生态危机面前,年轻人受到的损失最大。“他们急切地呼吁变革,并调动资源,为所有人打造更可持续的未来。”他号召所有人行动起来,“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

外号“河狸公主”的初雯雯代表中国的青年环保人士在开幕式发言。胖肚子,扁尾巴,河狸的形象经常出现在外国的卡通片里。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生活着中国唯一一种河狸——蒙新河狸。初雯雯的父亲是援疆环保人,曾管理过卡拉麦里野马保护区,她接下了保护自然的接力棒。

“虽然上台发言的是我,但我背后有上百万中国的‘90后’。”初雯雯发起的“河狸食堂”项目,有近300万名90后、00后捐款,共同为河狸种植了四十多万棵灌木苗。河狸有用树枝在河流里修“水坝”的“天赋”,这些小小的水坝能改变水位、聚集鱼群,吸引鸟类筑巢,是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


◆ ◆ ◆

出资15亿元,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

10月12日下午的领导人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首先致辞,向全世界传达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张,郑重宣示中国举措。“我们要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

武汉大学环境法教授秦天宝发现,致辞中共4次提到“地球家园”,“这彰显了中国作为东道国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理念”。作为武汉大学国际法治研究院首席专家,他还留意到致辞中“以国际法为基础,维护公平合理的国际治理体系”的倡议。“一些国家把国际法当作工具,而我们表达了对《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国际法的尊重和维护,体现出对国际法治的价值追求。”

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将进一步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国家植物园体系、持续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并将率先出资15亿元,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

设立基金,是COP东道主推动大会达成共识的惯常方法,如日本爱知COP10,日本政府设立20亿日元的基金,帮助其他国家编写生物多样性国家报告,从而让“爱知框架”顺利出台。许多参会者提前了解到昆明基金将会出炉,但并未猜到金额是15亿元。“是个惊喜!”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中国项目科学主任靳彤表示。

绿色和平东亚政策顾问李硕将基金比作一个碗,“现在号召其他国家往碗里添米,他们一定想知道这是个什么碗、由谁管理”。

COP15执委办主任、生态环境部生态司司长崔书红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要尽快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和完善基金章程,“尽快在支持发展中国家利益方面发挥作用”。

针对习近平主席致辞提到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崔书红称,要加强国家公园法治建设和标准体系建设,并妥善处理保护和社区发展的关系,“使老百姓能在国家公园的建设过程中广泛参与、广泛受益”。

云南发现一棵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须弥红豆杉,初步判定树龄超500年,云南省昌宁县林业工作人员在对须弥红豆杉进行观测。 (新华社/图)


◆ ◆ ◆

各国领导人“直中靶心”的承诺

大会最重要的表态和承诺,基本都在领导人致辞环节宣布。

法国总统马克龙的致辞颇具雄心。全球环境研究所(GEI)项目官员彭奎对之点评:“很多承诺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问题,堪称正中靶心”。

六年前,法国作为气候峰会的主办国,促成全球历史性地达成《巴黎协定》。这一次在COP15,马克龙宣布,支持到2030年保护至少30%的陆地和海洋的“30×30”目标,承诺在撒哈拉区域实施“绿色长城”计划,并将以180亿欧元落实;承诺法国将30%的应对气候变化资金用于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并希望其他国家和多边发展银行能同法国采取共同行动。

生物多样性保护大会有“第二气候大会”之称。这个外号也暗示,其影响力不如气候大会。《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被视为保护环境的两“轴”,二者一同诞生,近三十年过去,前者的影响已经强烈显现,后者仍未完全站在聚光灯下。

COP15中,各国都支持应对气候变化与保护生物多样性形成联动,这不仅仅是因为二者息息相关,也由于目前前者政策力度和资金支持远大于后者,“输血”是一个解决办法,但还缺少具体的“输血”实践。彭奎认为,“法国的承诺可能会推动这一进程”。

此外,马克龙承诺自2030年起不再进口他国毁林相关制品,并希望欧盟层面也能作出承诺,更多国家加入其中。目前尚不知“毁林相关制品”涵盖的范围,如果定义较宽泛,可能对一些木材进出口大国造成压力。

北京大学教授吕植对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印象,正是个依赖木材出口的岛国。让她印象深刻的是,巴新总理马拉佩在致辞中宣布将逐步取消原木出口,力争在2025年前完全禁止原木出口。马拉佩表示,巴新作为地球上最后一处被欧洲文明发现的土地,拥有一些世界上硕果仅存的野生动植物物种,但它们正面临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持续退化的威胁,“我们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后的前线”。

吕植注意到,几个国家领导人都用了类似“自然是经济的核心”等表述,代表联合国提倡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得到了广泛认可,这与习近平主席倡议的“以绿色转型为驱动,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一脉相承。

长期生活在中国的荷兰人龙迪是欧洲环保协会(ClientEarth)中国项目负责人,持有中西两种视角。他认为,COP15是多边谈判,当发达国家提出具有雄心的计划时,可能不会关照到发展中国家的能力与现实条件,计划也就难以落实。“不要aggressive(攻击性),要constructive(建设性)。中国当下的发展阶段,可以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一道桥梁。”

2021年10月12日,COP15领导人峰会在云南昆明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举行。 (新华社/图)


◆ ◆ ◆

从《昆明宣言》开始

10月13日下午,随着COP15主席、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的槌子落下,《昆明宣言》通过。由于COP15第一阶段并不涉及具体谈判,“昆明框架”尚未出炉,《昆明宣言》是第一阶段最重要的成果。

“昆明宣言是一项政治宣言,我们希望它为后续谈判提供政治推动。这一声明将释放强有力的信号,展示我们解决生物多样性丧失问题的决心。”在部长级会议全体会议闭幕式上,黄润秋语气坚定。

《昆明宣言》赞同各国承诺,也希望在宣言中留下东道主理念。南方周末记者发现,其中有“生态文明”的表述。

10月13日晚,在高级别会议成果解读会上,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主任高吉喜直言,一些国家过去并没有将保护生物多样性作为核心目标,政府、社会、科学家也没能形成合力,凸显生物多样性不够受重视、不够“主流化”的问题。《昆明宣言》中有多处提到要在“环境、经济和社会层面全面落实”“各国政府采取一致性政策”,以文件形式强化了各国、各界对生物多样性主流化的共识。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张洁清表示,宣言强调了空间规划和保护地体系建设对全球范围内有效增加保护面积和效果的重要性。在生态文明的国家战略指导下,中国率先在国际上提出和实施了生态红线空间规划制度,并建设以国家公园为核心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西藏羌塘自然保护区内的藏羚羊,近年来,藏羚羊数目大幅上升,从濒危降级为近危物种。 (新华社/图)

从世界角度,《昆明宣言》列入了“30×30目标”——到2030年保护和养护30%的陆地和海洋面积,这一目标对未来10年生物多样性保护极其重要,但涉及各国具体的土地开发利益,在COP15召开前,曾有人担心各国对“30×30目标”分歧过大,从而使其不列入昆明宣言,或是缩水。最终,昆明宣言使用的措辞是“注意到许多国家对‘30×30目标’的呼吁”。

《昆明宣言》通过前的部长级会议圆桌论坛,许多受访者用“波澜不惊”来形容。李硕注意到,虽然《昆明宣言》和各国部长多有援助发展中国家的表态,但资金问题的讨论进程仍显得滞后。

“把各国部长发言中礼节性和宣示性的内容去掉,你会发现一些分歧,那就是他们真正的立场。”秦天宝解释,第一阶段会议的作用是了解彼此立场,到了第二阶段谈判真正展开后,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比如分歧难以弥合,就要由会议主席协调意见不合者之间开小会解决。“所以一般是‘大会小事,小会大事’。”最困难的情况则是在会议的最后阶段,有国家突然表示反对,“这个过程需要很多的政治智慧和谈判技巧”。

COP15的正式议程随着《昆明宣言》的出炉告一段落。10月14-15日,COP15将举办生态文明论坛,世界各地相关领域的官员和学者将汇聚一堂,讨论一系列热点问题,如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如何让生物多样性主流化等。

(南方周末记者宋炳晨亦有贡献)


 编辑|汪韬 视觉|韩宁宇

记得加小千为星标,不遗失彼此。本文首发于2021年10月14日《南方周末》,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更多阅读↓↓↓
COP15开幕在即:给世界一个中国的解决方案
最成功的国际公约背后:保护臭氧层三十年,故事并没有结束
桂花不香,樱花开了,秋天去哪儿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