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专访】孙启明:求索漫漫,启明前程
✦ +
科研是什么?是繁琐复杂的公式,是做不完的实验、写不完的报告,还是从未知到已知的上下求索?
为什么要做科研?为了受人尊重,为了成果引人注目,还是为了内心那份沉甸甸的信念?
在2021级竺可桢学院导师制正在进行的过程中,关于导师制以及本科生科研规划与发展等问题,我们有太多太多的疑惑。
面对这些问题,孙启明老师给出了他的答案——漫漫科研路,“启明”前程,带你入门。
✦ +
+
个人介绍
+ + + + + + + + + + +
孙启明,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课题组长,博士生导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科技部蛋白质机器重大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等项目资助。任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细胞器分会理事、中国生物物理学学会膜分会理事、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细胞死亡分会理事等职务;曾担任Autophagy杂志编委(2008-2010);Molecular Cell, EMBO Journal, Autophagy, JBC, PNAS, Elife, Cell Reports, 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期刊审稿人。
其团队主要研究方向为细胞器失稳引致免疫缺陷、代谢紊乱、神经退行性等重大人类疾病的分子机制;细胞器失稳相关疾病治疗药物的临床前研发。2022年6月,获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十佳导师。
他见万物皆草木,唯遇科研是青山
孙启明团队目前的科研方向是细胞器失稳与疾病的关系。谈及当初选择这一领域的原因,他十分坚定:“基础医学作为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前沿,现在几乎所有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案,它们的源头都是基础医学研究的突破。”
当被问到“为什么要致力于基础医学研究、去探究临床上一些疑难杂症的内因”时,孙启明说:“这些研究不仅能够解惑而且有用,基础医学研究能从科学角度帮我们回答,诸如人类的生老病死是怎么一回事儿,这些朴素且重要的问题;也能够直接或间接催生新的疾病诊疗方法,从而提升全人类的医疗水平和生活质量。”
在他这种理念的影响下,他的学生张翌选择了“通过选择性自噬来研究神经退行性疾病”这一课题,为攻克“渐冻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这些世界难题提供自己团队的力量。另一个学生黄芷铭回忆说,孙老师的科研理念十分感染她,“他是真正想做出有用的东西,而不仅仅是发文章。”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这门学科的繁荣发展,要求科研工作者付出更多的心血。艰难方显坚毅,磨砺使得玉成。在基础医学这条路上潜心钻研二十年之久,孙启明也并不轻松——从选定方向到做出突破,在幽暗时光中穿越尘劳关锁,抵达春和景明。“做科研,首先要学会坐冷板凳。”他直言,坚持走在科研一线,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拳拳赤诚的初心同样重要。
对孙启明来说,他的动力来自在日常工作中寻找的“意义感”。这种意义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学生的成长和成材,另一个是能够成为同行和后人学术研究垫脚石的科学发现,实际上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因此,他总能在忙碌的科研工作中收获价值感,这种来自科研本身的纯粹的快乐一直在推动他前行。
孙启明老师向采访小组展示科研成果
“做科研很‘酷’,”他说,“这个酷不只是一个crush、不只是很短的时间内产生的一种好感,而是可以长期持续的、能够让你一直感到很兴奋、很激动的一种由好奇心驱动的势能。”
热情与世界相拥,接触以入门科研
作为一名资深导师,多年来的经验让孙启明对带领“萌新”进入实验室自有门道。
面对实验室“新人”如何更快融入实验室氛围这个问题,孙启明提出了一种充满仪式感的方法:在开始实验室工作的第一天给实验室的仪器拍个照片,告诉它“你好,我们还不太熟悉”;半年之后,再拍一张照片,这个时候就可以告诉它“嘿,我已经很了解你了”。每一张照片都是一个成长里程碑,都能带来强烈的成就感。然而,“仪式感”只是我们踏入实验室的第一步,真正的“入门”绝不止步于“泡”在实验室里。将课堂知识应用于实验,再用实验“反哺”课堂学习,是每一个实验室新手的必修课。
孙启明指出,相较于刻板的教材,实验室更能让我们看到那些人们熟知的科研成就背后的故事,看清知识背后的问题驱动。“课堂与实验室是相辅相成的,教室是你们获得系统性专业知识的主要渠道,而实验室则可以提高你们知识运用的灵活性,带来更多的思考维度。”
孙启明老师在实验室指导学生
实验室不只是一个提供机会的平台,更意味着“新鲜感”和“新维度”。“有些学生,GPA考得很高,也很优秀,但是他可能除了这一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学习之外,其他没有去涉及。”孙启明指出,“在他去做选择的时候,他其实并不知道真的能够点燃他热情的东西是什么,如果他不去了解,不去接触,可能很难做出一个合理的选择。” 孙启明不希望学生们囿于宿舍和教室这些狭小的圈子。他秉持着“增加你与这个世界的连接”的指导理念,鼓励学生探索新的领域。
基于这个理念,孙启明还指导他课题组的本科生们自主探索了一项全新的技术。虽然缺乏经验、屡试屡败,但同学们坚持不懈、虚心求教、屡败屡战。学生们不仅从文献中学习,也向自己实验室之外的人寻求经验,获取科研灵感。经过四个月的摸索,学生们不仅突破了学术上的瓶颈,获得了科研成果,更增强了探索世界的自主性,以此来拓宽自己的科研视野与能力边界。
三尺讲台两袖风,亦师亦友共进步
竺可桢学院18级巴德年班的张翌是孙启明所指导的竺院本科生之一,在采访中,她多次提到孙启明的指导与关照:“孙老师是一位对科研工作充满热情,对学生非常认真负责的导师,他为我选择后四年的导师提供了很多帮助和建议。”
几年前,张翌刚刚来到孙启明的实验室,就拿到一份满是心意的“新手大礼包”——专业的博士研究生针对实验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的指导教学。“师兄师姐一对一指导”是孙启明引领本科生入门的独特方式,在这样的引导下,即便是与科研初次见面的本科生也不至于迷茫无措。
在课题组中,张翌一开始收到的任务仅仅是文献报告、写综述。孙启明会适时为她提供优质的文献资料作为学习参考;同时也鼓励她去参加组会,在一次次研究讨论中学习如何分析文献。下一阶段,张翌就要在组会的journal club环节独立分享文献,展示课题,最后独立完成自己的课题报告。
孙启明帮助学生们跨越了课本知识到实验室科研的巨大鸿沟,这缘于孙启明对他们成才的期望。“师生之间实际上是一个共同体,如果自己的学生成才了,我会非常非常高兴的。看到学生做出成绩或者拿到奖项,我就觉得每日的工作变得更有意义。”
尽管在外人看来医学生压力很大,张翌却从未在孙启明的教学引导中感受到不适或压力。在她的描述里,孙启明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也十分支持学生自己安排学习与科研时间。因此学生们除了拥有更多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与导师的交往也变得更轻松了,大家都很享受这种平等的教学关系。“学生最重要的动力源是自己。”孙启明这样说。
孙启明老师和他的学生们
对孙启明的每一位学生来说,这段导学关系从实验室开始,却不只局限在实验室中。在指导交流的过程中,孙启明常常能注意到学生们的迷茫与焦虑——焦虑自己的方向选择、焦虑自己的人际交往、甚至在学习过程中也会不自觉地陷入焦虑,为此他常常鼓励学生们积极主动面对生活,教导学生做好规划,引导他们养成可以陪伴自己一生的文体爱好……孙启明的教导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他的学生们受益终生。
为人师者近十载,孙启明以厚肩担重任,用妙手著华章。讲台上他传道授业,实验室里他答疑解惑,生活中他亦师亦友。漫漫科研路,秉一份热爱,持一份坚守,师生同行,上下求索。
在采访的最后,孙启明谈起成长与成熟。他说:“成熟就是做你所应该做的事情,虽然你可能不喜欢。进步的路上,永远是有痛苦相伴的,痛苦才能栽培出成长。痛苦是没有找到事物的价值和意义的困局,而破局,就是通过努力从未知到已知,从痛苦到享受的过程。”
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唯有坚守可抵路途遥远。孙启明凭热爱踏入科研的大门,用坚守走过漫漫二十年的研究岁月。如今的他仍然满怀热爱,将光芒倾洒到他的学生身上,引领着一代代年轻人满怀理想,踏上前程。
2021级竺可桢学院导师制正在进行中,最后,让我们听听孙启明老师给同学们的寄语吧!
往期精选
1.以青春之名,赴体育之约——记竺院学子参加浙江大学运动会开幕式
2.【竺涯共语 | 回顾】专业前沿论坛:情绪和社会行为的脑机制——相约浙大之滨,共探“脑科学”奥秘
4.怀奉献之志,凝骨干之魂 ——记2022年竺可桢学院班团骨干培训
5.【竺党建】竺可桢学院2022年第二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顺利举办
6.【竺涯共语 | 预告】专业前沿论坛:情绪和社会行为的脑机制
竺可桢学院全媒体中心出品
采访 | 杨琳玥 冯栩艺 商子涵 朱晴雯 周盛廷
文案 | 商子涵 冯栩艺 杨琳玥
排版 | 冯栩艺
摄影 | 杨琳玥 李可灿 钟宇蓝 徐博文 邵诗涵
责任编辑 | 朱晴雯 马钰滢
审核 | 林一威 顾小雨 周盛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