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生命的需求与贪欲 及“朋友圈”的妙用

崔新生 CCVI数据微观点 2022-07-09

对我而言,朋友圈的妙用,一是备份,推送了不用担心电脑出问题丢失文件;二是当日记或者随笔,我用十几年前我有过十几本日记,有好几本都丢失了,剩下的没法看,就是因为对当时的心状感到不满;如果有三,就是所谓的“传播”。最后之一,是下等伎俩,但我也习惯了。

之一的妙用,我不用担心,他就是那么一个思想档案的意思;之二的妙用,就是我每早醒来,首先看看自己昨天写的文字,了解下自己有什么毛病,做一个自行检讨;之三的妙用,被称之为“自媒体”的功用,我有上千的稳定的用户数,平时阅读量百把,最多的时候数万:作为所谓的曾经媒体经历,我知道什么文字可以换来阅读量或者用户,而且屡试不爽,但我只是偶尔为之。


自助餐是最能验证一个人的节制,我一般不去所谓高档酒店的自助餐,比如早些时候香格里拉酒店一楼的自助,280元一位,我觉得很划不来。但一般情况下,我还会有另一幅嘴脸:假如十元、十五元的早餐自助,还是很乐意的,而且要你吃多少就吃多少,这叫沾便宜,每每吃的感觉到什么是饱了。

如果依据我的生活价值指数,我必是贪欲之人,由贪欲到贪污,如果我有很多欲望释放的机会。贪欲,就是过分和超出;贪污,就是因贪而“得到”的必是“污”非常不好的,比如我吃的太多,有百害而无一利,岂不是污?!


其实,区别什么是需求、什么是贪欲,并不十分困难。需求就是必需,比如人一定要吃喝,这就是维持生命的物质需求,既然明确了维持生命这一目的,就需要了解自身应当需求多少、需求什么样的饮食,是维持自己生命的最佳配置:每个人的需求都会有差异,最佳配置就是食量、营养适度。贪欲就是对满足需求的过量和过度,明知道自己已经吃够了,但还是要往肚子里塞,这就是贪,欲望因贪而助长,最后就是糟蹋自己的皮肉五脏功能。

除了口腹需求与贪欲之外,就是抵御寒冷或炎热对身体的遮挡需求,明确了这一需求,即知着衣的本质功能,首先是为了抵御和适应自然气候或季节的变化。基于这一本质功能,其次方是怎么穿、穿什么——一旦违背或者忘了这一本质功能的任何装饰,都接近或进入了贪欲。


人类需要节俭,并不是为了外示于人,而是对自身需求的尊重和善待。因为除了满足本质需求之后的贪欲,自己是首当其冲的受害人。因此,一个纵容人们无限释放贪欲的社会,则充斥颠倒梦想的蛊惑、助长人们本末倒置丧失生命本质的生存意识和应具价值。

诸如此类,都是常识,耳熟能详但仍执迷不悟,皆因被贪欲蒙蔽,因忘却了生命需求的根本,必然不会有快乐乃至幸福:所谓快乐,仅是感官刺激和幻影错觉,与快乐没有关系。


我习于适度贫困的生活,就是提醒自己不要与生命的根本需求距离太远,因为除了满足根本需求外的任何“需求”,从本质上都毫无意义,是可选择的“需求”而不是必须。贪欲,不但使人与生命本质需求越来越远,而且还会反噬、蛀空根本,让生命成为无根枝叶或浮萍:我们就处于这样的时代,一切的不安全感,皆因对生命本质需求的本末倒置和颠倒梦想。

我从来不以为一个纵容、蛊惑人们无限贪欲的所谓发展,是有利于生命本质健康生存的时代。所以,我不认为“赋予”人们如此的自由的人,可以值得颂扬——这样的“自由”是贪欲的泛滥和自我无责任的放任,而与自在(生命必须的需求)背道而驰。


生命必须的需求,是情感;生命进入贪欲的“需求”,则是情绪。情感是本质认知、情绪是贪欲宣泄。情感与情绪,可以是区别需求与贪欲的分水岭,本质生活的人,情感丰富而坚定;贪欲生存的人,情绪反复而轻浮。当一切皆可交易的时代,不可能存在情感,而只是情绪的瞬间满足、然后进入更深的贪欲旋涡,如同所谓的朋友圈里的“朋友”,与真正的朋友关系不大。


我在做量子信息能赋测序研究时,以资源维度、实验维度、能力维度、欲望维度、资粮维度为所谓人才定义和能赋定价,实则是为生命价值定位。当我们被贪欲裹挟而难以全身而退时,可以选择对贪欲的绝望,从绝念开始:当你对可选择的“需求”是否获得不再心存侥幸,即获得内心的自由。你所有的努力,就是将向善和爱形成习惯,对能使你绝望的事物具有免疫力。只有这样,你的心身健康,才会有基本的保证,才能避免和防御情绪对自己日常生活的伤害。

因为向善,你可以平静,降服心魔;因为爱,你可以使平静更温暖:你既是向善和爱的创造者,也是平静和温暖的体验者和第一受益人。

也只有如此,才有可能唤醒和具足生命本质的安全感:安全感是超越物质定律的灵魂归宿,即使物质再丰富亦仅仅是生命的短暂寄托,而无以解决安全感之不安全本身。安全感只有基于爱和信任,才可以真正到达幸福:幸福感是对安全感的量化,爱与信任是安全感的前提或定位。一个人不具备爱与信任,自身就是不安全的,同样也给不了他人安全感。




近期相关阅读:

我的2019,向生活的艺术家学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