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磅! 刘炳江和贺克斌均提及,这一污染防治设备或成市场重要增量

文章导读

“对于PM2.5和臭氧协同减排,技术和监管上都还面临许多困难,这个领域或许正是未来环境设备和监测市场的一个重要增量。”贺克斌称。

▲综合中国环境报、中国经济网、每日经济新闻、环保在线等  贾敏整理


  相关阅读:

臭氧污染来袭!专家解读防治攻坚战要突破哪些障碍

《中国大气臭氧污染防治蓝皮书(2020)》发布!附:四大专家最新观点!



“臭氧浓度不达标已成为诸多城市的首要环境问题,应该得到充分重视。”在日前举办的生态环境产业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贺克斌曾如是说。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现如今,在我国,臭氧污染问题正在逐渐演变得愈发严峻,进一步加大臭氧治理力度势在必行。


目前,全球臭氧背景浓度呈增长趋势,平均每年上升1微克/立方米左右。从我国情况来看,近两年在空气质量普遍改善、各项空气污染物浓度有所降低的情况下,臭氧浓度不降反升,臭氧已经逐渐成为仅次于PM2.5,影响优良天数比率的重要因素。

臭氧污染日益凸显 已成“十四五”攻坚重点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逐步加大空气污染治理力度,在不同的阶段完成了不同的环境治理目标,成果显著。上世纪80年代我们治理烟粉尘,90年代治理酸雨和二氧化硫,到后来实现污染物排放量以及PM2.5浓度的降低。”贺克斌表示。


不过,他还进一步指出,当前中国的经济在稳步发展,而污染物在下降,这是非常可喜的一个局面。但现在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就是臭氧浓度的反弹。


据了解,近年来,臭氧浓度上升逐渐成为仅次于PM_2.5(细颗粒物)影响优良天数的重要因素。相关数据显示,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以臭氧为首要污染物的超标天数占比,从2015年的12.5%增加到2019年的41.8%,仅次于以PM_2.5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占比(45.0%)。特别是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以臭氧为首要污染物的超标天数占比已超过PM2.5。2019年,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臭氧浓度同比上升6.5%,导致全国优良天数比率同比损失2.3个百分点。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臭氧对于环境以及人体的危害也不容小觑。臭氧具有非常强的氧化性,其消毒效率是氯的300倍~600倍,是紫外线的3000倍。但也因为臭氧的强氧化性,可强烈刺激机体黏膜组织,会引起人体呼吸系统发炎甚至水肿等病变,使人的免疫能力降低。此外,暴露在一定浓度的臭氧环境下的植物叶片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出现点彩状和青铜色伤斑;臭氧对衣物、建筑材料等物质也会有破坏作用,如使纺织物褪色,加速橡胶和塑料的老化。因此,如果臭氧持续不断地产生,空气中的臭氧浓度增加,在单位时间内臭氧的产生量大于或等于臭氧的分解量,便会对人居环境有很大的影响。


如此情势无疑也表明,臭氧污染防治到了非治不可的关键时期,与臭氧污染密切相关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迫在眉睫。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也在不断加强对臭氧污染治理工作。在已经启动的“十四五”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规划编制中,特别针对臭氧的两项前体物VOCs、氮氧化物设计减排目标。


今年6月,生态环境部印发了《2020年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攻坚方案》,要求把夏季VOCs攻坚行动放在重要位置,作为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关键举措。


院士贺克斌也在不久前表示,“‘十四五’期间要重视臭氧和细颗粒物(PM2.5)的协同治理,在进一步采取减排措施持续降低PM2.5浓度的同时遏制臭氧污染上升的趋势。”


臭氧防治体现新思路 监测设备或成市场增量




中国大气网记者观察到,与PM2.5治理不同,今年启动的臭氧污染防治体现了环境治理新思路。攻坚行动突出强调了“五大精准”,即“问题精准、时间精准、区位精准、对象精准、措施精准”。


具体来说,就是要找准问题,明确问题在哪些时段最为突出,哪些区域存在这些问题、哪些区域的哪些城市存在这些问题,出问题的到底是谁,是某家企业还是某家企业的一个流程、一个环节,抑或是一个分支,然后采取精准的措施加以解决。


毋庸置疑的是,想要做到“五大精准”,臭氧污染监测仪器作为基础性研究设备的重要性可谓不言而喻。


臭氧污染的成因复杂,不同地区的臭氧污染特征与当地的气象条件和一次污染情况密切相关。另一方面,臭氧污染也具有长距离、跨区域输送的特性,需要进行精细化或网格化的布点全面监控。


政策层面,我国实施的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就已经将臭氧纳入标准开展监测。有业内人士就曾经直接指出,目前,氮氧化物和可挥发性有机物都有较为成熟的监测方法,而臭氧的监测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正因如此,国家也在科研方面着力补足这一“短板”。2020年9月14日,中科院就已经正式启动“大气臭氧追因与控制”科技专项,针对大气臭氧污染的成因、监测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等方面开展研究,将通过监测前体物与气象因素的变化对臭氧浓度的影响等展开研究。


在今夏组织开展的蓝天保卫战夏季臭氧污染防治监督帮扶工作中,生态环境部执法局局长介绍,“与之前最大的不同,是此次利用了卫星遥感技术向地方和帮扶组推送了臭氧前体物高值区。”根据卫星遥感的监测数据,并综合考虑同期臭氧超标情况、气象条件等因素,夏季臭氧污染防治监督帮扶还将对现场帮扶和远程帮扶的城市进行动态调整。


而为提升环境空气质量,遏制夏季臭氧污染,我国众多地区,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郑州、山东等地也开始运用最新的臭氧监测技术以及仪器设备,这些仪器和技术的运用均为臭氧污染治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目前有关臭氧的检测仪器和技术有臭氧时空分布探测激光雷达系统、光栅光谱滤光器、地基臭氧雷达观测、车载臭氧雷达观测等。一些省市已经部署完成了大气臭氧激光雷达系统,臭氧探空仪等,并成功得以应用。


另外,我国已在重点区域和城市开展VOCs例行监测,加强工业园区、重点污染源的VOCs排放监督性监测,摸清臭氧来源和主要影响因素,为臭氧污染治理提供决策支撑。例如,近期德州市生态环境局运用工业级无人机、红外VOCs检漏仪、FID便携式VOCs分析仪对全市所有加油站、储油库、石油化工行业涉及VOCs泄漏问题进行拉网式专项执法检查。


事实上,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曾颇具前瞻性地表示,在“十四五”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规划中,将针对臭氧污染开展2020年VOCs(挥发性有机物)攻坚行动,同时需要通过加强监测等手段,加强PM2.5与臭氧的协同控制。从此看来,臭氧污染监测设备以及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贺克斌院士对此也提出了相似的观点,不过在他看来,PM2.5和臭氧需的协同治理仍旧存在一定的难点。


“对于PM2.5和臭氧协同减排,技术和监管上都还面临许多困难,这个领域或许正是未来环境设备和监测市场的一个重要的增量。”贺克斌称。


臭氧污染已经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面对日益凸显的臭氧污染,我国实施的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就增加了臭氧(O3)监测项目,将臭氧纳入标准开展监测。


随着臭氧污染的加剧以及公众对其认识和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市场上对于更加完善的臭氧治理手段和相关防护装备的需求必然大幅增加,而作为基础性研究设施的臭氧污染监测产品也必将会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近期热文

生态环境部: VOCs减排仍存突出问题, 莫把末端治理当“救命稻草”!柴发合:PM2.5防治拐点尚未到来 重点行业仍是主战场罚款!因企业未按规定设置废气监测平台和采样孔 | 附标志牌设置要求
一图看懂!企业VOCs一厂一策方案这样编制
市场空间再拓宽!生态环境部与国家电网联合,释放哪些信号?
贺克斌院士:减排下一步主攻方向应为氮氧化物和VOCs总量控制专家:恶臭污染催生千亿市场空间,哪些问题亟待解决?





“中国大气网”公号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联系授权。违者视为侵权,本公号将保留对侵权者追究版权责任的权利。申请授权可联系汪女士:18813070911。

 



责编 | 汪茵 贾敏         统筹 | 谷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