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花?豆腐脑?二者有什么区别?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h0522kpemxp&width=500&height=375&auto=0
▲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中提到的乾县豆腐脑
这是生活书店2018年的第42篇推送
民以食为天。几千年来,“吃”深刻影响了华人的方方面面。《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正式开播以来被广大观众热议不如前两季拍的好,但各地美食依然让观众垂涎欲滴。记得在第二季中,播出过豆腐脑,那么豆花和豆腐脑到底有哪些区别呢?引领读者细品一方水土一方人,更可从中窥见世相百态。今天生活君要给大家推荐的是知味系列的新书《吃相》,看看作者余斌老师如何描写这豆花与豆腐脑的区别。
豆花与豆腐脑
文丨余斌
我一直以为豆花与豆腐脑是一回事儿,其实不是。
我说的是四川豆花。广东人也称豆花,却与江浙人概念中的豆腐脑相近, 差别不在口感在味道——只是加糖水食甜而已。
新加坡人把豆花店开到南京,称为“南洋甜豆花” ,突出的即是一“甜”字。暂且不论。
倘若“求大同,存小异” ,你也可以说,豆花与豆腐脑是一回事儿,因都是前豆腐阶段的豆制品,可称从豆浆到豆腐的“历史中间物” 。豆腐脑是豆浆煮沸,经石膏或盐卤点化后待其自凝;豆花点过后时间稍长,要等有絮状物出现,再以竹筛、笼屉一类的轻物压榨。于是分出层次,上面是黄色的液体,下面是一整块白色凝结物。自然地,豆腐脑嫩(以“脑”为名,我总觉是由猪脑子来的联想,因猪脑吃起来极嫩) ,豆花老。
▲ 豆花?豆腐脑?
压榨过后,豆花有许多洞孔,比起豆腐来,还是嫩,根本不能分为小块,但以豆腐脑的标准,如此洞孔密布,还絮状,就没法吃了,只能视为不合格的未达标准嫩度的豆腐脑。
然豆花与豆腐脑吃法不一,原本就是两个标准。豆腐脑在江南地方,从来都是作为早点的一部分存在,与豆浆烧饼油条为伍,一个烧饼或两根油条,要吃甜,来碗豆浆,要吃咸,来碗豆腐脑,早餐就齐了。早点摊儿上,九点钟以前,一大桶豆腐脑必已卖完,这一天当中,再不会出现,要等第二天早晨才露面。豆花于川人却是一道菜,极少见人不吃饭而单吃豆花,因是菜, 在四川、 重庆, 它的存在几乎是全天候的。说“几乎” ,盖因与豆腐脑相反,大清早的,它露面的机会反而要少得多。
▲ 咸豆腐脑
前些时候到重庆开会,飞机晚点,待到了那边找到地方坐下吃饭,已是晚上九点多,要了一条“江湖菜”系里的“来凤鱼”之外,见菜单上有豆花,便问有没有,回说,怎么会没有?
此前吃过豆花鱼,没见识过豆花唱独角戏,我感兴趣的是,单是豆花,与吃豆腐脑有何不同。
一小碗端上来,上面是自制的酱料覆着,麻、辣,极重的蒜味,还有很多的油,与豆腐脑的淋几滴油别是一调。这也不过是调味的不同罢了,最奇的却是用筷子搛夹了吃。豆腐脑以其嫩滑,只能用调羹,也只有连汤带水舀起来送入口中才觉有味,否则即使夹得起来,亦淡而无味。豆花絮状,使筷子虽不能如吃豆腐一般夹起大块,却仍能夹起,又因多孔也,极易入味,若用调羹连酱料兜起,重口味就要重到吃不消。
▲ 重庆豆花
那一小碗令我对豆花的认识大大深化,其关键点,即在豆花的“下饭”性质。这在后来特地空出肚子来吃豆花饭时,更得到充分的验证。豆花对于四川人、重庆人的意义远过于豆腐脑对于我们,不独是近乎全天候,而且餐桌上能上能下,几乎无所不在。 “上”则大酒店的豆花鱼、豆花火锅……足可形成一个豆花系列,下则街头一碗最简单的豆花饭。吃火锅,上豆花鱼,已是吃菜为主了,豆花饭是最“基要主义”的,豆花绝对唱主角,其“下饭”性质更其淋漓尽致——就一碗干饭,一碗豆花,别无他物。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搭配,盖其扮演的角色虽近于咸菜、酱菜,后者却不宜于干饭,豆花不同,以其逆来顺受又饱含汁水的性质,一筷子饭一筷子它地吃之外,还可拌食,即令不是拌食,也不至觉得这顿饭吃得太干。
▲ 重庆豆花饭
重庆大街小巷里的小饭馆,几乎必有豆花饭,且必是最便宜的, 四元甚至三元一份, 真是“低到尘埃里” 。而豆花的存在,又经常是格外分明。从菜园坝长途车站乘车去阆中,车站左近一溜小饭铺,家家门口放一大锅豆花。看着有趣,就用手机拍下发微信到朋友圈,结果有猜蒸鸡蛋的,有猜什么汤的,无人知是豆花。多半是被上面那层黄色迷惑了,再一条,是它出现的场合、形式,与豆腐脑相去太远。
本文选自余斌老师的新书《吃相》
三联生活书店2018年1月出版
《吃相》
余斌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ISBN:978-7-80768-195-3 定价:38.00元
△ 长按扫码
或
点击“阅读原文”即刻购书
知味书系列
《吃相》
作 者:余斌 著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ISBN:978-7-80768-195-3
【内容简介】
作者描摹各色美食、市井风味,无论是解馋的肥肉、锅贴、镇江肴肉,味美的龙虾蟹鱼、猪耳朵、层层脆,还是四色糖、糕与团、豌豆、慈菇、豆花等小吃,又或评说餐桌上的中西,读来皆令人生津垂涎,其中又总有故事、记忆、温情,吸引着读者去品味一方水土上的美食所滋养着的一方人,隽永而深刻。
《味即道》
作 者:高成鸢 著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ISBN:978-7-80768-177-9
【内容简介】
作者研究中华餐饮数十年,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以详实准确的考证、生动雅致的描绘、深入绵密的哲思,全景展示了中华餐饮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脉络,如探案般解谜了数千年来国人众多古怪的饮食积习。
《四月春膳》
作 者:曹亚瑟 著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ISBN:978-7-80768-201-1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最新精选的饮食随笔。他查阅过大量的历代笔记史料,辑录了上百条与饮食相关的札记、史料,陆续写成了一些饮馔小札,描摹古今各色风味,谈春膳、议厨娘、品私房,有故事,有温情,有趣味,为读者展现了美食背后精彩的历史和文化。
《饕掏不绝》
作 者:朱振藩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ISBN:978-7-80768-031-4
【内容简介】
“台湾食神”畅谈中华饮食之美,有味、有料、有趣!民以食为天,本书溯古至今,漫谈各色美食、流变、烹调及饮食态度,知其典故,食其风雅,读来舌底生津,口腹之欲有大满足。
《味外之味》
作 者:朱振藩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ISBN:978-7-80768-109-0
【内容简介】
入于肚腹,出于典籍。历史味、名流味、庶民味、传统味……熔诸味于一炉,化为千丝万缕牵动时代、古今食趣的怀想与诉说。
《味兼南北》
作 者:朱振藩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ISBN:978-7-80768-122-9
【内容简介】
具备辨味能力,再有饮食素养,知其源流演变,才能吐故纳新,卓然成家。本书引领广大读者举一反三,非但能成其大,而且可就其深,并于饮食之道,将另辟蹊径,或承先启后,或自在悠游,或乐在其中,或玩味不尽……这不是小口福,而是朵颐丰厚,不光是物质的,还包括精神的。
《口福:今生必食的100 道中国菜》
编 著:戴爱群 张婕娜 编著 王同 摄影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ISBN:978-7-80768-094-9
【内容简介】
美食家、名厨用心呈献,带你慢品中华美食。本书是从美食家的角度推荐100 款中国名菜,说明推荐理由、如何品尝欣赏,并就具体菜品与名厨互动,使爱好中国美食又不得其门而入者能够得到一个“向导”,通过此书比较直观、便捷地初步进入中国美食的殿堂,提纲挈领,得其大要。
—END—
欢迎点赞,分享转发到朋友圈
互动话题开奖:
在嘿!这群大自然中的精灵真可爱!推送中互动话题是你在儿时捕捉过哪些昆虫?是知了?还是螳螂?还是蟋蟀?有哪些有趣的故事?恭喜留言被点赞最多的读者Alice 可以获得《路边偶遇的昆虫》1本。请在后台留言收件信息。
本期互动话题:
你在哪座城市街边吃过哪些让你难忘的特色小吃?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请在文末留言区留言,留言被点赞最多的读者可以随机获得知味系列图书1本。
【近期专题】
新书推荐
▲ 点击图片阅读
近期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