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周】“波浪”中的定力与信心
要引导培育长期资本、耐心资本
时值年中,经济运行如何在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中克难、企稳、恢复、提振,需要持续关注。
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经济运行面临国内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等新的困难挑战。下半年,要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
此前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亦指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针对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积极扩大总需求,大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持续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切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7月28日,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有关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上海实际,进一步强调下阶段经济运行的侧重点。
会议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抓好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各项工作。
7月2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作为经济中心城市,上海的作为,某种程度上也发挥着风向标作用。
保持定力和信心,无疑是应对“波浪”的基本态度。市委常委会会议明确,解决经济运行突出问题,最重要的仍是“把自己的事情办好”。而具体的应对过程,尤为强调针对性、精准性。
“问题导向”,正体现于精准把握问题、精准解决问题。会议指出,要精准发力繁荣消费,巩固投资增长势头,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充分就业质量。几个方面,均有明确的发力重点。
如消费提振,就需着重解决社会消费不足、商务客流不足问题,在旅游、商务等领域多层次发力;同时亦需激发年轻人消费潜力。投资方面则要加快形成民间投资实物量,巩固较快增长势头,并加紧明年项目储备。
而在国家层面接连出台重要政策、一些重要领域政策信号发生明显调整的背景下,上海亦应准确把握政策取向,充分发挥政策效应。
市委常委会会议指出,上海应充分利用好各类政策,尤其在促进科技创新、支持民企发展上有更大作为。其中,科创投则是需要重点突破的瓶颈——会议明确,上海要引导培育长期资本、耐心资本,而科创投正是最好的长期投资,对此应高度重视,并出台专项方案予以解决。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上海亦需借下半年世行新一轮营商环境评估之机,争取更大力度制度性探索空间,从而构筑营商环境的“新优势”。
与此同时,作为承载多项重大战略使命的城市,上海的定力与信心,很大程度上亦体现于服务国家战略之中。
上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沪调研自贸试验区建设,要求大力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积极开展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探索,不断取得新突破、积累新经验。
调研期间,李强在临港新片区察看开发建设情况,并到访多家中外企业,强调要积极推进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努力在打造开放型的功能平台、产业生态、营商环境等方面取得更大进展;并特别指出数据跨境流动和管理这一近来被频频提及的热点问题,希望上海方面积极探索,为国家完善相关制度供给积累实践经验。
在上海召开的自贸区建设座谈会上,李强就自贸区提升战略特别强调,“提升”的着力点应放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推进制度型开放上,坚持试点先行,重点在实现货物贸易更高水平自由便利、引领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开放、探索构建跨境数据管理新模式、对接“边境后”规则等方面积极试点。
上周的市委常委会会议传达了上述讲话精神和工作要求,并指出,上海要在新起点上大力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积极开展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探索,努力形成更多引领性、标志性制度创新成果,全力推动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迈上新台阶。在此过程中,尤其要瞄准制度型开放,以更大力度开展先行先试,以高水平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更好为全国大局作贡献。
对上海而言,在上述方面付诸努力,无疑是推动经济复苏、构筑战略优势的题中之意。也正是在这样的努力中,衡量着“开路先锋”的成色与胆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