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变局中看见拐点:ESG领域中国企业家会犯这些错误吗?
作者:龚乐凡
VUCA时代的大变局中,当全球资本市场的商业游戏规则悄然改变,中国企业家如何抓住ESG这一确定的趋势,以不变应万变,顺势破局?
///
”
中国企业,面对日渐攀升的来自疫情以及地缘政治的不利影响、国际供应链“吃紧”所带来的压力,该何去何从?无论是因新冠疫情、俄乌冲击带来的供应链危机,还是中美摩擦和地缘政治导致的出口艰难,无论是中概股面临被欧美机构非理性抛售危机,还是部分企业遭遇美国贸易制裁,这些“变局”之下,企业家该拥有什么样的破局思维?
在VUCA(易变、不确定、复杂、模糊)时代的“大变局”中,机遇和拐点正是要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中国企业家是选择“以不变应万变”、坐井观天、坐以待毙,还是选择在时代的大趋势中转变思维?提升自我,那么当未来“拐点”和转变的机遇到来之时,你早已准备好,成为新的幸运儿。
曾经以勤劳务实著称的中国企业和企业家,早就面临着一个不新不旧的难题——商业道德、社会责任。企业的使命,是否就是为了公司的收入、服务股东利益?反正是为了“生存”,忽略商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天经地义?过去也许是,但是忽略商业道德和社会责任的企业,未来的生存环境将会越来越“不友好”,日子会越来越不好过。
而商业道德和社会责任的这个主题,是否要等到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的阶段,要到财富管理、慈善信托(为孩子积点德)的阶段才去思考和行动?
”
一
资本和商业游戏规则——悄然改变
2019年8月,美国大型企业的180多位CEO发表了开创性的声明,他们提出,企业不能再只重视服务股东,而牺牲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这标志着一个员工、环境、供应商和社区利益都能够得到重视的商业新时代的来临。
2021年5月27日,一家不为人知的对冲基金联合一些有影响力的机构投资人,在ExxonMobil的年度大会的董事选举上,曾“利用”ESG(环境、社会和治理)中的环境和治理问题踢掉了公司的三个现任董事,赢得了三个董事会席位,舆论哗然。欧美的主流社会以及商业精英已经开启新的围绕ESG的商业价值观革命,而且是“动真格”。
游戏规则已经改变。那么作为最重要的“规则”的法律,我们该怎么看?从法律的角度,似乎不少企业家、创业者、商人有这样的一个盲区,法律没规定的,我就可以自由地去做。真的是这样吗?
几年前进行P2P业务的老板,他们也都是咨询过律师、聘请过法务,查过法律,而当时,法律并没有禁止P2P,政策上甚至还曾经有一定的灵活度,认为是“金融科技创新”,部分地方政府还颁发过证照。那么后来呢,不少这样的老板、高管、理财经理,甚至是法务,现在还在监狱里服刑。相信当时他们的良知不是没有告诉过他们,虽然法律没说不允许,甚至政府还给你颁发了证照,但是如果业务的底层逻辑是在放高利贷,一方面销售许诺高收益、高回报去圈钱,另一方面把钱放给没有能力归还的人,之后可能还会有不当手段催债,甚至暴力催债,那么这样的做法即便当时不违法,你也应当知道这个做法有违商业道德,而仍然去做的理由仅仅是法律目前没有明确禁止,那么这个想当然的结果,往往就会应了那句话,“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企业不能再只重视服务股东,而牺牲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这标志着一个员工、环境、供应商和社区利益都能够得到重视的商业新时代的来临。
高科技公司也是如此,如果花费了几个亿的资金进行人脸识别设备的研发和生产,以为法律还没有明确禁止、限制人脸识别设备用于公共区域(例如小区的门禁和店铺的摄像装置),那么结果最终也会让公司以及创始人非常失望。我们假设,作出这一商业决策之前,有高管基于商业伦理,认为人工智能的投入不应重锤在这个商业伦理存疑的领域,但是老板觉得短期有利可图,就置若罔闻,不愿意去做“正确而有难度的事情”。最后的结果,法律新规出台,所有的产品无法销售,数亿资金打了水漂!这就是老板交出去的认知税。这样不重视商业伦理的企业不仅损失了资金,也因为战略上投错方向,错过了本可以抓住的风口和机遇,面对这样的结果,也许会抱怨自己“运气不好”。但我们很难想象,一家在商业伦理以及法律合规上不想真正投入的公司,会做到“运气好”,尤其是持续地运气好。
二
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
大变局中的不确定,什么都是不确定的——真的是这样吗?笔者不这么认为。至少有一个趋势是确定的。《周易》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亚马逊的创始人贝索斯说,“善良比聪明更重要。”在资讯发达的今天,这个世界对于企业的“善良”的期望值会越来越高。对于企业家来说,善良是一种选择。腾讯副总裁“微信之父”张小龙也曾说过受到贝索斯在普林斯顿大学的演讲的深刻启发,提到他就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有一次在一个产品讨论里,同事提出了一个方法,很巧妙的方法,能引诱用户点击而提高点击率和下载数。我当时就脱口而出:‘还是不要这样误导用户。对产品人来说,善良比聪明更重要。’”
同样,随着世界对于企业“善良”的期望和期待日益增高,对于ESG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而在21世纪的今天,ESG作为一个改变资本和商业游戏规则的重要概念,不再停留于“谈理想”、“谈感情”的阶段,而是开始进入到法律、政策、资本和商业的领域。
我们不妨看看数字,看看事实。
截至 2020 年末,全球ESG 类型的基金资产管理规模 (“AUM”)已逾 1 万亿美元,到2021年6月前,随着企业剥离问题资产并开展大量的可持续发展收购,企业和基金在 ESG 领域并购的规模达到了1,030 亿美元。麦肯锡最新的全球ESG举措评估调研显示,83%的企业CEO和专业投资者预计ESG举措将在五年内带来更高的股东价值贡献。收购企业时,他们愿意为拥有良好ESG往绩的公司支付溢价(溢价中位数约为10%)。对于那些认为ESG对股东价值没有影响的高管,他们仍愿意支付这样的溢价。[1]
随着世界对于企业“善良”的期望和期待日益增高,对于ESG的要求也将会越来越高。
美国SEC在2021年初提出了关于ESG关键领域的强制披露性建议(包括气候变化、人力资本管理、董事会多样性和网络安全风险治理等),要求基金经理使用ESG分类,并加强了对碳排放等企业信息披露的指导。
2020年7月1日,港交所正式实施新版《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加强了对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的要求,新版《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从原来的“不遵守就解释”升级到部分指标强制披露。2021年4月16日,港交所发布了《企业管治守则》及相关《上市规则》条文的咨询文件,在修订建议中引入了多项新措施以提升上市公司的管治水平,包括ESG披露和管理水平、董事会独立性、多元政策等内容。
2022年2月18日,中国证监会在对《关于推进制度开放,加快完善中国责任投资信息披露标准及评价体系的提案》答复中,明确表示下一步将深入落实新发展理念,持续优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不断完善上市公司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信息披露有关要求,引导上市公司在追求自身经济效益、保护股东利益的同时,更加重视对利益相关者、社会、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的贡献。
在21世纪的今天,ESG作为一个改变资本和商业游戏规则的重要概念,不再停留于“谈理想”、“谈感情”的阶段,而是开始进入到法律、政策、资本和商业的领域。
这些意味着什么?在资本市场,针对上市公司来说,不仅意味着投资者和监管机构不断施加压力,要求公司披露ESG业绩和设定目标,特别是与排放有关的目标,以及对决策有用的ESG数据和分析的改进,而且,专门用于ESG的资本越来越多,如果企业ESG得分高,就更容易获得资本的追捧——ESG的“积善”,能够带来的“实惠”是真实的。
作为从事并购和财富规划方面的律师,在实践中,笔者也关注到,在并购与投资的交易决策中,公司在ESG方面的红利,已经开始显现,而公司在ESG方面的广泛定位将越来越显示出其文化和未来增长前景。解决ESG风险或利用新的ESG相关机会的需求直接驱动的交易在过去一年中也出现了增长。
三
中国企业现在能够做什么?
近年来,知名中国企业因ESG表现不佳造成股价下跌的情况屡见不鲜,例如某知名上市白酒公司于2021年10月被ESG评级机构下调ESG评级后,在下调评级后的4个交易日里,公司股价下跌6.2%。再如2022年4月,中原股份因下属污水处理厂存在污泥处置存放不规范、污水出水水质指标超标情况,被罚款80余万元。随后两个交易日股价变动分别为-3.04%、1.57%。无论从理论研究层面还是从实践经营来看,公司都需要对 ESG 因素予以重视,这个必须要从企业家、老板层面加以关注和投入,因为这涉及战略选择、决策和资源调配。这也涉及到未来企业的全球化布局,甚至自己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涉及到法律、资本、人力资源等几个重要方面。
ESG能对自己公司的业绩和公司治理产生积极影响。如果未来进行例如并购之类的交易,那么依据ESG 指标评估公司的政策、程序、标准和目标,就可以最大化公司的业务价值和交易价值。2021年6月30日,网易发布2020年ESG报告指出,过去20年,网易在实现经济效益可持续增长的同时,也在不断为股东创造价值。ESG报告指出,网易自IPO以来股价增长超120倍,年化回报率超过26%。与此同时,网易将长久可靠的产品保障视为立足之本和对用户履责的重要途径,承担社会责任,不断为用户创造价值。[2]2022年6月30日,网易发布的最新2021年ESG报告发布。对比2年的报告,不难看出,相比20年网易在ESG领域对企业管治、员工管理、绿色发展、责任供应和质量保障等方面的实践探索,21年网易将其ESG领域的实践更新换代,从技术研发、公司治理、用户保障、人才发展、绿色运营、公益行动6个方面践行社会责任,获得了国际权威机构认可。在2021年12月,国际权威指数机构MSCI(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指数)公布,将网易ESG评级上调至A级。
就拿并购项目来说,ESG已经开始影响尽职调查,ESG 尽职调查中对与环境合规、人权、劳工标准、反贿赂和腐败有关的事项、供应链和商业合同进行法律审查,可以帮助交易各方为交易做好准备。除了评估ESG风险,如腐败的商业行为、违反劳工法、网络安全威胁和碳排放,收购方还需要检查相关的流程和程序,包括董事会监督的程度以及内部和外部ESG报告的范围和质量,以发现潜在的ESG漏洞。
而收购方在评估交易的协同效应时,也需要确定交易的潜在ESG影响,包括对声誉和文化的影响。在目标公司方面,董事会和管理层也需要认识到,ESG问题可能会越来越多地成为支持或拒绝拟议交易的股东的决定性因素,特别是在交易对价包括收购方的股份时。将ESG纳入反向尽职调查可以帮助目标公司向其股东提出更有力的理由。
小结
中概股被欧美投资人大量“抛弃”,中国企业在被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悄悄试图挤出全球供应链,这固然不排除有地缘政治和偏见的成分,那么我们如何“破局”?转战香港来联交所发行港股,只是一个技术上的无奈之举。战略上,这就要看趋势,如果“求同存异”,现在我们和欧美资本还有什么共同语言?至少有一个,就是绿色经济,绿色金融,ESG。欧盟的绿色转型始于1970年代,经过几十年发展,其环境与立法政策日臻完善。欧洲企业也凭借“先行一步”的优势和欧盟对外推广规则与标准带来的便利条件,将最初来自绿色转型的被动的成本压力逐步转化为自觉的创新动力,并且在技术水平、产品质量、企业ESG(环境、社会、治理)综合管理等方面都走在了世界前列。[3]自2020年9月“双碳”目标提出以来,中国企业也纷纷开始加快绿色转型的步伐,越来越重视企业在ESG方面的实践与表现。所以,如果有一天,欧美资本再次回归,必然优先选择部分中国企业进行投资,那么我们可以合理大胆地预判,这些被选中的“幸运儿”必将是ESG的高分企业。
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精致的利己主义,不讲“商业道德”,认为ESG“不接地气”将会是一大误判,如果我们缺乏对外部文化的兼容和尊重,想要再在全球化中“分一杯羹”,将会变得更为困难。
中国企业需要破局思维,提升自己的全局意识,只有在企业社会责任、利他主义以及商业伦理上,做出真正的努力,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的“长期主义”,能和世界融合。ESG,也许正是它——让企业家看到希望,看见拐点。
[注]
[1] 麦肯锡2022年春季刊:《中国金融业CEO季刊——可持续发展:全球金融业实践与探索》
[2] 网易科技频道:《网易发布2020年ESG报告:以创新驱动,为社会创造长期价值》https://www.163.com/tech/article/GDOQLHMO00099504.html
[3] 孙彦红:《欧盟绿色转型的实践与经验》,载《人民论坛》2022年5月下期
作者简介
龚乐凡 律师
上海办公室 合伙人
业务领域:私募股权和投资基金, 税务和财富规划, 合规和反腐败
特色行业类别:健康与生命科学
作者往期文章推荐
《股权激励与赴港上市:趋势、看点与六大法律问题》
《美国SEC新规对中概股及VIE架构有何影响?》
《股权激励的陷阱:高效业绩背后的法律架构和工具选择》
《中国企业海外项目,如何应对世行合规调查和制裁?》
《新疆企业对美出口遇阻:如何应对新时期的跨境法律挑战?》
特别声明:
以上所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或其律师出具的任何形式之法律意见或建议。
如需转载或引用该等文章的任何内容,请私信沟通授权事宜,并于转载时在文章开头处注明来源于公众号“中伦视界”及作者姓名。未经本所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使用该等文章中的任何内容,含图片、影像等视听资料。如您有意就相关议题进一步交流或探讨,欢迎与本所联系。
点击“阅读原文”,可查阅该专业文章官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