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念萱:镇远道菜的张三丰传说
--- Tips:点击上方蓝色【大家】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
镇远古城有“七寺、八阁、九座庙”之誉,事实上,县志史记有几十座庙宇,寺院僧尼利用四季蔬果、花卉与药材制作素宴,自明朝以降,成丰富细致的生活经验传承,代代沿袭成青龙洞特色。
《诗经》:“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素菜在中国已有千五百年历史,水质绝佳的镇远,豆制品与腌菜,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神仙奇趣,淡雅而味浓馥郁,看过历史记录,远不如实际入嘴慢品,才明白,清修,其实是享受。
闻名已久,真正吃到,已在数年之后,素宴上,人人都是第一次品尝,包括当地贤达。道菜传人谢鸣的丈夫说:“我也是第一次吃到完整的素宴呢!老婆真是深藏不露。上个月有远来大厨在镇远足足等了19天,都没能等到这桌菜,真没想到,只能说缘分啊!”这回,垂涎多年后,我只等了一天。
(道菜传人谢鸣女史)
风水好与否,看地方往来荣景便明白,无需费事勘察。维系一方水土的繁华,人定胜天,遇上好知府,便是最神奇的绝妙风水。这是我游走四方以来,难得愿意专注聆听导览的一回,导游小姑娘出口成章流畅自然地述说自己景仰的家乡,来自各地同行畅游的作家们,无不酣然称道,主动留下了小女孩的联系方式。
进出这徽商、浙商、赣商贸易重镇仅三回,一眼望过去,全是徽派建筑的屋檐,整齐而书香味浓,据说徽商最重视人文素养,家派门风,就靠着满门书香气,入口门当筑基与悬挂户对,告示着人丁兴旺的清雅富贵,上门求亲者,般配与否,自己衡量。逢年过节的斋宴,亦成为慈善门风做派,或布施或供养神佛,精致素宴,就这么流传开来。
传说中,原本直流湍急难卸货的㵲阳河,变成今日蜿蜒缓流,解救了拉纤人的辛苦与商贾往昔打水漂的货物,要感谢凿穴蜗居青龙洞著书立说的张三丰仙人(据闻张仙人不过是刚巧到此执勤当兵)。
明朝万历年间,武当始祖张三丰带着六名弟子云游,看见镇远这块风水宝地,宁静致远,便自己动手修桥(祝圣桥)建亭,居住三年,为地方做了不少善事,留下美名。是风水亦或许是族群感染力,地方官员频频出现任事廉洁有担当的名士,许多感人事迹,多年后,仍为地方津津乐道,难得遇上有学识的导览员,让游客如沐春风长见识。
我进出名震江湖的镇远古城三回,印象不是太好,直到遇见了真正对的人。第四次,完全是因为出现了一个接着一个的“人”,吸引我,挤出不太宽裕的时间,最后深信,值!非常值!所有的传说,无论正确与否,我都愿意照单全收,因为眼前的人,太对了。谁又真的在乎那些过往神话,有几分真假?人活着的浪漫,只有当下才享受得到。
我抚摸着张三丰躺过坐过的石床,粗糙的石块,已变成润泽冰凉的玉质成色。事实上,每天往返浏览的人潮,边听故事边抚摸两下的人,对这块石头的质变,都有功劳。一块山岩的透心凉,述说着古人的生活情趣与雅兴。
在多方人马的协助下,我终于见到传说中的道菜传人谢鸣女士。
据说为了整治一桌素宴,谢女士辗转难眠一周,夜夜苦思回忆每道菜的工序细节,最终定调22道以陈年道菜为主旋律的传统素宴。作为地方文史研究员的谢鸣,母亲在文革前是道姑,秉承了好几代人做道菜的储备食材技艺,年近七旬的谢鸣说:“许多菜肴多年未做,需要不断地回忆琢磨,多种食材也必须四处收齐实验,若食材不齐备,就无法测试记录这些可能失传的菜肴。”
自己是文化研究员的谢鸣,做菜的仔细讲究,除色香具足外,舌尖上,马上能感受出她的火候纯熟,清淡味足而丰富细腻,这样的巧手,平时应有锻炼,一道豆腐滚芝麻与南瓜红豆盅便已打败我的味觉,当场惊叹连连,忍不住手舞足蹈地鼓掌。寻常食材,在谢鸣的手上,滚动出富贵人家的讲究。
(谢鸣亲手制作的道菜素宴)
传闻,有1200年历史的镇远天印贡茶,是地方知府招待张三丰的见面礼,吴三桂曾在此以茶换马,扩充兵力。此外羊场青毛茶,亦为清初贡品。在我坚持走访下,今年春茶产出两万斤的羊场毛尖,由徽商指定制作工序,每斤采购价两千人民币,价钱惊人,幸好不是我的菜,否则消费不起。
而历史名茶天印村的茶,由于制作断层多年,重新出品,年产量仅几千斤,虽有原生老茶树,但未能达到市场需求,应为量产制造瓶颈中。
我从台北请来资深茶人,彼此品茗商讨后,一致认为:“贵州茶青质量佳,风水好,可惜制茶工序未上轨道,而无法制作出一流的商品,令人扼腕。”在谢鸣的素宴上,茶,亦为绝佳食材之一,她也认为:“找到能入菜的好茶,并不容易。”而滥采茶尖嫩芽,对茶树是伤害,于制茶工艺来说,亦为浪费。
作为贵州东部水陆码头交通要道的镇远,为商家与兵家必争重地,寺庵道观兴盛,尤以尼庵居多,常年素食需求,而发展出做工精细的道菜。据说,已有五百年历史的道菜,因越陈越香而又名陈年道菜,为青龙洞道士所创,每逢春季青菜盛产之际,分类选料、撮盐、翻晒、搓揉、剔筋、瓮蒸、喷酒等繁复工序反复加工而成。
贵州省博物馆申敏馆长表示:“真正的好道菜,是漂亮的金黄色,香气浓郁迷人,街上看见的黑幽幽道菜,并非陈年之故,实在是工序不对。陈年道菜,绝对是越陈越香,但色泽漂亮,香气袭人。暗黑者,偷懒之故。”
(入瓮前的道菜色泽金黄香气浓郁)
道菜分为长道菜与细道菜,前者为特选完整菜叶,后者则为一般青菜切成细条。无论如何,我参观的著名道菜工厂,的确端出了黄澄澄香喷喷刚晒干的道菜,在我眼前拌入香甜的糯米酒,再进瓮摆放三年,才能取出贩卖。
每年春天清明节前是做道菜的唯一时间,采收清洁反复暴晒,制作工序,一道都不能省,极为繁复,难怪香极,无论怎么入菜,都是精彩的调味剂。
根据谢鸣的食单,陈年道菜可用来做饺子馅、拌豆腐、填糯米肠、做珍珠丸子,甚至取代梅干菜做道菜扣肉,气味比梅干菜更清新芬芳。遥想当年制作道菜的僧尼,赶在清明时节雨纷纷之前,一一采收各种青菜,汲取烈日阳气,香喷喷地入瓮,那光景,清修,似乎也可以过得清雅而丰盛。
至于道菜是否是张三丰或其传人遗留的饮食佳话,既已不可考,便当作是浪漫的传说吧!
【作者文章推荐】
更多作者文章,请在对话界面输入“@作者名”调取。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作者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