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雪梅:在10万加时代,坚持老土的读书方式
文 | 冯雪梅
刚刚在网上下单,买了本《最美的决定》。E·B怀特的这本书信集我有,而且是一版一印,可只翻了翻,没认真看。理由很多,心情不契合是其中之一。人有时候就这样,此刻能读福克纳的小说,却不能读蒙田的散文。那时我可能正沉浸于某本科幻小说或者传奇故事,对50多年前的书信往来不感兴趣。或者,仅仅是为了“买”到全部怀特的作品。
看够了随意潦草的表达,我需要怀特这样的安慰剂。读读《纽约客》的专栏文章,多少可以压压惊,让自己相信文字依然有讲究,不是随随便便怎么写都行。
当网稿编辑之时,我时常陷入深深的纠结中,一条短微博,都得改两三遍。那真不是在享受文字的乐趣,我可没功夫也没才情为僧推月下门还是僧敲月下门仔细琢磨,也没人在乎是推是敲,我只想要眼前百十字的一段话,读起来不那么磕磕绊绊。是我这个传统的文字编辑太过老套,还是稍纵即逝的移动阅读,不再需要表达的准确精致?大量的网络稿件——有时候,它们就是在手机上写就的,真要字斟句酌,得耗费多少心力?况且,你明明知道,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稿件没有多少影响力,而如若就这般放过随它去,内心又会惶恐不安,毕竟文不通句不顺啊……
我敢保证,没谁去挑一篇10万+公号文章的文字毛病,那些爆款文章的写作秘籍,也不会教你什么样的文字是好文字。多少人有时间有心情精致阅读?我们享受的就是快餐,作品渐渐变成产品,写作者也从来没说过要创作经典。
当然,我早就赶不上网络写作的滚滚红尘,无情地被那些年轻、拥趸粉丝无数的写作者拍在了沙滩上。鸡汤文,偏狭极端,制造噱头,消费情绪,煽风点火,胡说八道,恶俗低劣……那又怎样?能说我的这些怒怼里,没有一丝一毫的不甘和嫉妒?
远离网络的江湖,我做不到。那俨然是一种生活方式,纵然万般不好也有千般可爱。每个人都想在网络的江湖寻找一席之地,哪怕只是“吃瓜群众”,也会因身处群体之中而安然。
只是,于现实的热闹喧嚣被裹挟被诱惑中,内心深处仍不时怀疑,这一地鸡毛的是非对错、忽左忽右的价值判断里,真的就不该有一些执著的坚守,一些无人喝彩却真正有意义的表达?
于是,想寻一剂良药,纾解焦虑。逃避,时常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坐在书房,沉浸在书本里,再多的江湖恩怨都悄然隐退。与书相关的一切,找书买书之类,也就有了任性而充分的理由。购买与挑选,本来就是一种乐趣,更何况,还有非常好的心理暗示与安慰:买了,迟早会读它,哪怕只是翻翻呢,总有用着的一天,焦虑随之消失,顿时有了成就感。
再一次购买《最美的决定》,原因很牵强:它是精装版,比原先的平装版便于阅读。在《见字如面》带动所谓的“回归”之时,想要读一读怀特的书信。很奇葩?其实,书的版本和装帧真的很关键,很能决定你是不是能够认真读一本书。那本心仪许久的《俄罗斯文学讲稿》为什么一直躺在书架上?因为我不喜欢它的排版!而上海译文出版社的《去吧,摩西》,明显好过其他版本。
买得太多了?可我只买了不同版本的有限的一些书,两个版本的《巨匠与杰作》,两个版本的《中国历史政治得失》,三个版本的《百年孤独》,四个版本的《三国演义》……当然,还有一些买重的书,谁叫他们总是晒书单,推荐哪本书如何如何好来着?相比于“嗜书瘾君子”汤姆·拉伯,实在不足为道。他为了给自己新买的书腾地儿,却被那些碍眼的书吓了一跳——三本企鹅版的《比利·巴德》,三本《圣徒麦比》,三本《小城畸人》,还有《寂寞之鸽》,也是三本,《终极证人》,六本!21卷本的《狄更斯全集》,整整三套!
“压根记不得自己到底买过哪些书,在旧书店里拼命乱淘一大堆书,买书从不睁大眼睛,每天买的书得用推车来载,买了书却又没打算阅读的人——那种人才叫嗜书瘾君子,才算病入膏肓嘛。有些人甚至把攒来的每一分钱全部拿去满足他们永远无法满足的书瘾。我?我的银行户头里还有三百元呢。哼!我才没犯瘾呢。我不过就是偶然喜欢买几本书罢了。”
看着汤姆的这一翻辩解,我哈哈大笑。对照“嗜书瘾”的种种症状,原来我连轻度患者都算不上。至多是出于对藏书家、书痴,以及那些与书相关的书的热爱,花了5年时间(出版社出齐这一套书的时间有些长)和耐心,买齐了《文雅的疯狂》丛书14本。有那么多嗜书如命的人,我多买个三五十本书,真的不算什么。
在又一次购买怀特之前,我退掉了宣纸竖排繁体字的《脂评汇批红楼梦》。其实我有类似的版本,呵呵,不好意思,我的《红楼梦》已经有好些版本了,有的甚至是繁体、简体版本各一。可是,我的宣纸本红楼没有评注,脂评和三家评对着看才好玩呢!退书的理由?它太大了,8开本,厚且重,拿在手里很不爽,完全没有读宣纸书的惬意。
别跟我说书非借不能读,或者真正的读书人不挑书,如果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而存在,它必然是讲究的,因为逃离现实的琐碎庸常而高贵脱俗,因为灵魂的自由而富足。
几分钟前收到短信,说我的退书款659.10元已经成功退至信用卡中,接下来,是不是又可以开始新一轮的买书行动?与沉浸在买书读书中的快乐相比,眼前的那一点名利得失,又算得了什么?
(本文原标题:《网络的滚滚红尘里,寻一剂疗伤的“毒药”》)
【作者简介】
冯雪梅 |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资深媒体人
【精华推荐】
·END·
大家 ∣ 思想流经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见 · 价值 · 美感
※本微信号内容均为腾讯《大家》独家稿件,未经授权转载将追究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联系ipress@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