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作为一个细节控,我在孩子的小学语文课本里发现了N处错误 | 大家

维舟 大家 2019-09-20



作为全国上亿学子的通用课本,中小学语文教材一直备受社会关注,尤其近年教改的主题之一就是“语文为王”。2017年9月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义务教育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三科教材在全国推广,今年秋季新学期起这三科全国都是用统一部编教材。参与编写的很多专家都提到“工匠精神”,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执行主编陈先云更强调:要让孩子们喜欢学习,要让孩子们喜欢这套新的教材,我们就要做到规范、精准和严谨。”《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报道也说“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专家们没有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包括插图”。


然而事实如何呢?


我家里的两个孩子刚好也在读小学,为了辅导他们功课,每学期开学之初,我会先通读一下他们的课本。很遗憾的是,这些小学语文课本上的似是而非的错误其实仍然不少,有的甚至是专家们信誓旦旦确认为正确的,也是存疑乃至错误的。这些瑕疵,大抵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类,即文字性的记述错误,以及配图错误。



文字性的记述错误


上海原先使用上海教育出版社的课本(“沪教版”),现在则用全国统编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课本,“人教版”),这两种课本我都参照读过,其中有些课文是交叉重叠的。


首先必须要承认的是,这次全国统编教材(“人教版”)确实订正了一些细小的失误例如沪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赵州桥》这一课,写明这座桥梁“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1300多年了”,这明显是较早前的表述,因为它始建于隋开皇十五年至大业元年(公元595-605年),因而这次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本收入同一篇时,就更改为“一千四百多年了”。


不过,这样的表述仍然很容易让人误以为,赵州桥从古保留至今;而实际上,现在的赵州桥只是“因名而古”,它在1950年代曾大规模重修过,使用了古代不存在的的水泥砂浆技术砌筑,并更换了大部分石料。现在的课本无法让孩子了解到这些。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上的另一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提到《清明上河图》“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五百多个”,同样没有引导、鼓励孩子去了解更多信息。因为关于这幅画作上究竟有多少人物,也是历来有争议的五百多人的数字,是白寿彝《中国通史》上提到过的约数,原本就并不精确,而仔细研究这幅画的学者所给出的数字要多得多:据日本斋藤谦《拙堂文话》统计,《清明上河图》上共有各色人物1643人,动物208头/只(转引自曹星原《同舟共济:<清明上河图>与北宋社会的冲突妥协》)。


另有一些表述,其实已经过时或不准确。例如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的一课《日月潭》:



“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华岛。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这短短几句话中,至少有三处是值得商榷的首先,台湾最大的湖其实是曾文水库(17.14平方千米)而非日月潭(7.73平方千米),日月潭只能说是全岛最大的(半)天然湖——它原先是天然湖,但后来又建造了水库堤坝和水电站,故而算是半天然湖;其次,湖中小岛本名珠屿,“光华岛”一名在1945年台湾光复之后曾使用过,但1999年之后已经按当地原住民语言改称“拉鲁岛”;最后,这里日月潭名称来历的解释,可追溯至晚清曹士桂《宦海日记》的记载:“山南水圆如日,山北水弯如半月,询社人,潭名日月。”但现在考证发现,最早记载日月潭的是清道光元年(1821)升任台湾府北路理番同知邓传安所著《蠡测汇抄》一书,而其中明确记载:“水分丹、碧二色,故名日月潭。”也即并非由形状如日月得名,而因水色不同得名。


有些课文,是从历史记载改写而来的故事,但在改写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有所添加、删改,由此出现了一些似是而非的句子。例如沪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中的《苏武牧羊》:



“匈奴王……派早已投降的汉使卫律去劝降。苏武不等卫律说完,怒目圆睁,手举旌节大声喝道:‘卫律!你是汉人的儿子,汉朝的臣下,而今忘恩负义,背叛了父母,背叛了朝廷,还有什么脸来和我说话!’”


卫律确实被派去向苏武劝降了,但他其实并非“汉人的儿子”,也谈不上“背叛了父母”,因为他自己的出身就是胡人,只是从小在长安附近长水(浐水支流)一带长大,故既深受汉化,又通胡语,《汉书·苏武传》中的原文是“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重点是斥责他“不顾恩义”,课本突出他道德上背叛,但略去了“为降虏于蛮夷”。此外,这样的表述容易让人以为,他是以“汉使”的身份投降的,但其实只是他一度被举荐出使匈奴回国后发现举荐他的李延年被抄家,他担心被株连才逃亡匈奴的。(《汉书·李广苏建传》:“卫律者,父本长水胡人。律生长汉,善协律都尉李延年,延年荐言律使匈奴。使还,会延年家收,律惧并诛,亡还降匈奴。”


涉及到国外历史故事的,往往还夹杂着某种中国式的错误想像。沪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的《智烧敌舰》,讲到阿基米德的故事,但随后就是这样几句:



“那时候,邻国之间经常打仗。希腊这个国家很小,许多年轻力壮的男人牺牲了,留下的尽是些老人、妇女和孩子。有一年,罗马帝国乘虚而入,派军舰侵略希腊。那时,军舰都是木头做的,舰上还竖着桅杆,桅杆上挂着很大的布帆。



这里几乎每一句都有问题


在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前212年)生活的时代,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希腊国家”,确切地说,他出身于西西里岛的希腊殖民城邦叙拉古(今意大利锡拉库萨),这也是故事的发生地;当时城邦之间的战争也未必如这里所形容的,只有老弱妇孺留守;罗马帝国要在阿基米德时代两百年后才出现(公元前27年屋大维称帝),当时还是罗马共和国而此时地中海的舰船仍是奴隶划船的桨船或桨帆船,不太了解如何运用风力——一艘希腊三段桨船通常包含170名桨手,30名战士,极耗人力,这种排桨船在中国文明中极为罕见(划桨龙舟除外),五卷本《中华科学文明史》认为,这其中的部分原因恰是因为中国人“创制了比较先进的帆及其索具”。既然希腊罗马的舰船活动并不怎么依赖风力,因而真实的历史记载中其实也不曾提到阿基米德是用镜子聚光烧了敌船之帆,换言之,整个故事都是很难成立的传说。



配图错误


与文字表述相比,语文教材中的配图错误之多也不在少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寒号鸟》一课,将寒号鸟画成鼯鼠,这我去年已在腾讯大家撰文指出是不了解故事本源所致,“寒号鸟”当然是鸟,将它错解为鼯鼠是以讹传讹的结果。


小二上册 寒号鸟


配图上,最常见的错误是时代错置,也就是图上出现了与历史背景不匹配的事物


同样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我要的是葫芦》一课,两张图上的书生都有包裹发髻的巾帻,这是秦汉到明代流行的头巾(明代有方形“四方平定巾”)。不过,课文中他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如果这人真这么说话,那他的形象就只能是梳着清代辫子的书生了。



因为南瓜是原产于美洲的植物,直到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才传播开来。虽然它在明末就已传入中国,但起初因系从日本间接输入,中国人称之为“倭瓜”。“南瓜”这一名称,是直至清代中后期,南方所种植的南瓜品种沿大运河向北移栽,在山东尤其受欢迎,北方人因其来自南方,才流行称之为“南瓜”的。


在沪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中,有《高山流水》一课,画的是伯牙子期鼓琴相交的故事,然而画蛇添足的是,在他们的坐席之前,还有一个香炉



焚香奏乐在后世算是常有的事,但在这个故事发生的先秦时代,恐怕是不可能的。学界对香炉起源于何时一直有争议,但目前所出土的最早香炉只是汉代的博山炉。南宋学者赵希鹄《洞天清禄集·古钟鼎彝器辨》:“古以萧艾达神明而不焚香,故无香炉。今所谓香炉,皆以古人宗庙祭器为之。爵炉则古之爵,狻猊炉则古踽足豆,香球则古之鬵,其等不一,或有新铸而象古为之者。惟博山炉乃汉太子宫所用者,香炉之制始于此。”这里说得明白:先秦时的人们相信艾草等可达神明,因而没有香炉——当时也没有“香”,而只有艾草之类的“草”


配图错误最明显的,是沪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田忌赛马》一课。


课文中说齐国的王公贵族“把各自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赛的时候,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于是,配图上也是几个人骑马奔驰的样子



这实在错得离谱田忌赛马的主角孙膑生卒年不详,但这个故事大体发生在孙膑到齐国刚受重用之际,应该在他第一次用兵获胜的桂陵之战(前354年)前夕,而中国开始有骑兵始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前307年)——这是中原诸侯国首次向北方游牧部族学会骑兵作战,而像齐国这样相对保守的国家,学会得就更迟了。


明末清初的大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卷二九“”条下提出著名的“六经无骑”论,也就是中国古典最重要的“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中都找不到“骑”字,他认为这是后世在与山谷中的戎狄各族作战时,因为地形崎岖不利于战车,才“势不得不变而为骑。骑射,所以便山谷也”。


在田忌赛马那时,齐国贵族盛行的还是车战马镫要再等五六百年才发明(一般认为是公元3世纪的鲜卑人率先使用),因而在战国初年想要骑在光溜溜的马背上急速前进,恐怕也是相当危险的。


在这个故事的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虽然确实提到“马有上、中、下辈”,但随后孙膑就明白指出,那些马其实是拉战车的,而不是骑乘的:“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所谓的“”,乃指四匹马牵引的马车——汉语中至今有“驷马难追”这一成语,但因为这样的马车形制早已被废除,后世都已不详其意,就像《鹿鼎记》里的韦小宝,虽然听说过“驷马难追”,但总是记不得“驷”这个字,有一次还自问:他妈的,驷马是匹什么马,跑得这样快!


很遗憾的是,我查阅了诸多涉及《田忌赛马》这一故事的教材(如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图书(新世界出版社《幼学启蒙丛书》中的《中国智谋故事》),配图所画的都是错误的


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田忌赛马


这一课原先也在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中,现在虽已被移除,但这些图却广为流传。这也意味着人们在看到“赛马”时,可能都不由自主想到的是后世那种一人一骑的“赛马”,却完全遗忘了在更早的年代里,“赛马”其实是“赛车”——在表现罗马帝国时代马拉战车比赛的电影如《宾虚》中,还能生动地看到这样的场面。


《宾虚》结尾的赛车戏


虽然这些说起来也仅是微不足道的细节,但作为小学语文教材,影响亿万学子,那最好还是做到教材编写者所说的那样,“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当然,反过来或许也可以说,这从另一方面教导我们:即使是对权威,也要敢于质疑。


—READ MORE—


大家一周阅读排行

1.连清川 | 中国这样的熟人社会,注定容不下Costco

2.黄佟佟 | 那些阔气的名人,为什么穷起来特别快

3.宋金波 | 在4500元的大学生生活费里,能读懂中国吗

4.张明扬 | 哪里有过度的鸡娃,哪里就没有娃

5.赵清山 | 经历过家破人亡,贫穷疾病,这个家还要不离不弃走下去

点击文末在看,帮喜欢的文章冲榜


原标题:《孩子的小学语文课本里,竟然还有这么多错误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