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那些焦虑的中年人,比自己的父母更喜欢控制孩子的人生|大家

叶克飞 大家-腾讯新闻 2020-01-13



面对急速变化的时代,作家麦家在腾讯新闻·立春工作室出品的《星空演讲》中说:“当世界变得日日新、天天快的时候,我要做一个旧的人,慢的人,不变的人,为理想而执着的人。当众人都一路在往前冲杀的时候,我要独自靠边,以免被时代的洪流卷走;当一切都声色犬马令人眼花缭乱的时候,我要安于一个角落孤独地和寂寞战斗。


麦家在《星空演讲》

要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麦家也坦陈自己曾经迷失,因为“这个时代崇拜速度,崇拜欲望……我们迷恋速度,却丢失了许多人生可贵的常数和公理,真情被假意取代,公理被功利颠覆”。


修正自身的过程漫长而痛苦,但麦家说:“人生海海,错了可以重来。


这是一种自身强大的表达,但对于焦虑的中年人来说,做到这一点非常非常难。更可怕的是,大多数迷恋速度的中年人并没有机会获得世俗眼中的成功,这往往让他们变得更着急,在事业上渴望一夜暴富,在子女教育上忍不住揠苗助长,在错误的路上一头走到黑。


 

曾饱受中国式家庭之苦的中年人,反而纷纷选择了变本加厉


如今三四十岁的中国人,大多数在同样的家庭环境下长大:无论经济条件有何差异,基于中国式家庭的相处模式,都很难摆脱父母的控制,以及由此衍生的种种不合理,比如“读书时千万别早恋,毕业后最好马上结婚生孩子”。


也正因为这样,无数同龄人曾发下宏愿:“我们成为父母后,一定不要像我们的父母那样。”但很少有人会逃脱那个“人生终极规律”——变成自己曾经最不喜欢的样子比如年少时最不能接受父母不好好说话,动辄打骂,但与自己的孩子相处时,却发现自己从小就没有好好说话的经验和能力……


而且,跟许多人的美好想象不同。对于眼下这代中年人来说,让孩子“快乐成长”基本就是虚幻想象中的田园牧歌,根本没有任何实际操作空间。面对时代的急速变化,行业的频繁兴替,孩子的教育军备竞赛,老龄化社会对独生子女一代的潜在压力,陷入极度焦虑的他们,甚至也许会比自己的父母更喜欢控制孩子的人生。即使他们并不迷恋所谓的速度,也很难不被时代的速度所裹挟,并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将于施之于孩子。



这种规划往往带着过度的紧迫感,为子女择校,选择兴趣班,还有臭名昭著的奥数班和补习班。许多人还会将一切功利化,只读有用的书,只学有利于升学的特长。即使是我们这代人自身所经历的应试教育,其实都不及当下功利。


当然,为子女规划人生一点也不新鲜。中国家庭一直强调经验,“听人劝吃饱饭”和“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都是我们从小听到大的话,很多同龄人从小到大走的都是父母安排好的路。但问题是,我们的子女会像我们当年那样按部就班和听话吗?我们这代中年人真的有规划孩子未来的能力吗?



我们这代中年人,几乎失去了话语权红利期


何谓成长?按照中国社会的固有思维,脱不开成家立业、为人处世和待人接物这样的字眼。但在西方世界观里,从早期希腊神话到现实教育,成长二字往往被等同于对父权的颠覆,当然,在中国传统社会里,这种行为被视为“叛逆”。


不过从人类演进的历史来看,社会之所以进步,往往是因为下一代人不太听上一代人的话,而不是相反。每一代人都将老去,见证自己话语权的一步步丧失。为了捍卫话语权,他们会告诉你“听人劝,吃饱饭”,会刻意强调经验的作用。但社会的发展显然并不认同这类说法,每一次进步都意味着对过往的颠覆。


这本是老生常谈,按照过往规律,像我这种三四十岁的中年人,正是掌握话语权的好时候,只需享受红利,然后坐等自己老去,到时再用“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之类的话教训一下儿女,过过嘴瘾便是。


但在这个经验大面积崩塌的时代,这条人生路径也出现了变化。当我们这代人正在为了孩子的教育军备竞赛、父母老去和中年危机等问题发愁时,还会遭遇一个新问题:我们在子女眼中早已不再无所不能



在人类历史上,“经验”曾无比重要。那时,人类生活半径狭小,许多人甚至一生未曾离开过所居住的村子。人类社会的关系构成非常简单,局限于宗族和邻里。资讯少得可怜,没有报纸电视电台和网络,人们只能依靠口耳相传。文盲率奇高,书籍也是奢侈品,即使贵为法国国王,曾在15世纪以藏书甚丰享誉欧洲的查理七世,其藏书也不过九百余册,连当下一个爱读书的城市中产都比不上。


在这种情况下,人类的生活节奏非常缓慢,生存模式也是重复性的,比如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种地。各种生活技能都只需要熟能生巧,拥有经验的长辈会教你如何插秧、如何除草、如何打柴,还有如何判断天气,成为你人生中的最大权威。


换言之,在信息闭塞、经验至上、教育相对单向的年代里,长辈往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会维系着无所不能的权威形象。他们不但是真理的化身,也是知识的来源,还是做人的榜样。记得小学时,许多人都说自己最崇拜的人是爸爸妈妈,即使他们是错将畏惧感当成了崇拜感。可放到现在,还有几个孩子会这样说?


对于当下这代从小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无数资讯的孩子来说,父母身上的那层光环太容易被打破。换言之,我们这代中年人,在孩子面前保持“无所不能”形象的时间越来越短,可能连四五岁的孩子都糊弄不了,一个十岁孩子所掌握的各种知识和技术手段,可能已经远远超过父母,我们掌握话语权的“红利期”非常有限。


作为一个业余作家,我在写作方面也算是儿子的骄傲。他在学校做编程游戏或PPT时,常常需要查找资料,许多文字往往出自我这个父亲之手,让他很是惊喜。我出了新书,他会放在书包里带着上学。但我深知自己的弱点,也明白他终将看到我的各种笨拙。


说到底,不是我们这代人不够强大,论教育程度、论三观见识、论时代变革中的接受能力,我们都远远超过普遍未能接受系统教育的父辈,但问题是,我们面对的是更强大的孩子。在互联网时代接受着海量讯息长大的孩子们,会轻易发现父母的无知与脆弱。


一代在孩子眼中早早褪去光环的父母,却更希望把控孩子的人生道路,冲突可想而知。更重要的是,我们依据经验所规划的道路,很有可能是错误的路。



在这个经验急速崩塌的时代,我们自己都曾一次次掉进坑里


作为一个刚满四十岁的中年人,我的成长经历几乎与时代巨变同步。小时候幻想的种种未来世界,当时觉得遥不可及,如今却习以为常。


以通讯为例,记得小学毕业时,班上只有寥寥三五个同学家中有固定电话,以至于毕业就失联成为常态。中学时,父母有个传呼机都倍有面子。大学时,谁家里有大哥大绝对可堪炫耀,毕业时能拥有自己的第一部手机,更是兴奋无比。再之后就是彩屏机,进而是智能手机。那些年里,曾有人高喊短信改变人类,可没过几年,还有多少人会发贺年短信?到了今天,没有智能手机,我们简直寸步难行,从社交软件到移动支付,从消遣娱乐到工作,多少人还能完全离开手机?


这种十几年间就换代N次的颠覆式跨越,不仅仅出现在通讯领域,而是遍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与此同时,是过往思维的过时。比如大多数中国人都或多或少存在的“好东西要留起来慢慢用”的传统思维,在通讯和数码领域简直就是笑话。假设你生日时,别人送你一个当下新款手机做礼物,你舍不得用,打算过两年再拿出来,结果只会是浪费。两年后,这个手机基本就是一块被淘汰的砖头,你卖都不知道卖给谁。如果前些年你把小巧的数码相机和DV机小心翼翼放在柜子里,准备过几年再拿出来用,结果你会发现这两样东西都已面临产业困境,从兴起到被预言消亡,其间不过十几年。就算你真的仍有数码相机使用需求,市面上任何一款在售产品都远远比你收藏的要强,价格也低廉得多。


我们这代人的求学与就业,也往往在这飞速变化的大时代里屡屡撞墙。父母为我们安排的成长道路,靠的是经验,可若是经验失效,这条路就会变得很艰难。



别的不说,读大学该选什么专业,就是一个巨大的坑。无论你是追赶热门,还是自作聪明地选择前瞻性专业,都未必能跟得上时代的变化。工商管理和市场营销这样的专业固然早已沦为笑柄,可选择法律和计算机,难道就很稳妥吗?选择中文专业,基本相当于一无所长,除了考公务员的选择会多点之外,根本不具备其他领域的职场延展能力。还有许多专业,教学知识和现实行业严重脱节,基本相当于浪费时间,我的朋友贾葭就有个经典段子——“要不要学新闻专业,这个事情要具体分析,如果孩子是亲生的,那就最好不要。


去年有一篇关于“一代中专生被毁”的文章,其实背后也有无数父母规划的影子。在那个年代里,读中专确实是一条看得到的出路,许多父母还曾为自己的“明智选择”而窃喜,但现实告诉我们,这种选择并非一劳永逸,在时代巨变中没有任何持续性可言。


但问题并不在于专业和学历的选择,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无法预料到这三四十年的社会巨变,就像我们无法想象手机的发展史一样。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的父母曾机械地将“专业”等同于“人生”,进而进行功利性的规划,而我们正在为自己的孩子重复这一条道路。


这种机械式的操作和功利性的规划,基本没有正确的时候。因为我们的经验和自负,永远落后于时代。我们眼下的判断,即使号称前瞻,也是基于当下的发展,可时代变化越快,我们的脸就被打得越狠。


真正的人生规划,其实是“学什么并不重要,学习能力最重要”,大多数具备一定文化层次的中年人其实都能说出这句话,可没有几个人会真正顺应这一思路。

 

艺术和手艺,也许是不算规划但更实在的选择


如果我们这代焦虑的中年人实在忍不住要为孩子规划未来,我的建议是打打擦边球,不要将目标局限于某个专业或领域,也尽量减少功利化思维,在正常的学业和智识教育之外,多给孩子一些“一辈子都能享受”的选择。


那种学琴为了考级、学棋为了段位的思维,其实已经越来越少见,但取而代之的是围绕“素质教育”的择校与升学。在当下中国,确实很难避开这种短期逐利行为,但在学的过程中稍稍将眼光放长远一些,将艺术视为一生的陪伴,肯定不是坏事。


艺术和读闲书一样,都是一辈子的事。未必靠它吃饭,却可自娱。非要往功利里说,还能靠它增加魅力值和人生机会。这个急速变化的时代越来越便利,也越来越追求享受,艺术能带来的机会也确实更多了。


在我读书的时候,音乐和美术简直是最不受待见的专业。如果不是做老师,那么出路很可能是酒吧驻唱和一年卖不出一幅画的穷画家。除非家里特别有钱,一世衣食无忧,想学学艺术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让个人气质变得更出众,否则真是未来堪忧。


但风水轮流转,唱歌的出路越来越多,早年选秀节目还是万里挑一,如今网络直播可就是英雄莫问出处了,靠打赏为生并不是神话,即使成功者有限,起码有了可堪奋斗的渠道。学乐器的可以扎根教育,自有无数学生跟随。至于美术专业,自从有了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后,从视觉设计到各色美工,简直成了最抢手也最安稳的行当之一。虽然不知道未来会如何,但它们起码都是个性化的能力。


艺术的好处就在于此:放下功利心时,它是审美能力和气质的来源,需要靠它吃饭时,它就是跟你一辈子的手艺


至于那些传统手艺,同样可能让孩子受用终生。我的朋友宋金波就说过,让孩子学一门真正的手艺,比如木匠,可能是更有利于一生的选择。



作为一个焦虑的中年人,我其实也未能免俗,多少对孩子的未来有所期盼,曾经幻想过子女从事各种“高端行业”的样子,也因为这种想象而动不动就鞭策督促一下,幻想中从未有过传统手艺的出现。但我仍然同意宋金波的看法,因为手艺只会越来越值钱,如果机器人成为未来主流,真正的手艺就更加物以稀为贵。


与艺术一样,放下功利心时,手艺人就是越来越被看重的匠人,甚至是那种三年才做一把凳子,一把凳子就赚饱的大师。需要靠它马上吃饭时,手艺人只要努力也能混个三餐温饱。


看,说来说去,我们这代焦虑的中年人,仍然在为注定比我们更强的孩子规划未来,不管用何种方式。也许十几年后,我们又将被时代打脸。


大家一周阅读排行

点击文末在看,帮喜欢的文章冲榜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