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蔡孟翰:如何买醉才幸福?

2015-10-31 蔡孟翰 大家

--- Tips:点击上方蓝色【大家】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摘要ID:ipress

买米歇尔·福科或齐泽克的书,比一买杯靠谱的意大利浓缩咖啡或西西里岛的Planeta葡萄酒容易太多——这就是中国身心分裂的现代化。


如何买醉?简单说,就是如何买酒喝醉,在此系列文章的语境中,当然就是如何买葡萄酒喝醉。喝醉不难,买酒难。买酒看似容易,实际上却不容易。此话怎说呢?因为,古今东西,直到最近为止,虽然谈酒的文章并不少见,借酒消愁或借酒发疯的诗词,更是连篇累牍。尽管如此,实际上谈如何买酒的文字,却是凤毛麟角,比如说,跟谁买,到哪买,买什么酒,如何比较酒价,如何买的性价比高的酒,如何买到好喝的酒或自己爱喝的酒等等,诸如此类鸡毛蒜皮的小事。

事虽小,可买醉这事真是攸关几乎每一个人的幸福,除非是体质上不能喝酒的人。喝醉容易,不管什么酒,酒精喝多了,酒量再好也要醉,但是要喝的痛快,喝的有品味,喝的有幸福的感觉,酒一定要买对;对得起自己的口味,对得起自己的钱包,对得起幸福的追求。因为,反过来说,不知道如何买酒,酒乱买,不知酒好坏,酒乱喝,这会幸福嘛?幸福的方式很多,不一定要每次买醉,但买醉在一生中的幸福,不会缺席。于是,买醉虽是一门小学问,却万万不可以等闲视之


喝醉是好是坏?喝醉是幸福吗?《诗经·大雅·执竞》有云:“降福简简,威仪反反,既醉且饱,福禄来反”,道貌岸然的朱子在《诗集传》里,如此解释:“是以既醉且饱,而福禄之来。反复而不厌也”,换成白话就是:吃饱喝醉,福禄会反复来而不停止。喝醉,对于朱子,不但不是坏事,还会招来福禄。早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里,对醉的的定义即是:“卒也,卒其度量,不至于乱也”,意思就是,醉就是醉到刚好,没有到乱的情况。因此,《说文解字》对“醺”的解释,便是“醉也”。“醺”自然是“不至于乱也”。

当然,反对醉是幸福的说法并非没有,在清代的《康熙字典》里,对“醉”的解释,就少不了对《说文解字》的批判。《康熙字典》如此道来:“《正字通》醉必伐德丧仪,《酒誥》,《宾筵》言之甚详,未有醉能卒其度量不至于乱者。因卒立义,《说文》误”。白话加上“愚按”,《康熙字典》引清初字典《正字通》说醉一定会败德而没有礼仪,《书经》的《酒誥》与《诗经·小雅》的《宾之初筵》说的很清楚,没有能醉到刚好,因而不乱的。《说文解字》以醉为卒(终)是错误的。

然而,《康熙字典》的解释正确吗?我很怀疑。在《书经·酒誥》里,确实有一句“越庶国,饮惟祀,德将无醉”,就是说众诸侯国或众小宗,只有在事侍天子或大宗祭祀时,才可以饮酒,又因为有德(有政治地位或执政者),所以不能喝醉。接下来更有意思:“爾大克羞耇,惟君,爾乃飲食醉飽”,如果依照盛清孙星衍的《尚书今古文注疏》如此断句,意思简单说是,天子诸侯有养老之礼,因此,你已经六十岁以上,你可以吃饱喝醉。合起来说便是,执政者不能喝醉,但民众上了年纪,可以吃饱喝醉,这是符合先王之礼。

以此再来解释《诗经·小雅·宾之初筵》“曰醉既止,威仪怭怭。是曰既醉,不知其秩”,还有“既醉而出,并受其福,醉而不出,是谓伐德”,前一句是说,喝醉了才停,举止便轻薄,已经醉了,就不懂秩序。后一句是喝醉后离开,对主客都好,喝醉了还不走,就会败德。这些似乎都是说喝醉是不好的,但如果审视《宾之初筵》的情景,如起头几句:“宾之初筵,左右秩秩,笾豆有楚,肴核维旅”,这就是刚刚上面《书经·酒誥》执政阶层祭祀的情境:“越庶国,饮惟祀”,于是才会要求“德将无醉”。

因此,可以说喝酒不能喝醉,不是对一般人民的要求,这是对执政者高标准的要求;而一般人民只要上了年纪(比如说六十岁),执政者还有义务需要让他们吃饱喝醉,这才是符合礼!这与前面引《诗经·大雅·执竞》“降福简简,威仪反反,既醉且饱,福禄来反”一段,文义亦是互通无碍。所以,《书经·酒誥》全篇,一再叮咛执政者“不湎于酒”,就是不要沉溺于酒,不要酗酒,如果执政者能做到此,“故我至于今,克受殷命”,就是因为不酗酒,所以我周人至今能承受殷的大命。


从以上我的诠释,可以说《康熙字典》引用《正字通》,乃是混淆不能喝醉是对执政者而言,不是对一般百姓而言,做为执政者,反而要让一般百姓吃饱喝醉才行,因此对《说文解字》的批判失之公允,即使《说文解字》也说的太含糊了点,但“虽不中,亦不远矣”。总之,一般人如我们,虽然酗酒不好,但喝醉确实是幸福,而且符合礼制,这道理经典已经明言,无需担忧。因此接下来,可以讨论如何买醉。

买醉一词,似乎最早出于唐代李白的诗。他在《结客少年场行》有“托交从剧孟,买醉入新丰。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谈刺客买醉;在《梁园吟》有“沉吟此事泪满衣,黄金买醉未能归,连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赌酒酣驰辉。歌且谣,意方远。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因怀古而感身世之飘零,遂一撒黄金买醉,而却仍有经世之志。在《拟古其五》有“千金买一醉,取乐不求馀”的豁达人生观。

此后,买醉一词出现在不少诗词里,宋代陆游在《夜归偶怀故人独孤景略》中有,“买醉村场半夜归,西山落月照柴扉。刘琨死後无奇士,独听荒鸡泪满衣”,买醉是有故国之思,一心想要恢复中原,无法圆梦,因而借酒浇愁。在日本江户时期,大名鼎鼎的赖山阳,他的伯父赖杏坪在《游芳野》一诗中,亦有买醉一词:“万人买醉揽群芳,感概谁能与我同,恨杀残红飞向北,延元陵上落花风”,这是在今天的奈良县吉野这赏樱名所,众人赏樱买醉之刻,他却怀想到他心中的正统皇胤——日本南朝的天皇,曾经流亡至此。

相对诗,买醉在词这个体裁之中,似乎都是爱情或闺怨有关,就是南唐李后主《乌夜啼》所说:“胭脂泪,留人醉”。宋代柳永在《望远行·绣帏睡起》就很典型描写为情买醉:“凝睇。消遣离愁无计。但暗掷、金钗买醉。对好景、空饮香醪,争奈转添珠泪”。到了现代,李宗盛作词,张信哲唱红的《爱如潮水》中,买醉亦是与感情挣扎纠缠不已:“我再也不愿见你在深夜里买醉,不愿别的男人见识你的妩媚,你该知道这样会让我心碎,答应我你从此不在深夜里徘徊,不要轻易尝试放纵的滋味,你可知道这样会让我心碎。”抚媚的女友在外买醉放纵使得词人心碎。台湾罗时丰演唱的闽南语歌《买醉》,开门见山,就唱的一语命中:“买醉是为着爱情不如意。”

诗人词人对买醉如此多情,但却没有留下多少如何买醉的文字,除了明代徐渭在《酒三品》的序言留下难能可贵的一些文字:“酒三品,曰桑络、襄陵、羊羔,价并不远,每甕可十小盏,须银二钱有奇。”徐渭为何会写下如何买醉的文字呢?因为,他不像李白,没有黄金或千金可以买醉,他在诗中写来:“小甕五双盏,千蚨五瓮香。无钱买长醉,有客偶携将。”钱囊羞涩,无法常常买醉,所以反而对酒的价钱与种类特别关注,因为没有闲钱可以浪费!甚至还要等朋友带酒来。徐渭也不是唯一等友人带酒的诗人,陶渊明也是!在其《饮酒》第十一首起头两句便是:“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言归正传,买醉——如何买葡萄酒。我就先说我个人的经验,关于葡萄酒的知识与酒评人对某些葡萄酒的评价介绍,等到真正要买葡萄酒的时候,并不是买到高性价比葡萄酒的决定因素。这绝不是说葡萄酒知识不重要,更不是说酒评人对某些特定的葡萄酒评鉴无关紧要,而是当我们要买酒那刹那,首先就要面对两个现实:所处环境的现实与自己钱包能负荷的现实。绝大多数的人都无法避免这两个现实因素的制约,除非钱太多,可以将1万人民币当作100或甚至10元人民币来花,不然,买酒时,荷包便不由得决定能买到什么酒的范围。但这个荷包决定的范围内容,又深深地受到所处环境的制约。

举个最明显不过的例子,要买中国的葡萄酒,没有比在中国买方便的地方,同理,要买日本的葡萄酒,到了日本到处都有卖,便利商店有,超市也有,当然专门卖酒的店家里更是多彩多姿。不过,日本以外,要买到日本的葡萄酒,可能就得费一番功夫,才能找到一些,而且不全。在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这些葡萄酒生产国都是一样,买本国的葡萄酒,比买外国的葡萄酒的选择多很多。

当然,在今天的中国,能买到的国外葡萄酒,从种类来说,与不少国家地方比较,仍然是相当有限。日本在90年代时,外国的葡萄酒,多数是法国酒,再加上一些意大利、德国、西班牙酒,新世界的葡萄酒少之又少,很多地方根本不卖新世界的酒。但是,今天在日本,购买外国葡萄酒不但已经是轻而易举的事,选择日益繁多,比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好太多了,而且进口葡萄酒的价格已经趋近世界平均价格。

日本葡萄酒市场的巨变,一方面固然是WTO等国际贸易协定促进的结果,同时亦是日本国内葡萄酒市场贩卖商家的竞争与专业化,以及消费者选择能力的提升与成熟所致。其实中国在2013年已经取代法国,成为世界上消费红酒的最大国,在2012年已经是亚洲最大的葡萄酒市场,同时是全球第五大的葡萄酒市场。但,在这样的一个葡萄酒消费大国,要买葡萄酒时,仍是不很方便,即使在北京海淀区,北大清华附近依旧看不到专门卖葡萄酒的店,葡萄酒的选择依然相当有限,还是如葡萄酒系列文章第一篇所说,买米歇尔·福科或齐泽克的书,比一买杯靠谱的意大利浓缩咖啡或西西里岛的Planeta葡萄酒容易太多——这就是中国身心分裂的现代化。

当然,现在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不一定要在实体商店买葡萄酒,只是国内互联网上卖葡萄酒的网站与日本或英国一比,除了店家少以外,店家所卖的葡萄酒种类亦不很多,更缺乏国别专门或精于某种葡萄酒酒类的店家。这些缺陷,除了法规上需要更加开放以外,如同前述,消费者的角色十分紧要。如果,消费者分辨不出葡萄酒的品质,分辨不出那一家店卖的葡萄酒性价比好,对某一个地方或国家的葡萄酒,没有特别讲究要求,对某一种葡萄酒没有特别关注,那么,长期下来,优质专业,又有特色的卖葡萄酒店家,并不会茁壮成长,甚至还可能遭到劣币驱逐良币。

这里,于是说到买葡萄酒时,最重要的环节——选择买葡萄酒的店家,不管是互联网上的或是实体店家。因为,在全球各地,只有极少数的人直接向葡萄酒酒厂购买,即使在澳大利亚或意大利等葡萄酒产国,多数人都是在所居住的城市乡镇的实体店家买酒,虽然近十年来,在互联网上买酒的人也越来越多。所以,一旦到了要买醉之刻,除了自己的荷包以外,便是所处实际与互联网卖葡萄酒的店家决定消费者能买到什么酒。

因此,分辨买葡萄酒店家便是消费者最重要的功课,这个功课要做的好,当然,就是要学习有关葡萄酒的知识与培养自己喝葡萄酒的品味与能力。一旦有了一点基础,便可以到处看看,到处购买。再以我自己为例,我便发现在我居住附近,有一家超市的葡萄酒店铺里,红酒都选的非常好,很多我自己没喝过的红酒,随便买来一喝,十之八九,都相当到位,在任何价格里都有很靠谱的红酒,但这家店里白葡萄酒的选择,就完全比不上红酒的选择,种类较少,选择不精,亦没有特色可言。另外一家专门卖酒的店,几乎不管什么酒,都比其他地方卖的便宜,但葡萄酒的选择就参差不齐,如果对要买的葡萄酒不懂或没喝过,随便买来,只能靠运气,时好时坏,说不准。

到了互联网上,店家更多,没有尝试几次,大概也不会摸清底细。当然,互联网有个好处是,如果已经有特定的葡萄酒想买,在互联网上找,往往比在几家实体店铺跑老跑去,更有效率。一般互联网的情况,其实与实体店家大同小异,我有一家常用的互联网店家,只要是红酒,不管什么价位,性价比都极高,所以,我经常在这家店买我不清楚,没听过或没喝过的红酒,因为学费至今没有浪费过!当然,其他还有专门卖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或南美葡萄酒的店家,有一家专门就卖一些意大利稀奇古怪的葡萄酒,所以如果我想尝试新的口味,学习一些新的葡萄酒信息,我就会上网到这家店逛逛。

说到此处,就涉及实体或互联网买葡萄酒的店家,不但是消费者买葡萄酒主要的地方,在一个专业成熟的葡萄酒市场,这些店家还经常提供消费者关于葡萄酒的信息,同时担任教育消费者的任务。店家与消费者的关系,既有买卖双方的关系,同时亦有《礼记·学记》所说教学相长的关系:“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不管是实体或是互联网的葡萄酒店家,其实在生活上更像书店,没事便可以进去,走马看花,东看西瞧,增长见闻,洵然书酒一致也。想买便买,看到可以买就买,如同逛书店一般,不需要时时刻刻追问自己:买还是不买——to buy or not to buy。

最后,周末又到了,“能饮一杯无”?




作者:蔡孟翰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

【作者文章推荐】

习奥白宫国宴酒菜单解密

真正的内行怎么品葡萄酒

难以想象的葡萄酒产地细分

更多作者文章,请在对话界面输入“@作者名”调取。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作者更多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