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明代文人的“艺术地图”——《近墨堂法书丛刊(第二辑)》出版

武英 武英书画 2020-10-17

编者按:

任何一位私人收藏家,要在历史上占据一席之地,需要的都是品类的选择、审美的倾向和时间的检验。林霄先生花费十数年,完成了明代为主的书法收藏集,《近墨堂法书丛刊》的出版,展示了其藏品集的风貌。全世界的许多历史学家,最近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描绘明代的历史地图,而林霄先生以一人之力,构建的《近墨堂法书丛刊》的真迹群体,描绘的是中国明代文人的“艺术地图”,堪称完美。


近墨堂&上海书画出版社

联手推出

《近墨堂法书丛刊(第二辑)》


《近墨堂法书丛刊(第二辑)》

作者:近墨堂书法研究基金会

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年8月

版次:1

ISBN:9787547918319

字数:148千

内页:500

装帧:软精装,布面函套(全十册)

开本:8开

定价:1280元

售价:1024元



《近墨堂法书丛刊(第二辑)》已在“武英书情”上架,进微店购书,请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或点击左下角的“阅读原文”。


定价1280元,大陆包邮价1024元。





《近墨堂法书丛刊(第二辑)》汇辑了近墨堂书法研究基金会收藏的十八件明代书法作品,如彭年、莫是龙、米万钟、王鏊、王守仁、夏言、娄坚;还有被书史湮没的书家,如张骏、邵珪、王问,《近墨堂法书丛刊》的出版,对于深入研究书法史,有重要推动作用。


与第一辑相比,第二辑收录的十八件作品,从明成化初至崇祯初,时间跨度只有一百六十年。入选书家的地域、背景更多样化,更能反映明代早中期的时代风格和总体面貌,堪称至今最好的一卷明代文人的“艺术地图”。




内 容 提 要



1


张骏《桂宫仙诗 思补堂诗》


出版作品:草书《桂宫仙诗》轴,水墨洒金笺本;草书《思补堂诗》轴,水墨洒金笺本

创作时间:明成化初; 明成化十五年(1479)

导读:高明一《明代中期松江狂草的枢纽——张骏〈桂宫仙诗〉〈思补堂诗〉二轴赏析》



明代中期的松江书法家张骏(1428-1509),与同乡且同时期的书法家张弼并称「二张」,但在书史上,祝允明、王世贞认为张骏在书法上摹仿张弼,称之「婢学夫人」,故后世普遍把张骏视为张弼的效颦者。一直以来,北京故宫所藏《杜甫贫交行诗》与《七言绝句》,是张骏草书仅有的两件标准器,也颇能印证祝、王的观点。


近墨堂所藏《桂宫仙诗》(目前所见张骏最早的草书作品)与《思补堂诗》,却展示了张骏非常不同的草书风格,足以打破我们深受书史影响对张骏的成见。文中详细考订了张骏的生卒年,深入解读了张骏书风的演变,及与张弼草书风格的关系,重新检视其在书史中的定位,是一篇研究张骏及明代早期松江书法的力作。



2


邵珪《赤壁赋》


出版作品:草书《赤壁赋》卷,水墨纸本

创作时间:明弘治元年(1488)

导读:林霄《发现邵珪——明成化书家邵珪丛考》



林霄先生发现了两件被改款的,明代邵珪(1441-1488)草书作品(一件被改款为祝允明的《赤壁赋》,一件被改款为王阳明的《堕马歌》),恢复了这位集诗人、书法家、棋手于一身的江南才人的历史形象。


文中叙述了邵珪的生平,展示了他的朋友圈(年龄相仿的有李东阳、程敏政、倪岳、马中锡等人,稍长的有吴宽、萧显、张弼、秦夔、周庚等人),考察了其存世六件书法(除了一件题跋,其余都没有钤本人印章,给了商贾改款以可乘之机),对邵珪书法作出重新评价,为这位“丢失”了五百多年的书法家正名。



3


王鏊《行草四种》


出版作品:行书《查恂墓碑文》卷,水墨纸本;行书《洞庭两山赋及性善对》卷,水墨纸本;行书《项母帖》册,水墨绢本;草书《白莲诗》扇页,水墨洒金笺本

创作时间:明正德初至正德十五年(1520)

导读:尹翔《风骨清森 峭劲嶙峋——王鏊〈行草四种〉赏析》



作为明中期著名的政治家,王鏊(1450-1524)对吴中文人集团有重要影响,但他的书法历来少人关注,除黄惇《中国书法史·元明卷》将其视为「吴门书派先导」外,所见其他书论每多简笔带过。


国内博物馆,有登记号的王鏊书作仅八件,且这些作品有的甚至从未进行过公开。依据目前所见王鏊存世书作,可知他的书法以行草见长,拥有浓厚的时代风格,取法晋唐,用笔清劲峭拔,极具个人特色,是典型的文人书法。


近墨堂书法研究基金会所藏四种王鏊书作的公开,为研究王鏊书法的全貌提供了难得契机。



4


王守仁《致薛侃札》


出版作品:行草书《致薛侃札》卷,水墨纸本

创作时间:明嘉靖二年(1523

导读:丁小明《「致此良知」:近墨堂所藏王阳明致薛侃信札两通丛考》



王阳明(1472-1529)在晚近五百年来的东亚历史上掀起的精神狂澜可谓波涛汹涌,研究与解读他思想的著作更是汗牛充栋、难以统计。与此同时,他的书法也被后人所珍视,虽吉光片羽而弥足珍贵。


通过他写给薛侃的这两通信札,不仅可以品味王阳明「清劲绝伦」的翰墨妙笔,也可以此为引导来探知一代大儒的精神世界,以及他与弟子薛侃之间「心心相持,如髡如钳」的师弟情缘。



5


夏言《西苑进呈诗》


出版作品:行书《西苑进呈诗》卷,水墨洒金笺本

创作时间:明嘉靖十三年(1534)

导读:高明一《帝宠超擢 恩绝败死——夏言行书〈西苑进呈诗〉卷赏析》



夏言(1482-1548)是嘉靖时期重要的政治人物,以首辅之尊,亦「沾沾负书名」,被时人珍若拱璧。以行楷书见长,尤擅写大字。书迹流传极少,目前所见有近墨堂书法研究基金会藏《致李年兄札》和《西苑进呈诗》卷,及北京故宫藏《晚节亭词》卷等,以上三件分别作于嘉靖九年(1530)、嘉靖十三年(1534)、嘉靖二十七年(1548),从夏言四十九岁发迹、五十三岁如日中天,至六十七岁弃市,皆为人生节点,可以依据书法,观看夏言中晚年的境遇起落。


《西苑进呈诗》收录于夏言文集,为进呈明世宗而作。原诗作于嘉靖十年(1531),共有二十四首,描写西苑的壮丽风光,更重要目的则是由景及政,来歌颂嘉靖皇帝的政绩。此卷为三年后所书,录十六首,正是夏言如日中天之时,不数年即升为首辅;无论诗作、书法,均为巅峰时期代表。



6


王问《赠云望先生 春梦婆诗》


出版作品:草书《赠云望先生》册,水墨纸本;草书《春梦婆诗》卷,水墨纸本

创作时间:明嘉靖末至隆庆年间

导读:高明一《无锡隐儒的飞白逸草——王问〈赠云望先生〉册与〈春梦婆诗〉卷赏析》



王问(1497-1576)是隐居江苏无锡的儒者,为大儒邵宝的门生。作为书法家,王问的飞白渴笔草书颇负盛名,王世贞将其与陈献章、陈淳这二位草书大家相提并论,认为陈道复「飞而不白」,陈白沙「白而不飞」,都要让王问一头。


近墨堂书法研究基金会所藏《赠云望先生》册与《春梦婆诗》卷,是王问的两件经典草书作品,但书风迥异。《赠云望先生》册,创作于六十岁之后,是文人书法的逸品表现;《春梦婆诗》卷,创作于七十岁左右,是带有飞白渴笔的大草,为其晚年的书法代表。由于王问传世书迹甚少,因此这二件草书可说是理解其书法的关键之作。


通过对《赠云望先生》册与《春梦婆诗》卷的介绍,对王问展开深入研究,不仅回顾其生平经历、辞官过程和隐居后的重要活动,而且考证两件作品的创作时间,对其内容和书风进行详细解读,包括与陈献章、陈淳的书法作比较,对王问的草书成就以及评价,能有更明确的推进。



7


彭年《闲居赋归田赋》


出版作品:小楷《闲居赋归田赋》卷,金粟山藏经纸

创作时间: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

导读:王崇齐《人书俱老 清雅从容——彭年小楷〈闲居赋归田赋〉卷赏析》



作为文征明的弟子,彭年(1505-1566)紧紧地追随着文征明的脚步,在最深刻的层次上体现文征明的精神,在他的能力范围内传承、发挥文征明书法中最为动人之处。有时虽让作品过于保守而灵动不足,但作品整体却总是清雅从容,实宜书斋中长日无事之赏。


《闲居赋归田赋》在彭年的所有存世书迹之中,其书写质量之佳自不待言,人书俱老实为书法史常态。金粟山藏经纸,与沈玄圃的酬赠关系,彭年在书法结字上的精到,以及笔画高度控制上的追求,均为此卷的看点。



8


莫是龙《尺牍集》


出版作品:行书《致汪道贯等信札五通》卷,水墨纸本;行书《致雅老札》册,水墨纸本;行书《致孙克弘札》,水墨纸本;行书《夜来帖》,水墨纸本

创作时间:明万历年间(1573-1620)

导读:张晴晴《莫是龙五札合考》



本书汇辑了近墨堂藏莫是龙(1537-1587)信札四种:《致汪道贯等信札五通》卷、《致雅老札》册、《致孙克弘札》、《夜来帖》。尺牍「叙情最真而致用甚博」,尤其是名士之间的往来,信息含金量大,对于考证其生平、交游,了解其思想、性情,均有重要史料价值。


从书法角度,由于尺牍由心而发、信手而书,往往也是书家最见性情之作。正如王思任所说:「尺牍者,代言之书也。而言为心声,对人言,必自对我言始。凡可以对我言者,即无不可以对人言。」这些信札记录了莫是龙与汪道贯、孙克弘等人的交往,是研究莫是龙的珍贵资料。



9


娄坚《千字文》


出版作品:草书《千字文》册,水墨绢本

创作时间: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

专家推荐:张义勇《肉丰骨劲 平淡简远——娄坚草书〈千字文〉册赏析》



娄坚(1554-1632)以文名时,与唐时升、程嘉燧、李流芳并称「嘉定四先生」。书法亦屡称赏于名儒硕彦,乃至崇祯时有论书者认为有明一代,「字当以娄贡士推第一,文衡山、王雅宜皆不及也」。清初刘献廷则说娄坚的书法「为三吴第一」。翁方纲论明人书格「每服膺娄子柔、孙雪居」;吴荣光则云「子柔有萧(子云)、羊(欣)余韵,雪居不能及也」,又云「大有胜文(征明)、董(其昌)处」,以为「带有六朝气韵」。娄坚的书作也成为藏家及好事者追捧的对象,据王时敏描述,其时求书者踵至,「户外屦满」。当时即有赝品行世。


近墨堂书法研究基金会所藏娄坚草书《千字文》,书写时已近六旬,「平淡简远」的书风已然成熟,无论从用笔、结体还是章法,都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这一艺术韵味。册中可以明显看出苏轼书法元素的融入,整体更显厚重,而对于纯绵裹铁的体悟,使得娄坚此时的书法呈现出「肉丰而骨劲」的特点。



10


米万钟《栈道十首》


出版作品:草书《栈道十首》卷,水墨纸本

创作时间:明崇祯二年(1629)

导读:林霄《米万钟卒年再发现》;

万君超《米万锺与〈红杏双燕图〉》



林霄先生收藏的米万钟(1570-1631)草书《栈道十首》卷,解决了书画史上的一个小问题。此卷作于崇祯二年(1629),以往艺术史均记载,米万钟卒年为崇祯元年(1628)。通过鉴定此卷真伪,同时对米万钟相关史料进行考证,改定米万钟卒年当为崇祯四年(1631)春,以往所说米氏卒年为崇祯元年实是讹误。


艺术史学者万君超先生在此发现的基础上,又为苏州博物馆藏米万钟《红杏双燕图》轴进行了「翻案」。此画为吴湖帆旧藏,作于崇祯三年(1630)。在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编《中国古代书画目录》《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中均未著录。米万钟传世画作极少见,一件极可能是米万钟传世真迹之作,就因为年款的原因,而被打入了冷宫。



内 页 欣 赏




《近墨堂法书丛刊(第二辑)》已在“武英书情”上架,进微店购书,请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或点击左下角的“阅读原文”。


定价1280元,大陆包邮价1024元。




武英书架(近日已推出“满减”活动)

1、刘九洲、吴斌 著:《王维<著色山水图>研究》

2、〔美〕彭慧萍(Huiping Pang)著:《虚拟的殿堂:南宋画院之省舍职制与后世想象》

3、刘九洲 编 :《<玉烟堂董帖>小楷墨迹本》

4、刘九洲 编:《董其昌<天马赋>三件》

5、刘九洲 著:《重现——八集堂藏宋元绘画研究》

6、近墨堂书法研究基金会 编:《近墨堂法书丛刊  第二辑》(全十册)

点击“阅读原文”进微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