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功德的珍宝来源——索达吉堪布的菩提心窍诀传承
菩提心的功德,菩提心的本体、分类以及有关菩提心窍诀的传承
1
发菩提心时,第一个条件要断除自私自利心。
大乘修行人一定要舍弃利益自己的心,因为这种自我保护、自我强壮、自我发展的意识状态就如同束缚之网一样,若未从此束缚网中跳出来,那根本算不上大乘修行人。当然作为凡夫人,一点自私自利的心都没有是做不到的,但应该观察做每件事的最主要目的是什么?是不是为自己?若主要是为三界众生的利益而做,那在此过程中,自己的饮食、暂时的名利,一点不考虑也不行。
所以在发心时,应具足利益众生、希求三界众生皆得佛果的两种心态,之后行持六度万行,最后以《普贤行愿品》回向,这就是殊胜的菩提心,也是大乘菩萨所应修持的行为。
大乘修行人相续中应该具足利益众生的菩提心,而且菩提心的对境应该是针对所有众生。有些法师在讲菩提心时说,为“人类”获得一些暂短的利益,应该做善行,而对旁生界,为了人类的利益去杀害它们也可以。这些也许是大菩萨的显现,《秘密不可思议经》中也说到一些具有降伏能力的人以方便方法超度众生,若具足这种能力,那就另当别论;但若没有这种能力,对已经发了大乘菩提心的人来说,为了自己的生活、健康,去杀害曾无数次做过自己父母的众生怎么合理呢?
还有些大乘修行人从不注意自己的行为,自己香甜地进入梦乡,蚊子突然咬自己一口,“啪”的一声把它打死,嘴里还嚷着:“让你打扰我的好梦!”实际上,小小的蚊子咬到身上、晚上睡不好觉这两个痛苦,跟众生被杀害的痛苦相比,哪一个更加难以忍受?真实修持自他交换的人会有深刻体会。
大家在学佛过程中,尤其是修学大乘佛法的过程中,一定要将所有众生作为利益的对境,因为真实菩提心所缘的对境是无量无边的众生,并非狭窄范围内的人类,这不是佛教所抉择的范围。
在国外,有很多法师的观点与此稍有抵触,但我们遇到问题时应具有辨别能力,只要是依循佛陀的教言去行持就可以,不必顾及别人的面子,怕得罪人,什么都不敢说,这没有任何必要。不论什么人,我们都应该对他说:“众生的生命与你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贵,不应该杀害。”
愿行世俗胜义等,分类颇多此尽摄,
一切功德之宝源,即此所谓菩提心。
《大乘庄严经论》、《现观庄严论》以及《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中讲了很多有关菩提心的分类、本体、差别、概念等道理,而这些道理已经全部在前一颂中讲述了,因此,若归纳而说,一切功德之珍宝的来源就是菩提心。
道教、儒教都很强调高尚的人格、善良的心地,对社会应该作一些善举,但与佛教大乘不共的菩提心并不相同,菩提心的所缘、本体、分类,以及菩提心的果是怎样的?这些均应以大乘论典作为依据。
并不是说今天生起一个比较善良的念头,看见某个众生想给他作布施,这个人就肯定具有菩提心;有时候见到众生很可怜,眼泪流下来,这也不能代表他就是大菩萨,这种片面的菩提心不算菩萨行为。如果对所有众生——包括亲友与怨敌都能生起强烈的悲心,希望他们早日获得佛果,并且所作所为也是向这方面努力,此时可以说自相续已经具足了菩提心。
仅生此心成菩萨,堪为人天供养处,
殊妙利益虽无量,决定获得四特法。
有些人并未观察自相续,只因为别人对他说“你真是个大菩萨”,便开始趾高气扬,认为自己确实是个大菩萨。菩提心是通过自己的真修实证获得的,并非由别人的赞叹而得,若自相续中真正具足菩提心,那多少人恭敬供养也可以,甚至天人、非天、龙、神等都可以向你顶礼恭敬,甚至你脚下的微尘也会成为所有夜刹、非人最珍贵的宝珠。《大乘时轮经》中说:此人可堪为人天之供养处。
2
生起珍贵菩提心后,其利益与功德无法计数,归纳来说则有四种。是哪四个方面呢?
善根不尽至菩提,果报福德自然增,
对治罪恶与烦恼,名符其实成佛子。
若相续中真正生起菩提心,则其所作善根永远不会耗尽,如同落入大海中的一滴水,大海未干涸之前,这滴水永远也不会消失一样,只要以菩提心摄持,所作善根乃至菩提果之间都不会耗尽。
若相续生起真实菩提心,不论做任何事,晚上睡觉也好,白天散乱也好,其果报福德皆会自然而然增长。这一点从外表根本看不出来,有人表面似乎做一些无意义的琐事,但或许他是真正的大菩萨,其善根正在无勤之中增长;而有些出家人,虽然每天规规矩矩守持戒律,但若相续中没有菩提心摄持,可能还不如世间人,因为世间人虽然表面上做些无意义的事,但暂时对社会、对人类还是有一点利益。
在菩提心生起的一刹那,无论多么严重的弥天大罪也会消尽,如同劫末火出现时山河大地无余焚尽一样。如果真正生起了菩提心,那从此之后即成为名符其实的大乘佛子,也已经成为真正的菩萨。
我们当中一定有很多大乘菩萨,这一点不用神通或者其他方法观察,因为大家都想获得解脱,而获得解脱的唯一方法或最好选择就是利益众生,发菩提心,所以你们都可以称为名符其实的大菩萨。
善发此心实修法,三传窍诀甘露河,
菩提心中一味摄,见解修行咸清净。
菩萨分为钝根菩萨与利根菩萨两种。钝根菩萨首先发菩提心,菩提心生起后证悟空性见;利根菩萨则先对万法进行观察,证悟万法本空后,因其他众生并未如此了知而发菩提心。
总之,菩提心不能离开见解,有了见解,菩提心也会自然而然产生。
以前有一位格西说:“菩提心与空性见就如同黑绳与白绳一样搓在一起。”按《定解宝灯论》中的观点,这种说法不能成立。若说一个心有两种作用,也许会更合适,因为如果菩提心是白色,空性见是黑色,则白色不是黑色,黑色也不成为白色,此二者不能圆融,但是,我们应该既有空性见也有菩提心,将此二者圆融一味的在相续中生起。
菩提心怎样才能产生呢?
依靠三大传承的教言甘露河,使大乘的见解、修行、行为得以清净,在菩提心摄持下实地行持。
敬摘录《窍诀金钥》
生生世世开启智慧的明灯|文殊心咒共修|索达吉堪布微博点赞报名
想要事业顺利、身体健康、开启智慧——索达吉堪布开示积累福德的必要
觉得对方很美就想占有,觉得对方很坏就想杀死——别让痛苦无理取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