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刀崔:像我这样的男人,写作就是为了融化孤独活在当下 | 宁静微访谈
【宁静说】为什么要写作?尽管新媒体让写作已不再神秘,但每一个写作者背后,都可能深藏着与众不同的答案。世界那么大,内心那么深,宁静带你去问问——
你为什么写作?
【受邀作者】小刀崔,记者,专栏作家,微信公众号:小刀崔。
2015年,我间歇感到信息潮涌而来的焦虑感,我们还没有来得及品尝网络时代的丰盈之美,却迅速坠入了一个信息的黑洞里。看似信息无比丰盛的时代,我却在选择与甄别与筛选中耗费了更多的精气神。那种在千头万绪的信息流中沙里淘金的工作,让我一再感到烦闷、躁动、茫然、乃至逼近的窒息感。
我必须投入更多的静坐内省,投入更多的跑步时间,才能平衡碎片化与多种时间线任务带来的情绪负能量。
我相信,绝对不是我一个人有这样的负能量,试看,越来越多的抑郁病与颈椎病患者,就佐证了这个数字时代的无厘头。
这样的努力,让我感到不安。过去,我不需要耗费这么多时间与成本,来对冲、消化、平复来自信息的拥堵。就像一个瘦子,考虑的只是尽情享受美食,今天触目观去,随处是信息时代的胖子,面对美味佳肴,要念急急律令,克制食色的原始冲动。
和你一样,我同样反感食古不化的人,我一直积极拥抱新技术新媒体新时代啊,但为何,我的不断追逐,并没有带来期待内心的沉静与安宁呢?
我不是资本家,也不是创业者,只是一个普通的网民。当看惯了移动时代各种资本力量的啮齿、斗争、缠绕、分合后,我过去也像鲁迅先生笔下的看客,踮起脚尖看个热闹,别人的生死殊斗唇枪舌剑,只是我与密友对酌之余的谈资。
是的,技术极大地便利了我们的衣食出行;是的,我同样艳羡那些在浪潮里赚得千金酒五花裘的人,他们的成功让我们一再憧憬,如果财富自由了,又会如何如何地生活;是的,在移动时代,我们同看一部电影《港囧》、我们同看一部电视剧《琅琊榜》,我们同看罗辑思维推荐的一部书,我们似乎找到了一种链接、社群、场景,欣喜地迎接共享时代的降临。
技术就是万众期盼的救星吗?我至今不能在微信读书与微信运动中分享自己的阅读与锻炼,我不习惯在健身与阅读中与之PK,我始终相信,阅读也好,健身也好,都是修心的一种,我不想将之引入社交网络。这是我的性格使然,不愿改变。
技术创作了流行,流行成了主流,主流成了价值观。我想问,在这个崇尚链接共享智能的时代,「我」在哪里?
有没有一种生活方式,虽万人,我亦往矣;有没有一段情感,只是存在两个人的心里,不被社交网络所沾染;有没有一种爱好,只是一个人安顿心境的手段,不求传播不求理解。
昨晚,我在秋风里散步,仔细思量:我可能已经买到一辈子都读不完的经典好书,可能已经找到了一辈子的恩师益友知己,也找到了安身立命的谋身之本,那么为什么,我的这颗心还忽忽悠悠左右摇摆晦明不定呢?到底是哪里的环节出错了?我想,我为什么不能好好地活在当下呢?
比如,在旅行途中,我们总是规划着下一个景点,很难沉浸在当下的风景中;在阅读中,总是心猿意马静不下心来;在养儿育女中,总是期待等娃长大了我将怎样吮吸生命的芬芳。
我试图在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失去了社交网络,你的阅读和写作状态是更好,还是更坏?你的生活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我清晰知道,这样的叩问只是假设,技术已经深刻改变了这个时代,在现有的讨论中,我们看到最多还是限于商业与传播层面的观察,其实,技术浪潮已经裹挟了我们的健康、两性、亲子、心理等种种层面。
世间种种,有的是比特替代了原子;有的是,比特促进了原子。这是个技术至上的时代,我想说的是,选择与机器赛跑,就是一个伪命题,一个人有血有肉有缺陷的人,怎么能与几近完美的机器竞争呢?也许,人类要共同面对一个进化的选择,把机器的还给机器,把人的还给人。
比如写作,机器可以编译简短的讯息,但要呈现道尽人性还原心声的文字,还是要交付一个写手去抒发。
诉于笔尖,止于心头。写作也是一枚洋葱,名与利各一瓣,爱好与探索又两瓣,但洋葱的内核叫作人性固有的孤独。
像我这样的男人,选择写作就是为了融化孤独活在当下。
本文版权归“宁静访谈录”所有,转载请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