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访谈录

其他

唐金陵: 人生是一场漂流 | 遇见·视频

这是一篇曾经发布于2018.10.11的文章,不知何故被系统删除了。最近,有一位读者几次留言,问如何才能再次看到唐金陵教授的演讲视频......终于,找到了这篇文章留存的素材,所以尝试再发布一次。这么正能量、有价值的演讲内容,不该再无缘无故地消失吧?——
2021年12月12日
其他

遇见1819 | 宁静访谈录

每到年末,总是习惯于回想这一年的经历,记录下那些预料之中或预期之外的种种“遇见”。没错,这又是一篇年终总结。只不过,更确切地说,是2018、2019两年的总结。2018至2019年之间的很长一段时间,因为个人原因,我暂停了所有工作,包括宁静访谈录。我的助理说,“等你回来再更新的时候,估计读者也没剩多少了,这年头,谁还等你这么久?”我看了看后台的读者数据,微信她,“几乎没变”。所以,谢谢你,还在这里。2018
2019年12月31日
其他

行善堂创始人马宝琳:烟雨繁华去,独孤一剑中|宁静访谈录297期

《创业者追踪访谈录》系列从2013年至今,走进《宁静访谈录》的医/药领域创业者已逾百人。创业不易,几年后的今天,他们中有人继续领跑,有人已转赛道,也有人悄然而退......无论成败,《宁静访谈录》将继续追踪他们的故事,记录他们在创业过程中踽踽独行的探索和思考......
2019年9月16日
其他

医药魔方创始人周立运:在重构数据中奔跑 | 宁静访谈录296期

《创业者追踪访谈录》系列从2013年至今,走进《宁静访谈录》的医/药领域创业者已逾百人。创业不易,几年后的今天,他们中有人继续领跑,有人已转赛道,也有人悄然而退......无论成败,他们在创业过程中踽踽独行的探索和思考,是属于这个时代的记录,也是留给有缘读者的财富。《宁静访谈录》将继续追踪他们的故事,记录每一个创业者背后,与众不同的煎熬与执着、寂寞与思索......
2019年9月6日
其他

上工医信创始人季鑫:生命随时可以出发 | 宁静访谈录

关于商业模式,一方面是技术产品的销售,另一方面是和企业的合作,这是我们在2015年就设定的企业发展战略和方向。上工的技术产品可以变现,服务平台可以变现,未来的数据中心也可以变现,实际上是一项大工程。
2019年5月31日
其他

思路迪创始人熊磊: 去自己所创造的未来世界 | 遇见·视频

谢谢宁静老师的邀请,我的题目是《创业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但创业肯定不是一个优雅的生活方式,甚至可以说非常狼狈。我在美国出差时忙得团团转,宁静老师问我题目怎么定,就仓促把题目定下来。
2018年11月18日
其他

企鹅杏仁创始人马丁: 如果你不知道要去哪里, 就只能随波逐流 | 遇见·视频

我们下一个突破、下一个创新研究,可能就来自于每一位。就看你敢不敢,愿意不愿意,去找到或想到你能去实现的这个点。不要抄袭上一代,要做持续的创新。这就是我们企鹅杏仁的梦想,要突破,要改变中国的医疗环境。
2018年11月7日
其他

格诺生物创始人何伟: 出走半生, 归来仍是少年 | 遇见·视频

人的一生有很多节点,记得也好,不记得也罢,它都在那个地方,永远不会消失掉。当你回头去看,会发现所有的节点都在为你想做的事情做支撑,这些节点也是未来让你跟世界变得不同的节点。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2018年11月1日
其他

孙宏涛: 接受现实, 坚持理想 | 遇见·演讲视频

前一段时间我曾在朋友圈里说,我们基层的医生过得很不好,收入非常低。有一个网友就斥责我说,凭什么用高高在上的姿态来说基层医生收入低?难道收入低也不能说吗?大家都看到了中国医生的付出,没有看到就是装瞎。
2018年10月24日
其他

傅新元: 究竟是什么力量驱动着海外学子的归国之路? | 遇见·视频

我走过了很多路,在人的一生中,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在推动你前进?通过这样一个机会,我正好可以反思一下自己。这实际上是非常复杂、有点哲学性的问题,但是我还是希望今天能在这儿跟大家交流一下。
2018年10月16日
其他

当现实遇见理想, 你我遇见归来 | 遇见·视频

9月21日,北京大学医学部,七位归国科学家/学者,分享他们与“归来”有关的故事与思考。每一位放弃安逸、选择回国的前行者,内心都有一团火,遇见想发掘的,就是那些点燃他们的力量。
2018年9月28日
其他

遇见 | 月是故乡明, 归来燃激情

今天实际上是一个命题作文,叫“归来”。人生有许许多多的归来,我是北医的子弟,我是北医这个院里长大的,当我今天走进跃进厅的时候,一路上我还在想着我童年的那些经历,今天再次回到校园这个叫归来。
2018年9月22日
其他

叶子隆: 用人生最精彩的二十年,只为做好一件事 | 遇见·演讲视频

其实我的初心只是为了要台机器把手术做好。只是不停的往前走,不停的把眼前这点事儿干好,就有了高度;再往前走,突然发现自己又成了老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就有了今天的事业。
2018年7月23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邰从越: 遇见自己, 预见远方 | 遇见·演讲视频

究竟是互联网加医疗,还是医疗加互联网?我想说,互联网医疗也是医疗,既然是医疗,它就是严肃的。既然是医疗,所有的医疗证据和数据就应该是规范的,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帮助患者和医生做出更好的选择。
2018年7月19日
其他

屠鹏飞: 科技改变世界——我与肉苁蓉的28年 | 遇见·演讲视频

乔布斯说过一句话,“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改变世界”这句话似乎听起来很遥远,但是,如果能始终坚持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时间能够证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哪怕是一点点。
2018年7月12日
其他

罗永庆: 我们应当永远铭记,药品是为人类健康而生产,不是为追求利润而制造的 | 遇见·演讲视频

吉利德科学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职业生涯始于外科医生,随后在医药健康行业从业近25年,曾在罗氏、诺华、默沙东等跨国制药公司就职。2016年加入吉利德,全面负责中国业务的建立和运营。
2018年7月5日
其他

马宝琳: 中医虐我千百遍,我待中医如初恋 | 遇见·演讲视频

我说中医虐我千百遍,因为这么多年来,我把钱全花在了中医上。但又像谈恋爱一样,感觉特别幸福,看中医书也特别美。但是,想开个诊所,干点事儿真难。我就在这个破窑洞里写书,外面就是大街,冬天特冷。
2018年6月28日
其他

胡大一: 不要过度医疗,不要在患者身上做得过多 | 遇见·演讲

北卡曙光,改变了芬兰人的命运,历经不到20年,使芬兰的总死亡率降低50%,冠心病死亡率降低80%,全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延长了10岁。这不是靠支架、搭桥、病后的医疗卫生,而是大家看到的,Pekka
2018年6月19日
其他

遇见初心, 预见远方 | 遇见·首场纪实

再者,做医生不忘初心,就要强调规范。我在此呼吁,不要固定一条,不要在患者身上做得过多,要学会明智的选择。一个不成熟的年轻医生,他们每天在想应该做什么;一个逐渐成熟起来的医生,知道不应该做什么。
2018年6月7日
其他

回望深处是久远 | 吕明方《原来的下一站》读后

1999年下半年至2006年上半年,我被派往香港工作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2005年的7月,因为blog的诱惑以及为了与孩子交流的多一个空间,便开始了在spaces.msn.com写博My
2018年1月22日
其他

医药魔方创始人周立运: 重构数据,让药品交易更简单 | 宁静访谈录

选择现在推出是因为移动互联网浪潮来了,通过数据精确地连接、联系到行业内的每一个人,进化为行业大数据都成为可能。宁静:为了建立药品批件交易平台,还做了哪些必要的准备?另外,这个平台对于行业的意义何在?
2016年9月6日
其他

马宝琳: 能把病治好的人,说的话才是对的 | 宁静访谈录

宁静访谈录的发布平台:腾讯微信、腾讯微博、腾讯新闻、搜狐健康、健康界、医界、今日头条、微头条、网易、一点资讯、企鹅媒体平台等;本文版权归宁静访谈录所有,转载请获取授权。
2016年8月11日
其他

上工医信创始人季鑫: 我们一直在努力, 却不小心与巨头同行 | 宁静访谈录

1999年医学院毕业后,季鑫没有选择做医生。最初他进入一家生物材料公司,先到广州培训,再到北京工作,不久后即进入日本第一制药,开始了医药代表生涯。三年后,进入香港亿腾,负责北京和山东区域市场的销售。
2016年7月26日
其他

段继东: 医药行业已从机会竞争转为战略决胜 | 宁静访谈录

宁静访谈录的发布平台:腾讯微信、腾讯微博、腾讯新闻、搜狐健康、健康界、医界、今日头条、微头条、网易、一点资讯、企鹅媒体平台等;本文版权归宁静访谈录所有,转载请获取授权。
2016年7月12日
其他

郑杰:从技术背景视角, 看医疗的未来 | 宁静访谈录

解放了印刷文字,是对思想和民众的解放,阅读不再只属于譬如大祭司之类的领袖。当普通民众可获取书籍和各种印刷材料时,整个世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民主化,知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传播力。”
2016年6月27日
其他

邹晓徽:​百战归来, 剑痕成书 | 宁静访谈录

【你为什么写作】系列访谈,邀请医/药圈里有影响力的写作者,聊聊“为什么写作”这件事,聊聊他们写作的初衷,对写作的坚持与执着,还有与写作有关的喜怒哀乐。本文是邹晓徽的新书《这么销售才合规—医药圈生存法则》序言,他从一本书诞生的角度,谈及写作的初衷。每一个写作者背后,都可能深藏着与众不同的答案。世界那么大,内心那么深,跟着宁静去问问——你为什么写作?【第9期受邀作者】邹晓徽,睿博商学院创始人,智本家管理教育集团联合创始人;生物工程学专业出身,工商管理哲学博士;坚守医药界管理培训教育领域15年,先后服务的药企与医院超过500家,在中国药商的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知识管理等方面拥有丰富经验,被誉为医药与医疗界的创新型专家。最近两三年,面对各种处于转型期和困惑期的医药圈的朋友,一直想从我个人的成长角度写一篇文字,恰好有了这样的机会!从我个人的经历入手,谈谈我的体会,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2016年6月6日
其他

三博脑科院长张阳: 救死扶伤是所有医院的天职|宁静访谈录

张阳遇到了三位脑科博士,再加上一位对医疗投资很感兴趣的朋友,五个人一拍即合,成为三博的初始团队。三位医疗专家负责专业技术,张阳负责运营管理,作为投资人的朋友只负责投资不参与管理。
2016年5月18日
其他

睿仁医疗创始人郑世斌:对这个世界有所改变,哪怕微不足道 | 宁静访谈录

郑世斌,学医出身,在医院检验科待过一年后,开始做医疗器械、临床推广、供应链、OEM/ODM,管过代理商,也做过代理商。十几年的职业经历后,把目光聚焦到了智能可穿戴式医疗设备,2011年创立睿仁医疗。
2016年1月12日
其他

享在家创始人吴鸿: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 宁静访谈录

我们会对催乳师进行统一的培训考核,只有达到要求的催乳师,才能在我们的平台上为客户提供服务。同时我们要求每一个上线的技师都要提供健康证,我们还会定期对上线的催乳师进行再培训,不断提高她们的技能。
2016年1月5日
其他

缪中荣: 做医生, 值得以探索手术精要的投入来创作科普 | 宁静访谈录

为什么要写作?尽管新媒体让写作已不再神秘,但每一个写作者背后,都可能深藏着与众不同的答案。【你为什么写作】系列访谈,邀请医/药圈里有影响力的写作者,聊聊“为什么写作”这件事,聊聊他们写作的初衷,对写作的坚持与执着,还有与写作有关的喜怒哀乐。世界那么大,内心那么深,跟着宁静去问问——你为什么写作?【第8期受邀作者】缪中荣,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介入科主任;现为世界卒中联合会(WSO)会员,世界介入神经放射联合会高级会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控制委员会介入治疗组组长,中华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介入神经放射协作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介入学组副组长,卫生计生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中青年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北京市脑血管病临床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主编出版国内第一本《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学》专著,翻译出版了《介入放射治疗基本技术》一书;2011年出版《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技术与临床应用》;2015年出版科普书《漫画脑卒中》。早在2001年,偶然看到王拥军教授写的一本科普书《脑卒中,你能够战胜它》,这本书生动有趣,留给了我深刻的印象。回顾25年从医路,每天要与各种患者和问题打交道:“你是著名专家,请你做手术我们就放心了!”“你手术的把握有多大?”“我身体挺棒的,50年没有进医院,怎么说病就病了?”“说句您不爱听的话,你讲半天,我们都不知道这个手术做好还是不做好?你给一句话做还是不做就行!”......长久的临床历练,五味杂陈,又常常令我想起恩师凌锋教授的话,“假如这个患者是你的亲属,你会怎样选择治疗方法?”“我们治疗的是人,不是机器,更不是追求影像上看起来的完美”。导师的教诲,患者的疑问、质疑,促使我不断思考如何跳出疾病看待病患,如何与患者沟通。十多年来,脑卒中的诊疗水平突飞猛进,每当看到全国各地的患者及家属期盼的眼神,看到他们为解除病痛而奔走异乡、风餐露宿,我深觉作为外科医生,除了会做手术,会开处方,我们应该为患者付出更多。更令我揪心的是,患者及家属因疾病而背负的心理压力,如巨石一般,也压在我的心上。“医生,我脑血管狭窄,听人说这种病不死也得残废……”“我这么年轻怎么就得了脑动脉瘤,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每当面对这样的患者,此时医生的每一句话都举足轻重,你的态度,你对病情的判断,无异于患者的判决书。而抚平患者的心灵创伤,亦是治疗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实际上,在我仔细阅片、详细询问病情后,不少病例并没有那么严重,甚至有的当下不需要治疗和处理。这种解释或者说是判断力,并非安慰患者,而是基于医生对疾病发生发展机制的了解,对影像的判读,以及临床经验基础之上。但患者,却先天缺乏这一经验或者优势。过往病患的疾苦历历在目,敦促我下定决心,除了做好外科医生,还要做一名科普宣教者,让更多患者了解卒中,医患联手,打败卒中。我也希望很多年轻医生最好也能读到这本书,因为如今专业分工越来越窄,越来越精,不同的临床科室对脑卒中这种常见病的掌握程度也各不相同,我希望这本书能给他们一些帮助,做到手里有书,心中有数。在筹划和写作本书的过程中,设置哪些问题,每个问题怎么说清楚,每一页都花费我很长时间去琢磨。这是因为临床任务繁重,我只能将门诊、手术、带教、学术交流之余的碎片时间利用起来,以探索手术精要的投入和好奇心来探索科普作品的创作思路。如何让读者看得懂,而且乐意读,很多时候,走路在想,吃饭在想,坐在飞机上,临睡前,都会有琢磨,一旦有了灵感,一支铅笔、一块餐巾纸也是极好的工具,我会把绘画构思瞬间记录,再传给漫画师小朱,请他绘制出来。因此,这本书拖了数年,才得以完工。在本书编写过程中,领导、老师、朋友们给予了很多的关心和支持,王陇德院士亦亲自给予鼓励和指导,这些支持,都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也是我人生中珍贵的情感财富,让我倍感温暖。感谢漫画师小朱,让我的思路得以呈现,助力作品的完成。感谢我的家人,他们的理解与爱以及默默付出,让我得以静心思考。最后,感谢读者,有你,有我,一起终结脑卒中。☞
2015年12月22日
其他

菠萝: 在伪科学的海洋中, 种上不自量力的逻辑之花 | 宁静访谈录

为什么要写作?尽管新媒体让写作已不再神秘,但每一个写作者背后,都可能深藏着与众不同的答案。【你为什么写作】系列访谈,邀请医/药圈里有影响力的写作者,聊聊“为什么写作”这件事,聊聊他们写作的初衷,对写作的坚持与执着,还有与写作有关的喜怒哀乐。世界那么大,内心那么深,跟着宁静去问问——你为什么写作?你【第7期受邀作者】菠萝,本名李治中,清华生物系本科,杜克大学癌症生物学博士;美国诺华癌症新药开发部资深研究员;爱好科研、科普和公益;《癌症-真相:医生也在读》一书作者;公众号“健康不是闹着玩儿”运营者;公益平台“向日葵儿童癌症”发起人。很早就答应了宁静,来谈谈写作癌症科普的初心。从2015年中拖到了年底,圣诞节都要到了,终于腾出点时间来写点东西,也总结一下自己这一年来“不务正业”的心得。▌初心都怪自己高考分数太高,我进清华学了生物。如果分数稍微差一点,我应该就学计算机了(没错,当年清华生物比计算机系收分高)。虽然大家都说学生物的是折翼的天使,无非是收入低,工作不好找,但我一直很喜欢,因此从清华,到杜克,到诺华,越走越远。30年河东,30年河西,当年煤炭不好卖,煤老板也曾经是折翼的天使。我一直喜欢给其它专业的人讲生物学,尤其是癌症生物学,我特别爱看其它专业高收入的朋友听到“蛋白质降解”,“致癌基因”,“信号通路”这类词后,脸上露出的不明觉厉的表情。就写作来说,我是个新手,仅仅写了一年半左右,一共也就50多篇。我的主业是开发抗癌新药,写作癌症科普纯粹是个业余爱好。我开始写作,完全要归功于微信,感谢它带来这么多的伪科学,在家人开始分享各种伪科学文章,尤其是癌症方面伪科学文章,并且愈演愈烈的时候,我的忍耐到了极限。自己学了10多年癌症生物学的同学,家人却天天转“不吃饭就可以饿死癌细胞”,“只要吃得好,癌症死不了”,我感觉每天都被啪啪打脸。于是开始写点癌症基础知识给家人朋友看,从癌症发生机理到治疗方法。最开始文章仅仅是发在自己的博客上,写了十多篇后被人转到微信,于是被一诺师姐看上,开始在“奴隶社会”连载,阅读量大增,各种盗版层出不穷。再后来和小伙伴一起做“健康不是闹着玩儿”,邀请身边更多科学家和医生朋友来写科普。搞了这么多,从头到尾就一个目的:在伪科学的海洋之中,种上一朵不自量力的逻辑之花。中国的教育弊端很多,其中一个就是没有教如何独立思考,尤其是用逻辑的思维来独立思考。多少人分享“xx致癌”“xx防癌”这类伪科学文章前考虑过“这符合逻辑么?”▌困境我最愿意科普的对象是我们的父母一辈,因为他们是伪科学最大的受害者。每每看到老年人拿着全部积蓄到神医那里去买神药,或者是得了癌症拒绝化疗,而去生吃蚯蚓,蟾蜍肝,麻雀胆,我整个人都不好了。但我是悲观主义者。我觉得目前伪科学对我们父母一代的影响已经不可动摇。由于其后面强大的利益驱动,各个营销号伪科学文章做得比科普文章还要用心,从文字到形式,从插画到视频,都是老年人喜闻乐见的。科普则全靠情怀,完全不挣钱,怎么比?有些科普新媒体给作者一定的报酬,算是一个好的开始,但钱无法买来大量好的科普文章。能写出好科普文章的人,并不缺钱,缺时间。当然不是完全不可能影响老年人,我自己也确实改变了好几位家里长辈的想法,但就全社会来说,无论我怎么鼓励自己,但真心不觉得能啃动30后,40后,甚至50后的这个大群体。我因此决定换个思路,向60后,70后,80后,90后的人下手。第一:我坚信中国年轻一代普遍更愿意接受科学,并且有好一点的逻辑思维训练。第二:老一辈人的积蓄已经被房子榨干。以后父母的健康医疗还得年轻人出钱,所以影响了这帮人,掐住源头,也算曲线救国。从“健康不是闹着玩儿”最近搞得问卷来看,这个思路基本是对的,我们绝大多数读者都分布于20到45岁之间,正值壮年。我相信大家一起科普个10年20年,还是能影响很多人的。
2015年12月18日
其他

博慧斯移动医疗联合创始人尹立铮: 选对地方,与牛人在一起 | 宁静访谈

在进入博慧斯之前,他考虑得其实很简单,“因为这里有几位我佩服的牛人和一个很牛的产品”。进入博慧斯之后,尹立铮越来越感觉自己来对了地方,“每天都有新想法,甚至有段时间连睡觉都像在头脑风暴。”
2015年12月15日
其他

备孕帮创始人陈静:随时收拾好自己,启程 | 宁静访谈

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给各行各业带来新的机遇。现在是“互联网+传统行业”的年代,传统医疗,包括母婴行业,都在风口上。我的理想是给实实在在的医疗服务插上互联网的翅膀,让效率更高,客户体验更流畅。
2015年12月9日
其他

点点医生创始人石冰:要么出众,要么出局 | 宁静访谈

【石冰】专家和明星有什么区别?明星出专辑VS专家出书,明星开演唱会VS专家开学术会,明星代言广告VS专家做企业的KOL,明星有小女生粉丝VS专家有同行/患者粉丝,明星有经纪人团队而专家都在亲力亲为。
2015年12月1日
其他

糖医生联合创始人徐锋:强烈的创业欲望,让我忘记自己曾对医疗一无所知 | 宁静访谈

在创业过程中,最大的困难还是来自于各种行政审批、证章、法规的限制,很多时候都是万事具备,只欠审批,这个无法加速,甚至还会因为各种原因造成延期。对互联网企业而言,这个时间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2015年11月23日
其他

张征:真的医生,要勇于在深情的朋友圈做薄情的科普| 宁静微访谈

【宁静说】为什么要写作?尽管新媒体让写作已不再神秘,但每一个写作者背后,都可能深藏着与众不同的答案。世界那么大,内心那么深,宁静带你去问问——你为什么写作?【受邀作者】张征,内分泌科医生,科普专栏作者。微信公众平台“Drzhangzheng”,新浪微博“@内分泌张真人”。很荣幸接受宁静女神的采访,这让我感觉自己从“写作文”升格成了“写作”,仿佛一个榆木疙瘩得到法师的开光,从此就是个开过光的榆木疙瘩。我的职业是医生,工作、学习之余喜欢撰写一些医学科普文章。说起写作的动机,一开始纯粹是临时起意、心血来潮,是因为看够了“癌症终于被攻克”、“治愈糖尿病的偏方”、“医生不会告诉你的秘密”之类的帖子,受不了总被这些伪医学刷屏,打算运用专业知识去对抗谣言,做个“网络医学垃圾的清道夫”。再加上临床工作中,也真真切切看到不少由于轻信传闻、放弃治疗而导致病情加重的惨痛案例。这些“online”和“offline”的所见所闻,让我逐渐意识到,医生的工作岗位,并不能局限在病房、门急诊、手术间,还应当扩展到书桌上、屏幕前。面对网络世界的海量信息,非专业人士很难有效地检索、提取、总结靠谱的医学资讯。而目前失于监管的虚假医药宣传更拉开了患者与正确信息之间的鸿沟。通过撰写科普文章,去纠正这些虚假、有害信息,向公众传播正确、靠谱的健康理念,这是一个行之有效、而且投入产出比很低的方法:一个医生的半天门诊最多服务几十人,但一篇流传广泛的科普文章却有可能让成千上万人受益。从这个意义上说,写好医学科普文章,也是医生本职工作的一种延伸。不过,医学科普写作在当下并没有受到医生们的广泛重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无论在医生的职称考评体系、还是薪资分配模式里,医学科普文章都不占任何权重,如果不是对此感兴趣的话,我也找不出从事科普的压力和动力。当然,凡事如果仅仅靠兴趣、热情,也难坚持长久。写作给予我的最大收获,是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每篇文章的撰写,对作者都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也许在提笔之前,对一个医学问题并没有认识得非常透彻。己之不明,何以教人?为了写好文章,作者必须查阅大量文献,深入学习思考,逼迫自己先成为货真价实的“专家”。就这样,作者本人成了文章第一个受益者。此外,不少患者阅读文章后会来慕名求诊,这大大提高了医生的行业知名度和自身影响力。当文章被越来越多的报刊、网媒采用,所得稿酬也逐渐可以贴补家用。这些都是科普写作给我带来的意外收获。写作确实不易,除了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还得有甘受白眼的气度,要勇于在深情的朋友圈里去做薄情的科普。当亲朋好友们爱心满满地转发各种“降压、减肥、抗癌秘笈”时,不光不去点赞,反而要不识趣地大声“打假”,这实在让人脸上挂不住,甚至还有被拉黑的可能。科普作者遭遇的另一个巨大障碍是说服力的不足,人们从来都更愿意相信自己所希望的那个“真相”。一边是“无法根治、终身用药”的残酷医学事实,一边是“两个柠檬通血管,一行白醋降血糖”的美丽养生童话,在争夺读者的战场上,伪医学从来都具有天然的强大优势。因此,科普文章既要学术、客观、严谨,更要生动、易懂、有趣,不能像教科书那样罗列知识。有时需要一本正经、义正辞严,有时又要插科打诨、耍贫卖萌,各种平衡,殊难把握。写好一篇科普的难度,并不逊于一篇SCI论文。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要写作?”对于一个科普作者而言,写作就是要陈述一个事实、阐明一个道理,同时,也要表达一种态度、宣泄一种情绪。文艺的讲法,这就是冯唐所描述的“内心肿胀,要用文字去消肿”;往通俗里说,就是憋了些话、不吐不快。这是我,应该也是大部分作者进行写作的本原动机。☞
2015年11月4日
其他

小刀崔:像我这样的男人,写作就是为了融化孤独活在当下 | 宁静微访谈

【宁静说】为什么要写作?尽管新媒体让写作已不再神秘,但每一个写作者背后,都可能深藏着与众不同的答案。世界那么大,内心那么深,宁静带你去问问——你为什么写作?【受邀作者】小刀崔,记者,专栏作家,微信公众号:小刀崔。2015年,我间歇感到信息潮涌而来的焦虑感,我们还没有来得及品尝网络时代的丰盈之美,却迅速坠入了一个信息的黑洞里。看似信息无比丰盛的时代,我却在选择与甄别与筛选中耗费了更多的精气神。那种在千头万绪的信息流中沙里淘金的工作,让我一再感到烦闷、躁动、茫然、乃至逼近的窒息感。我必须投入更多的静坐内省,投入更多的跑步时间,才能平衡碎片化与多种时间线任务带来的情绪负能量。我相信,绝对不是我一个人有这样的负能量,试看,越来越多的抑郁病与颈椎病患者,就佐证了这个数字时代的无厘头。这样的努力,让我感到不安。过去,我不需要耗费这么多时间与成本,来对冲、消化、平复来自信息的拥堵。就像一个瘦子,考虑的只是尽情享受美食,今天触目观去,随处是信息时代的胖子,面对美味佳肴,要念急急律令,克制食色的原始冲动。和你一样,我同样反感食古不化的人,我一直积极拥抱新技术新媒体新时代啊,但为何,我的不断追逐,并没有带来期待内心的沉静与安宁呢?我不是资本家,也不是创业者,只是一个普通的网民。当看惯了移动时代各种资本力量的啮齿、斗争、缠绕、分合后,我过去也像鲁迅先生笔下的看客,踮起脚尖看个热闹,别人的生死殊斗唇枪舌剑,只是我与密友对酌之余的谈资。是的,技术极大地便利了我们的衣食出行;是的,我同样艳羡那些在浪潮里赚得千金酒五花裘的人,他们的成功让我们一再憧憬,如果财富自由了,又会如何如何地生活;是的,在移动时代,我们同看一部电影《港囧》、我们同看一部电视剧《琅琊榜》,我们同看罗辑思维推荐的一部书,我们似乎找到了一种链接、社群、场景,欣喜地迎接共享时代的降临。技术就是万众期盼的救星吗?我至今不能在微信读书与微信运动中分享自己的阅读与锻炼,我不习惯在健身与阅读中与之PK,我始终相信,阅读也好,健身也好,都是修心的一种,我不想将之引入社交网络。这是我的性格使然,不愿改变。技术创作了流行,流行成了主流,主流成了价值观。我想问,在这个崇尚链接共享智能的时代,「我」在哪里?有没有一种生活方式,虽万人,我亦往矣;有没有一段情感,只是存在两个人的心里,不被社交网络所沾染;有没有一种爱好,只是一个人安顿心境的手段,不求传播不求理解。昨晚,我在秋风里散步,仔细思量:我可能已经买到一辈子都读不完的经典好书,可能已经找到了一辈子的恩师益友知己,也找到了安身立命的谋身之本,那么为什么,我的这颗心还忽忽悠悠左右摇摆晦明不定呢?到底是哪里的环节出错了?我想,我为什么不能好好地活在当下呢?比如,在旅行途中,我们总是规划着下一个景点,很难沉浸在当下的风景中;在阅读中,总是心猿意马静不下心来;在养儿育女中,总是期待等娃长大了我将怎样吮吸生命的芬芳。我试图在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失去了社交网络,你的阅读和写作状态是更好,还是更坏?你的生活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清晰知道,这样的叩问只是假设,技术已经深刻改变了这个时代,在现有的讨论中,我们看到最多还是限于商业与传播层面的观察,其实,技术浪潮已经裹挟了我们的健康、两性、亲子、心理等种种层面。世间种种,有的是比特替代了原子;有的是,比特促进了原子。这是个技术至上的时代,我想说的是,选择与机器赛跑,就是一个伪命题,一个人有血有肉有缺陷的人,怎么能与几近完美的机器竞争呢?也许,人类要共同面对一个进化的选择,把机器的还给机器,把人的还给人。比如写作,机器可以编译简短的讯息,但要呈现道尽人性还原心声的文字,还是要交付一个写手去抒发。诉于笔尖,止于心头。写作也是一枚洋葱,名与利各一瓣,爱好与探索又两瓣,但洋葱的内核叫作人性固有的孤独。像我这样的男人,选择写作就是为了融化孤独活在当下。☞
2015年11月1日
其他

马宝琳:写作是因为心灵深处的那棵草 | 宁静微访谈

【宁静说】为什么要写作?尽管新媒体让写作已不再神秘,但每一个写作者背后,都可能深藏着与众不同的答案。世界那么大,内心那么深,宁静带你去问问——你为什么写作?【受邀作者】马宝琳,中医世家,西医硕士,心脏病专家胡大一弟子,曾是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医生,后进医药圈,创办医信横通管理咨询公司,现为北京行善堂心脏专科诊所创始人。曾出版五本个人专著:《处方药专业化学术推广的操盘真经》、《把粉丝儿做出鱼翅的味道》、《出来混,还是要懂点儿专业滴!》、《马宝琳观点》、《这个医生不干了》,即将出版《中国人的心脏中医治》(暂定名)。经过3个月闭关,我的新书终于写完了,中华医学会吩咐我写的中医治心脏的科普书,书名还没起好,午夜12点写完,挺兴奋,微信朋友圈发了个老子出关的图片纪念一下。现在凌晨1点,开始回答才女宁静的问题——你为什么写作?▌一开始写作,我是整理自己的思路,是学习,是完善自己老想把问题想清楚、弄明白,这是种病,不幸的是,我早就得了这个病,自己还治不了,治不了就得苦哈哈的认真学,仔细悟,后来发现,你只要是写出来,只要能写的通,那就是真的通了,所以就尝试着写。写的很累,从一个个小问题开始写,写一篇文章,自己脑子就想通一件事;一直写,就有种融汇贯通之感。想清楚、说明白、指导做、做指导,这是个人成长四部曲。只要是自己写的,不同场合随便说,张口就来,出口成章。▌我不写,没人知道我是谁我有篇文章,题目是《执行力差是谁的责任》,2007年写的,当时《医药经济报》,《企业研究》,《销售与市场》三个杂志同时发表,现在还在微信圈里被转载,迄今被转载估计超过50万次了。当时很高兴,照片登上了杂志,有人知道我了,就更加带劲儿。当时我上下班坐地铁,单程一个半小时,天天在下班路上想好题目,想好文章架构,晚上回家就写一篇文章,思考费劲书写快,基本上半小时到一小时就是一篇文章。还有很多是在飞机上写的,那时候就是随时思考,有感悟就记下来,抽空就写出来。▌替他们着急,不得不写通过写文章,我逐渐开始有机会和一些企业家和高管接触,发现虽然他们很成功,但有些领域还有不足,而他们的不足正好是我的强项,我一贯都是干这种事啊。现在我创办的行善堂,治的病全是大医院治不了的,这是定位,扬长避短躲竞争啊。当年我觉得我有责任写出来,提升国内企业专业化能力,促进医药产业升级,这成为我的内心使命,于是就写!写!写!当然也不白写,经常有几十到二三百的稿费,还是邮政汇款,要去邮局领,下午课间休息,抽空去领一下,别有一番小滋味。▌闯江湖不能赤手空拳,没有宝剑也要有板儿砖我做医信横通的时候,就想:哥们这就要闯江湖了,所谓江湖上混饭,野地里刨食儿,总得有点儿趁手的家伙什儿,没有宝剑也要有块板儿砖!那时零散文章已经写了很多了,《医药经济报》一口气连载了二十多篇。我总结规律——零散文章不如连载,连载不如出书。报纸看完就扔,书嘛,扔起来不方便,还能摆到书架上当装饰用,哪怕垫桌子呢,也扔不了,话又说回来,我一本书卖1000块,他舍得垫桌子吗?所以我就闭关三个月,写了我的红宝书,定价980元,砸了出去。▌你别以为写作累,写书是为了偷懒你觉得写作累吗?累!写字是耗心血的,但是对我来讲,和不同的人谈话、喝酒、应酬,更累!不但累,还效率低,所以,我又写了4本书。这些书能起什么作用呢?我是谁,我在干什么,我什么风格,什么价值观,我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我都写出来了。谈业务省劲了,不用谈判,不用切磋,不见面就成交;交朋友省劲了,志趣相投的一拍即合;结识高人省劲了,高人都喜欢上进的后生,咱五本书拍下去,怎么也算上进吧,所以因此结识了很多高人;招聘也省劲了,应聘者对我这里了解,看得上就来,不喜欢就不来,比蒙登转向的来了发现不好再走要强。▌后来就写烦了,不写了不出名的时候想出名,出了名麻烦也多。开会的时候有人打招呼,楞不知道对方是谁,又不好意思问,感觉不太好;举手投足老觉得有人看着,抽根儿烟都想别被人看到,和美女说个话都怕被人说是泡妞。还有,就是觉得人家大企业家都不写,咱瞎写什么啊。也想救人不如救己,自己还没干好,哪有资格教育别人?还是埋头苦干好,武侠小说里也是这样啊,江湖闯荡过了,还是要过自己的日子,不能老满世界游历,到处找人比武。期间有个重要的转折,就是我这20年来一直想开诊所,这是我的梦。我从2009年开始讲课,经常讲中医要崛起,我很佩服自己的战略眼光。当然,每个人都佩服自己的眼光,所以也就应该没有多少人佩服我的眼光。我想别管别人了,自己抄家伙上吧!你老吹自己看得准,老让别人往前冲,这够哥们儿意思吗?所以从2013年春节后,我开始全力筹备行善堂中医诊所,半年后国家八万亿政策出台,一年后国家鼓励社会办医,现在行善堂早已走完了长征,扑上了正道儿,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我看明年诊所也要热了,应该是移动医疗-医生集团-诊所三部曲啊。▌很多话想写,又不能写,没法写,也不敢写对于移动医疗,其实有很多想法,也想说说,想一想还是不说了。说人家好吧,有的是鼓励,有的是骗人;说人家不好吧,人家也怪不容易的。再说,我也不知道自己看的对不对,就算人家确实不好,也有可能调整得越来越好,不管怎么说,都是进步力量,都对医改对行业对社会有促进作用。大千世界,滚滚洪流,哪有那么多对错?医生集团,同理!实际上不是写不写的问题,我天天耗费大量时间学习他们,研究他们,应该请他们吃饭,叫他们老师。尤其是几位经常写作的,比如刘谦老师,见识深刻,行文灵动,看了他的文章你就更不敢写了;再比如谭勇老师,深刻、本质而又有情怀,关键是他的情怀不是装出来的,而是从他的身上悠悠地溢出来的……▌换了战场,重入江湖,人生后半场,继续向前闯,又要写过去的时光不会重来,但以前的场景可以再现。我还有个毛病,从不抄袭,拒绝模仿,都是原创,必须拓荒。当年是医信横通,现在是行善堂,我这里治的心脏病和三甲医院不一样,医疗理念不一样,医疗方法为我独创......不写哪行?!今晚刚写完的这本书,是任务也是荣誉,和我当年的红宝书一样,全是干货,没有废话,也挺幽默,不信就等着看吧。写作全是因为这些吗?也不是。记得读研时,胡大一老师告诫我们“甘于临床,勤于笔耕”,曾国藩也曾讲“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所以写作是因为心灵深处的那棵草,时不时会在心里撩拨一下,还是写吧!☞
2015年10月28日
其他

每一位写作者,内心都深藏着与众不同的答案 | 宁静微访谈·后记

最近在做《宁静微访谈:你为什么写作》系列,受邀者中,90%是医药圈里有影响力的写作者,10%将是有影响力的非医药圈写作者。为什么叫“微访谈”?因为本次访谈,我的问题只有一个——你为什么写作?所以,几乎所有受邀者都是以文字的形式回复。有朋友问我,这样的微访谈有什么意义?其实,起意缘于暑假里看到的一本书《世界100位作家谈写作》。尽管今天的新媒体让写作已不再神秘,但每个写作者背后,都可能深藏着与众不同的答案。起初,我只是想知道,那些深藏的与众不同的答案。已经陆续收到的受邀者的回复千差万别,但他们都流露出一个共同点:真实而诚恳。现在,我知道,他们“为什么写作”足够动人,因为这些“真实和诚恳”,已经吸引和打动了像我一样的读者:目前,已经发布了三期《宁静微访谈:你为什么写作》,三位写作者在医药圈里都大名鼎鼎,文风却迥然不同。第一期《Dr.2:我们都在这个刻薄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我一向对文字敏感,所以对Dr.2的这句名言印象极为深刻,在他的这篇文章里原本没有他曾说过的这句话,是我在文章结尾处补上去的,并奉为标题。Dr.2微信我说"你可以随意删改,只要符合你自己的风格”——在医药江湖常掀起文字风波又颇有争议的Dr.2,其实很善解人意。另外,我也终于知道Dr.2这个名字的由来——原来他姓“涂”,two的谐音。第二期《点苍鹤:我把写作当做一种思考方式》,我和苍老师是WeMedia自媒体联盟刚成立不久时仅有的两位医药人,所以自然成了同道和关系密切的战友。当我因做访谈录遇到困惑时,常常会把满满的负能量甩给苍老师,他每次都不得不笑纳并且为我答疑解惑......苍老师的这篇文章,文末很多人的评论惊人的一致——“向苍老师致敬”,我知道,因为他的为人而广结善缘。第三期《刘谦:写作是为了保留我所剩不多的本能》,尽管经常拜读刘谦老师的文章,也了解他的职业经历强大而丰富,但我和他没有过交流。巧合的是,因为这次微访谈,苍老师和Dr.2都推荐了刘谦老师。我试着主动与他微信联络,我问“为什么写作”,他答“以文会友”,之后,再无下文......一周后,意外收到刘谦老师回复的这篇文章,并且附言“小事一桩,不要嫌弃”,我不知该如何言谢,匆匆回复他“这篇文章比Dr.2写的还好玩儿”......另外,有读者留言,希望每一位写作者能推荐几本他们最喜欢的书,我询问了三位写作者,推荐如下:Dr.2:《超越极限》《商业设计》《系统思维》点苍鹤:《发现商业模式》《黄金时代》《浪潮之巅》刘谦:《古文观止》《笑傲江湖》《蓝血十杰》这里从来不是一个大平台,也没有象征性的稿费,所以,特别感谢所有欣然应邀微访谈的朋友——你们的支持,我只有铭记在心了:)世界那么大,内心那么深,你最想问谁“为什么写作?”,宁静带你去问问......☞
2015年10月15日
其他

刘谦:写作是为了保留我所剩不多的本能 | 宁静微访谈

【宁静说】为什么要写作?尽管新媒体让写作已不再神秘,但每一个写作者背后,都可能深藏着与众不同的答案。世界那么大,内心那么深,宁静带你去问问——你为什么写作?【受邀作者】刘谦,医药作家/主持人,曾从事处方药营销20年,现为互联网医疗创业者。要不是打着医药作家的名号,我才不想谈什么写作动机。已经有好几个人问我有啥作品、为何自称作家、是否加入作协等等,实情是我没码过多少字,语文功底很一般,从未写过一本书,更没有作协认证,头衔纯属自己杜撰。看在我没借此骗财骗色的事实上,请不要通知作协或者工商。写作,如果我这种写点一两千字的行业文章也算的话,不是什么值得讨论的事。写作非常不赚钱,我最努力的时候也就是能把家里钟点工的工资赚回来,但是我要焚膏继晷、头童齿豁才能写完;写作不是鸟大个事,互联网时代会用手机就可以当作家,谁都可以弄个公众号或者在微信微博某个角落发发牢骚,其实发朋友圈也是一种写作:体裁不限,图文并茂,短短几行字立现逼格高低。所以我写文章随兴而发,时长时短,时有时无,跟世界刻薄深情无关,也谈不上帮助自己思考。勉强挤得出来的原因只有两个:保留本能,以文会友。我认为写作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就像跑步游泳一样,有用但用得越来越少。感谢科技的不断进化,这种能力在持续退化中,IBM的WASTON电脑已经可以写出漂亮的文章,估计人类的写作能力彻底灭绝也不无可能。反正现在已经没有人写信了,微信比微博写字更少因此也更流行。对我来说有时写文章的意义在于保持写作能力不完全退化,在药企负责营销的20年除了写PPT和业务报告外,我几乎没有写过任何文章。第一次动笔写是在国外工作的时候,为了跟国内保持点联系也顺便总结个人思路,2012年初我开始以“有魔心没魔术”的名字写微博。写着写着也积累了一万多粉丝,有时候必须写点长微博来满足粉丝。有媒体觉得不错就建议我整理发表,这么凑了十几篇文章。回国后在企业工作不便公开发表观点就停了一段时间,直到今年初我离开药企才正式写点东西,九个月大概写了100篇文章。因为不赚钱,所以我写得不认真不规律;因为个性中庸,我的文章也不犀利不深入;因为经历所限,我只能写处方药营销和移动医疗的文章。前者我浸淫了20年,从代表到事业部总经理、从中国到外国、从内企到外企,还称得上懂行;后者我接触不过半年多,写了一点个人感受的东西,借着移动医疗创业的火热居然也能走红。常常有陌生人上门来讨教自己的项目如何做,可怜他们都不知道我自己的创业项目做得一塌糊涂。出版社建议写书都被我拒绝,现在除了《盗墓笔记》、《三体》或者《村上春树》还有人看,小人物写的处方药营销谁看?费力写书再自己费力推销的事我可不干。当然写作也不是好处全无,它让我认识了很多朋友。我不是社交动物,离开药企时微信朋友圈只有60多人,现在有2000多,95%都是别人加我。这其实是我的另外一个目的:以文会友。写文章让很多人知道了我,告诉我他(她)早就看过我文章——看就看了,反正没交阅读费就别提了。也经常有高人会私信告诉我哪里写得不对,让我认识了医药营销圈和移动医疗圈几乎所有的高人,尤其是后一个圈子,不然像我这样的草根创业者是不可能有机会认识春雨医生、好大夫、挂号网的创始人。两个圈子的高人境界之深经常让我惊醒,人家那么有成就那么有见识还那么勤奋。至于我在医药圈和移动医疗圈的小名气,一半是因为不在药企,有时候能比内部人讲得更直接,还能讲点公司人看不到的外部世界,处方药营销无知和偏见多得让我写不胜写;另一半是我研究过一百多个移动医疗创业项目,能结合自己的营销背景去解释创业投资的五光十色,对未来世界妄加评论是件很过瘾的事呢!虽有点博而不深的意思,但是挺适合这个碎片化轻阅读的时代。我对写作没有初心,没有目标,随遇而安但是会继续,一定要对得起花时间看我文章的读者。我真正纠结的是要不要在处方药和移动医疗两个领域同时写作,但现在放弃哪一个似乎都有点不舍。顺其自然,哪个没人看就放弃哪个吧。我很希望有更多人能提笔写作,其实这跟文采木有多少关系,直抒胸臆的文章往往最好。写作的过程很痛苦,但它可以帮你整理思路、帮你交到朋友,给你未来留个回忆的念想。写作跟跑步一样是人的本能,很多人看着身材单薄,几个月练下来就可以跑半马全马。为什么不试试恢复一点写作的本能呢?我见过很多聪明睿智的中层经理或者基层员工,光是反感标题党和鸡汤文的泛滥,却不拿起笔把自己闪光的思维写下扩散出去。深吸一口气,写吧!☞
2015年10月12日
其他

点苍鹤:我把写作当做一种思考方式 | 宁静微访谈

【宁静说】为什么要写作?尽管新媒体让写作已不再神秘,但每一个写作者背后,都可能深藏着与众不同的答案。世界那么大,内心那么深,宁静带你去问问——你为什么写作?【受邀作者】点苍鹤,18年医药营销经验,微信公众号“医药云端信息”、“医药电商”创办人。深耕于医药行业政策及市场战略研究,为十几家药企提供招标政策及营销模式咨询服务。已出版《在云端谈医药》,即将出版《招商实战修炼:从菜鸟到大侠》。这是应宁静之邀完成的命题作文,我足足拖了三周,可见写作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写作是件苦差事,一篇文章写下来消耗的能量,像得了一次感冒,而写完一部书,据乔治奥威尔说像患了一场大病,要是书厚一点,非出人命不可。写作几乎没有像样的经济回报,比如,我为《医药经济报》写了几十篇文章,目前收到的稿费也没有超过2000元。至于像钛媒体这样的科技新媒体,至今没见到一毛钱的稿费。当然,你也知道像南派三叔、唐家三少那样的职业写手,年收入上千万不是传说。但三叔三少是何等人?那是百万中无一的超级码字机器。据说唐家三少一天至少保持20000字以上的码字量,时间按2小时划分为一个单元精打细算。而三叔则像一支蜡烛,全部能量倾注在盗墓事业上,一度精神抑郁,前段时间看到三叔的最后一篇文章是《死在一米之外》,油尽灯枯。三年前,我计划弄一个微信公众号的时候就明白这个道理:文字本身是很难变现的。如果要赚钱,继续卖药就可以——好些品种已经趋于稳定,自然销售也能保持不错的现金流。为何非得把自己天天逼得像个忧郁而焦躁的文人,有人说我越来越像郁达夫了,不知道这是褒义还是贬义?回到主题:为什么要写作?王朔说当然是为名为利,王小波认为自己写作还行,就写了。乔治奥威尔说是出于本能反应,不写不行。周作人则说没有任何目的,随便写写。我想了好几天,终于想到了一个还算接近真实的答案:其实我写作是把写的过程当做思考的一种重要方式。我不是一个聪明的人,智商估计在平均线左右,甚至在某些年份,我一度自卑地认为自己太笨,看看周围的人,思维敏捷,反应迅如闪电,而自己则目瞪口呆之外大脑一片空白。解决之道是在记事本上描述现状,记录要点,找出问题,推敲出解决方案,并画图。按现在很多公司或团队的工作方式,这是头脑风暴后绘制思维导图。这样的工作习惯保持了很多年,特别是在1999-2004年间,天天记录工作日记。带团队之后,也需要团队成员按同样的方式来记录和总结工作。并且还每天对下属的笔记进行批示。这样一来,从记录工作要点过渡到小总结,并点评,这种文字表达结构是不是有点像完成了论坛上的一篇帖子?而这些「帖子」都是基于药品销售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原汁原味的市场一线报告。「帖子」写多了之后,自然有了一些想法,想法不局限于自身工作,还对医药行业产生了很多思考。比如,反思医药营销模式到底能否持续?医药行业那么多曝光的黑幕,其根源是什么?先说营销模式,对于这个问题,由于行业特殊性向来敏感。记得我刚刚出道时,公司不管在明面上的培训还是业务上的传帮带,对于药品的销售方式,总隔着那么一层,甚至和现实的操作隔了几重山。真的了解了整个行业,也是经过几番周折。既然公司里未能开悟,营销类书籍总会有吧?然而翻阅众多医药行业的什么操作真经,营销手册之类的书籍,要么是内容东拼西凑毫无章法,要么就是高高在上空谈理论。那些书本上的见识,甚至还不及自己在实践中观察、与同行、客户之间的交流来的更为直接有效。然而凡事都有规律可循,书本上的内容不好,不代表医药营销没有套路。现实中的药品销售,也并非是靠送钱(带金销售)那么简单,否则找个民工(这里没有贬损民工兄弟的意思,一般指代而已)就可以胜任,为何现在招聘都要学医学药的大学生?因此,行业需要既有实战的经验可以借鉴,又需要在理论的指引下将经验抽象。另一方面,医药行业为何那么多黑幕?这些问题,其实社会和行业内部也不乏声音和争论。看病难看病贵一直为社会所诟病,在公众的眼里,医药代表就是拉高药价的罪魁祸首,医生开单提成,收受红包,与医药代表沆瀣一气。但凡医患有矛盾,公众毫不思索立马倒向患者一边,甚至出现了严重的伤医辱医杀医事件之后,网络上居然是一片叫好之声!我觉得出现以上的现象非常遗憾,除了体制的原因以外,新闻媒体起到了不太好的作用。社会性大众媒体,对医药行业缺乏了解,认识过程犹如蜻蜓点水,他们没有起码的调查和研究的态度,或者也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他们喜欢「出大事」并能引爆公众情绪,情绪波动越大越有「新闻价值」,比如出厂价10元的药品,医院卖出100元;再比如,某个「医药代表」良心发现,向媒体揭秘药品销售利益链条上的惊天黑幕......首先我得承认确有此事,而且存在不是一天两天了。然而大众媒体有意无意将枪口对准了当事人,刻意放大当事人在事件中的负面作用,而对于问题的本质,缺乏起码的反思。久而久之,本属于知识分子的医生群体和拥有较高专业度的医药代表成了十恶不赦的妖孽。显然,医药行业被大众媒体妖魔化了,而行业媒体呢?对行业的了解相对深入一些,但依然是媒体属性大于专业属性。看待医药行业的视角与处于市场一线人士还是不一样。于是,我觉得我能做点什么。毕竟我在医药行业从业十多年,更何况我天天读报告,写报告,文字的边界显然已不局限于报告的方寸之间。很幸运的是,这个时代,前有论坛BBS、中期有博客、今有微博、微信等等社交媒体,任何人都可以在此发出声音,只要你的声音有些意思,还是有拥趸滴!我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码字两年有余,产生了百万字数的内容,内容说来说去,其实都是围绕以上两方面展开。很多人看了我很多关于医药政策,特别是招标方面的文章,以为我是药企政府事务或招标的工作人员。事实上,我从业近20年,从未干过这些岗位。政策,无论宏观还是微观,都是研究医药营销模式、行业走向的敲门砖,毕竟这个行业政策性太强了,很多时期几乎就是靠政策吃饭。当然,招标及药政方面的文章写多了,在很多人眼中成为了
2015年10月9日
其他

Dr.2:我们都在这个刻薄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 | 宁静微访谈

【宁静说】为什么要写作?尽管新媒体让写作已不再神秘,但每一个写作者背后,都可能深藏着与众不同的答案。世界那么大,内心那么深,《宁静微访谈:
2015年9月23日
其他

你为什么写作? | 宁静微访谈

暑假里,偶然看到一本很旧也很薄的书,随手翻看,居然被吸引进去了:三十年前,这本书的编者说:写作,对于普通读者来讲,是一件令人向往又似乎神秘的事,至于那些闻名世界的作家,就更令人欣羡和崇敬了。但您知道他们是为了什么而写作的吗?巴金先生是这么回答的:人为什么需要文学?需要它来扫除我们心灵中的垃圾,需要它给我们带来希望,带来勇气,带来力量。我为什么需要文学?我想用它来改变我的生活,改变我的环境,改变我的精神世界。我50几年的文学生活可以说明:我不曾玩弄人生,不曾装饰人生,也不曾美化人生,我是在作品中生活,在作品中奋斗。一位哥伦比亚作家的回答,简单到只有一句话:我写作,为了使我的朋友们更爱我。与三十年前不同的是:今天,写作已不再神秘,因为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写作、通过新媒体表达自己。与三十年前相同的是:每一个写作者的背后,都可能藏着一个与众不同的答案。你为什么写作?——这个问题曾经反复缠绕过我。你是否也愿意应邀,说出你的答案?☟宁静自白: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了为什么出发
2015年9月8日
其他

阿基米德医疗创始人马今: 创新支点, 撬动医疗 | 宁静访谈录

第二年纳斯达克回落,专业医疗网站的梦想破灭了。那时正逢外资药企在华开始扩张,他应聘到了拜耳,在医学部一年半以后转到市场部,“我没有做过销售,是拜耳第一个没有做过销售的学术背景成长起来的产品经理”。
2015年8月25日
其他

宁静访谈·后记 | 马宝琳: 时光不能倒流, 我仍然一路向前

【受访嘉宾简介】马宝琳,中医世家,西医硕士,师从心血管专家胡大一,原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医生;医信横通创始人,致力于用临床学术研究推动国内医药产业升级;2014年创办北京行善堂心脏专科诊所,致力于心脏神经症、心慌气短、心律失常的中医治疗。上期发布了访谈录《医药老将马宝琳征战中医:眼前烟雨繁华,背后一路风沙》,之后收到很多朋友的反馈和读者留言。医药圈里的很多朋友都认识他,他们评价最多的是“马宝琳是医药界的奇才、怪才”。于是我微信他“如果早知我采访的是奇才,我呈现出来的访谈录应该是奇闻才对”,他回信“朋友们的捧场不要太当真”。读者留言中,最打动我的是最短的一句留言——“谢谢你讲述了一个这么美好的故事”我不知道该怎么回复这位读者,只是想特别感谢TA从这样一个充满艰辛又执着无畏的职业生涯故事里,感受到我想要表达的那一份说不出的美好。在发布上期访谈录的同时,我想摘录马宝琳自传《这个医生不干了》的部分章节,但他坚决不同意我发布“那些过去的故事”,他说当时“年轻气盛又莽撞”,但是,我对他书中的某些章节印象特别深刻。不为别的,我只是读出了一个医生的血性和担当。还有一位读者,感动于上期访谈录文末他写的诗,问我是全诗还是部分?这一次,我决定先斩后奏,发布他写的诗的全文,并且选载他书中部分“年轻气盛又莽撞”的故事,作为访谈后记。不知他是否会怪罪于我……磨砺让我的心智变得老练;拼搏摧残了我青春的容颜;如果,在三十岁时能有六十岁的功力那将能折腾个怎样的地覆天翻?时光不能倒流我仍然一路向前。涉过无数水过去都是浅滩;登过无数山都是内心的交战;只要选择了终点中间多难回头看,都是一马平川!
2015年3月19日
其他

宁静访谈 | 医药老将马宝琳征战中医: 眼前烟雨繁华, 背后一路风沙

在医药圈儿里,比他经历复杂的人不会多。在他讲述个人奋斗史的书作《这个医生不干了》中,有这样一段话:我练过武术,练过气功,研习过诗词歌赋,研究过易经八卦奇门遁甲,玩儿命研究过中医,玩儿命学过西医,开过诊所,在三甲医院干过临床,在外企干过,也给外企服务过,给民企干过,也当过医药代表,我干过广告,做过销售,做过市场部,做过招商,管过营销,做过管理咨询,做过大型国企、新锐民企,给董事长总经理们讲过课,写过软文,拍过广告片,顶着倾盆大雨贴过海报,出过书……医药圈里的事,除了生产、财务、研发,我都干过研究过……搜索百度百科,这样描述他:马宝琳:医信横通总经理;资深医药专业化学术推广专家,医药品牌营销专家,医药管理咨询专家;多年外企民企医药企业实战经验;精通外企专业化学术推广模式和国内企业的招商代理、普药、大包,被称作“专业化学术推广教父”;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医药MBA客座教授;中医世家,西医硕士,导师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原北京朝阳医院、同仁医院心内科医生……百度百科没有收录他现在的身份——北京行善堂心脏专科诊所创始人。他出版过五本个人专著:《处方药专业化学术推广的操盘真经》、《把粉丝儿做出鱼翅的味道-专业化学术推广幕后的秘密》、《出来混,还是要懂点儿专业滴!》、《马宝琳观点》、《这个医生不干了》。我很想知道,这位国内心血管泰斗胡大一的门生,为何弃医从商?为何在创业公司的鼎盛时期戛然而止?又缘何创立中医专科诊所?初次见面是在距离他诊所不远处的MANN咖啡,一见面他便对我说,“你写的明德医院创始人的故事我深有感触,那些创业之初经历过的困阻、挣扎、无奈、疲惫……和我如出一辙”。我没有想到,他也是宁静访谈录的读者。刚落座,他就客气地问我是否可以抽烟,征得我的同意后,一直烟不离手。他毫不掩饰再创业的艰难和疲惫,谈起最向往的生活,他说只要能悠闲地躺在太阳下,喝茶、抽烟……谈及曾经的辉煌,他也毫不掩饰那时的骄傲和对很多事情的不屑。我问他为什么在咨询公司发展的辉煌时期选择放弃?为什么不能兼做心脏专科诊所?他说——欲练盖世武功,需一心一意十年面壁,能练好已属万幸;欲建丰功伟业,需兢兢业业穷毕生之精力,建不成才无悔。何来兼职?哪能兼做?我的故事就是一个真实的草根奋斗史。我家在农村,从小吃苦,没有背景,惟一的背景可能就是我是胡大一老师的弟子。——摘自马宝琳著《这个医生不干了》马宝琳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之后在某京郊医院做医生,很快他就发现不懂的知识没有人教,“那时我每个月都进城,站在西单过街天桥上,默默地对自己说,我要杀进北京城,杀进大医院,成为一代名医”,而考研是成为名医的第一步,“考研就考天下第一的”。他在京郊医院CCU值班时偶遇胡大一,“我正在看黄宛的《心电图学》,院长陪着胡教授走进来,胡老师翻开我的书,看到扉页上写着两句话: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他什么也没说,只是和我握了手”。之后,马宝琳就决定报考胡大一的研究生,经过一番周折,最终以第一名的成绩,如愿以偿。“考研之前听说C医院心内科硕士每月有奖金3500元,还听说胡老师有两辆汽车……后来才知道胡老师没有车,经常打车或骑自行车”,这让马宝琳心中很失落,因为他一直固执地认为当上名医,就自然拥有了名和利,而后者,对当时的他尤为重要。在C医院的临床经历也给了他下马威。在导管室工作一天,常常要做10台手术,也就是现在大家熟知的心脏支架,这几乎是当时很多省级医院心内科一年的手术量,中午根本顾不上吃饭,“那种累比我小时候干农活累多了”,更令他遭受打击的是“三天两头通宵急诊,第二天照样上班,每月除了475元什么都没有”。初夏的某个夜晚,他在自己的衣袋里只找到了2元钱,当时他的全部生活费就装在衣袋里,“我去C医院对面超市买了一罐燕京啤酒,正好2元,我就在坐在工体马路边的椅子上,一点一点喝啤酒,看车流,直到行人稀少……我把从小到大的经历像电影一样一幕幕的在脑子里放映,我想找出自己为什么混到这步田地?这么凄惨?”“我从小玩什么都不错,学习一直考第一,我想考胡大一的研究生就考上了,到底哪个环节弄错了,让我这么狼狈?”那天他心情极度沮丧,极度落寞,极度懊恼,极度失落……尽管下定决心第二天就辞职,但最终他选择了忍耐,因为他不想在研究生就读期间半途而废。他直言,在硕士毕业之后的很多年里,一直对胡大一老师有愧疚,“因为胡老师缺人,我还算比较能干,但后来我脱离了革命队伍,开了小差,直到最近五六年,胡老师经常表扬我,我的内疚才逐渐淡了”。(马宝琳与导师胡大一)【宁静】你从本科到硕士的求学经历,以及后来在几家医院做医生,之后又弃医从商,似乎都没有与中医有任何瓜葛。而你现在又“弃商而从中医”,你与中医的不解之缘来自哪里?【马宝琳】我们家是中医世家,我从小对中医耳濡目染,之所以选择学西医,就是想完善自己的医学体系,贯通中西医。一个名中医的成长需要三要素:悟性、高人指点、临床经验;一个名西医的成长三要素是:名导师、大平台、国际视野。所以,小诊所里可以有很厉害的中医,县医院里却出不来厉害的西医。我报考当时国内心内科最厉害的胡大一教授的研究生,就是奔着大平台去的。说到我的中医缘,是从小就结缘,中医是我的主线,西医是辅助,所以开中医诊所是我一定要做的事,而创立咨询公司只是中途的顺势而为。开中医诊所是我的梦想,这个梦让我尝到了甜头,也尝尽了苦头。1998年,我辞职考研,复试结束后我得知已被录取,在回家等入学通知的三个月没事干,就在村里开了中医诊所,用我最拿手的针灸行医治病。前7天一个病人也没有,第8天来了一个中学同学,她是月子病,腰腿疼,头皮发麻,一次见效!第9天她把亲戚都带来了,他舅舅是渔民,有风湿,好几年蹲不下,幸运的是他的经络比较敏感,针灸非常有效。第10天,诊所门前来了一辆农用福田,那个同学从村里拉来一车人,从那以后,天天车水马龙……一直干到研究生入学的前几天。在朝阳医院工作时,生活拮据,中医再次解我燃眉之急。记得那是1999年春节前,过年回家买车票都成问题,我正好去神经内科轮转。我负责的一位患者脑梗塞,右侧偏瘫,胳膊和腿都不能动,专业术语叫肌力0级,我就毛遂自荐想用针灸给他试试,家属痛快地答应。当晚我借同学50块钱,花39元买了一盒针灸针,饭也没吃,针灸5分钟后腿就抬起来了,之后胳膊也抬起来了,连续治疗后,第4天能扶着床锻炼,第10天自己扶着墙走路……神经内科每天6点下班后就成了我的舞台,我清楚地记得有四个家属曾给我下跪,一开始我不要钱,但那些家属商量着给我定了价,塞钱给我……这些事,当时神经内科的医生护士都知道,后来我去呼吸科轮转,又治疗了很多呼吸科的患者……所以,我与中医的不解之缘,其实一直都在。【宁静】我一直期待与西医药学背景的中医交流,我觉得可能更容易地为我解释对于中医的诸多不解和困惑。你从小对中医耳濡目染,后又师从西医名师,你如何理解中医和西医的利弊?你认为医学的本质是什么?【马宝琳】医学的本质是解除患者的痛苦,也是目标。检查、吃药、手术都是手段,只要目标没实现,一切手段都是白搭。西医发展了一百多年,为人类健康做了很大贡献,但也有很多问题,简单说就是唯生物论,唯科技论,动不动就大型检查、动不动就手术,西医是把治病当成修机器、换零件,如果换完了效果不好,还要接着换……不久前胡大一教授专门写了一篇文章《生物医学走进了死胡同》,就是批评这个问题,现在西医学界的大专家也都在反思。西医是生命科学,中医是生命哲学,各有优势,但科学需要哲学作指引。科学研究需要先建立假设,假设建立的方向要靠哲学,比如颈椎病,西医假设是颈椎的骨头有问题,做CT发现椎间盘突出,然后手术;中医假设是经络不通,原因包括受风寒、肌肉紧张等,中医不认为颈椎病是骨头的问题,所以针灸。结果呢?西医对颈椎病手术效果不好,中医针灸效果就很好。科学与否要看结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西医在急救、手术等方面优势明显,但在某些疾病的治疗上,有着本质的缺陷和错误。比如,我的诊所主治心脏神经症,很多患者表现出心慌气短、胸闷胸疼,去大医院就医,冠脉造影没有发现问题,只能回家,难受就去医院继续看,检查一圈还是没病,频繁地找医生,诉说起来没完没了,医生也很烦闷,就可能诊断患者是心理问题、抑郁症。从哲学指引和方法论上西医的治疗是不对的,患者难受,检查无果,痛苦犹在,患者就多疑、恐惧、寝食难安,发展到抑郁,如果把他的心慌气短胸疼胸闷治好了,他就不抑郁了。中医根据辨证,无论从心肾论治还是从肝肾论治,从本质出发治疗,这就是哲学指引的区别。西医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好多病没写进课本里,西医大夫也就没法治,比如小儿夜啼、小儿尿床,比如成年女性小腹冰凉等等。当然中医的问题也很多,最大的问题在于:中医医学虽好,但你不知道谁是好大夫。甚至一些江湖游医打着中医的旗号行骗,很大程度上败坏了中医。【宁静】你曾经是处方药学术定位的专家,也曾为各类公司做过管理咨询,开设中医诊所的决策出于什么考量?我想,对于一个职业阅历丰富、又一直从事理性分析和思考的人来说,单凭情怀和理想不足以让你做出这样的决策。【马宝琳】中医一直是我心里的梦,给患者治好病以后,我比病人还高兴,那种自豪感和成就感,真能当饭吃。这辈子,如果不能把我的中医祖传技术发扬光大,等我老了一定会很遗憾。治病相对容易,开创成一项事业真的很难,以前国家政策对中医不太支持,我也尝试了几次,赔了不少钱。2009年我为此深思过,中医没落的本质原因有三条:晚清政治腐败、经济崩溃,国民自信心丧失;频繁的战乱使西医大显身手;当时社会变革的发动者在倡导西学。而现在的时代特征,一是大国崛起,国民自信提升;二是慢病和保健为主;三是经济发展需要,大健康要崛起;第四是文化需要,中国国力增强以后必然要让文化走出去,什么能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中医最合适,所以国家一定支持。此外,还有两个因素也决定了中医的崛起:第一是目前西医的生物医学模式下医保费用永远不够用,国家受不了;第二是西医大专家们开始反思西医、认同中医。基于以上判断,我认为中医即将崛起。雷军说风口上的猪也能被吹起来,但前提是要先养猪,再等风来!尽管在北京开办一家中医医疗机构非常难,但我决定不能再等待,于是2013年痛下决心开始筹备,历经10个月终于拿到执照,国家支持大健康发展的8万亿政策是在我筹备了6个月之后公布的,我抢先了半年的时间。【宁静】我理解的中医优势在于综合治疗,而不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那为什么你的中医诊所定位于心脏专科?【马宝琳】中医是不分科的,每个中医都能治很多病,但是综合中医诊所不易做大,对外不容易留下记忆,对内不容易凝聚资源,所以我定位做专科。我们的心脏专科也不是什么心脏病都治,而是重点治疗心脏神经症和以频发早搏为重点的心律失常。这个病发病率非常高,基本占到三甲医院心内科门诊的25-30%,三甲医院没有办法治,患者很痛苦,来行善堂治疗的患者中,90%以上都去过至少2家著名的三甲医院,我们的有效率能达到96%以上,所以胡大一教授以及我的师兄弟们都非常支持,胡老师还是我们双心研究院的院长和行善堂的首席顾问。诊所筹备前,我也特意请教了医疗投资界的一哥——中钰资本董事长禹勃,他给我的建议是一定要可复制,行善堂做专科,也是为了让发展模式能够复制。【宁静】你谈及将在诊所实施患者“无理由退款”,为什么这么做?你的自信来自哪里?【马宝琳】医疗的本质是解决病痛,病痛解决了,患者花钱也高兴,如果病痛解决不了,我心里也过意不去,所以想搞无理由退款。当然,这也有经营的需要,有些民营医院不诚信,砸了口碑,很多人对私立医院有疑虑,无理由退款可能会减少这种疑虑。自信的原因很简单,就是疗效好,我们预期效果不好的一概不治。【宁静】你对明德医院创始人访谈录有那么深的感触,缘于你也有过类似的创业经历,行善堂创立至今,你经历过的最困难的事是什么?现在,你对“成功”有怎样的理解?【马宝琳】那篇文章我看了两遍,第一遍是有共鸣,第二遍是找安慰,经历几乎一模一样。创办一家医疗机构,治疗技术只是原始冲动和底气,作为创业者,缺人、缺钱、缺资源是共性,忙、累、着急也是共性。创业如登山,每前进一步都很难,但一步一重天,每一步都离登顶更近,我最大的感受是孤独,碰到的困难无法言说,只能自己扛。我想要让更多的人知道:原来这个病能治好。治病救人,为中医争气尽份心,为中医崛起出点力,也算是我的中医梦。我觉得做想做的事,使劲折腾,到老了不留遗憾,就是成功。访谈后记在微信朋友圈里,我看到过他写的一首诗:涉过无数水过去就是浅滩登过无数山都是内心的交战只要选择了终点无论中间多难回头看,都是一马平川采访间隙,咖啡厅里坐在不远处的一位先生向我们走来,他彬彬有礼地询问能否拜读一下放在桌上的马宝琳的书作,也许,在他平静地讲述那些风雨生涯时,有一种力量在传递……在他的书里,有一句话刻进我的记忆:我奢恋眼前的烟雨繁华,更珍惜背后的一路风沙。
2015年3月11日
其他

宁静访谈录 | 订阅

宁静访谈录,记述医药人自己的故事......WeMedia联盟成员。
2014年8月2日
其他

宁静 |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了为什么出发

宁静访谈录,讲述医药人自己的故事......
2014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