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征:真的医生,要勇于在深情的朋友圈做薄情的科普| 宁静微访谈
【宁静说】为什么要写作?尽管新媒体让写作已不再神秘,但每一个写作者背后,都可能深藏着与众不同的答案。世界那么大,内心那么深,宁静带你去问问——
你为什么写作?
【受邀作者】张征,内分泌科医生,科普专栏作者。微信公众平台“Drzhangzheng”,新浪微博“@内分泌张真人”。
很荣幸接受宁静女神的采访,这让我感觉自己从“写作文”升格成了“写作”,仿佛一个榆木疙瘩得到法师的开光,从此就是个开过光的榆木疙瘩。
我的职业是医生,工作、学习之余喜欢撰写一些医学科普文章。说起写作的动机,一开始纯粹是临时起意、心血来潮,是因为看够了“癌症终于被攻克”、“治愈糖尿病的偏方”、“医生不会告诉你的秘密”之类的帖子,受不了总被这些伪医学刷屏,打算运用专业知识去对抗谣言,做个“网络医学垃圾的清道夫”。再加上临床工作中,也真真切切看到不少由于轻信传闻、放弃治疗而导致病情加重的惨痛案例。
这些“online”和“offline”的所见所闻,让我逐渐意识到,医生的工作岗位,并不能局限在病房、门急诊、手术间,还应当扩展到书桌上、屏幕前。
面对网络世界的海量信息,非专业人士很难有效地检索、提取、总结靠谱的医学资讯。而目前失于监管的虚假医药宣传更拉开了患者与正确信息之间的鸿沟。通过撰写科普文章,去纠正这些虚假、有害信息,向公众传播正确、靠谱的健康理念,这是一个行之有效、而且投入产出比很低的方法:一个医生的半天门诊最多服务几十人,但一篇流传广泛的科普文章却有可能让成千上万人受益。
从这个意义上说,写好医学科普文章,也是医生本职工作的一种延伸。
不过,医学科普写作在当下并没有受到医生们的广泛重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无论在医生的职称考评体系、还是薪资分配模式里,医学科普文章都不占任何权重,如果不是对此感兴趣的话,我也找不出从事科普的压力和动力。
当然,凡事如果仅仅靠兴趣、热情,也难坚持长久。写作给予我的最大收获,是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每篇文章的撰写,对作者都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也许在提笔之前,对一个医学问题并没有认识得非常透彻。己之不明,何以教人?为了写好文章,作者必须查阅大量文献,深入学习思考,逼迫自己先成为货真价实的“专家”。就这样,作者本人成了文章第一个受益者。
此外,不少患者阅读文章后会来慕名求诊,这大大提高了医生的行业知名度和自身影响力。当文章被越来越多的报刊、网媒采用,所得稿酬也逐渐可以贴补家用。这些都是科普写作给我带来的意外收获。
写作确实不易,除了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还得有甘受白眼的气度,要勇于在深情的朋友圈里去做薄情的科普。当亲朋好友们爱心满满地转发各种“降压、减肥、抗癌秘笈”时,不光不去点赞,反而要不识趣地大声“打假”,这实在让人脸上挂不住,甚至还有被拉黑的可能。
科普作者遭遇的另一个巨大障碍是说服力的不足,人们从来都更愿意相信自己所希望的那个“真相”。一边是“无法根治、终身用药”的残酷医学事实,一边是“两个柠檬通血管,一行白醋降血糖”的美丽养生童话,在争夺读者的战场上,伪医学从来都具有天然的强大优势。
因此,科普文章既要学术、客观、严谨,更要生动、易懂、有趣,不能像教科书那样罗列知识。有时需要一本正经、义正辞严,有时又要插科打诨、耍贫卖萌,各种平衡,殊难把握。写好一篇科普的难度,并不逊于一篇SCI论文。
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要写作?”对于一个科普作者而言,写作就是要陈述一个事实、阐明一个道理,同时,也要表达一种态度、宣泄一种情绪。文艺的讲法,这就是冯唐所描述的“内心肿胀,要用文字去消肿”;往通俗里说,就是憋了些话、不吐不快。这是我,应该也是大部分作者进行写作的本原动机。
本文版权归“宁静访谈录”所有,转载请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