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缪中荣: 做医生, 值得以探索手术精要的投入来创作科普 | 宁静访谈录

第195期 宁静访谈录 2022-03-25


为什么要写作?尽管新媒体让写作已不再神秘,但每一个写作者背后,都可能深藏着与众不同的答案。


【你为什么写作】系列访谈,邀请医/药圈里有影响力的写作者,聊聊“为什么写作”这件事,聊聊他们写作的初衷,对写作的坚持与执着,还有与写作有关的喜怒哀乐。


世界那么大,内心那么深,跟着宁静去问问——你为什么写作?




【第8期受邀作者】缪中荣,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介入科主任;现为世界卒中联合会(WSO)会员,世界介入神经放射联合会高级会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控制委员会介入治疗组组长,中华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介入神经放射协作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介入学组副组长,卫生计生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中青年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北京市脑血管病临床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主编出版国内第一本《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学》专著,翻译出版了《介入放射治疗基本技术》一书;2011年出版《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技术与临床应用》;2015年出版科普书《漫画脑卒中》。


早在2001年,偶然看到王拥军教授写的一本科普书《脑卒中,你能够战胜它》,这本书生动有趣,留给了我深刻的印象。回顾25年从医路,每天要与各种患者和问题打交道:“你是著名专家,请你做手术我们就放心了!”“你手术的把握有多大?”“我身体挺棒的,50年没有进医院,怎么说病就病了?”“说句您不爱听的话,你讲半天,我们都不知道这个手术做好还是不做好?你给一句话做还是不做就行!”......


长久的临床历练,五味杂陈,又常常令我想起恩师凌锋教授的话,“假如这个患者是你的亲属,你会怎样选择治疗方法?”“我们治疗的是人,不是机器,更不是追求影像上看起来的完美”。导师的教诲,患者的疑问、质疑,促使我不断思考如何跳出疾病看待病患,如何与患者沟通。


十多年来,脑卒中的诊疗水平突飞猛进,每当看到全国各地的患者及家属期盼的眼神,看到他们为解除病痛而奔走异乡、风餐露宿,我深觉作为外科医生,除了会做手术,会开处方,我们应该为患者付出更多。




更令我揪心的是,患者及家属因疾病而背负的心理压力,如巨石一般,也压在我的心上。“医生,我脑血管狭窄,听人说这种病不死也得残废……”“我这么年轻怎么就得了脑动脉瘤,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每当面对这样的患者,此时医生的每一句话都举足轻重,你的态度,你对病情的判断,无异于患者的判决书。而抚平患者的心灵创伤,亦是治疗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


实际上,在我仔细阅片、详细询问病情后,不少病例并没有那么严重,甚至有的当下不需要治疗和处理。这种解释或者说是判断力,并非安慰患者,而是基于医生对疾病发生发展机制的了解,对影像的判读,以及临床经验基础之上。但患者,却先天缺乏这一经验或者优势。


过往病患的疾苦历历在目,敦促我下定决心,除了做好外科医生,还要做一名科普宣教者,让更多患者了解卒中,医患联手,打败卒中。我也希望很多年轻医生最好也能读到这本书,因为如今专业分工越来越窄,越来越精,不同的临床科室对脑卒中这种常见病的掌握程度也各不相同,我希望这本书能给他们一些帮助,做到手里有书,心中有数。



在筹划和写作本书的过程中,设置哪些问题,每个问题怎么说清楚,每一页都花费我很长时间去琢磨。这是因为临床任务繁重,我只能将门诊、手术、带教、学术交流之余的碎片时间利用起来,以探索手术精要的投入和好奇心来探索科普作品的创作思路。


如何让读者看得懂,而且乐意读,很多时候,走路在想,吃饭在想,坐在飞机上,临睡前,都会有琢磨,一旦有了灵感,一支铅笔、一块餐巾纸也是极好的工具,我会把绘画构思瞬间记录,再传给漫画师小朱,请他绘制出来。因此,这本书拖了数年,才得以完工。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领导、老师、朋友们给予了很多的关心和支持,王陇德院士亦亲自给予鼓励和指导,这些支持,都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也是我人生中珍贵的情感财富,让我倍感温暖。感谢漫画师小朱,让我的思路得以呈现,助力作品的完成。感谢我的家人,他们的理解与爱以及默默付出,让我得以静心思考。最后,感谢读者,有你,有我,一起终结脑卒中。




宁静:你为什么写作?

菠萝: 在伪科学的海洋中, 种上不自量力的逻辑之花

张征:真的医生,要勇于在深情的朋友圈做薄情的科普

小刀崔:写作就是为了融化孤独活在当下

马宝琳:写作是因为心灵深处的那棵草

刘谦:写作是为了保留我所剩不多的本能

点苍鹤:我把写作当做一种思考方式

Dr.2:我们都在这个刻薄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



本文版权归【宁静访谈录】所有

转载请获取授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