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格诺生物创始人何伟: 出走半生, 归来仍是少年 | 遇见·视频

宁静访谈录 宁静访谈录 2022-03-25

第291期




遇见·讲者 | 何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学学士,美国普度大学化学博士,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MBA;在美留学和做教职期间,作为联合创始人,曾创立IVDiagnostics,研发“便携式活体内流式细胞仪IVFLOW”等产品;曾被商业周刊评为2006年度35岁以下“杰出青年创业者“;曾任普度大学化学系客座教授;2011年由中组部特聘“千人计划”专家归国后,创立格诺生物技术(中国)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2016年作为封面人物荣登美国著名投资杂志《BioCentury》;2018年获得美国行业研究排名第一的Frost&Sullivan公司授予的“中国新经济卓越创新奖”。 


人的一生有很多节点,记得也好,不记得也罢,它都在那个地方,永远不会消失掉。当你回头去看,会发现所有的节点都在为你想做的事情做支撑,这些节点也是未来让你跟世界变得不同的节点。


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以下演讲稿整理后略有删改) 


 

为什么会起这个题目?当时我正在美国的家里,突然接到了宁静老师的演讲邀请。讲什么呢?我想了很久,也没有想出一个特别好的内容来。后来掐指一算我40岁了,再活40年也是赚了,所以说是“出走半生”。为什么说“归来之后仍是少年”?我希望不管在什么年纪,都能维持一个年轻的心态,并传递给大家。

 

 

我的第一张图是《少林寺》,如果有六七十年代出生的朋友,一定会记得这部电影和男主角李连杰。李连杰是我20岁之前的偶像,无论演艺事业还是做企业、做慈善,他都做得非常好。

 

为什么要谈这部电影?在洛杉矶,李连杰接受采访时曾有人问他:“《少林寺》影响了一代人,你有什么看法?”他说:“虽然《少林寺》影响了一代人,但它带来的社会影响是我没有想到的,这个社会影响是中国出现了一大片保安。”

 

听到这个,大家可能想笑。反过来认真思考一下:我们究竟做什么才能给周围的人甚至社会带来正面的影响?在《少林寺》之后的很多年,李连杰都试图给社会带来更正面的影响,比如做慈善,投资企业等等。我今天的分享也跟如何产生影响有关。

 

 

我的第二位偶像是乔布斯,我很喜欢的一位企业家。他当年说过一句话,生命当中你往回看时会有一些节点,这些节点就是你一步一步走来的生命路径。生命中你可能会信点儿什么,信直觉,信宿命论,信因果,信佛系,你总是要有一些信仰,因为信仰会使生命有所不同。接下来,我就分享一下我生命中的几个节点。


 

第一个故事,Probation。我2003年去美国读书,去的时候非常开心,因为我找到了一位极其有名的教授。这位教授有名到什么程度?我不用阐述他的生平,他一生发表了860篇文章,这些文章80%刊发在《Nature》《Science》和《Cell》上。我特别想加入他的实验室,希望从事能够直接解决人类问题的研究,这些研究转化为成果就可以帮人治病。

 

我当时很开心加入了他的研究组,但是一年后的一天,他把我叫到办公室说,这个项目取消了。他做的研究偏理论为主,所以也叫我去做那些偏理论的东西,其实就是直接的算法。这不是我想做的,他说如果不想做可以离开他的研究组。当时确实非常年轻、非常执着,我想离开就离开,总能找到自己想做的。离开的第二天,我收到学校发的一封信说,我被开除了。

 

当时我刚到美国一年,对周围的环境还不熟悉,在这样的情况下被开除,非常郁闷。如果是现在,把我扔到沙漠里,我照样可以活下来,而且活得很好。当时确实有些惶恐,不得已我找到了系主任,当年是他把我招进去的。我说因为教授让我做的东西跟我想做的不匹配,我才决定离开,而学校却因此开除我,这个决定不公平。

 

系主任也算仁至义尽,最后决定给我三个月的Probation,说好听的是给我一个机会,说不好听的就是留校查看。在这期间我要付学费,生活费自理,还要找到愿意接收我的教授,否则就可能被驱逐出美国。

 

当时正好是圣诞节,过得极其郁闷。我们系所有的教授我都拜访了一遍,没有用。为什么?因为这个教授的名望太大了,他给所有人发了一份邮件,说了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让接收我。后来我被迫改变了路径,大家看到我的履历上是化学博士,不是生物学博士,其实我原来是生物学专业毕业的。

 


元旦之后,我终于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他是化学系教授,人非常好,叫David Thompson。他和我聊了很久,他说虽然他做的研究不是我喜欢的,但是他觉得我跟他当年一样,努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所以他想帮我。他曾经是一个厨师,经过不懈的努力变成了教授,走过的路非常艰辛。他愿意接收我,并且帮我付学费,还承诺如果我找到了自己喜欢的研究方向和导师,随时可以离开。

 

David  Thompson是一位很穷的教授,穷到什么程度?他接收我时,帮我付学费的钱都是借的,所以我一直非常感谢他。

 

我被接收之后,学籍保留下来,但是要付房租,生活怎么办?所以我白天到实验室干活,因为人家帮我支付了昂贵的学费。晚上要打工养活自己,当时想过很多选择,比如刷盘子、刷碗,可惜我在的地方是一个小城市,没有太多的饭馆,中国人在那里没有身份,外国企业是不会雇佣的。

 

 

后来我慢慢做起了有机食品的生意。早上三点半起来,开着箱式货车去进货,一开四个小时,开到密西根边境上去。就这样做了一年,本来只是想维持生计,后来发现做得非常不错,到最后,生意量是以一集装箱卡车来论的。那个时候生活还蛮不错,买了房子买了车。

 

但后来我开始思索,到底还要不要读下去。其实我不读书,也可以在美国生活得非常好。相信在座有留学经历的人都知道,如果在美国年收入几百万美金的话,是一个非常好的着落。

 

做有机食品生意,我的确可以帮助一部分人解决他们的饮食习惯,给他们提供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但这是我想要的东西吗?我到底想做什么?我还是想继续做能产生影响力的工作。

 


2006年我又回到学校,找到另外一位导师,重新开始做转化型研究。因为中间一段时间我没有做科研,没有积淀,起初那一年做得非常困难,什么成果都没有做出来。年底导师跟我讨论要不要选择放弃,不要到最后和我师兄一样,做了三年啥也没有做成,还要换方向,这样毕业就要拖三年。

 

我当时也在想,我本来就比别人浪费了两年时间,所剩能读博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我们学校读博是有大限的,到那个时间,如果读不出来就要走掉。犹豫纠结了很久,我觉得可以再努力一下,看是否有任何突破,如果没有突破,可能方向就是不对的。

 

我就跟导师交涉,他不用再资助我,也不要管我做什么,因为我选的方向和实验室完全不一样。美国人有一个特别好的地方,就是不会强制你去做任何事情。他说:“如果你完全能够支撑自己,我不管你做什么,只要你能毕业,我希望我们实验室不会有人最后没有毕业。”这是我们两个人做的一个交易。之后一年,我自己养活自己,做接下来的所有工作。

 

2007年3月,我的研究终于有了重大突破。当时非常开心,半夜两点给老板打电话,说我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东西。他问:“你确定看到的不是动物的毛吗?”我说我确定看到的不是毛,是细胞。当时我们在动物的活体上第一次看到了肿瘤细胞,在血管里,流动的肿瘤细胞。

 

当时这个发现有一定影响力,好多媒体都来采访报道,这也奠定了我做企业的基础。

 

 

2011年,我回国创业,就是把当时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在的产品。

 

创业没那么简单。不久前中科大60年校庆时,我给师弟师妹分享创业经验,就告诫他们:不要冲动,不要随便出去创业,创业不是特别美好的事情,你有可能累得自己妈都认不出来,这个话绝对是非常诚恳的。

 

八年过去了,我一直在思考、反省。我们公司前五年没有任何盈利,我非常感谢股东的支持。做公司第一个信念就是生存下去,慢慢才能有积淀。所谓五年不挂掉,七年还要不停的积累下去,才可能慢慢走出黑暗。

 

 

创业不是一天一年的事情,有可能是一辈子的事情,但是这一辈子,哪怕就做成一件事也非常了不得。

 

Guy Kawasaki在硅谷作报告时曾讲过,每个人都企图去做别人的角色,但是很少有人真的像乔布斯一样,能为了梦想努力一辈子。能有一个真正帮助大家解决问题的产品,非常不容易。

 

我们走过了这些年,建立了团队,经历了公司的架构调整,经历了融资困难,经历了种种挑战。我们今年的业绩是每个月维持20%的增长,非常不易。我们团队有很强的凝聚力,感情也非常深厚。前一阵,一位同事的家人病逝了都没有请假,我让他回去休息,他说还有好多工作没有完成,让我非常感动。

 

 

人的一生有很多节点,记得也好,不记得也罢,它都在那个地方,永远不会消失掉。当你回头去看,会发现所有的节点都在为你想做的事情做支撑,这些节点就是未来让你跟世界变得不同的节点。

 

最后想说,不管坎坷有多少,我心依旧。谢谢大家!



遇见从这里开始......


近期视频预告:

马丁《骑士归来,不忘初心》

熊磊《创业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

伍冀湘《再度扬帆远行》



视频 | 遇见·归来

 孙宏涛: 接受现实, 坚持理想

 傅新元: 文化与情怀,我的回归之路 

 唐金陵: 人生是一场漂流

 花絮 | 当现实遇见理想, 你我遇见归来

 纪实 | 月是故乡明, 归来燃激情

 预告 | 八位讲者, 谁将是最打动你的那一个?


视频 | 遇见·初心

 叶子隆: 用人生最精彩的二十年,只为做好一件事

 邰从越: 遇见自己, 预见远方

 屠鹏飞: 科技改变世界——我与肉苁蓉的28年

 罗永庆: 我们应当永远铭记,药品是为人类健康而生产,不是为追求利润而制造的

 马宝琳: 中医虐我千百遍,我待中医如初恋

 胡大一: 不要过度医疗,不要在患者身上做得过多

 遇见初心, 预见远方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归遇见和讲者所有

宁静访谈录旗下遇见独有首发权

转载或引用视频/图片/文字请留言联络

媒体/商务合作微信:yangxl1005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