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艳妮说丨走出“盲人摸象”的惯性,建立和运用系统思维模式

彭艳妮 南都公益基金会 2022-11-27



01

 争论背后,我们真的“知道”吗?


4月14日,南都基金会理事会召开会议。在分享上一年度的工作体会时,我谈到2019年的洞察与收获之一是:必须走出“盲人摸象”的惯性,建立和运用系统思维模式。


之所以想探讨这个话题,一个原因是疫情期间看到朋友圈的各种对立和撕裂,这种现象也存在于公益领域。前不久,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微信公众号上发表的《郝南评基金会行动:回看十年前的反思,我们真进步了吗?》《陶传进:战疫大考,社会组织不可盲目乐观,更不能自我陶醉》两篇文章,引起很大争议。支持者觉得说得特别好,但也有人认为其观点有些偏激。谁都想说服别人,谁又都说服不了别人。


我认为这两篇文章既犀利、又中肯,但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争议呢?问题可能出在读者“盲人摸象”的惯性思维上。


“盲人摸象”的思维,是指没有从全局的角度看问题,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就对整体下结论。社会是由诸多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没人做到全知全能。但现实中,很多人没有去全面探查,只基于自己熟悉的“事实”下结论,所以才会分歧丛生。


而且,人们往往更愿意听到自己想听的内容,不容易接受来自他人的批评。比如,郝南给基金会参与抗击疫情的工作打了“不及格”,并做了系列分析,他的视角和观点引发了很多草根组织的共鸣,而一些基金会的同仁可能就很不认同。这不难理解,因为人性就是这样,一旦听到很强烈的批评和质疑时,我们就会感觉不舒服。


人的认知有四个层次: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和不知道自己知道。何进老师(南都公益基金会监事)去年给南都基金会员工做过一次培训,他跟我们讲,“盲人摸象”说明有很多盲区、很多东西是我们不知道的,但我们并不知道自己不知道那个事情,都认为自己看到的是全面的。


由于社会问题的复杂性,我们虽然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所知道的可能也并不全面。这种认知提醒我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会导致我们做出偏颇甚至错误的结论,只有去倾听更多的声音(包括那些完全不同的声音),做更深入的调研,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02

解决树的问题,要看到整个森林



上图左下角的这幅漫画中,两人站在同一个水坑里,一个人都快淹到脖子了,另一个却说水并不深。囿于自身情况、观察角度不一,所得结论自然不尽相同。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人都是“盲人”。


但关键是,你是“不愿意”知道别的方面,还是“不会”知道别的方面?认知到自己不是全知全能的,对公益组织非常重要。面对复杂的社会系统,一定要抱有谦卑和敬畏,尽最大努力去倾听不同的声音,用多元的视角看问题。就像漫画中的那句话:“当你开始通过别人的眼睛看世界时,系统方法就开始了。”


我们再看上图中右边这幅图,很多社会问题都是错综复杂、动态、相互联系的系统,具有多重反馈回路。如果设计公益项目时看不到整个系统,就根本作用不到点上,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这类项目在国内外并不鲜见。比如,针对农村贫困地区学生的助学项目,一定要知道学生们成绩不好的原因不是单一的,老师教学、营养供给、家庭教育等方面的问题,都是可能原因。还比如,有的帮助农村贫困地区的生计项目,只想到教会当地人做手工艺品,或者种植某种农产品,但最后产品是生产出来了,销售却成了问题,并没有提高他们的收入。这也是缺乏系统思维的表现,忽略了帮扶问题背后的其他关键,比如产品设计、定价、销售渠道、运输等。


也有一个用系统思维设计公益项目的案例,就是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推动发起的“中国房地产行业绿色供应链行动”。


相关研究显示,中国目前的碳排放约占全球20%,而其中有近40%是由房地产和建筑行业产生的,也就是说全球的碳排放里面,中国的房地产行业约占 8%。阿拉善SEE生态协会认识到,如果从房地产行业下功夫,就会对整个碳减排产生效果。2016年就推动发起了“中国房地产行业绿色供应链行动”,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项目中,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分析了减排这个系统里不同的主体,哪个是主要的,哪个是次要的,从而做出了正确的决定。


所谓系统,就是由各种元素、各个部分以不同的结构关系组合起来的整体。一个系统里包含很多主体,比如人、组织、资源、信息等,也包括理念和价值观等软性的东西,各个部分之间都存在不同的因果和互动关系,并相互产生影响。


任何系统都足够复杂。系统思维就是从整体入手,看到系统里面不同的主体,探索不同主体间的相互关系,理解那些隐藏其中的观念、机制、模式。就像何进老师所说:“在解决一棵树的问题的时候,要看到整个森林。”



03

系统思维在中国好公益平台的实践


中国好公益平台是2016年启动的一个开放共享的公益产品规模化平台,帮助优质公益项目提升能力,突破资源和渠道的瓶颈,推动其在全国的规模化,从而高效和大规模地解决社会问题。但在推动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是单一产品视角的规模化复制遇到挑战。比如说,虽然复制的项目数量很大,但因为落地伙伴的能力或资金问题,最后能持续做下来的只有一部分,这很难说是一种有效的规模化。


而且,那些研发了好项目的品牌机构在和落地机构合作时,为落地伙伴服务的能力存在一个很明显的天花板。目前,平台上有17个项目有100家以上的项目合作伙伴,其中最多的是“你我伙伴性教育支持平台”,这个项目的合作伙伴达到了2101家。合作伙伴越多,对品牌机构的支持和服务的需求就越大,而且合作伙伴的能力也参差不齐,这都是很大的挑战。服务10家合作伙伴和服务100家、1000家合作伙伴完全是不同的概念,对品牌机构的能力要求完全不一样。


任何一个社会问题,都不是单一的公益产品能解决的。比如解决心智障碍人群的问题,既需要做康复服务的机构、也需要权利倡导的机构,还需要做融合教育、融合就业的机构。不同组织在不同方向上发力,才能共同促进问题的解决。从单一公益产品的角度来强调规模化复制,是存在问题的。


第二,2019年我们还做了针对枢纽组织的调研,重新发现地方枢纽组织的重要价值。比如山东省社创中心这家机构,能够结合当地的议题发现并扶持山东本地好的公益项目、引进省外的优秀公益项目,调动当地各种不同的资源支持项目的开展以及公益组织的发展,还为一线公益组织赋能,陪伴这些组织的成长。还有甘肃等地的地方枢纽机构,也在为一线组织赋能,调动整合资源支持本地公益发展。但其他枢纽组织的这种潜力还没有得到有效地挖掘和发挥。


所以我们反思,转换过于强调产品视角的思路,建立系统思维。不能只看到公益项目落地了多少合作伙伴,更要看到好公益产品落地背后的那个系统,看到地方上有哪些力量、各自有什么样的价值。要提高枢纽机构在整个好公益平台的定位。南都基金会今年开始探索区域公益生态建设这个方向,今年主要做调研和项目开发,这个调研就是要发现公益生态系统里的另外一类主体,发挥他们作为推动地方公益生态建设重要力量的作用。


而且,在此次疫情期间,我特别强烈地感受到,如果基层的一线组织没有培育起来的话,最后一公里打不通,很多服务很难抵达,也难以持续。把一个好的公益项目“一竿子插到底”,推广到全国各地,挑战是非常艰巨的。


对公益组织来说,一个项目的完成需要多方面的力量参与。要考虑到不同利益相关方的诉求和期望,通过他们的视角来看问题。就像区域公益生态建设,并不是建设南都基金会想要的区域生态,而是要看包括地方枢纽组织、基金会、慈善会系统和一线草根机构等在内的各种当地公益组织需要的生态是什么样的。



04

如何走出“盲人摸象”,建立系统思维?


如何才能走出“盲人摸象”的惯性,建立系统思维呢?我认为需要从意识和能力两层面着手。



首先是意识层面,前面也谈到了一些,就是愿不愿意的问题。首先要承认自己的认知是有局限的,是“盲人”,有盲区。以这种意识时时提醒自己,要倾听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声音,做更多的调研。


其次,在能力层面上,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锻炼和提升系统思维:


第一,开放和包容。开放是看到系统的重要前提。要允许不同的声音存在,不妄下结论,了解对方观点背后的原因,通过思考和讨论建立更深刻的认知。我在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工作时,记得有一次团队讨论,领导是个外国人,当我对他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时,他竟然说“那太好了!”这种包容性给我很深的触动,也让我学到很多。


第二,倾听。倾听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是否真的能听进去,到底能够听到哪一层,都需要学习和锻炼。一个系统有不同的利益相关方,大家语言体系是不一样的。听懂别人的表述、理解话语背后的意思,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管是调研还是项目设计,只有足够的倾听和追问,才能了解他们的想法、感受和需求,否则结果会失之偏颇。


第三,协作。系统里有不同的主体,且它们之间会相互联系。没有哪一个主体能单独解决问题,而是需要多方协作共同达成目标。这就要求大家有全局观,在系统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发挥自己的能力。本次疫情中,多家机构发起的“社会组织抗击新冠疫情协作网络”就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和探索。4月24日,17家基金会发起“支持湖北公益发展联合行动”,也是这些基金会之间的协作,推动资源有效匹配和高效利用,实现资助信息共享,共建湖北公益生态。这都是非常好的开始。


第四,共创。俗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体现了集体智慧的重要性。在设计复杂系统问题的解决方案时,各类主体之间要多次沟通和探讨,避免“盲人摸象”的局限,共同创造出更可行、更有效的解决方案。比如福特基金会特别强调的“参与式资助”工作方法,即在设计公益项目时,让被资助对象参与到项目的讨论和设计中来。


南都公益基金会的使命是“支持民间公益”,推动中国公益行业发展。我们也在问自己:影响公益行业发展的主体有哪些?不同的主体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它们之间如何相互影响?全国层面和不同省市县的公益生态有什么不同……如果我们要更有效地工作,就要深刻理解这些问题背后的系统性和复杂性,这仅仅靠我们的大脑是不够的,需要更多不同的主体共同参与。


2019年12月,我们尝试做了一个“系统思维与行业生态图谱”工作坊,参与方包括南都公益基金会等定位于支持行业发展的基金会、议题领域型基金会、地方枢纽型机构、行业平台型机构,以及关注公益事业的专家学者。大家从历史脉络、未来趋势等方面共同探讨各自眼中的中国公益,我们希望能把这个图谱画出来,更全面地理解中国公益生态。


现在回头来看,虽然各方视角不同,但这种系统思维模式的训练,对我们反思如何推动公益行业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END-


关于艳妮说

南都基金会秘书长彭艳妮讲述职场故事观察,思辨行业动态趋势,解读公益热点事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