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柳青刚一道歉,湖畔大学的同学群里就沸腾了……滴滴数据霸权下,谁来保护民众安全?

 今天,一篇自媒体质疑湖畔大学学员"心疼柳青"论调:社会怎么了?刷屏了!“柳青刚一道歉,湖畔大学的同学群里就沸腾了,“心疼柳青”,“加油”,此起彼伏。差一点就喊出了“今夜,我们都是柳青”。 这个社会怎么了?没人为死者谢罪,少有人为受害者悲声,企业家因为产品缺陷导致客户被强奸杀害,几天后发了封道歉信,就一大堆人出来心疼。

王志安微博截图



柳青致歉微博


滴滴事件背后,数据霸权下,谁来保护民众安全?

 

824日,浙江温州乐清女孩乘坐滴滴顺风车途中被害,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在滴滴宣布无限期下线顺风车业务后,舆论风潮并非平息。28日广东省交通厅副厅长王富民在接受媒体问政时透露,“滴滴出行出现那么多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它一直拒绝接受政府的监管”。

 

按要求,滴滴顺风车不仅要把车辆信息、还要把行驶路线传到政府监管部门,“但他们至今没有传送”。

 

这恰恰指向了人们愤怒焦点——滴滴掌握了海量用户数据,却对参与拉客的司机不予有效审核和过滤,任由顺风车等业务成为犯罪滋生的温床,服务投诉渠道形同虚设,敷衍拖延受害人的求助信息,甚至在定位追查犯罪人员时,拒绝向警方提供行车记录。我们不知道自己被匹配给了一个什么样的司机,上了一辆什么样的车,不知道这是一趟普通的行程,还是吃人的陷阱。

 

这起事件背后,也显现出一个残酷的真相,如滴滴这样的互联网巨头全面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控制了庞大到无法估量的用户数据,这些在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方面占据着绝对优势的地位;作为个体使用者,我们巨头平台面前太过弱小无力。个人信息被储存在哪里?可能被谁拿去做了哪些分析处理?用户的诉求是否被听到,是否有改进?我们常常一头雾水,一无所知。

 

当企业只顾着借助手上的超量用户数据扩张赢利,且缺乏有效的监管时,这种数字化的垄断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盲区,用户也成为了数字平台的商品,被它消费。

 

《未来简史》作者、历史学者尤瓦尔·赫拉利在他的新作《今日简史》中讨论了当前数字霸权的问题。尤瓦尔讲到,当掌控大数据算法的权利集中在一小群人受众时,我们面临着数字独裁的威胁。我们正在与算法绑定,被看透,被掌控,却得不到有效保护。数据——尤其是涉及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数据——在未来应该由谁掌握,目前我们对此的关注和讨论还远远不够。

以下内容摘编自中信出版集团2018年8月新书《今日简史:人类命运大议题》,尤瓦尔·赫拉利 著。

如购买《今日简史》可按住二维码扫一扫,或点击原文

 

1、对于巨头平台,数据的诱惑力究竟有多大?

 

在乐清女孩顺风车被害事件中,滴滴是受害人和加害人信息的第一持有方的,而且对受害人亲属和警方都设置了很高的信息壁垒,俨然是一个数据霸主的角色。

 

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互联网的数字霸权是如何出现的;为何数据在这批强大的科技公司手中,能转化为难以置信的资源和统摄力。

 

首先,我们需要重新认识数据的价值。在这个数字时代,数据的价值就好比农耕和工业时代的土地和机械,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

 

在古代,土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资产,一旦太多的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社会就分裂成贵族和平民。到了现代,机器和工厂的重要性超过土地,各种利益集团转为争夺这些重要生产工具的控制权。等到太多机器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社会就分裂成资本家和无产阶级。

 

但到21 世纪,数据的重要性又超越土地和机器,于是新的斗争就是要争夺数据流的控制权。等到大多数据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这部分群体将一跃成为新的统治阶层成为世界的新霸主。

 

当下人类可能已经完全和计算机融合,一旦与网络断开便无法生存。在接入数字设备的过程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被监控,被记录,被分析。这些数字巨头完全可以通过算法摸清你的脑子在想什么,甚至更进一步与你的意识同步,预测并干涉你的思维和选择,为平台自身牟利。

 

2、我们已经沦为数据巨头的商品,而不是用户

 

数据和算法的威力超乎人的想象。争夺数据的比赛已经开始,目前是以谷歌、脸谱网、百度和腾讯等数据巨头为首。到目前为止,这些巨头多半采用“注意力商人”(attentionmerchant)的商业模式:靠提供免费信息、服务和娱乐来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再把我们的注意力转卖给广告主。然而,这些数据巨头掌握的数据远比任何广告收入更有价值。我们不是他们的顾客,而是产品。

 

 

DeepTech深科技曾经发布过一篇报道,讲述为何像苹果、微软这样的互联网科技公司能保持绝对领先的地位,原因就在于它们通过对用户数据进行分析,不断巩固提升自己的在行业内的霸主地位。

 

“这些数据的详尽程度是过去其他公司难以想象的,它们可以帮助巨头公司提升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反过来又为它们增添了新的用户,获得更多数据——又是一个良性循环。”

 

举个例子,也许你很久前看过一部片子,早就忘记了大半情节,但你的观看数据会被Netflix、亚马逊或任何拥有这套电视算法的人记录并分析,它们将会知道你的性格类型,也知道怎样能触动你的情绪。有了这些数据,Netflix、亚马逊会帮我们挑片挑得精准无比。你对这些完全一无所知,但算法对这一切却了如指掌,而且这些信息可以卖几十亿美元。

 

同样,滴滴也曾对顺风车业务寄予厚望,这是一项可以充分发挥滴滴先进算法和海量用户优势的业务。通过对用户需求的预判性洞察,平台会知道什么时段、哪些地段会出现拥堵,某个写字楼或shopping mall会在什么时间突然涌出大量客流,顺风车可以不依赖补贴而取得高速增长。

 

 

3、该由谁拥有数据?企业、政府还是个人?

 

越来越多的数据从我们的大脑和意识,流向企业和政府的数据接收器,而一般人会发现很难抗拒这种过程。至少在目前,人们都还很容易放弃自己最宝贵的资产(他们的个人信息),以换取各种免费商品和服务的接入。

 

这有点儿像非洲和美洲的原住民部落,不经意间就把整个国家卖给了欧洲某国,换来各种颜色的珠子和廉价饰品。如果大众未来想要阻止数据外流,可能会发现难度越来越大,特别是几乎所有决定都得依赖网络,甚至医疗保健和生命延续也不例外。

 

如果我们想要阻止一小群精英分子垄断这种神一般的权力,关键的问题就是:该由谁拥有数据?关于我的DNA、我的大脑和我的生命,这些数据到底是属于我、属于政府、属于企业,还是属于全体人类?

 

把数据交给如滴滴这样的平台太不靠谱,极大可能沦为成就其激进的业务策略的工具。

 

让政府介入监管,是一个讨论较多的解决方式。尤其是涉及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的业务领域。比如按要求滴滴顺风车需要把车辆信息、还要把行驶路线传到政府监管部门,而交通部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滴滴出行已上传车辆数据110万辆,上传驾驶员数量96万人。按照滴滴平台上已经积累3000万车主计算,滴滴驾驶员数据上传率只有3%。

 

当然,授权让政府把这些数据国有化也存在很多问题,可能导致更多的舆论管控。

 

“把数据所有权握在自己手上”听起来更有吸引力。但实际上许多用户对数据授权协议只是一扫而过,甚至忽略《服务协议》或《隐私声明》的具体内容,并不知道自己的个人信息可能被共享或转卖。根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调查显示,用手机安装、打开第三方应用程序时,仅28.9%的受访者会仔细查看授权列表,52.4%的受访者会大概看一眼,17.1%的受访者基本不看。而即使认真查看细则的人,后续也极少追踪组织对自己数据的使用情况。

 

这反映出我们对保护个人数据严重缺乏经验,从思想意识到技术操作还远远没有跟上现实的要求。

 

讲到要拥有土地,我们已经有几千年的经验,知道怎么在边界上筑起围篱、在大门口设置警卫、控制人员进出。讲到要拥有企业,我们在过去两个世纪发展出一套先进的规范方式,可以通过股票的买卖,拥有通用汽车和丰田汽车的一部分。但讲到要拥有数据,我们就没有太多经验了。

 

这是一项更为艰难的任务,因为不像土地或机器,数据无所不在但又不具真实形态,可以光速移动,还能随意创造出无穷无尽的副本。举例来说,能不能用算法形成网络,支持全球人类社群,让所有人共同拥有所有数据,一同监督未来的生活发展?这种建议是否可行?

 

尤瓦尔在《今日简史》断言,数据的所有权问题,将是整个时代最重要的政治议题。他呼吁所有政治家、企业、科学家、律师,甚至哲学家,加快脚步,共同研究解决方案。

如购买《今日简史》可按住二维码扫一扫,或点击原文


滴滴程维和柳青终于道歉了 这次谁会原谅他们?

中新经纬客户端8月29日电 “滴滴打车≠diedie打车。”

  滴滴宣布无限期下线顺风车

  “在逝去的生命面前,一切言语都苍白无力。”这是“滴滴出行”官方微信及微博在8月28日晚进行“郑重道歉”时发出的声音。该篇“郑重道歉”文章的署名作者为“程维 柳青”,前者是滴滴出行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后者是滴滴出行总裁。

  文中宣布,滴滴顺风车业务模式重新评估,在安全保护措施没有获得用户认可之前,无限期下线。

  三个月时间内先后发生的两起女性遇害身亡事件将滴滴出行推至舆论的“风暴眼”。一时间,甚至有声音呼吁让“滴滴出行”从手机软件应用中彻底下架。

  在网络上,要卸载滴滴的明星大V以及网友也不在少数。

  8月26日下午,中国交通运输部联合公安部以及北京市、天津市交通运输及公安部门,对滴滴公司开展联合约谈,责令其立即对顺风车业务进行全面整改,保障乘客出行安全和合法权益,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有关整改情况。

  8月27日,中国交通运输部官网援引中国交通新闻网的评论称:“8月24日,浙江乐清女孩赵某乘坐滴滴顺风车前往永嘉途中,惨遭司机奸杀。3个月前,在河南郑州,一名空姐乘客遭滴滴顺风车司机杀害。两案如出一辙,同是滴滴,同是顺风车,同是女乘客死于非命。我们震惊于凶手的残忍,更无法容忍企业对生命安全和社会责任的漠视。”

  在大范围舆论和官方约谈的背景之下,滴滴出行董事长兼CEO程维和滴滴出行总裁柳青于8月28日以联合署名文章,而非公开现身的方式,首次进行道歉。

  但这份道歉似乎来得晚了些,许多人表示难以原谅。

  在滴滴出行官方微博发布的道歉声明下面,许多网友依然难以平复,支持下架滴滴的留言被11万个赞顶上热门。

  开发票要调取通讯录再引用户不满

  温州女孩乘滴滴顺风车遇害案发生后,有网友号召卸载滴滴APP,并把之前的行程开发票。然而不少网友在微博上表示,在开发票过程中,发现滴滴app反应迟缓,并且显示请求超时。

  8月26日,有微博大V发微博称按照原有路径申请发票的方法失效了。 申请开发票的时候,不停地显示请求超时,并附上了相关操作截图。

  对此,滴滴客服回应称,授权通讯录是为了应对突发情况。相关负责人解释,首次登陆时的弹窗是法律层面提示,当真正调取通讯录时,需用户二次授权。

  然而,令许多用户不满的正是调取通讯录这一步骤,许多人认为这涉及侵犯了用户的隐私权。

  名为“贾老师”的滴滴用户在微信公众号发文称:

  用户在意的其实不在开不开发票,而是滴滴强行要求调取客户通讯录。如果不同意把通讯录给它,则不能开发票。但事实上我要求开发票的行程均发生在7月10日软件升级之前,也就是说,按照滴滴旧的隐私规则和服务协议,我的要求也是正当的。

  作为一个互联网从业人员,我不相信滴滴后台无法确认用户的行程以及消费记录。我不知道一个出行app为什么要调取用户的通讯录,我相信产品经理一定能给出他们的理由,但滴滴在过去的六年里都没有调取通讯录,不也活得好好的吗?这是一种强制性的霸王条款,要么把你手机里的通讯录全部给我,要么你滚。用户是没有选择的,我厌恶被强制。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第七条明确指出:

  建立健全用户信息安全保护机制,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用户同意。

  依法保障用户在安装或使用过程中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未向用户明示并经用户同意,不得开启收集地理位置、读取通讯录、使用摄像头、启用录音等功能,不得开启与服务无关的功能,不得捆绑安装无关应用程序。

  虽然滴滴调取用户通讯录需要二次授权的行为符合管理条例规定,但这依然让许多用户感到不舒服。

  “开具发票要授权通讯录列表,反正我是不敢点同意的,点了同意就等于授权,我认为滴滴的解释是非常不合理的。”滴滴用户“贾老师”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

  下线顺风车之外,平台如何保证安全?

  8月27日,滴滴称将其顺风车业务全国范围内下线,重新评估其业务模式,何时上线时间待定。当日晚间,嘀嗒悄悄下线夜间(23:00-5:00)顺风车业务,此前一天高德宣布下线顺风车业务。

▲中新经纬 熊家丽摄

据新京报,对于搭乘顺风车安全事件频出,用户陈丹(化名)表示,“因为频繁出事,搭顺风车有时觉得很害怕,所以会给家人朋友发消息定位。而且一般远程的不敢打滴滴,都是短程才打。”用户林梅(化名)说,顺风车便宜,完全取消顺风车有利有弊。“很多人说希望把顺风车取消,我觉得可以加强对司机之类的身份验证,提高一些安全系数。”顺风车车主刘先生则说,“全国那么多人,难免有一两个疯子。不过如果顺风车永久下线,我也无所谓。”

 

  在河南郑州空姐遇害事件后,今年5月15日,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蔡团结表示,各地要加强对平台公司推出的顺风车业务进行监督检查,督促企业合法合规开展业务,严厉查处以私人小客车合乘之名行非法营运之实的违法行为,防止好经念歪,保障各方合法权益。平台公司要按照相关规定,切实履行运输服务责任,加强信息审核,确保合乘安全。

  目前,顺风车恶性案件频发,监管加强将是必然。浙江暂停滴滴顺风车业务只是开始,交通运输部及其他省份交通部门都已开始跟进。如今滴滴下线顺风车业务,问题是否能够得到彻底解决尚待验证。

  需要注意的是,滴滴作为大型出行平台,占据共享出行市场主要份额,理应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但安全出行仅靠企业自身能力必然难以应付。是否需要引入治安力量维护好群众出行安全,如何兼顾共享出行的安全与效率是监管部门与企业都需要解答的问题。(中新经纬APP)

 惊悚的sexy:滴滴顺风车“不得体”广告合集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文 | 经济网 好多木

  8月26日,交通运输部联合公安部以及北京市、天津市交通运输、公安部门,对滴滴公司开展联合约谈,责令其立即对顺风车业务进行全面整改,加快推进合规化进程,严守安全底线,切实落实承运人安全稳定管理主体责任,保障乘客出行安全和合法权益,及时向社会公布有关整改情况。

  与此同时,滴滴顺风车原总经理黄洁莉当年的一句话,也引发公众的极大关注和质疑。

  2015年,黄洁莉曾这样描述滴滴顺风车的应用场景:

  这是一个非常有未来感、非常sexy的场景。

  有评论称:“sexy这种形容,现在看来,令人不寒而栗。”更有网友吐槽称:用《延禧攻略》里魏璎珞的话来说,这样的行为非常不得体!”于是,滴滴顺风车近年来的各种暧昧广告被网友扒了出来。许多人惊呼:

  原来你是这样的滴滴。

  当年7月,著名的“北京三里屯优衣库试衣间”事件发生。

  一个月后,滴滴顺风车的七夕广告上,除了“酒店”“电影院”之外,出现了“试衣间”。至于“飞机杯”,请自行百度。

  顺风车就该这么玩?!

  2016年2月14日,情人节。滴滴顺风车的广告更直白,而且还鼓励大家分享那些开始于顺风车的爱情故事。

  “被选中的故事将获得神秘的浪漫大奖。”

  如果故事是悲剧呢?

  2016年3月14日,白色情人节。“10分钟换一辈子。”

  有女网友气愤地说:女人哪来那么多“一见钟情”?反而是男人更容易“见色起意”吧!滴滴大力宣传“一见钟情”,本身就很危险!

  “你有短裙,我有暖风”。

  这个创意是来自云南神曲《老司机带带我》吗?

  当然,跟下面这则滴滴早期的广告比起来,上面这些广告只能算“菜鸟级”。

  这里没有浪漫的邂逅。

  除了安全,什么都不会发生。

相关文章:

程维柳青发道歉声明:无限期下线滴滴顺风车业务!滴滴, 还能顺利上市吗?

滴滴CEO程维成立滴滴股权投资公司 出任总经理

刚刚,交通部公安部联合约谈!滴滴顺风车全国下线!估值5000亿的巨头:没有向善就是作恶!


每天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
重构思维方式,
AI+时代,读互联网思想
(wanging0123)

联系方式:投稿及内容合作|271684300@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