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药品谈判只是降药价?不!这里透露出了医保大变化!

杨梓 中国医疗保险 2021-03-02

 来源:中国医疗保险


2017年7月19日,人社部发布药品谈判的最终结果,36种药品进入国家医保乙类目录,平均降幅44%,最高降幅达70%。这对患者、企业、医保部门和社会来说都是件令人振奋的好事情:

患者有了医保保障,能够用较少的钱使用到原来不能报销的药品,减轻经济负担;企业的药品进入医保目录可以以价换市,虽然单价降低了,但是销量有了保证,总体上看有利于今后销售额的提升;医保部门发挥了参保人代理人的作用,用医保基金买到了质优价美的好药品,保障了参保患者的用药需求;通过谈判,还推动社会治理模式的改革,形成了良性互动,为推动全民健康、全面小康社会出力。

 

药品谈判降药价带来的好处实实在在看得见,并且不仅如此,药品谈判带来的还有更深层看不见的变化。在8月31日,由《中国医疗保险》杂志社主办的青年药政论坛(第八期)上,人社部医疗保险司管理处黄心宇处长对本次谈判进行了深入的政策解读,通过对2009版和2017版医保目录的异同对比,讲解了药品谈判及动态调整机制的政策考量,从中可以看出未来医保药品目录管理的思路。


同:医保目录调整中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坚持

对比2009版目录与2017版目录,有更改和变化的不同点,也有继承与发展的相同点。这些相同点将在未来一直延续下去,成为在医保目录遴选与调整中的宝贵经验。


一同

坚持为参保人选好药的基本出发点

 基本医疗保险保障的一直是基本医疗,所以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也一直秉持保障基本的理念。从第一版目录到2009年版目录,以至最新的2017年版的医保目录,每一版目录都在强调要保障基本。


但在医疗领域,因为事关生命和健康,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诉求是基本的,因此什么是“基本”很难说清。医疗保险作为全体参保人员的代表,肩负着参保人员选好药的责任,而怎样做到为参保人员选好药,就是制定医保目录的基本出发点。

我国的药品很多,药监局的基础数据库里有16500多条药品,很显然,医保不可能把这么多的药品都纳入支付范围。“保基本”要怎么保,就需要坚持药品遴选的基本原则,也就是选择临床必须安全有效、使用方便、价格合理、保障供应的药品。


这个原则从1999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围管理暂行办法》开始一以贯之,因为文件没有改变,医保部门坚持这个原则也是在依法依规进行药品遴选。因此相比于2009年版的目录,2017年版的目录有修正和改进,但原则、规则总体来说没有特别大的变化。 


二同

坚持专家评审机制

医保药品目录有一套完整的专家评审程序,采用大规模的专家遴选,使得药品目录更加科学民主,能够给参保人带来更好的保障。


在目录调整过程中有咨询专家、遴选专家,在药品谈判过程中也有多组专家分别进行评价。


这些专家涵盖了各个方面,包括药学专家、药物经济学专家、医保专家,更多的是临床的医生和药师,这些专家知识互补,相互制衡。在评审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中专家也有各自的责任,备选名单由咨询专家提出,但决定权在遴选专家的手里,两组专家互相不重复,也不互相干涉。大范围的遴选有自身优点,3522名专家的投票结果是决定性的,不能够被少数人推翻,这样可以保证相对科学安全地得出结论。


三同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人社部在2009年制定医保目录时就曾公开征求社会意见,在本次目录调整和谈判中,“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被延续下来,也同样写进了医保目录调整的工作方案当中。调整方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调整的基本程序和原则也向社会公开,药品注册等基础信息由主管部门提供,不接受企业申报,在谈判中还特别注意与企业的沟通,及时解答问题。 


四同

保持大致流程和主要环节

 经过多年实践,医保目录评审与调整的大致流程和主要环节基本已经确定下来,这一套方法比较成熟,业界也比较理解和认可,因此主要还是沿用这些流程与环节,适当进行完善,但不过多进行大改动。

异:医保目录调整的改变与发展方向

社会在改变,医保管理的情况也在发展,医保目录也当然需要随之变化。与2009版目录相比,2017版目录有7大改变,这些改变不仅是与原来的不同之处,更能体现出医保目录的进步与未来的发展方向。

 

异:更规范的评审流程

评审流程与专家职责更加完善。每一个层级的专家是什么任务,在这个环节是可以增加品种,还是删除品种都要有明确的职责定位。专家提出增加、删除品种,一定要有理由,言之有理的意见才会被采纳。

 

异:更客观的评价依据

医保目录的评审由专家负责,但专家也要讲究科学决策,不是简单的主观判断。评审中注重发挥国际评价、权威杂志文章、四期的数据、循证医学的数据,以及指南、临床路径等客观证据的作用,供专家评审使用,支持评审结果。

 

异:更考虑临床实际需求

药品是医生给病人使用的,临床医生作为主要的使用者,对于药品的价值比较清楚。医保目录很重视临床医生的评价,但也不能简单的限于某个特定领域的医生评价,要综合地权衡和考虑。

 

异:更关注社会的普遍认知和诉求

药品目录会受到全社会的考量,科学性和权威性如何,大家都有评判,有目共睹。医保部门非常关注参保人的想法和诉求,在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时候收集了9000多条意见和建议,其中有8000多条涉及某些药品,比较常见的是关于白血病、血友病、乳腺癌、多发性骨髓瘤、强直性脊柱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用药。对于社会的普遍诉求,我们要高度关注,有所回应。

 

异:更加关注国家政策导向

儿童药、创新药、中药、民族药,这些是国家关注的。国家政策支持什么、导向是什么,医保目录也要进行相应的说法,要有考虑。

 

异:更加突出管理功能

要完善药品使用管理。对于医保目录内药品的适应症和限制条件,该放的要放,该限的要限,原来的限制不妥当的可以进行调整。限制的主要目的在于用药安全、用药规范和控制费用。

 

异:医保战略购买者的新定位

药品谈判是医保部门履行参保人的代理人的职责,进行战略购买的一次全新的尝试,结果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体现了医疗保险参与市场的积极态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会更多的使用契约方式,通过市场化的手段管理,而不是简单的下红头文件、行政命令。


未来工作展望

 要做好医保目录的调整,未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目前思路虽然尚未完全确定,但有一些重点问题可以先行考虑。

 

一是规范调整时间,怎么让目录在规范的时间内调整。

 

二是明确调整程序。调整程序要更加直观,让所有人都能理解,知道目录是怎么形成的,调整程序是公开透明的。

 

三是根据药品属性进行分类。药品很多,没进目录的药品很多,想进目录的药品也很多。如果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首先要根据药品属性进行分类。

 

四是国家和地方职责分工。国家进行动态调整,地方也跟着调整吗?国家增了3个药,地方增15%吗?这些具体的实施细节是在设计动态调整方案之中必须充分考虑的。

 

五是强调客观证据支持。要明确用什么样的证据能够说明问题,不要让企业做无用功,花钱做一些没有意义的评价。

 

六是加强使用管理。医保目录在使用管理方面肯定会有更多的拓展。比如本次药品谈判就引入了医保支付标准。

 

七是完善退出机制。现在的目录还基本停留在终身制,这次目录调整花了很大力气,真正退出的品种也就是几十个。这里不光考虑疗效的因素,还要考虑参保人用药的延续性。让一个药品退出目录,一定需要特别强有力的证据。

 

八是特殊类别药品政策。这次目录调整中没有涉及的是中药饮片,从2000年到现在一直没有调整过,费用近年来上涨也很快,值得重视。还有民族药的政策,怎么样进行管理。这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研究。

 

把参保人员的钱用好是医保部门的职责,也是医保部门存在的价值。未来医保目录将会更加完善和发展,从而有利于提高群众医疗保障待遇,有利于支持临床用药的进步,有利于药物合理使用,也有利于引导我国医药产业创新发展,这将是医保部门一直努力的方向。


特别鸣谢

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

绿叶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热点推荐

• 医保药品准入难 老板叫我来谈判

• 药品招标这个“怪兽”何时寿终正寝?

• 谈判桌背水一战之外——药品谈判企业群像


中国医疗保险官方微信  ID:zgylbxzz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