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结构调整“腾笼换鸟”,细数2019版医保目录优化3大特点!
来源:中国医疗保险
作者:陈靓 博睿同信高级研究员
国家医疗保障局于8月20日正式向社会公布了2019版常规准入医保目录(以下简称“新版目录”),此次调整为解决社会长期关注的患者“用药难、用药贵”的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对临床合理用药产生重要影响。
从常规准入药品来看,调整前后药品的数量变化不大,但是调出和调入的品种较多,药品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 调整结构变化较大,中西药更加平衡
新版目录调整前后药品的数量变化不大,但结构变化较大。新版目录共纳入2643个品种,其中西药1322个、中成药1321个(含民族药93个)。
与2017版相比,此次目录调入了148个品种(西药47个,中成药101个);调出了150个品种(西药117个,中成药33个),调出的药品中有71个是被国家药监部门撤销文号的药品。
与以往几版的目录相比,中成药品种数在整个目录中的占比逐渐提高,已与西药品种数量接近,目录的调整充分体现了“发挥西药和中医药优势,统筹考虑西药和中成药结构、数量和增幅”的调整原则。
图1 历年国家医保目录内中西药药品占比
二、 关注重点疾病,更好地满足临床了合理用药需求
西药大类中,调入品种47个,调出品种116个,其中因文号调出的品种66个。剔除因文号调出的品种进行统计,消化道和代谢方面的药物调整最多,共计25个,调入12个,调出13个;其次是神经系统药物,共计调整18个品种,调入8个品种,调出10个品种。
消化道和代谢方面的药物、神经系统药物这两个大类在目录调整前后的保障药品数量变化并不大,但保障药品的结构已得到大幅的优化。
在消化道和代谢方面的药物大类中,调出的主要是治疗胃酸等胃肠道不适的药品,如铝镁加、盖胃平,其中OTC药品居多;而调入的主要是糖尿病的主流治疗药品,如胰岛素、二甲双胍复方制剂等。在神经系统药物的调整品种中,调出的主要是以长春西汀、依达拉奉为代表的重点监控药品,调入的是恩他卡朋双多巴、雷沙吉兰、利斯的明等治疗帕金森、阿尔茨海默病等社会关切疾病的药品。
图2 国家医保目录调整西药各大类药品数量
中成药大类中,调入品种101个,调出品种34个,其中因文号调出的品种5个。内科用药调整最多,共计97个品种,其中调入73个,调出24个;其次是妇科用药,共计调整8个品种,调入7个,调出1个。在内科用药的亚类中,调整最多的前三位亚类分别是祛瘀剂(调整19个品种,调入11个,调出8个)、清热剂(调整14个品种,调入12个,调出2个)、扶正剂(调入11个品种,无调出)与祛湿剂(调整11个品种,调入10个,调出1个)。
调入的内科药品中出现了较多的儿童用药,如小儿厌食颗粒、小儿广朴止泻口服液、小儿清热宣肺贴膏等;调出的主要是临床疗效不确切的药品。
图3 国家医保目录调整中成药各大类药品数量
此次调整形成的保障药品结构清晰的体现了“关注国家基本药物、癌症及罕见病等重大疾病治疗用药、慢性病药品和儿童用药保障的同时,通过调出辅助用药、临床疗效不确切等药品的方式加强合理用药”的结构优化意图。
除了此次常规准入的品种之外,医保同时公布了另有128个药品因临床价值高但价格昂贵,将邀请相关企业进入谈判准入环节。
三、 调出价值不高、滥用明显、有更好替代治疗手段的药品,为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药腾出空间
以2017年CHIRA数据的统计结果为例,此次调出药品费用占药品总费用的3.50%。在近期卫健委发布的重点监控合理用药的药品目录中,前列地尔等8种在2017版医保目录内的药品被悉数调出,仅此8种药品就占到药品总费用的2.23%(以2017年统计结果计),年使用费用排在前三位的重点监控药品—前列地尔注射剂、依达拉奉注射剂和桂哌齐特注射剂,各自的年费用均超过20亿元,这些药品的调出估计能为医保带来两百亿以上的基金结余。
图4 重点监控药品在调出药品中数量及费用占比(2017年CHIRA数据)
此次医保目录的常规准入从调整保障药品范围的角度良好的完成了既定方案中的诸项原则,根据基金的支付能力对目录范围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优化了保障药品的结构,实现了“医保基金使用效益”与“医保药品保障水平”的同步提升,为有效缓解患者“用药难”的社会关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迄今为止,业界广泛期待的2019年医保目录调整的工作已经完成了常规准入目录公布的工作,下一步将紧锣密鼓的进入创新药谈判准入的工作阶段,众所周知,需要谈判的创新药都是临床价值突出但价格昂贵的品种,需要管理部门与受邀制药企业通过细致全面的谈判、沟通在药品的“可及性”与“经济性”之间达成共识,方能形成多方获益的共赢局面,进一步缓解患者“用药贵”的困境,作者将持续关注2019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的实时进展。
热点推荐
中国医疗保险官方微信 ID:zgylbxzz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