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谈判并非创新药的“生死局”
医保领域领先的新媒体平台
投稿电话:010-84221520
投稿邮箱:tougao@zgylbx.com
文章转载:010-84222990
关注
┃来源:健康时报
历时3天的国家医保谈判已落下了帷幕,谈判结果仍在等待中。据央视消息,2021版国家医保目录谈判结果有望于11月底公布。
2018年,国家医保局正式成立,3年来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已初步建立,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走向常态化、制度化,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机制步入正轨。
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黄华波在进博会期间作专题报告时指出,在历次药品目录调整中,国家医保局重点将临床价值高、价格合理、更好满足基本医疗需求的药品纳入目录,让患者更快地用上新药、好药!
能否进入医保,需突破重重关卡
一款创新药从上市到进入医保目录,对于药企而言,并不简单。根据《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一款新药要入医保,需要顺利通过企业申报、专家评审、现场谈判三关之后,才算板上钉钉。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胡善联是2019年医保准入药物经济学测算专家组成员,他向健康时报记者介绍,2019年谈判过程中使用了多种测算方法,包括成本效果比、国际参考价格、竞争性谈判以及预算影响分析等,专家独立评估、形成建议价格,最终提交评估测算报告。
胡善联特别提到,药物经济学测算的亮点之一是,为了解决高价创新谈判药物与未来医保基金之间的平衡,将新药进入目录后可能带来的预算影响分析进行了测算。特别是对一些续约的药品,分析它们上市报销后的药品实际销售情况,如果超出预算的目标则需要按比例进一步降价。
“信封价”,也即药企心中医保方神秘的 “谈判底价”,就从药物经济学组和医保基金测算组提交的评估测算报告中综合形成,直至医保现场谈判现场,“信封”里的秘密才会被揭晓,而这时,等待药企的则又是另一番“惊心动魄”了。
“企业首次报价后,医保局谈判组才可以打开秘密信封价,知道医保局的“底价”,并现场计算数据;若企业报价超出信封价15%,参与谈判人员会提示,“你这个超出15%”,或者直接说“你这个差的太多”,而只有第二轮报价在15%以内的药品,企业才有继续谈的资格,否则将直接出局。” 一位参加此次医保测算的医保专家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透露。
医保谈判并非“生死局”,多方参与的创新支付机制值得探索
“医保作为最大的医疗服务购买方,最终的目的是为患者购买有价值的医疗服务和药品,而价值本身就有“多重维度”。必须明确的是,无论是鼓励行业创新,还是天价药物的支付,都不是医保一个部门的事,不能期待由医保为所有的价值维度买单。” 北京大学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史录文告诉健康时报记者。
2019年2月,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在国内获批,成为中国首个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的药物,在中国上市后单支价格为69.97万元。2020年医保目录调整中,诺西那生钠就已经参与了医保谈判,但最后没有下文。SMA患儿家属张先生告诉记者,唯一的期待则是治疗药物诺西那生钠注射液今年不再扑空。
此外,根据可靠消息,本次医保谈判中备受关注的CAR-T疗法阿基仑赛注射液,在通过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初步形式审查之后,并未参与最终医保谈判环节。阿基仑赛注射液于6月23日正式获批上市后,曾被不少癌症患者视作“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但其120万一针的天价又让许多患者望而却步。
“考虑到其制备成本短期内很难大幅压缩,以及适应症的限制,可能最终没有通过药物经济学测算程序。”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专家向健康时报记者透露。
中山大学医药研究所所长宣建伟告诉健康时报记者,医保的第一个重大使命是广覆盖,保障基本用药和医疗需求,第二则是在基金可持续的情况下,去支持创新产品和器材的进入,至于医保资金如何合理地使用,“首先应当考虑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基金去解决患者日益增长的医疗健康需求,是对医保的考验。”
史录文提到,近年来对创新医疗技术或医药产品的创新支付机制的探索有很多,对于天价药物,城市惠民保、商保以及各种企业赠药政策的介入,都在试图通过补充支付的形式,进一步减轻患者负担,“建议未来在政府的引导下,协同卫健委、中医药管理局、医保、药监等多部门,通过完善相关的行政法规、法律政策以及服务体系,设立专项资金池等方式,跟医药行业参与者一同探索多层次的多方参与的创新支付机制。”
原标题:医保谈判结果或将于11月底公布,专家:医保谈判并非“生死局”
热点推荐
中国医疗保险官方微信 ID:zgylbxzz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