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平均降幅48%,第七批集采降幅温和的原因——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医药地理 Author 李乔木

三伏天,酷暑使人意志消沉。不过,7月12日在金陵城开标的第七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就像一道夏日的闪电,划过并振奋着医药人的神经。


闪电转瞬即逝,远方传来了轰隆隆的雷声,预示着随之而来的一场甘霖,也正好象征着整个集采的进程。开标中标只是一个开始,真正漫长和关键的是,三年的集采执行期,中选者在日复一日中占领市场,落选者拍去裤脚的灰尘,在一个个院外市场、基层市场、亦或是院内市场奔波尝试。


复盘第七批国采拟中选结果,平均降价幅度为48%,实属历年来降幅较为温和的一次集采,背后有没有什么原因呢?根据最小差比价计算,医药地理整理了拟中标平均降幅最小的10个药品,如表1所示。


表1:各产品最低平均降幅TOP10


这10个药品的降幅从1.2%到30%不等,平均降幅不到17%,有效拉低了本次国采的平均降价幅度。这10个药品中,不乏一些拟中选企业数较少的产品,如最低降幅TOP1普萘洛尔口服常释药和TOP2罗红霉素(分散)片,这两个产品的拟中选企业数仅为3家,因此药品的稀缺性所致的竞争壁垒有很大决定因素。


不过,也有几个产品,比如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注射用头孢美唑钠以及奥曲肽注射剂,它们的拟中选企业数均高达8、9家,距离最多拟中选10家仅一步之遥。如此激烈的竞争下,这些企业如何还能给出较低降幅?是否有报价经验可供后来者学习?



事出有因


注射用头孢美唑钠共8家企业拟中选,属于竞争最为激烈的药品之一,不过该产品的最高降幅仅21%,最低降幅为11%,平均降幅15%,相较本轮集采48%的平均降幅以及不少动辄90%的降幅来说,是一个比较低的让步。


表2:注射用头孢美唑钠拟中选企业名单


头孢美唑钠是临床上常用的第二代头孢菌素,可用于治疗由对头孢美唑钠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杆菌等引起的感染症状。根据PDB样本医院市场数据,2012年-2019年,头孢美唑钠样本医院销售额较为平稳,总量维持在5亿元左右,属于临床大品种。不过2020年,该产品样本医院销售额断崖式下滑至2.78亿元,同比负增长-44.87%,2021年继续维持了2020年以来的颓势。

图1:注射用头孢美唑钠历年销售增长分析


和头孢美唑钠销售额呈同样下滑趋势的,是该产品的销量,因此我们推测,头孢美唑钠2020年以来的市场份额缩水可能是由于疫情医院常见病就诊人数和就诊频率大幅减少,同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将抗菌药使用强度纳入考核范围所致。


不过这样一来,摆在各竞争药企面前的现状是,头孢美唑钠作为临床大品种,但近两年销售额明显下滑,未来如何还不好说,因此各企业应该有较大的降价动力抢占存量市场。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或许可以从去年的一则新闻中一窥究竟。


2021年4月14日,浙江省药械采购中心发布了《关于通报头孢美唑注射剂型带量采购结果的通知》指出,在3月15日就已正式执行的浙江省首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中,苏州东瑞制药申报的“头孢美唑钠注射剂”属于独家中选品种,但因该企业拒绝履行中选义务,至今未完成签订购销协议和建立配送关系等工作,影响了中选结果的正常执行。


企业方回应更为关键,苏州东瑞制药的区域销售经理向记者透露,“原来一直使用的原料药要涨价,后来说无法供应了头孢美唑钠的原料药生产企业不止一家,但一方面是部分厂家的原料药本身就不对外供应,只供内部使用,另外一方面是厂家要临时更换产品的原料没那么容易,要重新报药监局批准走一遍流程。没有原料,库存用完就断供了。”


我们无从知晓东瑞制药目前是否解决了原料短缺难题,但从这则新闻可以挖掘出两个关键点,一是头孢美唑钠已经集采过一次,价格被挤出虚高水分,二是头孢美唑钠存在原料短缺及涨价问题。


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官网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共有70个“注射用头孢美唑钠”注册生产批件,涉及30家左右的药企,但与之相对应的是,头孢美唑钠原料药的注册生产批件仅有5个,涉及福安药业集团重庆博圣制药有限公司、重庆吉斯瑞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哈药集团等5家药企。


本次国采中,福安药业第二顺位中选,未发现东瑞制药的身影。



原因是相似的


自2018年“4+7”集采以来,全国范围已开展了七批八轮国采,这还不算各省际联盟、区域联盟、各省单独开展的集采,国采至今累计采集了294种药品,各种联盟采也常以30种药品打底。因此,采了又采有望成为后续常态化集采经常出现的一个现象。


除了头孢美唑钠已被纳入集采,奥曲肽注射液、利多卡因注射液也是同样的情况。奥曲肽注射液主要用于治疗并缓解与功能性胃肠胰腺内分泌肿瘤有关症状、预防胰腺手术后并发症以及胃-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早在2021年,江苏省第一轮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中就出现了奥曲肽注射液的身影,当时共有3家企业中选,分别是原研诺华、国药一心制药和苏州天马医药集团。而在本轮集采中,奥曲肽注射液的最高有效申报价22.64元,恰好就是江苏省集采中国药一心的中选价,这应该不是巧合。


再拿利多卡因注射液来说,利多卡因此次共9家药企拟中选,最高降幅为湖南科伦制药的29%,最低降幅为齐都药业,仅7%,平均降幅为12%,看上去降幅确实不大。


表3: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拟中选企业名单


但事实上,在今年湖北省第九批集采中,利多卡因注射液就已经被纳入,华鲁制药的利多卡因以5.09元/支的价格中标,这个价格也同样出现在了第七批国采利多卡因的最高有效申报价中。


通过这3个产品可以看出,本轮集采的降幅之所以较为温和,部分产品之所以能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维持较小降幅,很大原因在于,药物价格早就被砍了一刀,等到国采,药价再降的余地自然就不大了。所以,没有什么谈判报价经验可供参考,药企也不必心存侥幸,要么建立产品的独家和稀缺优势,要么就老老实实降价。


其实,我们也可以换个角度思考,药品价格不会无限下降,随着集采将药价虚高的水分挤出之后,集采的降价力度将会减弱,仿制药生产所需的原料、技术、人力将成为价格决定因素,药品价格最终将趋于合理,企业也将获得合理的盈利和预期。这个未来是相对确定的,因为集采的目的并不是一味降低价,最终是为了医保基金、药企和患者的三方共赢。



小结


综上,这些产品的低价中选并不能给药企提供报价上的经验,而报价其实也很简单,以成本为基础求一个合理盈利,根本不必考虑竞争对手会如何报价,也不要寄希望于投机取巧,卡位中选,一轮轮集采终会将仿制药虚高的水分完全蒸干,还富于民。最近不时有人问,医保基金节省下的钱去到哪儿了?其实,各家药企也可扪心自问,仿制药野蛮生长时期赚的钱,去到哪儿了?


原标题:平均降幅不到17%,集采报价是一门学问吗?


来源 | 医药地理

编辑 | 张宸轩 刘新雨

热点文章

• 圆桌访谈 | 药品和耗材集采的5个灵魂问题

• 第七批集采中选结果正式公布!专家解读4大焦点——

• 第七批国家集采解读:48%药价降幅更理性,保供再上双保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