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稳重与不断挑战——第四批耗材国采回顾与展望
一、国采工作推进与方案的制定尽显成熟与稳重
自2020年第一次冠脉支架集采始,耗材国采工作已经走过了4个年头,从一开始的小心探索到现在的闲庭信步,耗材国采在项目组织、文件制定、信息发布、意见征集、现场开标和采购执行等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经验。对于不同类别耗材在国采中品目选择、产品分类、竞价分组、降幅测算、中标规则、临床保障和使用监测等等关键环节,组织方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研判能力也明显提高,从第四批国采文件发布后整个耗材行业企业反馈来看,已不再有过去的惊慌与焦虑,更多是自然应对,理性沟通,积极的配合。实际实施过程中,联采办尽可能的坚持了公开、公平与公正,使得国采这一行业举足轻重、影响巨大的工作,在出色完成国家交办任务同时,也深刻的推动了产业发展与变革。总之,纵观本次集采从启动到如今的方案发布,整个工作的推进和方案内容的制定,都尽显成熟与稳重。
再者,从最初国采方案意见征集到基本定稿,在耗材品目分类上联采办还是积极听取了行业意见,尽可能让方案更科学,体现价值购买,展现成熟自信。例如人工晶体,最初产品分类如下:
可以明显看出,采购方案只承认了晶体的光学特性分类,在意见征集阶段,很多企业认为产品分类过粗,忽略了晶体产品除光学技术特点外的功能分类(如散光矫正、亲水疏水性)、使用方式分类(预装非预装),任何一个产品特性都蕴含了相对技术和经济价值,都希望能够有价格的认可。然而,国采作为超大规模的战略购买行为,难以照顾到所有细节,必定会有所取舍,这就要考验组织方真正智慧了。在最终公布采购方案中,我们清晰看到了采购产品分类的调整,联采办采纳了增加产品功能分类建议,加入了散光矫正分类,这也正体现了国家医保战略购买中,抓大放小,以患者获益为最高衡量标准的价值购买思想,产品分类变化具体如下:
对于最终方案,广大企业还是非常认可的,就像某国际知名品牌相关负责人说到“更加贴近临床使用,分组更加科学合理”。
二、国采新品种的选择充满了挑战
第四批国采选择了眼科晶体与运动医学耗材,对比前三批国采品目,人工晶体产品临床使用成熟,用量较大,市场竞争较充分,产品的同一性、可替代性强,很适合带量集采,加之前面各省以及联盟已经开展过大面积带量集采,积累了丰富经验,国采工作组织与实施相对简单,但就是因为前面已经大面积集采了,对于普通单焦晶体而言,能够取得的降价成效极具挑战,对于当前用量相对较小高端晶体只有少数国际品牌,竞争不足,在带采降价空间上也有相当难度。
运医耗材在大规模带采适应性上与晶体截然不同,运动医学属于近年来刚刚发展起来的新学科,相较冠脉支架、关节和脊柱耗材,市场规模较小,很多产品用量不大,市场竞争不够充分,产品类别过多、过杂,产品的同一性差,技术特点差异多,因此选择运医耗材充满了挑战,具体分析如下:
1、产品繁杂,专属性不强。运医耗材不同于产品类别非常具体的关节与脊柱产品,其涉及大量非组套、非专属产品,甚至有极其特殊来源的同种异体骨产品,组内产品同一性差。再者,集采品目还涉及很多手术工具类耗材,如过线器、关节镜工作套管、关节镜用等离子刀头、关节镜用射频刀头、关节用脉冲冲洗器、连接泵管、钻头、磨头、刨刀等等,这类产品名称过于模糊,可能非运医类临床项目也涉及,但名称类似或相同,对应产品面临是否参加带采,未来能否继续正常入院销售问题。
2、市场竞争充分性不足,国产民族品牌有担忧。目前国内运医耗材在各国际品牌和民族品牌市场份额上差距巨大,某国际品牌占据绝对市场优势,其他几十家企业市场份额小,在产品报量、带量和降价空间选择上面临挑战,尤其大量国产品牌刚刚进入市场,产品覆盖、临床认可度和竞争能力不足,很多新品研发成本还未收回,过多降价却没有量的补偿将给企业生存发展带来影响,这也是大规模带量集采对产业的另一面影响,希望有关方面也能够适当考虑。
3、如何应对产品创新,本次集采把一些刚刚进入临床应用的新产品也纳入了,如全缝线免打结锚定,运动医学是近年来新发展的一个骨科分支,主要以进口品牌为主,国产在进口产品的带动下,已经逐渐进入临床,与国际品牌竞争市场,目前运医产品的原材料还需依赖进口,运动医学正在飞速发展,本次集采周期两年,新取证产品增补挂网后,是否能按照比例正常入院,对于新企业和创新企业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国产方案中如何应对创新产品也是需要在未来更多考虑的。
三、国采结果的展望
本次国采除了组织规范、严谨,还有很高技术水平,新亮点,如复活机制的坚持,引入竞价比价关系(如:预装晶体与非预装晶体、带线锚钉(多根线)与带线锚钉(1根线)等,有助于推动市场价格测算,卫生技术评估,行业标准发展),对新技术、新材料的创新支持(如:对于增材制造3D打印延续了脊柱国采特点,继续自愿参加,骨形成蛋白采用竞价及限价采购方式);创新提出竞价及限价挂网方式作为国采带量品目的补充;执行情况监测,本次采购文件重申执行严肃性,未来应会有更加进一步的政策,这会极大促进中选产品协议采购量的完成。
综上所述,有如此高水准组织和技术保障,以及广大企业的积极配合响应,相信第四批国采一定能够圆满成功。
作者 | 杨建龙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副秘书长兼学术交流与教育培训部主任
来源 | 中国医疗保险
编辑 | 符媚茹 张雯卿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