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四问四答,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中透露的医保信号

专注深度医改→ 中国医疗保险
2024-12-23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多次提及医保政策,提出要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推动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完善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制度,强化医保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落实和完善异地就医结算等。


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财政补助。国家医保局在去年下半年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3年中央财政城乡居民医保补助已经达到3840亿元,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从2018年490元上升到2023年640元,个人缴费标准也合理提高。2023上半年全国共资助7565.3万人参保,支出177.58亿元。


近日,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社会保障专业教授王增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医保政策取向的部署,透露出国家希望医保基金既有可持续的抗风险能力,又能提供兼有公平和效率的医保服务,总体上符合社会发展和人民利益。

今年政府工报告对2024年医保政策取向作出部署,重点聚焦在哪些方面?透露出什么信号?

2024年我国医保政策的部署重点主要在两个方面。


第一,积极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省级统筹,这意味着国家希望通过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确保各地在医保制度上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省级统筹可以通过集中管理和使用医保基金,形成规模效应,提高基金抗风险能力的同时确保医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此外,省级统筹可以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使得资源更加均衡地分布在不同地区,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最后,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可以简化异地就医备案登记与报销结算的流程,减轻患者异地就医的负担。这对于那些需要在异地就医的患者来说,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得医疗服务,提高就医的便利性。


第二,强化医保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督,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强化医保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督,有助于维护医保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通过监督,可以确保医保基金在各地区、各人群之间的公平分配,防止基金被滥用或浪费,从而保障医保制度的长期稳定运行。通过常态化监督,也可以推动医疗卫生行业规范发展,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这有助于增强人民群众对医保制度的信任度,提高参保积极性,从而进一步促进医保制度的健康发展。


总体来看,政府工作报告对2024医保政策取向作出的部署,透露出国家希望推动医保基金向着公平、可持续方向发展,提高基金抗风险能力的同时提高医保服务的公平和效率。

报告指出,“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对于巩固拓展全民参保成果会产生什么影响?

这个问题可以从四点理解。


一是可以减轻居民医疗费用负担。提高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可以降低居民看病的自付费用,减轻居民的经济压力,使更多人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


二是可以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增加财政补助有助于提高医保报销比例或提高补助金额,从而提升医疗保障水平,使居民在生病时能够得到更好的治疗和护理。


三是可以促进全民参保意愿。通过提高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可以增加居民对医保制度的信任度和满意度,进而促进更多人参与医保,扩大覆盖面,实现全民参保目标。


四是可以促进社会公平与稳定。提高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有助于缩小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减少因病致贫现象,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


总之,提高居民医保财政补助可以改善居民的医疗保障条件,促进全民健康,增强社会稳定,是一项符合社会发展和人民利益的举措。

报告提出,“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需要哪些具体的工作?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实现“三医”协同发展是是坚持系统观念推进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具体实践,也是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的必然要求。

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推进:


一是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改革动力,构建激励相容的体制机制,注重政策举措的关联性、耦合性,统筹协调“三医”联动改革,推进治理科学化。


二是要加强分工合作,发挥部门和地方两个的积极性,形成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工作推进机制,统筹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疗联合体、防治结合等工作,完善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


三是要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体验,着重化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现实问题,更好协调老百姓就医可及性和满足临床需求、鼓励医药创新之间的关系,探索按绩效付费的支付方式,推动药品耗材集采和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


四是要加强科学管理,优化资源配置,以基层为重点,落实医防结合,实现基本医疗服务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融合,加强和改进公立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健全管理制度,落实功能定位。

异地就医结算是多年以来的重点工作,目前还有哪些痛点、难点、堵点有待解决?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完善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制度,强化医保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落实和完善异地就医结算”,其中异地就医结算是多年以来的重点工作。


但是,在完善异地就医结算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缺乏异地就医协同监管体系或平台支撑。由于各地医保政策制度各不相同,诊疗项目目录、医用耗材目录也不统一,以及参保地和就医地信息对接尚不充分,无论就医地医保部门还是参保地医保部门都无法全面获取异地就医相关信息。


其次,目前全国医保目录尚未完全统一,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则执行“就医地目录,参保地政策”,这就导致有些医疗项目在外地可以报销,在本地却不能报销,即使报销比例降低,患者也更愿意去外地就医。


最后,针对医院的绩效考核体系有待更新。转诊率是医院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如果转诊率过高,说明医院的医疗水平较差,而且这些绩效会与基金的拨付额挂钩,所以很多医院推动异地就医的动力不足。

原标题:热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医保政策四问四答

来源 | 澎湃新闻

编辑 | 张宸轩 何作为

热点文章

• 解码政府工作报告   “医保监管”“三医联动”成关键词

• 2024年政府报告,医保重点8项事

• 投票啦!2024年 “两会”,你最关注的医保热点是什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医疗保险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