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里是王丹凤一心想回来的地方,也是张瑞芳坚持不能散的地方

孙佳音 新演艺 2021-01-25

“知道上影演员剧团吗?”站在武康路395号大门外,剧团团长佟瑞欣正擦拭着全新的门牌,好似不舍得上面蒙一点灰。

武康路,上影演员剧团的门牌

徐易飞 摄


附近的居民、路过的行人,总有人三三两两打量着、好奇着,却又带着几分不敢相信,毕竟这块门牌十五年没在这里见过了。佟瑞欣给一位老奶奶介绍说,“我们以前在这儿,现在又快了,就这几天要回来了。”


本月29日,上影演员剧团将重新迁回武康路旧址。

日前,晚报提前独家探访,走进这幢见证过上海电影辉煌过往的白色小楼。


△独家探营上影演员剧团武康路“新址”

徐易飞 摄制



一草一木皆是情


擦拭完铜牌,佟瑞欣领着记者迈过铁门,他蹲下身子,指着地上的清水砖介绍说,“你看,这是我们‘演员剧团’,我们1953年成立,2018年我们又重新回来。”方砖上,工农兵的人形图案下刻有“上影演员剧团”六字,再有一行“1953——2018”的小字,砖块四周已经包好了铜条,在阳光下泛着光。

地上的方砖 孙佳音 摄


“你看这是陈冲、梁波罗,这是郭凯敏、张瑜,这是龚雪;这是杨在葆、达式常、向梅,这是黄宗英、秦怡,这里是王丹凤……”

佟瑞欣又兴奋地指认着一块块带着手印的地砖,上面留下的是一代代上影人对这个剧团的祝福和爱。

有着向梅手印和签名的方砖 孙佳音 摄

有着梁波罗手印和签名的方砖 徐易飞 摄


看到“王丹凤”的时候,佟瑞欣有点哽咽,“本来我跟丹凤老师说好,要一起回来的。她早早便答应我们,要一道揭牌,要回来晒太阳,可惜她没能赶上。不过,她留下了这个手印。”

王丹凤生前很想回剧团和老朋友们聊天晒太阳


轻轻拭去地砖上的落叶,佟瑞欣说:“我觉得不能忘掉这些前辈。我想,今天我们之所以能回来,就是因为有这些前辈留下过那些优秀的作品,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过上影人的奋斗。”



“演员剧团不能散”


走过窄窄的回廊,一左转,便是一个开阔的小院,摆着遮阳伞和桌椅,“现在搬回来了,也有了自己的院子,这地方好方便老艺术家常回来坐坐,喝喝茶,聊聊天。”

再往前三五步,就能看到院子深处小竹林里那尊雕像了,笑意盈盈的“张瑞芳”老师比起两周前刚刚搬来时也更显得精神了,“这个水泥墩,也没有做特别花哨的处理,就稍微涂了一个颜色。在我们心里,张瑞芳老师就是亲切的、质朴的。”

院子里,张瑞芳大姐的铜像

孙佳音 摄


佟瑞欣告诉晚报记者,在这个小院首先塑起张瑞芳的铜像,一方面是因为她是1978年改革开放后剧团的第一任团长,正是在她的任内剧团迁址武康路,并在这里一待21年,留下过无数经典的作品;另一方面后来剧团有了困难,甚至中国电影也曾经历过漫长的低潮,“瑞芳老师曾经说过一句话,什么呢?她说无论中国电影碰到多少困难,我们上影演员剧团都不能散。集团领导也好,包括我在内的几届团长,我们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要保护好这个剧团。”

张瑞芳的心愿是剧团不能散

孙佳音 摄


摩挲着铜像,佟瑞欣说:“今天我们回来了,瑞芳老师要是活着,正好一百岁,我们很想告诉她这个好消息,我们不会散的。”



只买了六个新沙发


穿过底层一间还未完全布置好的小会客室,佟瑞欣停下脚步帮忙副团长刘磊,两个大男人一起铺着镂空的沙发枕巾,“整幢房子,也就只有这六个布艺沙发是我们新买的,其他家具都没花钱。”

佟瑞欣在为沙发铺枕巾

孙佳音 摄

环顾四周,一楼的会议室和其他公共空间,有的悬挂着一张张电影表演艺术家的个人黑白特写照片,有的陈列着一幅幅彩色的经典电影海报,花费不多,却充满着敬意和温馨。

墙面上悬挂着老艺术家的特写照片

徐易飞 摄


“你看这里,这是毛主席接见白杨、上官云珠、王丹凤和徐玉兰,这是周总理和秦怡老师,这是周总理和瑞芳老师。”

走到真正的“入口处”,佟瑞欣指认着墙壁上放大后稍许有些模糊的旧照片,一个个辨着老前辈和老领导,“这是陈毅,这是贺龙,你看,他们都把最主要的位置让给艺术家了。”

合影墙斜对面,挂着一墙充满年代感的电影海报,《南征北战》《红日》《庐山恋》《51号兵站》《女理发师》《渡江侦察记》《李双双》……还有剧团最新的大合影。


墙上的电影海报和字画

孙佳音 徐易飞 摄



“我们一直在努力”


拾级而上,参观过小小的健身房、明亮的化妆室和实用的摄影棚,佟瑞欣“不好意思”地带记者来到二楼最开阔的会客厅。

呀,这与三个月前收回房子时候,二层被隔成不同小间的办公楼,似乎已全然变了模样。

7月,牛犇回到剧团

开心地竖起了大拇指

孙佳音 摄


“这次装修,最大的工程,就是我们把客厅重新打通了。”见记者惊讶,佟瑞欣解释说,“我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分配到上影演员剧团。那个时候,我们就在这里开会,那时候剧团人多,最多的时候开会能来一百多人,但就算坐到阳台上,团长讲话我也能听到。”


带着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也带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演员剧团像布置一个家一样布置起这个会客厅。

“这些椅子、沙发、小冰箱、留声机,都是一个老影迷‘暂存’在这里的。其实是他对我们、对上海电影、对中国电影有感情,于是把他收藏多年的老家具要献给剧团,我不好意思要,但又觉得放在这里特别合适。这样这里就真的像一个家了。”

会客厅里的家具

都是影迷“暂存”于此的

徐易飞 摄


会客厅对面还有一间大屋子,里面有满满一墙的手印。

艺术家们的手印 徐易飞 摄


手印对面是一个壁炉。壁炉上方悬挂着“星光熠熠,艺脉延绵”八个大字,或许这是对这个“家”最美好的祝福。

壁炉架上,搁着一整组照片,逐一看去是剧团从第一任到第九任的团长,“张望、金焰、白杨、铁牛、张瑞芳、向梅……”

剧团里挂着历任团长的照片

孙佳音 摄

点数着前辈的照片,佟瑞欣又哽咽了,“今天我们终于回家了。也算是告慰所有的老艺术家,就想告诉他们,我们一直在努力。”

上影演员剧团的老艺术家们

昔日合影


相关链接


1953年9月4日,上影演员剧团正式成立,团址南京西路铜仁路,后迁至武定路1498号。

而后的65年里又经历七次迁址,1954年的瑞金一路150号,1963年的天马厂,1964年的永福路52号,1974年的大木桥路41号,“文革”期间的漕溪北路595号,直到1982年迁至武康路395号。

老艺术家们的留言

在武康路的这幢白色小楼,留下了白杨、孙道临、张瑞芳、秦怡、王丹凤等表演艺术家的欢声笑语,留下过牛犇、向梅、达式常、梁波罗、张瑜、赵静、王景春等一代代上影人的美好记忆。

上影演员剧团的老艺术家们

昔日合影

2003年剧团搬至虹桥路1376号上海广播大厦,2018年10月29日,上影演员剧团将正式迁回至武康路395号。



孙佳音



您可能还会喜欢

新民演艺

张瑞芳“重回”武康路

☞ 这里有白杨孙道临张瑞芳最好的回忆,如果他们能回来看看该多好……

☞ 用94张老照片追忆王丹凤94载风华绝代

☞ 瑞草芳华留人间,讲几桩“李双双”的生前轶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