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Super黄个人说明书-AI版-ver1.0

Super黄 AI产品黄叔
2024-10-03

摊牌了,这篇文主要就是为了找一个AI浪潮里上车的机会。欢迎各大模型公司,AI创业公司抛来橄榄枝:)

欢迎分享,找到合适的机会后请你吃大餐,大大大餐。

这篇文章从几个维度来展开讲讲自己,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到大家,也就帮到了我自己:

  1. 精简版说明书
  2. 自己的优势能力是啥
  3. 对于团队的方向期待
  4. 持续在AI世界的探索
  5. 寻求伙伴

精简版

Super黄就是我本人了,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专业毕业,10年互联网产品经验,先后在搜狐、易车网、英雄互娱、少年得到,从产品经理,到产品总监,到业务线负责人,非常关注用户/客户。

从0到1做过上市产品:易车金融产品,做大后从集团分拆单独上市。从0到1少年得到App,上线即获得苹果推荐。

有不错的内容能力,全网10w+粉丝,很强的连接能力,访谈过多位千万、亿级营收公司的创始人,今年靠文章加了近千名AI从业者。

去年底到今年初,也做了一个文生图产品,累计用户数50万

现在在寻找合适的AI创业机会。

优势能力

一. 产品认知

在多个行业(汽车、游戏、教育)成功推动产品从0到1,具备丰富的产品管理和市场洞察能力。

2010年底,进入了那会还有点牛的搜狐,成为一名产品经理,不对,那会还叫做产品工程师,印象很深的是,彼时我的leader还在用Windows自带的画图软件来做原型设计。

当时岗位没有像现在这么细分,身兼多职几乎是必然的选择,我一个人负责产品、运营和内容,但这种全面的锻炼现在来看反而非常宝贵,以及十分稀缺,这种习惯的养成,让我到现在依旧保持单兵作战很强的能力

13年跳槽到易车,是自己产品认知成熟的开始:

一开始顶着双十一项目的压力做易车金融产品,上线后数据暴涨,公司决定拆分,2年后完成上市,第一次感受到了互联网速度。尽管错过了,但借着双创的风,自己也去中关村一条街用BP和各种投资人口喷PPT,领略到了那会市场的疯狂,也有投资人愿意真金白银投我。

14年,双十一项目在公司内演变成了常态化电商,我抓住了机会开始负责业务线的产品,带产品经理,走上了管理岗,跟随着业务的飙升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一直做到2016年底,业务成熟,产品稳定,尝试了几个点子没有很好的突破,从那会开始大量阅读,基本每年保持30-50本。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局限性,希望到外面的世界寻求突破。

2017年初,放弃易车的升职加薪机会,在媳妇怀孕期间,跳去了英雄互娱做游戏的产品总监,刚入职就遇到了部门裁员合并,靠着和CP合作的优秀产品数据,得到创始人的信任,后面派去少年得到负责产品研发。

少年得到进展是困难的,需要和两个公司领导汇报,要做一个游戏+教育融合的产品,带小20人的团队,复杂的情况带来的是失眠和煎熬,最后选择了回到原点,做一款极简的产品,把内容放到首位,没想到上线后就获得了苹果的推荐,流水数据也很不错。

2018年,因为少年得到切换了方向,团队大换血,我作为产研负责人,和内容负责人都离开了,去到了早期公司负责整个App的业务,一直想的是,只负责产品还不是远离市场,要做就做更大的,带整个业务线,直接对业务结果负责,一直到2021年中,也体会到了在一个小众市场做App的艰辛,流量时代已经终结,一些品类需要新机会才能长大。

AI新浪潮已经开启了,作为大产品经理,意识到机会来了。

对于产品的认知,和我自己写作密切相关,通过大量的输出,把自己工作实践和产品分析结合了起来,并且那么多朋友喜欢阅读我的文章,和我见过很多创始人有很大关系。

带着自己的实践分析产品---》

见到产品背后的创始团队---》

获得内部视角,融入自己的产品认知---》

循环


这是一个不断滚大的雪球,带上自己多年的实操经验,包括业务理解,这是我的产品分析文章大伙夸赞质量较高的原因之一。

二. 内容输出+连接能力

可以用内容连接人,构建广泛的影响力

从21年底开始输出产品经理方向的视频内容以来,有两类视频是广受好评的,一类是产品面试题解析(是正经的那种,不是五杯水六个领导),另一类是有一定深度的产品分析类型,都得益于自己对于产品的思考积淀。

在各个平台也积累了一定的粉丝,小红书5万+,B站3万+。接触到了大量的产品经理群体,后面在很多次线下都遇到看过我视频的朋友,对于破冰起了不小的作用。

另外自己的公众号,也坚持写了几年,AI新纪元以来,总共写了快40篇AI方向的文章,AI从业者加了快四位数了,特别是11月以后的一系列文章,开始迅速获得更大的影响力,表现在阅读量稳定突破1000,现在进入了3-5k的水准。

除此之外,自己也做了一档访谈类的播客,有1万+的订阅。

基于内容,产生了很多连接,我举办过很多小型的闭门会,也整过20+人的交流会,也单独接触了很多创业者和投资人,坦率的说,对于连接和内容的输出,自己还是有经验的

基于几个能力的定位可以做的事

第一个是,帮助企业做好生态的影响和传播


  1. 深度交流与内容创作:
  • 利用我的产品认知和内容创作能力,将交流转化为有吸引力的内容,如案例研究、行业分析、白皮书等,帮助企业更好地展示其AI解决方案的价值,吸引潜在客户的关注。

  1. 生态影响的策略规划:
  • 基于对市场和客户的深刻理解,我可以帮助企业制定有效的生态影响策略,包括通过内容营销、社交媒体、行业会议等多种渠道传播企业的声音。
  • 同时,我可以帮助企业建立与行业领袖、意见领袖的联系,通过他们的影响力来扩大企业在AI生态中的影响力。

  1. 客户需求的挖掘与反馈:
  • 在与客户的互动中,我可以不断挖掘他们更深层次的需求,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企业的研发团队,帮助他们优化产品功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 这种双向沟通机制有助于企业构建一个更加紧密和响应迅速的生态系统,从而在AI这个高度竞争的市场中保持竞争力。


第二个是,做产品负责人

直接leader某一条线产品,带着团队去做探索。

这里有几点我能胜任的原因:


  1. AI产品的战略规划。AI2.0时代,好的AI产品经理我认为是极度稀缺的,这段时间大量的研究AI产品,对于TPF和PMF的融合开始有了更具体的思考,结合过去产品Roadmap的经验,相信我能做的不错。
  2. 对于创新和复杂环境有很多经历,在易车和少年得到,都做出了从0到1的产品。
  3. 多领域的产品经验,做过不少的产品方向,也研究了很多产品形态,对于产品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论。
  4. 用户洞察和市场分析。这也是我分析产品时最为关注的要素,就是为何用户存在类似的需求,之前用什么解决方案,我们做成什么样能够把他们吸引过来,以及市场空间会有多大。
  5. 持续学习和适应能力。我很乐意和年轻人学习,以及持续的保持着阅读,不会把自己限制在某一个认知框架内,反而更加向往新的变化,因为新的变化会带来新的机会。
  6. 多年的团队管理经验。

对团队方向的期待

期待加入一个具有前瞻性、技术驱动的团队,共同探索AI在各领域的应用。


个人首选还是大模型公司,国内的百川、智谱、百度、月之暗面、零一万物、Minimax。

因为大模型有更加前沿的技术认知,从长远来看,早期好好的打好技术基础是必要的。


其次是AI创业公司,不限制方向,但必须是有一定融资规模,团队在某一领域有一定的积累,创始团队价值观吻合。

我的特长还是偏toC的理解,如果是技术很强的团队,我可以帮忙寻找到技术到用户之间的产品Gap。

持续在AI世界的探索

计划通过组织行业研讨会、担任产品顾问、实操等方式,持续深化对AI领域的理解


上次有投资人朋友问到我,你的商业模式是什么?

我说现在主要是在研究AI产品,找机会下场,并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但因为年龄和经验的限制,也存在不小的可能暂时找不到合适的机会,所以为了让自己能持续的在AI世界里探索下去,也必须找到一些合理的收入方式。

这里就有很多种可能,在思考可能性的时候,我的倾向是能够反哺自己在AI行业的积累。


第一. 组建圈子,以产品负责人和创始人为主,经常性的组织闭门会,来完成认知传递,一起做好AI方向的产品。


第二. 产品顾问,帮助优秀的创业公司完成产品落地,按月or入股的逻辑去做,欢迎接洽。


第三. 产品咨询,如果有AI方向产品领域的问题,可以预约咨询交流。当然,如果你是高潜年轻投资人、投资机构高管、带着独到认知的创业者or产品同学,欢迎交换,如果只是希望深度交流,付费是最有效的手段。


OK,写这一篇,主要是方便大家更好的和我交流,如果你有任何需求,也欢迎随时和我联系,后续会持续优化这篇文章:)

欢迎有兴趣的公司和个人联系我,共同探讨AI的未来。我的联系方式是【微信:lookforward】

额外

对了,想寻找一个长期合作伙伴,一起做一档地表最强的播客节目,我自己对于AI产品有很多的思考,希望伙伴对产品和行业有其他角度的理解,我们可以约优质的嘉宾共创AI行业最接地气也最有洞察的一档节目!

理想中的优秀人选是,从事AI方向投资的朋友,在广度上会和我在深度上互补~


以上,欢迎帮我转发给有需求的老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AI产品黄叔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