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几多“牡丹亭”
今年是昆曲入选非遗22周年,无论是拯救昆曲于危难之中的穆藕初,还是南下传承昆曲,让水袖婉转的昆曲在姹紫嫣红的深圳与更多人相遇的汪小丹,他们的故事都是为了让昆曲能够真正走入生活,成为文化的一部分。
▄
“花了差不多一个月时间,我终于断断续续地把《牡丹亭》这本书啃完了。”诗人、深圳某电子公司人事主管魏先和对我说,“太美了,内心受到的冲击特别大。”
2023年4月,青春版《牡丹亭》精华本在深圳市坪山大剧院演出。魏先和在朋友的推荐下,带着一丝好奇,驱车一个多小时,去看了这场演出,“我喜欢中国古典文学,但过去从未看过《牡丹亭》。”
只一次,他就被迷住了。“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一部《牡丹亭》用美到极致的昆曲诉说跨越生死的爱情,令他神魂颠倒。当然,那个时候,他还并没有留意到,当晚的领衔主演沈丰英、俞玖林均为青春版《牡丹亭》首演、第23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在业内鼎鼎大名。
观戏之后归家已是深夜,但他还是迫不及待地下单买了一本岳麓书社版的《牡丹亭》,希望通过文字重温游园惊梦。
再过两天,昆曲将迎来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2001年5月18日,中国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选为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今年是昆曲入选世界非遗22周年。
一
距离青春版《牡丹亭》2006年第一次来深圳演出,也已经过去17年了。
“当时来看演出等待白先勇先生签名的队伍排得可真长啊,我是好久没有看到这样的盛况了。”退休不久的媒体人段安平回忆道。
自2004年在中国台湾首演以来,青春版《牡丹亭》多次在世界各地引起轰动,最多一次单场观众超7000人,打破了昆曲演出的历史纪录。那一次在深圳首演,人气也是空前高涨,观众以年轻人居多,该剧改编者白先勇用“惊喜”来形容。
2004年9月,青春版《牡丹亭》在杭州上演,当时对昆曲一知半解的段安平,买了机票就飞了过去。“听说白先勇会出场,我想我一定要去见一下他。他是白崇禧的儿子啊,又是一个有名的作家,我读过他的许多小说,很喜欢。他改编的昆曲,一定有特别的地方。”
其实,正式演出前,白先勇就来到深圳,先后在市民文化大讲堂以及深圳大学、“物质生活”书吧等地,与市民及大学生们就昆曲话题进行互动。作为媒体记者,段安平参与了他的这些行程。她在当年的报道里写道:“当市民文化大讲堂打出《牡丹亭》幻灯图片时,白先勇向市民娓娓讲述了昆曲的历史和背景。在600年前,昆曲源于苏州的昆山,后来经过许多的艺术家、音乐家、文学家的投入,把它变成非常精致、精美的表演艺术。在明朝,昆曲从苏州、杭州传到全国,被当时明朝宫廷接纳了,从而演变成一种精英文化。”
一部青春版《牡丹亭》令无数深圳人沉醉,当然也包括从小喜欢唱地方戏曲的段安平。在她看来,昆曲和别的戏曲都不一样,“音乐美、唱词美、身段美、服饰美、文学美、人也很美……《牡丹亭》里到处都是好美的诗,你看‘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这样的句子,这样的意境,只要喜欢古典文化的人,都会对它欲罢不能。”
段安平由此成为一个资深昆曲爱好者,自己买来服装,偷偷模仿剧中人物在家里练习唱法与身段。她先后出版了《如戏》和一套题为《学京剧·画京剧》的系列图书,共有5本:《生旦净丑》、《华美服饰》、《多彩头面》、《脸谱人物》、《道具乐器》。
渐渐的,她还影响了一些身边人,并认识了不少和她一样的昆曲迷,在这个一千多万人口的特大城市里,她的同道不算少。据中国大数据产业观察网《大数据解读昆曲》显示,深圳的昆曲戏迷数量在国内位居前列。
我的前同事,深圳信息学院教师滕永华就是其中一个。我现在才明白,2010年和他一起到上海出差的时候,他为什么急着要去一趟苏州,要去苏州寻找昆曲博物馆,“当时很多苏州人都不知道这个博物馆,可见集唐诗宋词元曲之精华的昆曲总体比较小众。“
说到深圳的昆曲民间团体,段安平向我说到了一个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安裴智,我曾经见过他,没想到,长相颇粗犷的他,与清丽婉转的昆曲也产生了深切的关联。
后来我才知道,他曾就读于山西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专业,主要就是研究元明清戏曲。一篇关于他的文章说,2007年他到南京出差,参加中国报纸副刊论坛——那时他还是媒体人——有人建议他去采访一件与江苏省昆剧院有关的事,没想到,这一去就迷上了昆曲。再后来,他和一帮同道发起创办了深圳第一家昆曲社——深圳市和雅昆曲协会,推行以昆曲为载体的城市雅集生活,现有成员100多人。
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网站上,我搜索到一则发布于2022年6月的消息:教育学院副教授安裴智提交的美育案例《用高雅昆曲艺术培育高职学子心灵——深职院“高雅昆曲艺术进校园”美育案例介绍》荣获广东省高校美育优秀案例一等奖。
除了和雅昆曲协会,在深圳比较活跃的昆曲机构还有宝安区清音昆曲古琴社、深圳小丹昆曲传习所、深圳市春秋戏剧艺术团昆曲社等,成员们不定期拍曲、聚会排练、演出,在这座快节奏的城市里,感受昆曲“慢”的魅力。
有意味的是,2021年的最后一天,宝安区清音昆曲古琴社(宝安文化总馆昆曲文化馆)倾力打造的深圳本土版昆剧《牡丹亭》上本全剧,在宝安西乡乐谷音乐厅上演。这是民间昆曲社团在岭南的首场上本全剧的演出,领衔主演杜丽娘和柳梦梅、春香等扮演者均是深圳本土资深戏曲人。
滕永华还建议我采访一下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徐晋如。作为自1952年院系调整以来第一个在本科阶段由清华转学到北大的学子,上大学便以“穿长衫”而闻名的诗人,他对中国古典文学有一种执著的爱好,曾有讲座曰“中国戏曲中的诗性精神”,对昆曲应有独到见解。在五六年前,和他一起吃过一次大排档,可惜因手机更换,已没有了他的联系方式。
二
说到昆曲与深圳的交集,这里需要提及两个重量级人物。
一是穆藕初。
2019年11月,昆曲《幽闺记》在深圳新桥文化艺术中心演出,现场来了一位特殊的观众、时年86岁高龄的穆家修老先生,人们对他的到来报以热烈掌声。
类似场景还发生在数年前。2015年,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的一次演讲现场,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江苏省昆剧院院长柯军在开讲之前,突然走到舞台中央,向观众席上白发苍苍的、已随子定居深圳多年的穆家修老先生深深鞠躬致敬。
穆家修老先生何以能享受如此“殊荣”?原来他是我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民族企业家穆藕初之子。
1909年,34岁的穆藕初远涉重洋,留学美国,成为引进西方科学管理第一人。从1914年开始,在短短五六年的时间内,穆藕初就创办了三家纱厂、一家纱布交易所、一家银行。时人将他与张謇、聂云台、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并称为“四大棉纱大王”。而他的另一个重要身份就是昆剧票友、昆剧传习所的创办者之一。
上世纪20年代初,昆曲濒临绝境,穆藕初倾其家产,兴办苏州昆剧传习所。其一留声,穆藕初出资请上海百代唱片公司给昆曲界享有“江南曲圣”称誉的俞粟庐先生录制留声片,以每张200元的价格共录制了六张半唱片;其二育人,在苏州创办昆剧传习所;其三存本,穆藕初准备把当时已收集到的全部昆曲曲谱用工尺谱统一格式抄出,以留后世。可以说,正是有了他的努力,昆曲这样的国宝才得以传承下来。
二是以汪小丹为代表的甘家昆曲传承人。
说到昆曲,绕不开金陵望族甘氏一门。甘家所建的“甘熙故居”,是中国最大的私人民宅,与明孝陵、明城墙并称为南京明清三大景观。因名家辈出,甘氏成为近代京昆戏曲和民乐传承的中流砥柱。甘贡三先生,素有“江南笛王”之美誉,1935年百代公司录有《长生殿·弹词》《琵琶记·扫松》等。其5位子女均为京昆名家,次子甘涛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国民族音乐的一代宗师;长婿汪剑耘亦受甘家家学蕴润,并为梅兰芳先生入室弟子。上世纪中叶,“民国四公子”之首爱新觉罗·溥侗,四大名旦之首、京剧表演大师梅兰芳,都曾到访甘家大院。
汪小丹就是甘贡三的外孙女、汪剑耘的女儿,南京昆曲社社长。得外公启蒙及父辈与师长言传亲授,汪小丹京昆功底扎实,工青衣、花旦,演唱技艺尤佳。
民国时期,甘贡三对昆曲推广不遗余力,先后与曲学大师吴梅、著名文人仇莱之、词人唐圭璋共组“紫霞社”,成员多达百余。受此影响,汪小丹也一直希望自己能为昆曲推广普及做点什么。
而汪小丹与深圳的结缘,与她两个在深工作的女儿孔宣桥、孔美桥有关。
2013年8月,汪小丹与江苏省演艺集团京剧院的演员们连续两日在深圳少年宫剧场奉上梅派名剧《凤还巢》、《四郎探母》两出大戏。这次演出很大程度也是姐妹俩促成的。女儿们希望妈妈能把昆曲艺术带到深圳,来深圳培养一批昆曲爱好者。
最开始,汪小丹还有点犹豫,“深圳的城市生活节奏这么快,年轻人会有时间静下心来学习昆曲吗?”
但她的顾虑很快就打消了。这些年来,外地的昆曲院团来深圳演出,她都会花钱买票去看。购票现场那么多年轻的面孔,令她备受鼓舞,“上世纪80年代初,昆曲还是非常小众的艺术,‘昆曲皇后’、‘昆旦祭酒’张继青老师的演出,台上演员比台下观众还多。但现在你看深圳这样一座年轻的城市,昆曲演出居然会一票难求,我是很感慨的。”
2021年8月,汪小丹决定在深圳长住下来。
不久后就有了大动作,成立了深圳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汪小丹京昆艺术专项基金,启动了深圳昆曲传习计划。
如果说,拯救昆曲于危难之中的穆藕初与深圳是一种弱关联,南下深圳传承昆曲,让水袖婉转的昆曲在姹紫嫣红的深圳与更多人相遇的汪小丹,则与深圳是一种强关联,构成了深圳文化的一部分。
三
2023年3月3日晚,深圳市第五届非遗周开幕式在南山区欢乐海岸·水秀剧场举行。
整个开幕式最吸引人的一幕就是,一位七旬外婆牵着年仅四岁的小外孙,缓缓走到舞台中央,献唱昆曲经典《牡丹亭·游园》【皂罗袍】选段。婆孙俩在舞台上通过一唱一和、一举一动,真实再现了一个江南文化世家精致、高雅的生活方式。
这个七旬外婆便是汪小丹,四岁小外孙叫孔际翰,小名玉米,也是甘家昆曲第五代传人。
玉米从小就爱梅兰芳,给他看儿童片,不看,就要看戏曲,“最好看就是梅兰芳,梅兰芳才是最美的”。也因此,在他2岁时,家里人便开始有意识地挖掘他的戏曲天赋,他恐怕是新中国最年轻而登上舞台的昆曲表演者了。
这种与生俱来的热爱,其实还是与家学渊源密不可分。
汪小丹的大女儿孔宣桥跟我说,甘家大院中有一座仿天一阁而建的津逮楼,是清代著名的藏书楼之一,藏书多达十余万卷,其中所藏赵明诚《金石录》为国宝级文物,后留存相关藏书均捐赠给政府文物部门。甘贡三出生于这样的书香世家,自幼钻研诗词、书法、围棋,尤其爱好戏曲、音乐。也因此,他要求后人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要把昆曲学好。
孔宣桥来深圳快三十年了,一直在金融行业工作,但同时她也积累了深厚的昆曲功底,和妹妹一起成为甘家昆曲第四代传承人。
目前,孔宣桥业余时间也在深圳进行昆曲推广,包括昆曲进校园。在她看来,喜欢昆曲的深圳孩子还是挺多的。
在网上搜到一篇报道,一个12岁叫黄宝匀的深圳孩子,已经能够将昆曲悱恻缠绵那股韵味演绎得有模有样。“皂罗袍”“懒画眉”“忒忒令”都是她的保留曲目。自7岁与昆曲结缘,黄宝匀每年暑假会去苏州住上月余,向江苏省昆剧院的行家拜师学艺。
“当然,孩子学昆曲并非长大了都要去从事昆曲表演,主要是可以开阔眼界,感受、了解古代士大夫的一种生活方式,”孔宣桥说,昆曲文词和曲调都非常讲究,孩子一时听不懂也没关系,只要有所接触,随着年龄的增长、素养的提高,假以时日他们就会有所顿悟。“昆曲很美,学昆曲是一种很好的美育。”
这一点,深圳信息学院教师滕永华应该有同感。
他跟我说到一个细节,他迷上昆曲后,会经常和孩子在家里观看各种昆曲视频,一边对孩子进行讲解。时间长了,孩子也成了一个小戏迷。没想到,有一天这样的小爱好还会派上用场,“当年孩子小升初,参加深外的招生考试,其中有一道题是跟戏曲有关的,很多孩子不会,但我家的答对了。”
一个共识是,昆曲必须拥抱年轻人,才会有未来。但这也涉及到了昆曲的创新话题,青春版《牡丹亭》就是一种创新。
今年4月,指挥家、作曲家、戏剧导演蔡东铧携音乐作品《牡丹亭·音乐传奇》来深,作品在保留昆曲《牡丹亭》唱腔、韵律之美的基础上,将交响乐、国乐、室内乐钢琴三重奏与唱腔艺术、戏剧进行结合,并融入贝多芬三部作品,用西方的方法和语言来表达中国人的情感和生命,讲述东方的故事和传奇。这也是一种创新。
孔宣桥对我说,“南京是文学之都,深圳是设计之都。甘家昆曲从南京来到深圳,在保留文学性的同时,如何将昆曲与设计之都、与深圳的高科技特质结合起来,包括与元宇宙、文创等相融合,是我们接下来想要尝试的。”
事实上,就在汪小丹长住深圳那一年,2021年12月,深圳园博园举办了为期三天的“深圳公园文化季·昆曲申遗20周年游园会”。深圳是千园之城,而园林是昆曲的重要符号,其中最经典的如《牡丹亭·游园》“袅情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朝飞暮卷,云霞翠轩”。将公园与昆曲结合起来,使这场游园会显得特别雅致。
更早之前,2010年,晶报举办了一场续写《牡丹亭》的征文活动,吸引了包括大中学生在内的众多读者参加,获奖者还得以远赴汤显祖故乡江西抚州以及艺术再现《牡丹亭》人文景观的赣州大余牡丹亭公园,进行实地“走读”——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牡丹亭”。
古老的昆曲,年轻的深圳,流动的文脉,创新的经典。
遥远的古代文人士大夫吟唱传统,润泽深圳。
线索征集
好的故事需要有人去挖掘,好的风景需要有人去发现。@故事发现者,如果有感动到你的故事、你闻所未闻的故事,让你对深圳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未来有所思考的故事;如果有能让你感受到深圳文脉跳动的景象,让你大开眼界的创意空间,欢迎联系晶报提供“元故事”“观文脉”选题和线索。根据选题和线索的价值,晶报将为故事发现者提供100-1000元不等的报料费。
请扫下方二维码
填写报料线索或故事简介
来源 | 晶报APP
统筹 | 李岷
记者 | 李跃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制图 | 勾特
编辑 | 叶辉 李一凡
往期推荐
点一下“在看”,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