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些天,“有困难找我”成为了他们的“口头禅”……

上海徐汇 上海徐汇 2022-03-26



“一条桂鱼,鳝筒也行,一袋菜。”

“帮我送一份鱼圆和一份素菜,谢谢~”

“小杨,我是到六村大门口等,对吗?”

……


这几天,徐汇区道德模范、田林宜山菜场“卖鱼郎”杨晓月手机微信里的消息几乎一刻不停,稍一会不看,未读的信息就会多出几十条。而这些信息绝大部分都来自于因为疫情管控需要在小区进行封控管理的居民们。


“田林路89弄门口,马上到了。”“山江路方向朋友在送,一定要注意查收对接。”“大家喜欢吃哪些蔬菜,我看看有没有换认可度比较高的季节菜。”……这厢杨晓月一边忙着安排路线给居民们送菜应急,一边还不忘细心地提醒购买量大的居民“自己带一部小车子,不然您拎不动。”记者了解到,随着田林社区要求封控管理的小区越来越多,杨晓月第一时间就是号召家庭成员们一起成为了社区的志愿者。他的儿子和侄子穿上了“大白”的服装进入居民区,他自己则和哥哥一起开始每天为小区居民送鱼和供应平价的蔬菜。虽然每天比在菜场设摊时的“工作”时间更长了,有时大半夜了还在统计第二天居民的需求,但是看到群里隔离的居民能吃上新鲜的菜,看到那一句句“小杨你真的太给力了!”“你也要注意休息。”“及时雨!好多菜太良心了。”……杨晓月就觉得自己做得值。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记者了解到,自小区封控管理以来,不仅有像杨晓月这样社区的老牌志愿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区居民的生活保障中不少菜场摊主、沿街商铺的员工也参与了进来,承担起社会责任,力所能及地为居民提供便利



宜林市集的摊主裘少虎也是田林十三村的居民,不少周边小区的居民都是他的老客户了,平日里都亲切的称呼他为“光头”。看到 “老朋友们”因为疫情管控只能通过线上采购菜品,“光头”利用起了自己的“人脉”先后从呼兰路采购了2吨蔬菜,号召周边商铺员工一起分拣打包,以一袋两元的价格出售给社区居民,每天分批送到周边十余个居民区。此后,还根据居民的需要,自己搭配了50元的蔬菜蛋肉套餐,受到了居民的欢迎。“真想送,有的居民不收,意思意思收两块钱就当是油钱了。”在裘少虎看来,自己的生意都是靠着社区居民才那么红火,现在他们有“难”,自己怎么也要出一份力



外卖配送时间太长、叮咚买菜抢不到、代买服务预约不上,不要急。柳州路上的全家便利建立了顾客群,把店里的商品拍照发在群里供居民选购,再由工作人员充当“快递小哥”送到小区门口。孩子线上学习需要打印材料、居家办公有文件需要整理,打印机可不是家里常备的,怎么办?链家的员工们来到了居民的“身边”,需要打印、帮忙购买生活日用品、买菜的随叫随到,一句话“有事您说话。”


还有不少穿着志愿者服装的“蓝精灵”忙完了自家小区的工作,又马不停蹄地帮隔壁小区的居民采购食品、帮忙配药,抖音、朋友圈成为了他们志愿服务的预约“热线”。


为居民办实事,为抗疫出一份力,不断涌现的“社区好邻居”让田林社区的居民们团结一起,为早日战胜疫情传递着信心与力量。



猜你喜欢:
心手相连“在一起”!徐汇这个4000居民的小区四轮核酸检测为何有条不紊?
《蛤蜊炖蛋》是这样来的?徐汇这对父女共唱沪语童谣迎接春天到来
7800多人的大型社区进入封控管理,这场物流保卫战怎么打?
“老法师”变身志愿者!“艺”起战“疫”守望徐汇
徐汇人请收藏!我们在心理咨询热线旁,倾听您,陪伴您!


记者:姚丽敏

编辑:陈思宜

校对:王冰倩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