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旅游小镇的八大关键要素

2017-10-30 创意经典落地运营 绿维文旅


旅游小镇是促进产业提升、加速产业融合、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主流趋势。其发展,不仅是构建以休闲产业为带动的泛旅游产业,更重要的是形成一个城市发展的核心机理和逻辑。绿维文旅立足新型城镇化发展理念,从旅游小镇的概念、特征及旅游小镇建设、管理、运营等角度出发,立足旅游开发、城镇化体系构建、产业发展三大视角,从产业体系、吸引力架构、基础设施体系、人居环境、社区参与与居民受益程度、管理系统、保障体系、市场影响力八方面提出了打造旅游小镇的关键要素与要求。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旅游小镇概念定义


绿维认为,旅游小镇,是指以开发当地具有价值的自然或人文景观为基础,以整体景区化为核心特质,以休闲核心为增长极,以旅游产业综合发展为目的,以社会化政府支持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一种有效的就地城镇化模式。


旅游小镇是一个有机生命体,是一个有效运转的生态系统。它是旅游在景区结构下发展的一种新的业态,是新型城镇化架构下,以产城一体化发展为目的的一种就地城镇化创新形态。首先,它是一个以自身资源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小型旅游目的地;其次,是一个由多元业态消费构成的经济系统;最后,是一个以旅游产业为主导,以产业融合形成的泛旅游产业聚集区。


二、旅游小镇的特征


旅游小镇不同于一般小城镇,具有自身鲜明的特征。


(一)景区特征


旅游小镇本身就是一个文化气息浓郁、环境优美的景区,是观光旅游的载体。


(二)休闲产业聚集特征


旅游小镇的主导产业是旅游服务业、休闲产业。围绕主导产业,小镇还将形成宾馆服务业、商品零售业、娱乐休闲业、餐饮服务业、会议会展业等。


(三)城镇化特征


从城镇化的角度讲,旅游小镇是围绕休闲旅游,延伸发展出有常住人口、完善的城镇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小城镇。


(四)综合发展特征


旅游小镇突破了传统的建制村镇概念,在规模布局上,围绕几十亩、上百亩或者千亩的景区核心区域,以圈层结构向外延伸形成城镇聚集形态,延伸发展范围可以达到几平方千米或者数十平方千米。旅游小镇围绕休闲业态、餐饮、演艺等多重聚集的休闲集散核,以集散广场或是中央公园为核心,形成公共服务圈、居住圈、外围村落等圈层式结构。


三、旅游小镇的三大视角


(一)旅游开发视角


旅游小镇是以旅游功能为重点的综合区域。在开发旅游小镇时应立足市场需求,从旅游的舒适化、人性化、休闲化角度,以实现旅游产业升级发展为目标,对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服务、旅游接待设施、旅游市场运营等提出一定的要求。


(二)产业发展视角


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旅游小镇区别于传统的旅游区,应从“产业发展”角度对其提出一定要求。绿维文旅认为,应主要从旅游产业占GDP 比重、旅游产业对GDP 增长的贡献、旅游产业对社区就业的带动性、旅游产业对社区居民增收的贡献等方面进行界定。


(三)城镇化体系构建视角


旅游小镇的提出是发展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探索,其发展应充分考虑和结合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旅游小镇应着眼城镇化发展,助推产业延伸整合、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改善、城市化水平提升、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城市管理优化等。


四、旅游小镇的八大要素


(一)产业体系


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更多依靠的是旅游产业链中的休闲产业聚集模式。这一模式是由休闲产业业态的多样化而形成的多种聚集(如吃、住、行、娱乐、游乐、购物聚集等),并通过业态聚集形成旅游休闲产业多种业态发展结构,最终形成休闲产业聚集,这是旅游小镇产业发展的基本模式。在新型城镇化的时代背景下,旅游小镇的产业结构更为多样,将会形成集多产业为一体的复合型城镇经济。


(二)吸引力构架


旅游小镇的概念并不是基于行政建制或者各项社会经济学指标,而是对一个以休闲经济为吸引和驱动的区域进行的定性界定。因此,毋庸置疑无论何种类型的旅游小镇,都必须有一个或者多个休闲吸引核心。


绿维文旅认为旅游小镇的特色旅游吸引力体系应由具有一定的文化、历史、艺术、科学或养生等价值的核心旅游资源实体、景观节点、旅游活动、建筑风貌、多样的休闲业态、特色生活方式等共同构成。特色旅游吸引力是旅游小镇形成的核心基础,同时也使得旅游小镇更具标识性。


(三)基础设施体系


旅游小镇与旅游景区及传统城镇的最大区别在于其服务对象的复杂性,旅游小镇的服务对象既包括本地居民,也包括外地游客(观光游客、休闲游客、度假游客等),因此在构建旅游小镇时应充分考虑居民及游客的需求,构建生活化的服务系统。


(四)社区参与与居民受益程度


提升产业、扶贫扶农、促进效益是建设旅游小镇的重要目的之一。旅游小镇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方式,应在改善投资环境、吸引社区参与、带动就业、促进居民增收等方面有较强的作用。


(五)人居环境


旅游小镇由于其基础的旅游接待功能,因此对空气质量、噪声质量、水环境质量等要求较高;人文环境应达到一定的要求。绿维文旅认为,一个旅游小镇的人居环境应具备低碳环保、设施齐全、秩序井然、文化娱乐氛围浓郁、精神文明水平较高、生活健康丰富等特点。


(六)管理系统


旅游小镇的管理相对复杂,涉及旅游开发运营、城镇管理体系等方面。因此,应建立独立的专项管理机构,对旅游小镇进行统一的综合管理,以突破行政体制限制,规避多头管理,明确所有者、经营者和监管者,实现三权分离、有效制衡,提升管理效率。同时管理的规章制度也应健全。另外,旅游小镇的管理还应积极引进专业的管理人才及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技术。


(七)保障体系


依托于多样性功能,旅游小镇应设置保障体系,包括城镇发展保障体系(户籍、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社保、环境等)、旅游专项保障系统(发展资金保障、规划设计保障、旅游安全保障、医疗救援保障、营销体系保障、资源与环境保护等)。


(八)市场影响力


旅游小镇应形成特色主题,打造特色品牌,具备较强的旅游市场辐射力和影响力。其休闲业态经营状态应良好,游客抽样调查满意率要高,年接待海内外游客要达到一定规模。


本文摘选自绿维文旅最新著作《旅游小镇开发运营指南》



相关链接:


权威解读 | 中国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小镇发展报告发布

旅游小镇创建要求与政策解析

林峰:旅游小镇的市场逻辑与开发运营模式

林峰:特色小镇都应该是旅游小镇

绿维旅游小镇探索四部曲

魏小安:旅游小镇的历史与未来

矿坑里诞生的休闲运动度假小镇


近期精彩回顾: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00件大事,旅游之多少?

漫画 | 打通设计师的任督二脉

全域旅游实操抓手:旅游服务长廊创新工程

千亿规模的研学旅行市场,核心诉求是什么?

专家热议十九大旅游第一关联战略——乡村振兴战略

中农办首次权威解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图解 | 海绵城市设计策略上篇(住宅、屋顶)

住建部: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与设计导则

聚焦十九大 | 创新、文化自信、脱贫、供给侧改革

聚焦十九大 | 区域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战略

林峰:以文化旅游创新引领未来城市设计

吴文学:旅游目的地发展,呼唤投资建设运营商

盘点 | Plus版国庆黄金周的四个关键词

PPP:助力社会资本深度参与红色旅游

厉害了我的国 | 中国名片震撼世界


关注“绿维文旅”微信订阅号,回复关键词“田园综合体、全域旅游、特色小镇、投融资、IP”,获取更多政策、案例、研究等综合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