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央一号文件 | 乡村振兴话开局,打造生态旅游产业链

2018-02-05 创意经典落地运营 绿维文旅

日前,改革开放以来第20个、新世纪以来第15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文件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文件确定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绿维文旅发现,中央一号文件中多次提及旅游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在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和发展走势分化特征,做好顶层设计,注重规划先行、突出重点。要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森林人家、康养基地、乡村民宿、特色小镇;加快发展森林草原旅游、河湖湿地观光、冰雪海上运动、野生动物驯养观赏等产业,积极开发观光农业、游憩休闲、健康养生、生态教育等服务。创建一批特色生态旅游示范村镇和精品线路,打造绿色生态环保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


绿维文旅董事长林峰博士认为,乡村振兴战略是重大发展统筹抓手!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美丽乡村建设、扶贫攻坚工程,在这一战略下整合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是十九大与旅游第一关联战略!发展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抓手,发展田园综合体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平台。绿维文旅基于多年对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的研究,形成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框架、乡村旅游规划方法论和田园综合体实操指南等,并形成了大量落地案例。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w05465x7wum&width=500&height=375&auto=0

点击视频观看更多内容


文件精要

文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文件从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推进乡村绿色发展、繁荣兴盛农村文化、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坚持和完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等方面进行安排部署。



文件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文件确定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文件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实现乡村振兴作为全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做到认识统一、步调一致,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


官方解读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对一号文件进行了全面解读。


他指出,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讲意义、定思路、定任务、定政策、提要求,是谋划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


新旗帜“两个管”:管全面,管长远


相比此前14份一号文件最大的不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管全面,二是管长远。



乡村振兴是以农村经济发展为基础,包括农村文化、治理、民生、生态等在内的乡村发展水平的整体性提升,是乡村全面的振兴。对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都作了全面部署。


以往的中央一号文件讲农业问题、讲农村经济发展讲得比较多。今年的文件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二十字总要求的这五句话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可分割,应注重协同性、关联性、整体性,不能顾此失彼、只抓其一不顾其他。没有多元化的经济结构,乡村就靠农业的话,农民就固守在这一亩三分地上,只能是受穷。要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鼓励在乡村兴办环境友好型的企业。


破除障碍:解决“钱、地、人”的问题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文件的一个重要内容。实施振兴乡村战略,必须抓住钱、地、人等关键环节。



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仍然是深化农村改革的主线,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政策问题。文件对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部署了许多重大改革任务,这项改革不是让城里人到农村买房置地,而是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流向农村,使农民闲置住房成为发展乡村旅游、养老、文化、教育等产业的有效载体。


“四梁八柱”:新部署红利多


乡村振兴讲究的是实干,文件谋划了一系列重大举措,确立起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四梁八柱”。

 


  • 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乡村经济要多元化发展


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培育一批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鼓励在乡村地区兴办环境友好型企业,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 中央一号文件为进城农民保留房和地开绿灯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文件也提出,引导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依法”、“自愿”、“有偿”是关键,对违背文件精神的无理要求,农民可以说“不”。

 

  • 中央一号文件助力小农户对接现代农业


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统筹兼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持小农户。推进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帮助小农户节本增效;发展多样化的联合与合作,提升小农户组织化程度;开展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帮助小农户对接市场;扶持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体验农业、定制农业;改善小农户生产设施条件,提升小农户抗风险能力;研究制定扶持小农生产的政策意见。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了不能追求大规模经营,但目前一家一户小规模确实难有高效益。下一步,对新型经营主体扶持力度将与其带动小农户数量挂钩,以此促进小农户增收。鼓励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土地互换、土地入股等,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提高规模效益。要把对新型经营主体的政策扶持力度与其带动小农户数量挂钩,鼓励各地将政府补贴量化到小农户、折股到合作社,引导推动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小农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关系,通过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带动农民分享农业产业链增值收益。


  •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质量兴农”战略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制定和实施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建立健全质量兴农评价体系、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和考核体系。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表示,我们国家农业经济当中农民的经营规模比较小,和专业农户相比,与现代农业结合当中就处于一个不利的状态。所以让留在农村的农民逐渐转变为新型的主体,成为专业农户。

 

新要求防腐败:坚持和完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 中央一号文件为农村“小微权力”拉清单


中央一号文件确定,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加大基层小微权力腐败惩处力度。严厉整治惠农补贴、集体资产管理、土地征收等领域侵害农民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 中央一号文件向农村非法宗教活动说“不”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依法加大对农村非法宗教活动和境外渗透活动打击力度,依法制止利用宗教干预农村公共事务,继续整治农村乱建庙宇、滥塑宗教造像。

 

  • 中央一号文件瞄准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问题


中央一号文件把2018年作为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集中力量解决突出作风问题。科学确定脱贫摘帽时间,对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的严肃查处。除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外,各部门一律不准再组织其他检查考评。

 

  • 中央一号文件为城里人去农村买房划红线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文件同时指出,严格禁止下乡利用农村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馆。韩俊认为,这不是让城里人到农村买房置地,而是要使农民的闲置住房成为发展乡村旅游、养老等产业的载体。


绿色生态环保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

绿维文旅发现,中央一号文件中多次提及旅游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文件指出,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在这个过程中,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和发展走势分化特征,做好顶层设计,注重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典型引路。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文件指出,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森林人家、康养基地、乡村民宿、特色小镇。对利用闲置农房发展民宿、养老等项目,研究出台消防、特种行业经营等领域便利市场准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管理办法。发展乡村共享经济、创意农业、特色文化产业。



文件指出,推进乡村绿色发展,增加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快发展森林草原旅游、河湖湿地观光、冰雪海上运动、野生动物驯养观赏等产业,积极开发观光农业、游憩休闲、健康养生、生态教育等服务。创建一批特色生态旅游示范村镇和精品线路,打造绿色生态环保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

 

文件指出,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加强扶持引导服务,实施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大力发展文化、科技、旅游、生态等乡村特色产业,振兴传统工艺。培育一批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鼓励在乡村地区兴办环境友好型企业,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鼓励农民勤劳守法致富,增加农村低收入者收入,扩大农村中等收入群体,保持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


文件指出,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进一步完善设施农用地政策。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前提下,预留部分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用于单独选址的农业设施和休闲旅游设施等建设。对利用收储农村闲置建设用地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给予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奖励。


新业态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

一号文件提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乡风文明是保障;治理有效是基础;生活富裕是根本。


新时代的农业产业突破传统农林牧渔第一产业的发展格局,加快向注重农产品精深加工的第二产业,和推动农产品流通等第三产业延伸,最终构建起一二三产相融合的现代农业体系。新时代的乡村推进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今天,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收入来源已经拓展到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中央补贴等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四种主要渠道。


如今,互联网+,休闲观光旅游,这些新产业新业态,正在让乡村迸发出新活力。农业部最新统计,互联网+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到农业增加值的14%;乡村旅游产业占到8.9%;新产业新业态对农业农村社会总产值的贡献率超过了20%。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e0025f497gl&width=500&height=375&auto=0

点击视频观看更多内容


政策详情点击阅读原文

绿维文旅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中国乡村之声等编辑整理

图片来源:新华社、央视财经

视频来源:腾讯视频


更多相关内容推荐:

十九大与旅游(六):自主旅游时代

十九大与旅游(五):美好生活与五养度假

十九大与旅游(四):全域旅游

十九大与旅游(三):农旅融合

十九大与旅游(二):乡村振兴战略

十九大与旅游(一):新机遇 新挑战


重点文章推荐,点击图片阅读:


更多新书详情点击查看


绿维微信精华一览

这才是真正的艺术!创意木头景观的神奇力量

绿维新春年会:收获+祝福+欢乐+红包+颜值......

手机在手,签证我有丨快来看看可以办理在线签证的国家有哪些吧

一周旅游投融资资讯速递

重磅 | 2017中国旅游业九大丑闻

全新体验——世界随你而动

关注地方两会 | 关于乡村振兴、特色小镇,代表委员们都说了啥?

【乡村振兴】一家濒临倒闭的腊肠厂如何成长为全球观光农场的典范

全面解析森林养生旅游,你想了解的都在这!

中国旅游行业一切都好?抱歉,这些逆耳之言不得不说!

近期精彩回顾

展览馆建筑设计与施工要点全面解析

旅游行业一周要闻(2018年第05期)

汪洋:做到五坚持,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绿维文旅月度微信文章汇编(2018年1月)

绿维2017优秀案例(九):河北唐山“花乡果巷”特色小镇

权威解读:国务院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

绿维荣获中国最佳旅游投资服务机构奖

旅行青蛙 | 蛙宝明信片里的特色建筑与游憩方式研究

从“葛优躺”到“走出去”:养生游迎冬季黄金期

特色小镇与特色小城镇:区域发展与市场逻辑的绿维探索(文末有福利)

旅游,当然要住的有趣才行!

关注“绿维文旅”微信订阅号,回复关键词“田园综合体、全域旅游、特色小镇、投融资、IP、十九大、自主旅游”,获取更多政策、案例、研究等综合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