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丽乡村丨艺术创造价值,3D创意点亮乡村旅游

2016-02-25 创意经典落地运营 绿维文旅

导读:

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难以迎合市场需求,是现阶段乡村旅游主要存在的问题之一。河南省新安县礼河村、山东省济南市白炭窑村、浙江省安吉县横山坞村、浙江省浦江县罗源村等村落另辟蹊径,引入3D艺术画,为平凡的村落增添活力与生气,发展乡村旅游,吸引大量游客,其中以罗源村为典型。本期微信绿维创景将与您分享罗源村如何从中国第一彩色村,变身为3D乡村,在同质化严重的乡村旅游产品中脱颖而出。


罗源村位于浦江县通济桥水库库尾,三面环山,罗源溪穿村而过,山村风光旖旎。为改变“千村一面”的现状,2014年由中国美院创意和设计,用彩色涂料包装了整个罗源村,将村民房屋刷成了红色、玫红色、紫色、青草绿色、天蓝色、芒果黄色等颜色,使整个村子焕然一新,犹如童话世界。远远看去,罗源村五彩缤纷,色彩张扬而不失个性,别有一番风味。



随后,罗源村因为农房披上了绚丽的色彩走红网络,成为全国第一个彩色乡村。罗源村因此吸引了大量游客,为乡村旅游带来了一时的繁荣。几个月后,当地政府与村民意识到色彩仅能满足人视觉上一刹那的惊艳,难以让游客留宿,再次游览游客占比小,转而探索新的旅游产品。 


发展乡村旅游,留的住人才是硬道理。地方政府和人民为了留住游客想了多种途径。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基于村庄已有的第一彩色村的名号,升级打造,赋予色彩生命,是一种比较行得通的方式。2015年8月,前吴乡开始策划3D艺术画方案,经过反复论证,最终决定在七彩的村落里烹饪一道3D 视觉大餐。



3D画,给人以真实、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身临其境的感觉,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它们在大城市较常见,早已不是稀奇物,可是放在一个山村,便十分抢眼了。


 

3D画要达到视觉效果,并不是随处可以进行绘画的。由于墙面是彩色,相比白墙而言,增加了选点难度。乡政府和从浙江金华邀请来的绘画团队一起看房踩点,共同商定绘画地点。 



最后,村庄里共有13个点被选定。除了墙绘,还选定了地绘、树绘地点。绘画团队为罗源村3D画一共定了四个主题,本土类、时尚类、亲子类和田园类。每个点的方案定好后,绘画团队与政府磨合改进以后再绘制到墙上。



比如本土类充分地运用了前吴乡的旅游资源通济湖和民生村的油菜花等元素,绘制成3D画展现在墙壁上,即使去不了这些实景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时尚类,是对现代生活提炼,对生活中常遇到的元素加以艺术化加工。如进村的立体斑马线,给人一种错觉,仿佛踩的不是斑马线,而是一座木板搭成的桥,行人得慢行注意安全。 


亲子类,是考虑到现在亲子旅游的盛行,亲子旅游占比越来越高,迎合市场需求而定下的一类主题。让成人在欣赏3D艺术画的同时,儿童也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



据了解,这些3D彩绘的造价不算很高,每平方在400元左右,罗源村一共画了293平米,总投资花费11万左右,带来的市场回报却远远高于这11万。每逢周末,至少有几千游客到罗源村旅游,给当地农家乐带来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收入。 



罗源村的经验告诉我们,在一个历史文化氛围不浓厚、地域特色不明显、旅游资源优势不足的乡村,在政府的引导下靠独特的创意,依然可以将乡村旅游发展得红红火火。



绿维创景认为,为避免同质化的恶性竞争,在转型期的乡村旅游必须具有创新精神,探索多类型的旅游产品。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要立足于乡村,而不局限于乡村。乡村旅游的活力、生命力及可持续发展,有赖于旅游产品的多样性、文化性、创意性! 


更多内容,请点击阅读:

文旅创客丨美丽乡村袁家村的众创之路

文旅创客丨文旅众创空间服务生态圈体系

文旅创客丨文旅众创空间推进文化旅游创业创新

文旅创客丨文旅创联--打造中国文化旅游创新创业第一平台

旅游规划丨论中国旅游规划之乱象

旅游规划丨转型期的中国旅游规划将走向何方?

创意建筑丨绿维旅游创意建筑之标志性建筑

聚焦丨中央部署城市未来发展"路线图",六点新提法指导城市规划建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