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一闻:从楹联艺术看清代书法

刘一闻 美术报 2023-02-22

楹联的起源很早,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据《宋史》记载,广政二十七年(964)除夕例书桃符,蜀主孟昶亲自挥写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一联。这种书写吉祥联语的桃符,便是后世春联的早期形式。孟昶在桃符上书写的联语,可以说是我国文字记录下来最早的一副春联。楹联在宋代并未流行,偶有春联的相关记载,而无实物见证。明代中期之后,楹联虽渐呈流行之势,但大都出现在先书后刻的类如大殿园林等建筑物上,故尔,至今能够见到的纸帛墨迹之作自是十分稀少。


到了清代,楹联开始兴盛起来。凡宫廷官署、府邸大宅、梵宇道观,以至酒肆茶楼无不悬立张挂,这一景象可谓随处可见。彼时,凡士庶居所、百姓人家亦多以联为饰。尤其是文人雅士,皆多自撰自书联语悬之堂庑,或颂君恩或缅祖德,或书格言警句自勉自策,或书清词丽句为赏,或发感慨寄托幽思。人们自可从各类各式的联语之中,充分感受到主人的心境和襟怀所在。


上海博物馆馆藏楹联454件,其中清代416件,具体涉及作者达187人。根据作者统计和分析,得出一些推论:第一,在清代,运用字体最为频繁的是行书、隶书和篆书。第二,五言、七言、八言最适宜作楹联书写。第三,楹联书法初兴于17世纪(清初期),发展于18世纪(清中期),繁荣于19世纪(清末期),也就是说从现象上看,乾(隆)、嘉(庆)、道(光)三朝,是楹联书法创作最为蓬勃兴盛的时期。


本期,我们从上海博物馆藏的楹联中,了解“楹联话题中的书法艺术”。



王澍   楷书五言联  130.7×27.2cm×2  上海博物馆藏


清代书法的发展规律,自是与帖学与碑学的客观命题紧密相连。


帖与碑,是两种不同的书法表现形式,它是由材料、观念、地域和创作手段的差异所形成的。正如前所述,由于帖学在很长时间里笼罩书坛,并且为宫廷和士人所接受,因而它代表着一种主流文化倾向。以明代而言,由于“帖学大行”、明诸帝“并重帖学”、成祖“好文喜书”、仁宣“留意翰墨”、孝宗“好之尤笃”。“夫上有好者,下必甚也”,于是,彼时刻帖之风也由此而盛行起来。代表者诸如华东沙的《真赏斋帖》、文征明的《停云馆法帖》、吴廷的《余清斋帖》、章藻的《墨池堂帖》、董其昌的《戏鸿堂帖》、邢侗的《来禽馆帖》、王肯堂的《郁冈斋帖》、陈瓛的《玉烟堂帖》、陈春永的《秀餐轩帖》以及冯铨的《快雪堂帖》等等,可谓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这种风气一直影响到清代早期的书法创作取向。清世祖顺治善欧阳询书,常以自己的法书颁赐部院大臣;圣祖康熙酷爱董其昌书法,使董书定于一尊;至高宗乾隆则喜爱赵孟頫书,一时又赵代董兴。应该说,帖学起源于江左风流,其儒雅秀逸、俊爽超迈的气韵格调,使中国书法具有了迷人的色彩和由此而生的丰富内涵。假如从更深层次的意义上看,它还能体现儒道精神。所谓冲和雍容和优美含蓄,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始终是书法一道主体精神的本质性反映。然在乾隆、嘉庆时期,由于帖学衰微且适值碑版石刻和钟鼎彝文的出土日多,致使金石之学大盛,同时带来以研究朴学和小学作为两项主旨的空前热潮。此外,随着阮元的《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以及包世臣的《艺舟双楫》和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等理论文篇和书籍的不断问世,促使此类以民间书法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碑域文字,重新为人们所认识。书体中,尤其是那种充满镌刻意味的书写笔调以及厚重朴茂、奇崛多姿的文字造型,正日益为书家们所喜爱和重视。



方以智  行书七言联  154.5×31.1cm×2  上海博物馆藏


和中国历史上任何朝代不同的是,清朝书法碑学与帖学的抗衡抑或说并举的状况尤其突出。而碑学的兴起,实际上也证实了这一文化现象与当时艺术思潮紧密不可分的因果关系。这里,还须说明以下几个问题:


一、平民意识崛起。书家开始关注民间艺术品的创作样式,汲取其中有益的养份以充实自己。实际上,从清代初期已有实践之旅的傅山开始,即开始对汉碑文字展开孜孜研求。他曾有过大意类如楷书不从篆隶八分来,即奴态不足观的话语。他擅长于金石彝文之学,还补修过东汉建宁二年所刻的《郭林宗碑》,更以汉碑中硬拙之笔调入书作书。在创作上,这种追崇碑刻的习尚一直影响到金农、郑燮、黄易、赵之谦、何绍基、吴昌硕和康有为等等史上名家。


二、审美意识转换。这与日渐崛起的表现在书艺上的雄肆风气直接相关。当时人们认为寸缣尺幅已不能满足在书法创作中遣兴抒怀的需要,因而十分注重强悍厚重之性态。金农曾在书跋中自称:“余近得《国山》及《天发神谶》两碑,字法奇正。截取豪端,作擘窠大字。”金农作书的去锋,与石涛作书画时的所谓尖锋内藏,说的大抵是一个道理,即都是为了让笔道锋颖在行运时更含蓄更深沉。这种以遒为美,以劲入书的创作意识,在清代中期之后已经逐渐成为主流。


三、重视艺术效果。与帖学相比,碑学表现更适宜于大字榜书。在张扬个人主体精神,注重雄强肆悍书写效果的鲜明意识之下,由大量出土而致的古代遗存及其艺术菁华的呈现,对于书法一道的借鉴以至整个艺术形态的推动和崛起,客观上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以帖入碑继而碑帖相融创作新格局的胜出,自然也就形成必行之势。所以说,清代碑学书法经“郑燮、金农发其机,阮元导其源,邓石如扬其波,包世臣、康有为助其澜,始成巨流耳。”



巴慰祖   隶书七言联  111.4×27.5cm×2  上海博物馆藏

那么,在这一整个艺术门类之中,作为与帖学书法并列而行的清代碑学书法,和作为文字载体的楹联书写样式,如从现象上说,又有何内在关系呢?


通常,楹联是字数有限的大字,因而在表现手法上,强调单字的书写方式往往在此会更加突出。


在这一情形之下,则无论远视或者近观,都有其与寻常书作的不同效果所在。同时,碑域书法中的类如隶、篆和北魏书体等多种文字形态,也为体现楹联创作的多样化及其艺术属性,提供了充裕的条件。其次,正因为楹联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形式,与文学、诗词、建筑、经济等领域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加之楹联文字本身的通常易识易读的特性,确为碑学书法在清代的兴起及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金农   隶书七言联   133×28.5cm×2  上海博物馆藏


从一定意义上看,一代书家的知识构成,大体能影响甚至决定当时的艺术趣尚及创作风格。与明代大多数书家不同的是,以潜心金石考据而独步书坛的清代中后期书家,则多以学者之身著称于时。他们探求学问埋头考订,著述之余往往热衷于翰墨之趣,然行笔作书时,又显得异常沉静稳健。这些书作未必像寻常书家那样,能够在创作中体现出笔体熟稔、功力深厚的特点,然而通幅间却彰显出一般写家所难能的特有气息,这便是人们常说的学者书法或文人书法。如桂馥善隶书,并精通碑版考证。王澍善篆、楷,其《论书胜语》于唐碑而上窥得古人秘奥独有心得。何绍基精篆、隶、行诸体,所著《说文段注驳证》等名重学界。而《说文古籀补》《愙斋集古录》的作者吴大澂,力主将大篆文字形诸笔墨。另一些代表人物如明末清初三大儒之一的昆山顾炎武及其所著《金石文字记》,青浦王昶的《金石萃编》,北平翁方纲的《两汉金石记》,钱塘黄易的《小蓬莱阁金石录》《嵩洛访碑日记》,阳湖孙星衍、阶州邢澍合著的《寰宇访碑录》,以及满人端方的《匋斋藏石记》等等,皆为研究我国古代文字的重要学术资料和珍贵读本。正是由于他们的求索专研和辨伪识真的可贵精神,和不断提出对古文字域界的真知灼见,才会使有清一代(特别是乾嘉后期)在艺术上建立起由新的价值理念而至的本体性认识。或许可以说,不久出现在创作上的百花争艳的可喜局面,正是建立在这个理论认识和客观基础之上的。



刘墉   行书七言联   171.6×36cm×2   上海博物馆藏


我国书法史上,向来就有“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和“清尚质”的说法。所谓清代书法“尚质”的这个“质”,实际上就是指作品的内涵。这个内涵除了其艺术形式,更多地包含由社会变迁而起的思想内容。


在此,让我们依然以楹联书写为例。从前者看,其题咏感叹的范围十分广大,从某种视角上看,抒情言志的力度和深度都要超过前人。如上海博物馆藏品中清早期作者方以智的行书之作“鸟来佛座施花去,泉入僧厨漉菜行”七言联,似描绘了一种境界,一种心绪,抑或是一种智慧。又如清中期巴慰祖隶书作品“诗入司空廿四品,帖临大令十三行”一联,则把文学与书法的精典并置,且工稳妥帖,让人一目了然。再稍后伊秉绶且楷且行的“旧书不厌百回读,杯酒今应一笑开”一联,犹刻画了书生的洒脱和豪迈气概。然从后者而言,人们在艺术认识上更趋向创意和富于开拓精神,使各种奇异新颖的书法创作样式不断出现。仍如伊氏隶书联“希文天下为己任,君实每事对人言”为例,遣笔取纵横之势,笔划逼边而书,具有视觉上的扩张感和新鲜感。但这一充满新意的书法形式,并不是毫无来由的凭空臆造之作,此诚如近人李宣龚所评说:“汀州书法出入秦汉,微时所作篆隶有独到之处。”对于这种令当时书坛耳目一新的创作,晚清书法大家何绍基更是赞不绝口:“丈人八分出二篆,使墨如漆楮如简。行草亦无唐后法,悬厓溜雨驰荒藓。不将俗书薄文清,觑破天真关道眼。”与明时代相比,清代的行草书创作似相形见绌。包世臣曾感叹道“草法则既灭绝”,赵之谦也坦陈自己的行草书“仅能稿书而已”。所以,面对当时的书法创作状况,杨守敬在《学书赘言》中说:“国朝行草,不及明代,而篆分则超轶前代,直接汉人。”

(节选自《从楹联艺术看清代书法》)


▼点击下图订阅2022年《美术报》



  编丨俞越 lisa 
 转载请注明出处  投稿、广告、商业合作等联系小编微信号:L215337 
往期专题 (点击标题直达)
紫气东来 福星高照|古书画中的欢喜年俗
《中国油画》主编王琨谈:何为“诗意江南”
中日虎文化有何不同
浙江文艺界新的艺术清单来啦| 喜迎二十大、共同富裕、亚运、宋韵……好戏连台
今天,是苏东坡985岁生日。祝他生日快乐!
浙江省政协委员、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何水法的45朵“亚运之花”助力体育盛会
大寒丨看图画中的古人取暖“神器”
趣味相投|民间艺术姊妹篇之戏剧与年画

由于公众号改变了推送规则

不想错过精彩内容常点“赞”和“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