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肖怀德 2018-05-23


第1977期文化产业评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当前大众文化最活跃的地带已经转移到数字世界。今天的文化,科技含量远远超过人类历史的任何阶段,社会加速,思维迭代加速,文化形态演变也在加速。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正在步入下半场,新一轮的技术革命正在酝酿和发生。新的文化演进带来了新的文化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而腾讯将其称之为“新文创”。随着人类社会向知识型社会和数字社会转型,“文化+科技”的时代,“新文创”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


 

作者 | 肖怀德(青年社会文化学者、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研究员)

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

编辑 | 蝈蝈


相关阅读


近日,腾讯提出新文创战略,这是去年腾讯提出企业“科技+文化”战略下在文娱板块的一次战略升级。从内容+连接,到泛娱乐到新文创,腾讯基于一线的文化娱乐商业生态实践不断调试和迭代自身的文娱战略,这是基于互联网时代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特征而形成的动态演化逻辑的必然过程。

 

按照腾讯副总裁程武先生的观点,新文创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内容升级到体验;二是动态发展;三是追求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的良性循环。结合今年马化腾先生在“两会”期间提出的《关于推动“科技+文化”融合创新打造数字文化中国的建议》,希望通过“科技+文化”融合创新,打造中国特色文化IP,促进文化产业内部、产业与社会各领域之间生态化、协同化发展,建设产业发达、文化繁荣、价值广泛的“数字文化中国”


可以预见,腾讯的科技+文化战略,不仅在于实现文化内容IP的跨媒介融合共生,更试图实现文化商业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协同发展,同时引领当代数字文化在产业、社会和价值维度的全面升级。

 

新文创,书写数字化时代文化新认知

 

理解腾讯的新文创战略,是理解数字化生存时代的文化新特征的重要切入点。腾讯公司以社交起家,以社交连接为核心竞争力。社交是人们运用一定的方式(工具)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意识,以达到某种目的的社会各项活动,是人类文化活动的主要承载方式,腾讯的社交属性使得腾讯具有天然的文化属性。

 

文化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属性。按照英国社会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对文化的定义,文化包括器物层次(生产、生活工具和生产方式)、组织层次(社会、经济、政治组织、制度)、精神层次(人的伦理、价值取向)三个层次。正如法国技术哲学家斯蒂格勒所言,许多新技术和新媒体对我们的影响,远远大于传统上新技术和新媒体通过文化工业对我们造成的影响。也就是说法兰克福学派说批判的大众文化和文化工业,更多的技术和社会条件是基于文化工业本身,今天,新技术对人类文化的影响和冲击已经远远超出文化工业的范畴,甚至直击人类文化的底层,包括文化生产生活方式,也包括社会制度,甚至价值伦理。

 

今天进入到一个科技、艺术、人文大融通、大融汇的时代,背后动力是技术变革带来的,这就诞生了新的文化。今天的文化的科技含量远远超过人类历史的任何阶段,社会加速,思维迭代加速,文化形态演变也在加速。

 

主要表现在

 

一是因数字转型和知识型社会形成的开放的创新网络,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专家系统与普通大众的边界正在消解,创造力和生产力不再仅仅局限于精英机构和封闭的专家系统,而是得意于全民的创意能量,创新同时来自于公共活动和私人活动,共创内容或者用户主导的创新,技术发达的社交网络运用数字媒体,文化和知识生产力既来自生产商,也来自消费者。

 

二是硅基空间与碳基空间的文化战争正在此消彼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当前大众文化最活跃的地带已经转移到数字世界。数字世界的文化娱乐方式和空间正在为年轻一代形塑看似自由、没有压迫、没有权威、没有中心的精神乌托邦,他们在这里寻回到在真实世界无法体验的自我认同和荷尔蒙释放,但是回到真实世界的虚无感、孤独感、失落感并没有消退和减轻。

 

同时,他们渴望真实世界的人与人的交谈、互动和相互凝视,渴望在真实世界,在大自然的天地人时空宇宙下,寻找生命的意义和唤醒深层的良知,重新感受人作为自然生物和社会动物所需要的肉身接触和互动。这场碳基空间与硅基空间之间的体验之争,文化之争,认同之争,正在展开拉锯战,人类已经不知不觉中在现实和虚拟世界中不断切换,形成了一种无法言说的混合现实的生活世界

 

三是现代数字文明不断冲击着传统文化的生存环境和土壤,传统的价值观念,包括仁义礼智信、孝悌观念、家庭观念、婚姻观念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基于人类后天的文化习得与养成无法遗传,必须重新来过的生命逻辑,人类又渴望从经典和传统中汲取人之为人的思想资源,传统的坍塌与传统的追溯同时在展开,对传统文明的追思,实质是人类对自然生存状态的渴望,对现代文明带来的人的异化的反抗,希望从传统智慧中汲取安顿身心的方式。

 

四是伴随消费升级、新的消费文化兴起,新的经济学、管理学范式都在往如何激发个人创造力方向发展,创新范式正在发生转移,创新经济正在走向创意经济,商业领域、创新领域的文化因素、艺术因素、审美因素的比重越来越大;“艺术家成为企业家的模板,创意企业家成为新经济的典范,文化的地位发生了变化,从商业企业现代化狂潮的反对阵营变成了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是知识迭代加速和知识共享经济的来临,对学校教育带来极大的挑战。社会加速带来的知识更新速度加速,每一个个体都拧紧了学习学习再学习的神经,被时代抛弃的焦虑感,追赶时代的紧迫感越加强烈。现有的教育体系的转变远远滞后于知识迭代的速度,各类自发学习组织如雨后春笋,各类知识付费产品不断出现。“教育方式正在发生改变,从教授已生产的知识的教学,走向教授知识生产能力的学习。”

 

六是网络原著民一代,对新技术敏感,对网络世界娴熟,“技术已经内化为一种他们与生俱来的生存土壤和生存能力,他们在多平台进行多任务操作,他们的工作遵循着集体智慧和反复迭代的在线伦理,”他们对权威文化、政治文化绝缘,通过社群、社区建立了一个个新文化社群,如创客群体、极客群体、二次元群体等,建立起他们自己的价值观和文化行为方式,新的代际文化鸿沟正在不断加大。

 

七是艺术观念、思想的多元化发展,带来了新的艺术探索此起彼伏,艺术的传统美学标准受到了质疑,经典艺术传统对于艺术的形象、构图和美学追求正在消解,艺术从对美学意义的追寻向对现代生活从观念、思想和哲学意义上的反思。艺术已经不再是孤立的纯精神性行为,艺术与商业、艺术与社会、艺术与城市、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艺术家与设计师的界限也在模糊,艺术设计作为新的动能正在为现代商业、现代生活附能和带来意义。

 

八是对人类社会和文化有深刻影响的技术变革之间的周期在不断的缩短。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正在步入下半场,新一轮的技术革命正在酝酿和发生,尤其是以人工智能、生物医学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将深刻影响人类文明变迁,人类的生存逻辑、生命逻辑正在面临重写。

 

新的文化演进带来了新的文化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腾讯公司在以社交网络构建数字创新社会网络的生态平台基础上,正在构建一种全新的数字文化创意产业生态,既创造着一种科技力量带来的全新的文化组织和生产方式,同时也用全新的方式来组织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与消费。

 

新文创,重新定位创意的价值和影响

 

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指出,创意是基于创新的、特殊的可再生资源和人类天赋,日益变成可持续发展一个关键组成部分。随着人类社会向知识型社会和数字社会转型,创造力将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包容性增长,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而创意是创造力的核心表征形态,是新的时代环境下创新的本质内涵。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指出,“熊彼特的‘创新经济是生产要素重新组合’是工业社会的逻辑,在信息社会,经济要创新必须先有创意,主体不再是企业家而是创意者”。互联网学者姜奇平指出的,“如果说现代性意义上的创新,主要是心物二元对立的科技意义上的创新;那么后现代性(信息化)意义上的创新,更多是打破心物二元论后科技与人文结合意义上的创新。”

 

最近英国发布了创意强度评价指数,所谓创意强度主要评价高科技企业中创意设计类岗位和人员占总员工的比例,这是衡量高科技企业创新性的主要指标。因此,创意不仅仅指创意产业,创意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标配。创意如何产生?如何拥有创意能力?在我看来,科技、艺术、人文的熔炉,正是创意的起点


工业社会的创新与后工业社会的创意对比表

 

如上图所示,这是笔者梳理的关于工业社会的创新和后工业社会的创意之间的差异性,有几个重要的维度

 

在手段上,工业社会的创新是强调组织流程再造、要素重组,而后工业社会的创意是个体创造力的爆发;


在主体上,工业社会的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后工业社会的创意的主体是创意者;

 

在动力上,工业社会的创新更多的是满足需求,后工业社会的创意是激发需求;

 

在表达方式上,工业社会的创新是自上而下进行,后工业社会的创意更多的是自下而上,去中心化进行的;

 

在组织形态上,工业社会的创新主体往往是大型托拉斯企业,后工业社会的创意主体往往是生态平台+个体;

 

在基本假设上,工业社会的创新假设是“人是理性的”,后工业社会的创意假设是“人是有限理性的”;

 

在关键词上,工业社会的创新是一种统一的、标准化的、科学式管理,后工业社会的创意是价值、情感和意义。

 

作为科技文化企业,腾讯在新一轮的创新经济浪潮中,如何构建数字化创意生态,无疑至关重要。

 

这里有诸多的问题需要思考和讨论,比如发挥好集体智慧的力量,让原始的创意在不断的众创机制上生长和转化?在数字化时代,如何建立开源社区,既鼓励创意共享,也探索数字化语境下全新的知识产权理念、保护和运用机制?如何营造开放、包容、多元的文化环境,对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职业的人有同等的尊重和包容性,鼓励多元文化、多元价值的跨界交流、共享和思想激发,创造有利于创意产生的环境?如何有意识地通过不同部门和产业的融合(如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能源、教育的结合)来创造新的产品、技术和市场解决方案?如何将企业的资产与具有支持性、冒险性的文化相结合,就会创造一个创新生态系统——人、企业和产品之间的协同关系,促进创意的产生和商业化加速?

 

新文创,拓展新科技塑造文化的新可能

 

随着知识、创意成为人类价值的主要生成方式,休闲、娱乐将占据人类生活的主要时间份额,未来必然催生出以科技为主要引擎,以文化内容生产为主业的伟大公司。腾讯作为一家科技基因的公司,打出文化牌,无疑已经站在了历史的节点上。相比于文化产业生态链内部的企业而言,腾讯无疑是离新科技最近的一家科技文化公司之一。

 

未来,腾讯不仅在基于互联网的数字文化生态链构建上将会继续前行,许多新的科学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比如VR/AR在文化娱乐领域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和影响,新科技对新文创的技术基础设施支撑,区块链在新文创的应用,新媒体平台对新文创的支持,新的多媒体技术对新文创的表达与呈现等等,这些领域都是腾讯可以无限想象的新蓝海。

 

新文创,审视未来人类文化的价值与归宿

 

数字技术的来临,由于一个剧烈的数字黑洞,吸引着无数年轻人的注意力和时间,而且这股浪潮还在继续。我们已经无法阻挡人类的注意力和时间被数字世界吞噬的命运。然而,由于这场技术变革来得太快,文化还来不及沉淀和适应,因此,现在已经出现了基于碳基书写系统的人类文明的经典书写与硅基数字读写系统之间的文明断层,碳基世界与硅基世界的文化注意力争夺战已经拉开了序幕,并且不断向硅基世界转移。碳基世界的文明衰落与数字世界的文化真空并存,数字世界的文化建设任务异常艰巨。

 

一方面,我们不得不警惕随着人类休闲时间的不断丰裕,数字世界的娱乐方式不断吸引人类陶醉、迷恋和沉睡其中,斗志、血性、抱负、理想正在衰退和消逝。正如斯皮尔伯格在电影《头号玩家》中所寓言的,人类生存的物理世界逐渐沦落和衰微,人类的价值和理想都寄托在穿越VR眼镜所呈现出的虚拟性、想象性的繁花似锦。

 

另一方面,当然,我们也不能过于悲观,年轻一代所创造的数字文化风景,也许正是新的知识文化的诞生和新文明的兴起,也许这就是人类文明的必然归宿。

 

腾讯无疑踩在了塑造数字文化新价值和新伦理的制高点上。价值观是企业的灵魂,是引领企业走向未来的底盘。如何在传承经典文明,塑造数字新文化中发挥超越商业利益价值之外的文化价值和社会责任?如何对中华文化的现代转化、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出自己的突出贡献?如何对人类社会未来的共同命运,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如何对下一代的审美教育、想象力教育倾注足够的关心和心力?如何对缩小区域性、代际性数字鸿沟不遗余力?这些既是对腾讯公司的考验,也是对今天的主导人类未来命运的商业力量、科技力量的文化追问。


推荐阅读(点击图片)



中国文化产业优质内容平台

文化产业评论

交流/咨询/推广/合作

加微信号:7759813  

邮箱:whcypl@126.com

中国文化产业政策合集笔记本

了解更多

北京大学陈少峰教授IP笔记本

了解更多

实习•兼职•投稿,请点“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