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是如何在城乡二元结构下生存的
第2131期文化产业评论
从国家和社会的层面来看,我们现在经常提到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梦、扶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目标的实现,全都离不开乡村的发展建设。在城乡二元结构下,乡村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发挥着重要价值。在这篇讲话中,李松不单为我们分析了现代人对乡土文化的认知,还通过一个个民俗文化实例诠释了深刻认识自身文化传统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需遵从的三项原则。请看下文。
作者 | 李松(原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
来源 | 宣讲家网
编辑 | 张颂阳
正文共11063字 | 预计阅读时间24分钟
一、在城乡二元结构下认识乡土文化
若以二元的方式来看待当今的国家和社会,城乡这两个视角是非常常态的。总的来说,我们现在经常提的几个话题,包括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全都离不开乡村。基于多年从事民间民族文化工作的经历,我在与乡村的频繁接触中收获了许多的感触,也一直期待能跟大家做一个交流。
2010年,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成为了上海世博会的主题,这是在国际语境中提出的口号。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要怎样去理解国际博览会呢?1915年,我们中国的茅台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中荣获金奖。按照我个人的理解,博览会是每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把相应的物产聚集到一起。1985年日本筑波世界博览会,主题是“人类、居住、环境与科学技术”,当时每个国家都在会上展示自己的技术力量,有高铁、航空技术、航天技术等。到了2010年,所有技术展示则转变成为表现我的文化是怎样的来服务,这种变化不仅是上海世博会的一个主要标志,而且在整个人类发展史上都具有标志性意义。
中国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发展成了第一要务,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大多数人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价值判断非常认同,但我个人对这个口号有所保留。因为世博会的展览每个省都要参加,当时我就跟贵州的同行说,贵州不要完全跟着这个口号走,要考虑实际情况,保持城市和乡村的良好互动才能让生活更美好。世博会的主要管理部门是一个国际化的机构,据说他们倾听了这个意见,在贵州的西江专门搞了一次世博会的论坛,那是一个新开发的苗族村寨,主要讨论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我们说一下城乡的概念。城市是深入人心的,无论是在整个的国际主流中还是在中国的社会主流中,城市都是现代化的代名词,代表着未来。对于乡村我们也有一个大致的印象,比如它的经济欠发达,教育、生活等各方面的水平都属于比较后端的。生活在乡村中的人有一个标志性的称谓就是农民,进城务工之后又被称为农民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之所以会关注到乡村的生态空间,主要是因为我们开始消费原生态和农家乐了。
农家乐相信大家都了解,并不是指农民的乐,而是农民为城里人准备的休闲娱乐空间,实际上是为了谋利,没有真正的快乐的意思。除此以外,城市人在享受了现代化成果之后,发现了生态环境的问题,认为在乡村中可以逃避这些问题,逐渐意识到乡村的有机食品、青山绿水都是好东西。所以每到周五的下午,城里的车都挤着出城。另外还有资本向乡村的涌入。城市的空间有限,于是各个城市都建造高楼大厦,只要电梯能把人拉上去,就不断把楼往高里建。现在世界范围内,几百层的高楼比比皆是。比之拥挤的城市空间,有心人就抓住了城市人对居住别墅和四合院等独立建筑的向往,在宽敞的农村制造了新的商机。农村就成为了一个有前景的消费市场和资源空间。
总结我们对乡村的一个基本印象。对于乡土社会,很多人认为城市应该帮扶一下,因为它有很多亟待提高的地方,有很多可以利用的空间。在我看来,能不能打赢扶贫攻坚战,能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基本上全看乡村。因为城乡经济差距大,只有乡村的人们富起来,才能使整个社会达到小康。
那么,我们该如何认知乡村?除了商业价值以外,乡村还有别的价值吗?就我个人的总结来说,它还具有这样的价值:由生态文明与社会和谐构成的乡愁。“乡愁”是一个被写进中央文件的词汇,它到底指的是什么呢?“留得住乡愁”又是要留住什么?乡愁不是一种怀旧,也不仅仅是儿时的回忆,也不是像农家乐一样的,我们在城市里待烦了就可以去休闲或休息的一块地方。乡愁是对中国古老文明的一种延续,是从农耕文明开始,经过漫长的岁月流逝和时代变迁而不断凝练出的乡土社会所具有的自治和管理能力,是一种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传统,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基因。我们有很多优良的文化传统,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地区丢失的速度比较快,反而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有所保存。这些优良的文化传统是宝贵的财富,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
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正是文化创新发展的不竭源泉。未来全球化的秩序是什么?就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能在一起和谐相处。道理很简单,相同的文化很有可能会产生相似的想法,两个想法类似的人,其创造力就相当于一个人,也就是1+1=1。如果100个来自相同文化背景的人想法都差不多,那这100个人的创造力也就相当于一个人。反之,文化背景不同,想法也就不同,这样才能互相交流、讨论、刺激、学习、进步。由此可见,文化的创造性恰恰在于多样性。
那么中国的文化传统是什么样的呢?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对我们的传统文化作出过这样一个概括性的总结:“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上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在形容多种文化融合统一时他用到了一个词,叫“无与伦比”。乡村文化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同质化,它也是具有多样性的。许多人尽管遍历人生,仍然会不时回过头来怀念自己的家乡,因为家乡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常独特的地方,这种独特的情感依恋就属于文化创造性的源泉。
我们可以从时间和空间这两个维度来理解乡土社会的真正价值,从时间上看,它传承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空间上看,它代表了文化的多样性。从这两个价值维度来理解乡土社会,对未来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坐在一起谈身边存在的问题,假设总共有100个问题,是不是有那么几个能从乡土社会的传统里面找到解决之道呢?这个问题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的。我个人以为,从宏观上讲,人类社会解决未来问题的很多方法在他的“童年”,即早期智慧。以中国为例,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人就提出了“天人合一”,倡导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解决未来问题的钥匙也许一直藏在人类古早的智慧中,关键看今天的我们能不能从传统中去发现这些价值,这也是国家不惜动用公共资源来保护文化遗产的逻辑起点。
二、民俗中的乡土文化
对大多数城里人来说,乡村只是旅游观光的地方,在这里我就给大家展示一些乡风民俗,然后跟大家交流下自己的体会,看看能不能达成一些共识。
这是藏族的插箭节。
这是春节期间的唱戏表演,一般最先唱的是酬神戏,台下和阁楼上有很多老乡在看。这种传统在城市里是没有的,在乡土社会中也即将消失。
这是河北农村春节期间的节目“火流星”,也就是打铁花。中国人过节必须要红火,若说日子过得红火那便是极致的好了。红火不是指个人财产表增加了多少,也不是指一个人多么有能力或权力,它是一个公共性、群体性的词,没有人群凑在一起就不能称之为红火。
这是嘉荣地区的藏族中老年人在过节前排练舞蹈。就像城市里有广场舞一样,乡村社区中也有舞蹈。不过乡村中的舞蹈大多与某种信仰有关,所以具有仪式感,规范更多。此外,乡村的跳舞几乎是大家都会参与进来的盛事,联络感情和促进团结的作用比城市显著得多。
这是苗族的姊妹节,图为过节前母亲在为女孩打扮。
壮族有个螞拐节,“螞拐”是青蛙的意思,是壮族祖先崇拜的图腾,图上展示的是过节时跳的螞拐舞。
这是彝族的赛马。
浏览这些照片是什么意思呢?一来是希望大家看到文化的多样性,二来是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外在符号,但又似乎离城里人的生活非常遥远。城里人还会有像照片中那样大规模的群体聚会吗?现在我们的交流基本上都靠微信,逢年过节的时候也不可能像乡土社会一样手挽着手载歌载舞。我们从这些照片中看到的是一种离我们越来越远的生活状态。照片中列举的民俗活动还有更多更为艺术的表达,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这些都是学者们关注的东西。总之,乡土社会中的民俗具有非常美丽丰富的外在表象,但我们单是欣赏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想要真正认知到自身的文化传统,关键还是要探讨文化符号背后的意义。
我们能接触到的文化符号大多是在旅游的过程中,或在查阅杂志和攻略时看到的,那么它们具有怎样的意义呢?刚才我们说传统文化中藏着解决人类未来发展问题的钥匙,但是真实的现状是什么?如果让城里人偶尔去消费一下乡村文化,相信他们是很乐意的,但真要让乡村文化融入到城市人的生活中去,似乎又是不可能的。没有人有权力要求人们保留原始的生活状态,尤其是在人们不太愿意保留并且这样做看起来现实意义不大的情况下。这就陷入到了一种很纠结的状态中。
文化符号的背后到底是什么?这是我想跟大家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我们来看一组城市和乡村的对比图。
这是城市人楼道里常见的景象。
我们再看乡土社会,这是贵州黔东南侗族的一个传统村落。大家可以找一找图上的钟鼓楼,仔细看的话挨着很密的就有三四座。引用现代化城市常用的一个词,这些楼都属于村落中的公共空间,供大伙平时议事、祭祀、唱歌或聚会时使用,不属于哪一家或哪个人。那么,这些公共空间是由什么机制建立起来,在什么观念的指挥下建立起来的呢?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怎么维护它?这都是文化研究者会追究的问题。这个传统村落中的公共建筑不用政府投一分钱,全是老百姓自愿凑钱盖的。
除了钟鼓楼之外,传统村落中的公共空间还有很多种存在形式。比如我们汉族地区的宗庙,供奉神祇的庙宇,甚至村口的大槐树,老百姓平时习惯到那里去吃饭、聊天,或是解决村里的事情。再比如村里的大卖场或水塘,它不属于任何一户人家,因为大家共同拥有,所以谁也不会去破坏它。像这样的场所在城市里被称为公共空间,由政府统一管理。那么在农村由谁来管理呢?由大伙儿一同来管,这是延续了好几千年的传统,也是城市和农村的差别所在。
对社会公共事项的组织能力和安排能力应该是现代化乃至后现代化的一个特点。在调查侗族村寨乡土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哪怕真的很穷的寨子,他们要盖一座鼓楼,只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就能把钱凑出来,盖好以后,贴上几幅寄托着美好心愿的吉祥话或对联就可以投入使用了。举行活动时大家都会遵守规矩,平常轮流进行打扫,这样的公共空间不需要其他额外的费用维护就能使用好几百年。
再回过头来把这种对公共空间的管理和利用方式与城市楼道里面的景象作对比,严格意义上说现代社会的公共空间建构比传统社会差了许多,问题出在哪里?我个人觉得是文化的差异。城市人普遍认为依靠规定、法律、私有化、自由市场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当所有的东西都纳入规定以后,才发现人心是散的,人们对很多道德层面上约定俗成的东西没有办法遵守,这样的社会管理成本非常高。现代城市社会为什么呼吁公共性?我们有钱乘地铁、坐飞机,但是我们或拥挤或喧哗,没有公共秩序,而过去我们没钱的时候坐马车,却懂得礼让。这种公共性的缺失事实上是因为我们把自己的传统给丢了。
乡村中的公共性表现在哪里呢?侗族有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叫侗族大歌,是一种没有伴唱的合唱,在艺术领域里非常著名。侗族大歌的现世,颠覆了世界音乐史上中国没有多声部合唱的定论。合唱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多声部由两到四个声部组成,所有人发出的音色都不一样,合在一起成为好听的和声。尤其在西方的宗教音乐里,这种音乐形式更是经过了长期的培育,显得格外突出。
欧洲古典的合唱需要器乐的配合,有一套独特的和声及声音排练方法,好让各个声部的声音组合起来是和谐的。侗族的合唱发现于五十多年前,它没有经过教堂和宫廷的洗礼,也不是主流社会演变的结果,而是老百姓自己琢磨演绎出来的艺术。因为不需要伴奏,没有西方的和声规律和技巧,这种奇特性再加上异常漂亮的声音,使他们每次在音乐节上演唱都能获得大奖。
我们把合唱艺术置于不同的文化环境里。西方有唱诗班,他们用宗教的理念来引导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使他们追求声音的和谐,这样的文化再加上一定的和声技巧,成为了西方的合唱艺术。这种合唱艺术传到中国以后,被我们的主流社会放到了几乎所有的艺术院校里,作为金科玉律来指导中国人的学习。对于合唱,一百年来我们现代音乐的教育体系就是这样设计的。我们再看侗族人的社区,在那些我们认为很落后的不发达的地区,却延续了另一种毫不逊色的合唱文化。
侗族大歌代表了两重意义:第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刚才我们说的“天人合一”。这种歌曲的曲目大多跟自然密切相关,歌声大量模仿了自然界的声音,比如鸟叫、蝉鸣等,惟妙惟肖。对城里人来说这种声音有点难以想象,因为我们平时听到最多的就是汽车的马达声。第二是人与人的和谐。进过鼓楼的人应该不难发现,鼓楼的楼顶有一个穹顶,具有非常好的声场效果,除了鼓楼以外,中国的古戏台很多也具有一定的声学能力,在这样的场所对歌,声音会更有感染力,更加好听。一般村人从三四岁开始,就会在歌师的带领下练唱侗族大歌。
大家仔细想一下,以现代人的角度看,那么多人能坐到一起认真耐心地对歌,是多么和谐,多么了不起的情景。把那么多人组织到一起,为了使大家的声音互相协调,一练就是几个小时,那人们必然得有那个时间和心情。只有在心态上达到和谐共融的状态,声音才能自然而然的合到一起去。久而久之,它就在无形中使人与人之间能够长期保持一种和谐的状态。
我们曾举办过七届歌唱大会,只要是合唱,就没有任何其他的歌能跟侗族大歌相比。它包括了男女声、童声,还有其他声音等,一架伴奏的钢琴都不需要,一开口声音就是准确的。如果我们把这种外在的艺术跟侗族悠久的文化传统联结在一起认真去考察的话,我们会发现农耕文明中很多伟大的创造不仅是历史的,也是当下和未来的。我们期待城市人的未来也能这样和谐,也存在侗族大歌这样的艺术表达,不仅局限在歌唱技巧上,更有文化意义上的传承。
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但有自己的语言,在对它的语言体系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侗族没有创造“锁”这个词,包括好多其他的现代词语他们也是没有的,这是因为在他们的传统语境中没有这码事。“锁”是人类有了分工,产生分裂,占据了私有财产之后才会创造的词,侗族之所以没有,是因为他们为了防火把财产集中起来一同保管。在侗族的寨子里,财产和房子是分成两边放置的,中间是一条过火道。木质结构易燃,万一着火了,烧毁了房子还有财产,烧毁了财产还有房子。不管是打下来的麦子还是老人的寿材,所有贵重的物品都集中放置在一起,自然就不要锁了。传统的侗寨都是如此,不过现在也慢慢学会上锁了,可能也是现代化的影响。不管怎么样,这种公共性,这种由农耕文明养育出的文化价值,对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及未来社会的建设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我再举一个例子。
这是彝族的赛装节,彝族的支系特别多,图示是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彝族。他们的服装上绣有马缨花,颜色艳丽,给人一种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当地人认为马缨花代表着多子多福,是不允许采摘的。他们的民族文化及服装审美都有着丰富的内涵,不过今天我希望大家关注的并不是这些内容,而是要追问一句为什么他们这么多人愿意聚集在一起过这个节?为什么他们具有这样的高度认同感?
单就我们调研过的这个彝族社区来说,历史上的彝族有一种“伙头制”,简单来说就是大家轮流担任领导,管理村落的日常事务,一年一轮换。村里田地的收成都会统计到领导那里,再由领导给大家分配。宏观一点思考有点像现代社会的纳税,我们纳税给政府,再由政府管理社会,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结构。赛装节实际上是每年更换伙头之后举办的社区聚会,聚会后还有祭祀神祇的仪式,之后就可以开田进入春耕了。到了来年的同一时间,大家又开始讨论更换伙头、聚会,就这样周而复始地循环往复。
作为村落领导的伙头还有很多细致的需要遵守的民俗约定,比如如何待客,做事要公平公正,需要承担很多的责任等。没有公田了以后这个制度还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1965年底才中断,这是相当令人感动的。对于“伙头制”来说,没有公田就意味着领导没有经费,在这种情况下他还要继续履行领导的职责,那这个领导就光剩下什么?支出,也就是赔钱。久而久之村人都入不敷出还不上债了,这个传统也就延续不下去了。
我了解到,最后两次实行“伙头制”是在1964年和1965年的时候,由村里的两个特别有能力,家庭条件比较富裕的兄弟担任领导。在他们的文化传统里有一种基本的观念,谁当领导是要费力吃亏的,为了履行领导的职责,即使欠了债还不上也要把事情做好,对现代社会来说这也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然,他们之所以有这种觉悟,也是因为受到了客观因素的制约。因为他们终生都要在这个村落集体中生活,担任领导那一年干得是好是坏决定了他们在村里的评价和位置,甚至会影响到祖先及后代的评价。正是这种主人翁意识和荣誉感,使他们能将这项传统坚守下去,延续了很长时间。日常生活中的彝族还有其他的信仰,比如毕摩文化。一个穷困地方的人们能具有如此丰富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传统,无疑是令人惊叹和感动的。
当地人穷到怎样一种地步?我采访过画面中间的这位老太太,从1962年开始她就是文艺骨干,跳舞的时候排在第一个。当时我问她:“您觉得穷到什么程度?”她说:“穷到要死了。”按照现在的标准,这肯定是精准扶贫的地方,进到一户人家,整个屋子里只有八块砖头,一个木板,一张羊皮和一个火塘,基本上一眼就全都看遍了。但就是这种生活条件,他们过节的时候还能有那么充实的精神生活,所以有时候穷跟文化不应该成正比,穷未必就没有文化。
我们外部社会的人经常举着长枪短炮一样的镜头去村落里拍来拍去,大部分人关注的都是他们的艺术表现,却很少有人能追及他们背后的文化传统。为什么他们能够在那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下拥有那样优秀的组织动员能力和秩序?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这张图是哈尼族人每逢节日都会从事的一项娱乐活动——打秋千,这种文化背后的含义我们理解起来更加困难。哈尼族最盛大的节日是苦扎扎节,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让大家对这个节日有一个初步认识。
八十年代的时候我们看到的苦扎扎节可能比现在的更加奇特,这是一个原生态的节日,没有受到任何不良文化的影响,完全是他们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延续。若非要说有什么现代化的痕迹,那就是他们使用的交通工具由过去的骑马、步行变成了乘坐摩托车,组织联系方式变成了使用手机。该怎么理解现代社会中存在着这样的文化传统呢?包括我们这些做文化研究的人,在面对它的时候也觉得有点儿五味陈杂,你会觉得它很新奇。该如何定义这种文化?它属于开放的还是落后的?
我只能用自己个人的认识和对其文化背景的了解来跟大家做一个大致的交流。首先我们要理解,在很长很长的历史阶段中,人类都认为人口是第一生产力。汉族现在还流传着老祖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训诫,像人丁兴旺这样的词我们一直都在使用。有时候家族能不能进一步延续或发展,可能就差几口人,这是多么严峻地问题,对吧?尤其是对农耕文明时代及仍处于农耕时代的文明,这种围绕人口形成的文化体系是非常合理且有秩序的。西南诸多少数民族的婚姻制度因为与现代社会所处的生产状态和价值观念不同,所以很难被我们理解,比如摩梭族的走婚,但它其实就属于此种文化体系的范畴,在特定的社会发展时期非常地合理。
西方文化中不乏对人体艺术的表达,他们还有狂欢节、花街游行等在我们看来非常开放的节日庆祝活动,事实上中国自己也有类似的开放的文化要素孕育在古老的农耕文明中。就拿哈尼族的婚姻习俗来说,在把人口作为第一生产要素的价值观念下,男女青年最看重的不是婚姻仪式、性关系,也不是贞操,而是女方生了孩子以后放在谁家里。当地人讲“婚不落夫家”,就是说在一户人家生了孩子还不行,必须把孩子留在这家才算正式成为这个家庭的一员,完成整个婚姻的责任。他们婚前的交往以生育为目的,满足了人性、自由、开放的条件。我们刚才看到的苦扎扎节就是为了鼓励男女青年充分交往而举行的,结合他们的生存现状和文化传统,我们多少就可以释然了。
从少数民族的婚姻习俗中,我们仍然可以找到对当下有指导意义的一些东西。比如刚才说到的摩梭族走婚。通过对摩梭文化的调研我们发现,就结果来说,这种文化呈现出的摩梭人的社会现状是:他们的儿童有人抚育,老人有人照料,这两个指标令他们的社会结构非常稳定。此外,妇女一辈子都不用离开母亲,这是多么令人有安全感的事啊!认识这种文化,务必要先真正地去了解它,然后发现它真正的价值。现在我们提倡创新型发展,在哪个方面创新呢?我觉得首先要在文化理念上有一个更广阔的视野和思维。
传统社会中的道德伦理和价值观念强调秩序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以争取用最低的管理成本有效管理不同的生产力单元。过去,无论是国家、族群还是家族,对一个地方的管理都会形成一套管理。它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要在发展过程中不断适应社会变迁,适应新的生产力水平并作出调试。我认为要维护这种体系和秩序,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建立共同体,永远使集体所拥有的共同利益处于最大化,从而达到令维护它的成本最少、最优的目的。
中国乡土社会的习俗体系,以文化之网维系着强大的社会组织和动员能力,包含着具有多样性的人类生存智慧,这种智慧对中国未来的建设发展又能发挥什么作用呢?我们不说向这些传统学习,但它至少是一面能够照鉴现代社会生活的镜子,也许我们关于未来的一些想法就和过去的一些观念和主张不谋而合。这种对传统,对乡土社会的发现是非常有意义的,对文化学者来说更是一个专门的学问,它实际上是一种人文素养,反映了对不同文化,尤其是对自身文化传统的探寻诉求。
任何文化或文明体系如果失去了对自身文化传统的深刻了解和认知,就失去了具备优秀创新能力的基础,这是哪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会例外的。没有一种文化能斩断自己的尾巴,它一定是建立在自身传统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大以后,我们党大力提倡要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这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它具有非常深刻的含义。中国梦的实现有赖于中华民族对自身传统的重新认识和借鉴。只有这样中国才能面向未来,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保护乡土文化价值
乡村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话题,我们从乡村中发现了很多价值,那么怎么才能保护这些价值呢?我们迄今为止对乡村做的事,是否切实保护了它的价值?保护乡村价值该遵循哪些基本原则?我想简单把自己在这方面的工作体会跟大家做一个交流。
具有全局意义的乡土社会传统智慧并不是城里人的纪念品,而是要全面伴随城乡现代化进程的精神财富。农村不应仅仅是城市的后花园和扩张空间的储备。对乡土价值的低估和利益诉求的功利化、庸俗化、多元化,使得乡土文化保护表面化、碎片化、商业化成为常态。而非自治的“传统”和“优秀”的选择权的异化,常常在逻辑起点上就失去了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举个例子,比方说我们在贵州有一个村落调研点。十几年了,就说当地老百姓的房子,城里人认为旧房子很珍贵,应该保存起来,于是就纳闷他们怎么把老房子拆了改用钢筋水泥,包括知识分子和搞古建筑的专家在内,也都认为老房子应当保留。但是如果你跟当地老百姓一块儿过日子,你就知道贵州的地皮是非常非常紧张的。为了节约空间,他们连晒谷子都是在竹竿支起来的架子上。把谷穗挂在一根根竹竿上,既防止耗子糟蹋粮食又能保持新鲜,不进粮仓,也不需要多余的房子贮存。村里人去串门的时候就挑个担子,前后都挂着谷穗,吃的时候现脱粒、打米,所以他们吃得总是比城里人新鲜健康。
正因为贵州的土地资源稀缺,所以它大部分的土地都用来种地了,那么在建新房的时候,当地人考虑到钢筋水泥房的房顶可以干很多事情,就实用性和空间利用率来说它比传统民居增加太多功能了,自然就用水泥房替代了传统民居。城里人来了之后说,我补你钱,你再把瓦片房盖回来,为什么?你不这样搞谁来旅游,谁来瞧你?这种旅游景点的打造就使农村成了城里人的纪念品。
乡村的很多文化价值被低估,主要表现在以旅游为目的的乡村规划和设计上。现在我们一提到对农村的开发,首先就是对土地的占有和流转,这种把农村利益和土地、人和土地割裂开来的做法,我认为是具有很大风险的。即使让社区组织将人们的力量都凝聚在一起打造一种符号,这种保护的意义也并不是很大。我不反对符号化的保护,但是保护要与当地文化结合,尤其要将群体性共同体文化的核心统一起来。如果我们强硬地把商业化作为一种优秀的选择加诸在农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依靠商业化呈现出一种非自发形成的由人编排的文化传统,这是否符合当地民众的意愿呢?通过进一步地追问我们不难发现,这种开发实质上不能称之为社会建设,而是在利益驱使下把乡村资源化的一个过程,对乡村的长期发展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再看一个例子,上面这两张图是广西,这些老百姓扛着铜鼓准备去庆祝节日,然后就被包围了,有一排人把他们堵在路上拍照。这个景观能表明主流社会和乡土社会的互动吗?乡土社会最珍贵的是乡村人的生活智慧和生存状态,这种东西理论上是不能被参观的,但是他们可以通过待客来传递。我在参加旅游设计的过程中经常会追问,如果一些人的生活被另一些人参观,这是不是一件能被长期接受的事情?现代社会的人们都注重隐私,我们到底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去关注农村?
这种符号化的例子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实际上这涉及到对传统伦理的认知和使用问题,或者说文化尊重问题。现在乡村旅游的本质类似于把农村拿出来放到舞台上作为艺术表演给城里人看,然而事实上农村人有他们自己的生活,不是为了表演给城市人看的,旅游似乎是他们为了谋求自身发展而采取的没有办法的办法。反过来说,城里人没有摆出让农村人参观的架势,农村人为什么进城了?因为城市有更多的就业机会。这跟我们去乡村旅游消费的性质是不一样的。
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那些乡村文化的真正价值到底能不能得到保护?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面临巨大的挑战,我们是不是能妥善处理好文化尊重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找到其他更好的发展方式?这都是需要我们继续追问的。
刚刚我们说乡土文化保护工作存在着碎片化的问题,碎片化是什么意思?比如前面我们说的赛装节,它是一个完整的文化事项,往大了说,就像全国人大会议有主席团会议、大会发言、国家领导人作政府工作报告、文艺节目表演等若干项目一样,是由许多流程组成的。赛装节是彝族在轮换领导人时举行的节日,背后有一套仪式,如果我们只关注和保护它唱歌跳舞欢庆的部分,把其他的传统都丢掉,那就是把它由整体切碎成了一个个小块,造成了碎片化。另外,在保护乡土文化的时候,我们会按照学术分工对不同事项进行分类,比如音乐专业的就去保护音乐,舞蹈专业就去管跳舞,这样各管一摊就造成了二次的分割切碎。在实际工作中这种分类是必要的,若把它放到乡土社会的大众生活中去,就能关照到各个文化事项间的关联性。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说文化之网,无论拆了哪个窟窿都会产生连带的影响。
我个人认为乡土社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遵循三个原则:文化尊重、公平发展、以人为本。
第一是文化尊重。每一种文化都是平等的,包括西方文化在内,我们在面对任何一种不同的文化时,都应该抱着尊重的态度,不能轻易批判哪一种文化,也不能盲目崇拜哪一种文化,要有选择的能力。各种文化之间应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理解。当我们进入到乡土社会或一个非常具有文化特色的地方时,若能持一种仰望而非俯视的态度,怀着敬畏之心去感受,就能发现这里边的无穷奥妙。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进入到一个苗族村寨时的心情和去美国波士顿的心情是一样的,那说明你已经具备了比较好的文化感受能力。
第二是公平发展。现在大家总是把农村当作一个获取资源特别便利的地方,比如在乡村以比较低的价格购买土地或长期租地。这种发展模式下的农村与城市不是合作共赢的关系,更多的是一种博弈关系。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方式让城乡实现合作共谋、平等发展,但仍然有一些自主发展质量非常高的乡村。
第三是以人为本。社会的发展绝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指标,它说到底是人的发展,新的发展理念所追求的效果就是在尊重人的基础上实现和谐共享及利益的最大化。
//主题阅读//
//推荐阅读//
还可以点击“阅读原文”,微店上单独购买笔记本